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

“什么?”

平原国平原县城约五里外,袁军营帐内,袁绍听到消息,大吃一惊。

此时已经是一月中旬,袁绍包围平原县城已经两月之久,九河防区早就化了,可这些地方都被袁军占据,再也无法成为青州军的防线。

因此袁军开始紧锣密鼓地攻打平原县城,只不过因为平原县城城高墙厚,粮草充足,士兵士气旺盛,一直无法攻进去。

要知道平原城高达三丈六,也就是八米多的高度,这个高度虽比不得长安城、洛阳城、虎牢关那样有十余米高耸入云,但在天下郡国治所当中,也属于翘楚。

何况刘备在城中准备充足,大量守城器械、粮草、精锐士卒堆积,袁绍攻打臧洪守的东武阳都得打一年,更别说准备充足的平原县城。

所以袁绍现在采取的策略只能是围困战术,慢慢跟刘备耗。虽然他也不是没有进攻龙凑的能力,大军直接南下即可。

然而但凡有点军事素养的人都知道,龙凑位于平原的后方,你放着平原不攻打,跑去攻打后面的龙凑渡口,那么平原县城想要断你粮道,可谓是轻而易举。

并且龙凑周围又有张飞部、太史慈部、黄忠部、典韦部、臧霸部,平原城内还有刘备张辽部,附近青州军的总兵力接近八万,与袁绍的十多万大军差不了几万人,稍有不慎就是四面围攻。

因此稳扎稳打的策略,一定是步步攻城略地,而不是深入敌后,冒着自己粮道可能被断的风险跑到龙凑去。

今日袁绍本来正在营中看书,没想到南面兖州那边发来加急传信,高览还未抵达济北国,前面的两路韩莒子与吕威璜的一万多人马就已经被张飞部击败。吕威璜被张飞斩杀,韩莒子仓惶逃窜,只有不到三千人撤了出来。

同时祝阿的许攸军得知后方被袭击,再加上前线进攻失利,粮草所剩无几,最终只能撤兵。领军南下,在谷城与高览会合,而张飞部在打垮韩莒子以及吕威璜部之后,就马上回了临邑,观察这边动向。

高览毕竟还有两万人,加上许攸的军队,在南面依旧给青州军带来不小的压力。所以田丰也不敢直接回聊城,而是选择双方的中间地带,大量派出斥候观察高览动向,以此观望形势。

“明公,我早就说过此事行不通,那许子远舍近谋远;劳而无功,可谓是徒耗我军兵力,致使东郡兵马受损,恐怕东郡都不一定能够保住,此皆是他的过错也!”

等到袁绍找到诸多谋士议事,军中就有一位地位虽不如刘惠荀谌审配等人高,却也不算太差的冀州本土派谋士治中李历对袁绍说道。

袁绍手下诸多谋士派系里,南阳派的许攸和逢纪都有领兵权,可谓是受到袁绍重用。颍川派的郭图虽然接连受挫而地位逐渐下降,但荀谌却地位很高,被袁绍尊为谋主。反观冀州本土派则稍有落幕,因此李历必须落井下石。

然而让李历没有想到的是,同为冀州本土派的审配却说了句公道话,他对袁绍说道:“明公,这其实也不算许子远之过。他差点攻陷济南已经很不错了,只是后续援军出了差错,非他力所能及也。”

李历惊讶地看了眼审配,没有想到审配居然这个时候会帮敌人说话。要知道之前冀州派在袁绍麾下一直稳居第一,但十二月初审配在大河故渎失利后,地位就隐隐有下降趋势。

而随着许攸也得到了兵权,再加上控制半个邺城的逢纪,南阳派系可谓是重权在手。他这个时候不趁机打压,却反而帮敌人说话,这是李历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刘惠不着痕迹地给了李历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也顺着审配的话说道:“是呀明公,许子远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刘玄德应对得更好罢了。”

“嗯.......”

