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九十七章 高顺VS麹义

三国之谋伐 第九十七章 高顺VS麹义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九十七章 高顺VS麹义

广袤的旷野之上,布满了双方的斥候骑兵。

但因为公孙瓒以骑兵居多,大量的骑兵小队在平原上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所以冀州斥候不得不避其锋芒,不敢离斥丘太远。

所以当袁绍的主力大军浩浩荡荡地出了斥丘城,无数兵马如潮水一般开始往葛亭进发的时候,公孙瓒的斥候第一时间侦查到了这个情况,向公孙瓒报告了这件事情。

“来得正好。”

在营寨之中的公孙瓒早就不耐烦了,听到这个消息,不忧反喜,蹭一下站起身道:“传我将令,诸军集合,迎战冀州群鼠!”

他麾下诸多将领都领兵在外,于各个营盘驻扎防守,倒并没有在这里,不过离得不远,召之即来。

很快,部将严纲、田楷、单经、邹丹、关靖等将领云集。

至于两个最亲近的从弟公孙越和公孙范以及田豫并不在此处,而是留守幽州,防止袁绍从太行山一线,也就是赵国、常山国一带袭击老家。

公孙瓒分派任务,各将领便整装待发,回到各自营中整顿好士卒,浩浩荡荡地从各自营盘之中走出来。

他在前线的部队多是骑兵,据守营盘反倒不利于兵种的发挥,所以干脆从营寨中出去,来到旷野之上排兵布阵,公孙瓒也并非完全不知兵,所以并不是选择列于寨前,而是列阵于营寨侧面。

刘备留下的青州军是步兵,可以利用营寨防守,因此在正面对垒的主力上,还得靠刘备军。骑兵不能负责冲阵,只能负责从两翼包抄,自然要分列于营寨的两侧以做策应。

当袁绍大军缓缓抵达葛亭五里外,各路阵型依次排开,先锋将军麹义大军最前,为五千人,左侧依次为步兵校尉王摩、越骑校尉韩定。右侧依次为屯骑校尉韩荀、射声校尉吕旷。整个前军总计两万五千大军。

中军则是袁绍的本部人马,主将袁绍,然后是幕府长史袁谭、主簿郭图、别驾审配、从事逢纪以及高干、张郃、程奂、赵浮、韩猛、何茂、吕祥、孟岱、马严、张凯等将军到司马级别将领。

张郃在王芬时期就已经做到了中郎将,但这次惨败,导致被贬职。原本以他的过失问斩都不为过,可谁让他出身于河间张氏,有个本地世家大族背景呢?

所以为了安抚冀州本地豪强士族,袁绍并没有严厉惩罚张郃,只是将他从将军之职贬为屯骑司马,领两千五百人戴罪立功。

袁绍立于一处高坡上,身边是长子袁谭,外甥高干以及郭图审配逢纪等近侍。

远远眺望,就看到在远处的营寨门口,青州军早已经全军出营,为首之人乃是一个络腮胡大汉,手持丈八点钢矛,旁边一大汉,手持短戟,身后还有一名文士打扮,正是已经将整个宗族搬迁至青州的田丰。

在张飞的身后,一众将士们一字排开,铁盾立在地上,盾的缝隙间一杠杠在阳光下闪烁着亮光的长矛伸出,这是当时打仗流行的方式,前军铺设枪盾兵,防止敌人冲锋。

除了前排的枪盾兵以外,张飞本部的右侧还有五千陷阵军。同样是铺以枪盾手列前,不同之处在于陷阵军除了弓弩手,其他士兵全都辅以重铠。

从阴安击溃张郃之后,陈暮就领大军北上,命张辽太史慈领四万大军屯兵清渊、馆陶。袁绍命令高览北上,就是牵制他们。

不过高顺的陷阵军还是被陈暮带来,所以此时,战场上的形势是各营寨中以沮授为主将,留守两万,在营寨外张飞领一万人出营,再加上高顺的陷阵军,总计一万五千人,以防守阵型和麹义的两万五千先锋军对峙。

而同时另外营寨侧面,公孙瓒领两万幽凉骑兵出战。自己亲自率领三千白马义从,来到了队伍最前面,与张飞典韦田丰并列,目光灼灼,看着远处已经抵达营寨二里外的袁绍先锋军。

日暖稍斜,春风微醺。西面的山坡上点缀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树叶随风摆动,枝条葳蕤,东面缓缓飘来一团团像是棉花糖一样的白云。

漳水河畔附近杀气四溢,从河边茂密的芦苇荡蓬蒿丛中,偶尔还能窜出一只小鹿,几只野鸭。一只巨大的鹰隼划过天际,爪间抓着一只野兔,低下头,俯瞰着下方密密麻麻,全是人影。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鹰隼不明白人类在做什么,目光中带着一丝丝疑惑。

他们在做这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因为各自的利益,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选择自相残杀!