袁绍缓缓点头,左右看看,说道:“如今南面偏师从兖州进攻济南的计划彻底失败,你们有什么想法?”

审配立即说道:“明公,张飞部南下之后,聊城和博平空虚,正好可取之。”

“张飞部不是在临邑吗?随时可以回去吧。”

袁绍不解反问。

审配笑道:“明公,青州所依仗着不过是齐长城也,现在济北国已经被攻破,若是高览此时率军继续佯攻济北国,明公觉得张飞会回去吗?”

“不错,我们调用的兵马都是从兖州以及魏郡调用,正是北面击败公孙瓒之后,让我们的兵马压力有所缓解。”

荀谌也附和道:“现在从许攸撤兵已是定居,不如继续佯攻济北国,牵制张飞的兵马,我们的本部人马则分出一些南下取了聊城和博平,这样控着两处要地,还可以威胁龙凑。”

龙凑之前不好攻打,是因为被平原城、聊城、博平等地围在了里面,而随着张飞南下,南部两座城池的兵力空虚,就很容易暴露出来一些漏洞和弱点。

虽然在茬平一带,也就是龙凑上游地区,博平南面的黄河对岸还有黄忠的水军驻扎,随时可以顺河而下,防守龙凑渡口。

但张飞部的一万多人都是青州陆军精锐主力,而典韦、臧霸部则位于平原县城的东北面,离龙凑有一段距离,周围只有平原县城的刘备和黄忠的水师存在,形成了一个致命的防区漏洞。

毕竟平原城、聊城以及博平是围绕着龙凑的三座城池。袁绍要想越过这三座城池去攻打龙凑,后面的粮草运输就会成为大麻烦,三座城池随时可以出兵袭击粮道。

现在聊城和博平两座城池空出来,一旦被袁绍占据,就立即能成为进攻龙凑的桥头堡,粮草也可以先运输进城内,依托城池开始骚扰进攻。

所以南面的攻势或许确实受阻,让袁绍并没有在济南占到什么便宜,但如果转而趁着张飞部南下的空档,占据空虚的聊城博平一带,威胁过河的龙凑渡口,对于冀州军来说,将会是个很大的突破。

到时候也许能够逼迫刘备放弃平原,转而防守高唐也说不定。

听到几位谋士都认为这个计划可行,袁绍就点点头道:“善,那我即可传书给高览许攸,让他们继续佯攻济南,牵制张飞部,我派人南下,夺取聊城和博平!”

“明公英明!”

几人纷纷鞠躬行礼。

数日之后,命令传达到了高览许攸军中。

二人其实也正有此意,于是顺势而为,再次派出兵马进攻。

高览之所以那么迟才到,是为了给许攸运输粮草,许攸粮草见底,与高览汇合之后有了粮草供给,便再次出征。

但他们不知道,此时已经重新将祝阿夺回来,正大军囤于祝阿城池当中的荀彧,正在给太史慈写信。

**站在一边,因为军情司在这些地方没有部门,所以只能由他亲自前往历城送达。

看到荀彧在信中让太史慈马上回茬平,**不由好奇问道:“相国,敌人还未走远,此时便让太史将军离去吗?”

荀彧苦笑着摇摇头道:“三将军南下虽然帮我们解了围,然他一走就把博平和聊城放给了袁军,如果袁绍不蠢的话,必然会派人前去攻打,所以必须让他们立即回去。”

“若是敌人不死心再进攻济南的话,恐怕不好办。”

**想了想道:“齐长城已经被他们毁掉,重新修缮也不知道要多久,光靠祝阿历城茬县三座城池,可挡不住敌人从山谷间过来。”

荀彧微笑道:“无妨的,现在我们都在抢时间,如果袁绍没有立马反应过来,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从济南各地招募一些退役的士兵过来防守,这样的话只要张飞和太史慈回防迅速,他也拿我们没办法。”

“哦。”

**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大人物们的事情,就交由他们去做吧,自己老老实实当个大头兵就好。

然而**不知道的是,荀彧表面上风轻云淡,其实内心并不轻松。

因为说是这么说,可临时招募退役士兵,训练、武器、装备、粮草等等都是要解决的问题,不然即便曾经上过战场,但许久不经战事,战斗力不一定就比新兵强。

很多退役士兵都有家有口,甚至都大腹便便,不管是作战意志还是战斗力,可能都比不了年轻力壮的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新兵。

所以荀彧也仅仅只是安慰一下部将而已,现在他能够用的兵力,也真就只有那么四五千人。

一旦张飞部和太史慈回防,高览和许攸三万大军再次进攻,他的压力依旧会无比巨大,因此现在荀彧也是在赌,赌袁绍并没有继续从济北国攻打济南的心思,而是舍远求近,谋求聊城和博平。

双方都在谋算,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谋算得好,就一定能够成事。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的时候,战争中的一点小小的意外,就能引导整个战局走向。

只是荀彧觉得,自己尽力便足以........

........

........

北方战局在总体上依旧处于僵持的情况,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变动。

如许攸从济南撤兵,张飞部围点打援成功。乃至于典韦部和臧霸部在安德与西平昌一带,与袁军保持高强度对抗等等。

而南方的战事也同样开始陷入了僵局阶段,孙策击败袁术之后,逐步蚕食九江和庐江地区,把袁术赶到了江东丹阳郡,因为没有水军,所以暂时无法过江继续进攻。

历史上孙策之所以能取江东,那是因为当时江东几个郡县的官员都是他的亲朋故旧,比如舅舅吴景是丹阳太守,吴郡都尉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孙策才能入主江东。然而现在这些人都在豫州跟着孙坚混得风生水起,根本就没有在江东稳固发展。

没有了这些本地的官员亲戚支持,孙策自然也就不可能顺利地往江东去。最主要的是哪怕鲁肃和周瑜也是大家族,可他们的家族都在庐江,乃是淮南大族而非江东大族。

江东掌权的官员不是孙策的人,本地的士族豪强也跟孙策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除了吴郡的几个与孙氏有旧的豪强以外,其它郡县的豪强与他们毫无瓜葛。

所以哪怕江东的豪强其实很厌恶袁术,比如严白虎、祖郎、焦已等人,还有丹杨、宣城、泾县、陵阳、始安、黟县、歙县三十多个县城的本地豪强都不喜欢他,但孙策也不好打到江东去。

如此一来,江东这边暂时也就陷入了宁静。孙策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过江的事情,袁术则是已经只剩下半口气还吊着,堂弟袁胤帮忙防守江东沿线,阻拦敌人过江。

至少一年半载内,扬州还是打不起来。

倒是曹操猛攻淮北,战况颇为激烈,只是吕布殊死抵抗,再加上东海郡的青州军根本不出手,陈暮的外舅蔡阳镇守徐州北面,仿佛看戏一样看着曹吕二人打得头破血流,让他们二人战事也陷入胶着状态。

曹操故意设计把袁绍放进济北国,希望青州战事吃紧,让朝廷把孙坚的所有部队调去北方与袁绍大战。最近朝廷上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被陈暮上书阻止。

这厮可是为枭雄,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让他起来。陈暮宁愿放弃平原,也绝不能让曹操得逞。

最主要的是平原是可以放弃的,因为平原只是第二道防线,他们的最终防线可是高唐,高唐位于龙凑渡口对岸,即便袁绍最终占据了龙凑渡口,没有强力的水师,过河也是自寻死路。

所以放弃平原也不是不行,只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消耗袁绍一年有余的战略目的而已,这是一个比较可惜的地方,不过相比于让曹操壮大,还是可惜一点比较好。

永汉二年的一月,便在这天下纷扰的乱局中度过。

时间慢慢来到了二月份,局势逐渐开始发生了变化,北方战局,也开始悄然变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