“那人是张飞。”

袁绍举目眺望,当然一起讨董,他自然认识张飞。

郭图笑道:“明公,由此可见,友若之言,确实为真。如今刘玄德与陈子归俱不在此,张飞向来鲁莽行事,没有刘玄德约束,想来此战我们必能一击破敌。”

逢纪不咸不淡地道:“刘玄德与陈子归没有出现,却不代表消息属实,万一他们在做别的企图呢?公则岂不闻陈子归为智冠天下者否?”

“智冠天下?”

郭图嗤笑道:“谁与他封的?他也配敢说智冠天下?”

一直默不作声的审配却忽然说道:“战黄巾,平贼寇,洛阳三进三出,以白身进尚书令,扶其义兄高居青州首,十八路诸侯讨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非能人之士无所为?公则可莫小瞧了天下英雄呀。”

对于陈暮,审配还是很推崇。虽然身处于不同的阵营,但当初冀州叛乱的时候,审配张郃耿武等冀州本土地方豪强,就因为利益问题而选择叛乱造反,结果野王一战,被刘备陈暮率军击溃。

那一战中,陈暮表现出了优秀的战术谋划。没有在地势最为险要的西黄岭设伏,而是选择在后面的武庙岭。这样敌人因为之前搜过西黄岭,放松警惕,大意中伏。

当时审配虽然不在山阳,但事后听耿武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扪心自问,如果他在那个位置,恐怕也会中计。

再加上这些年来陈暮无数光辉战绩,让天下谋臣敬佩者有之,羡慕者有之,嫉恨者有之,不一而足。

其中袁绍麾下诸多谋臣,自然也有对他推崇的,如审配,也有对他嫉恨的,如郭图。毕竟以陈暮现在的身份,已经达到了谋臣能够到的最高程度,既帮主上白手起家,建起一片基业。

若能再进一步,帮助自己的主上开创出一个国家,拥有一份可以流传数百年的江山,那就已经不再是谋臣,而是萧何韩信张良陈平那般匡扶宇宙的顶级战略大家。

因此至少目前这汉末乱世,陈暮已经一骑绝尘,将无数谋臣甩在了身后。

“哼。”

听到审配的推崇,郭图冷哼一声:“正南,劝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看这茫茫旷野,即便有伏兵,又如何设伏?”

“嗯。”

袁绍点点头:“公则说得没错,我也看过,此地不宜设伏,应当是没有伏兵无疑。”

“明公......”

逢纪还想说点什么,郭图在偷换概念,他其实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说这里有伏兵,而是害怕刘备和陈暮去搞别的事,比如领军从相对薄弱的南面进攻魏郡等。

但袁绍却打断他道:“好了元图,既然大军都已经出征了,就莫要再说这些话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战势必要击溃他们。”

逢纪就不说话了,众人站在高坡上,在高坡后方,便是四万中军,藏在坡下,远处葛亭的人看不到。

此刻战场上,双方皆已经排兵布阵,几乎同时缓步前进,相隔差不多一里处对峙。

一里大概四百米,这个距离在箭矢之外,非常适合两军对垒。

麹义越众而出,目光扫过,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他看到了远处成群的白马列队。

那便是传闻中号称天下最精锐的轻骑兵——三千白马义从。就是不知道天下最精锐的重骑兵,玄甲重骑在何处。

“前方大将何人,报上名来,我矛下不杀无名之鬼!”

公孙瓒趾高气扬地走出去,一身发着银色光芒的铠甲,批着白色披风,夸下是神驹宝马雪白不染一丝纤尘,长矛指向麹义先锋军,似有纵横睥睨之意。

他身后的张飞撇了撇嘴,很不爽。原本在两军阵前,自己才应该大出风头,但谁让公孙瓒是一方诸侯,地位上比他稍微高一点呢?

“某乃武威麹义!”

麹义高呼道:“公孙伯圭,我听闻白马义从为百战精锐,今日,我便要将你白马全部斩杀殆尽!”

“大言不怍!”

公孙瓒冷笑一声,调转马头回到本阵,高声道:“列队!”

“列队!”

“列队!”

“列队!”

传令骑兵一声一声地呼喊下去。

白马义从与诸多骑兵催促着马匹,列成一整排,天空鹰隼划过,俯瞰地面,只见一列骑兵横向排纵连绵一里,马蹄悠扬,兵刃闪烁着绚烂的光。

见到公孙瓒已经做好了冲阵的准备,张飞按捺不住,问田丰道:“军师,我们要不要也跟着公孙瓒一起冲?”

“冲!”

田丰抚摸着下颌胡须,冷眼看了远处耀武扬威的公孙瓒一眼,淡淡地道:“为什么不冲?我们与公孙伯圭“连为一体”,怎么能只让友军冲锋呢?”

“好!”

张飞高兴不已,扬起手中丈八点钢矛,高声道:“列阵!”

“列阵!”

“列阵!”

“列阵!”

传令兵奔马向左右两侧疾驰,前排枪盾手听到号令,只听得铁甲鳞片呼啦哗啦的碰撞声,弓上弦刀出鞘,原本竖着的长矛咯吱一声落下,对准了远处的敌人。

张飞得到了田丰的命令,十分兴奋骑着马在阵前跑来跑去,情绪已经亢奋到了极点,浑身的血液都好像是在沸腾。

因为“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个性格,再加上当初在长安的时候,曾经用田丰之计击败过牛辅,所以张飞还是比较听田丰的话,除了刘备关羽陈暮以外,也就沮授田丰能指挥得动他。

“去。”

田丰又对传令兵说道:“告诉公孙将军。敌人以圆形方阵御敌,骑兵万不能冲。等我们先破阵之后,再由骑兵两翼夹攻。”

“唯!”

传令兵奔马前去传达信息。

过了片刻,公孙瓒那边回了信息,同意了这个方案。

毕竟他也不蠢,既然有“好兄弟”的兵马可以消耗,为什么非要用自己的呢?

“陷阵军!”

高顺骑在马上,高声道:“陷阵之志!”

“有死无生!”

“冲锋之志!”

“有去无回!”

“杀!”

“杀杀杀!”

震天怒吼响彻云霄。

陷阵军为前锋,张飞率领人马,中间是陷阵军,左右两侧各有部将率领一校军,总计一万五千人,以锥形阵发起冲锋攻势。

锥形阵,不管是人多还是人少,都能组成的强悍攻击阵型。

陷阵军本部以枪盾手列前,呈现金字塔结构。在它的左右两侧后方,还有另外两部人马。

如今青州军将领有近三分之一在洛阳,关羽赵云牵招管亥武安国等,另外三分之二在青州,除了臧霸和荀彧留守大本营以外,所有人战将都被刘备带出来。

目前在战场上,有主将张飞,将军典韦,校尉高顺、黄忠,军司马徐和张饶司马俱等。典韦留守大营,主军为高顺,左军张飞,右军黄忠。

而在馆陶方向,还有将军太史慈,校尉张辽,军司马管承王丹李波等,青州总兵力达八万之众,再算上洛阳,拥兵十余万。

现在的青州军将军级别,就只有关羽张飞典韦太史慈臧霸五人,都是从讨黄巾时期就跟随刘备的老将。

其余黄忠、赵云、张辽、高顺、牵招等,皆因来得晚,多是讨董前后才加入,因此没有当将军,但也因军功升为校尉,深得刘备和陈暮的信任。

至于管亥资历和军功都够,也是黄巾时期加入,可惜他不愿意升职,只愿在关羽帐下做一马前卒,所以也只能遗憾没有升将。

右军振威校尉黄忠接过麾下士卒送来的大刀,左边张飞领着人马,高声呐喊,整个大军士气亢奋到了极致。

“杀!”

随着高顺最后一声呐喊,陷阵军终于开始动了。

仿佛地震山摇,达二十多公斤重的铠甲覆盖在身上,陷阵军如同一群铁人,地面在撼动。

双方仅仅隔了一里之地,也就是四百米左右,可陷阵军的移动速度,仿佛慢如龟壳,整个大军在以散步的速度前进,二百米,走了快两分钟。

“敌近一百八十步!”

“敌近一百五十步!”

“敌近一百三十步!”

“敌近一百步!”

“弓箭手准备!”

麹义先锋军的号令兵嘶声呐喊。

“射!”

随着麹义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第一波箭雨遮天蔽日一般射入了陷阵军中。

“盾阵!”

高顺怒吼道。

当当当当,无数铁器碰撞声音响起。

陷阵军前方以枪盾手列前,中间则是弓弩手,注意,是弓弩手不是弓箭手,他们用的是连环弩箭,以求对敌人造成最大杀伤力。

很多人以为弩箭的射程比弓箭长,这不能算是个错误,只能算是个误区,因为要看怎么比。

床弩和强弩的射程当然比弓箭长,一般在三百米以上,甚至宋代的神臂弩能保持五百米以上的有效杀伤范围。

但这种弩体型非常大,跟人差不多高,需要两个人以上才能操作,只适合守城,或者装在战车上用于野外作战,不适合单兵一个人携带使用。

而陷阵军用的是轻弩,也被称为手弩,是单兵作战的弓弩。由于体型小,且只能平射不能像弓箭一样抛射,所以单兵使用的弓和弩,肯定是可以抛射的弓射程更远。

因此陷阵军的弩箭有效射程不如麹义的弓箭,只能列出盾阵,暂避锋芒。

就看到在战场上,陷阵军无数士兵举起盾牌,宛如一只移动的大铁箱,所有的箭支全射在了盾牌上,即便偶尔有从盾牌缝隙间落下来的箭镞,也杀不了人,顶多箭支射在铠甲上,因冲击力而造成内伤。

顶着弓林箭雨,陷阵军艰难前进。临到双方已经到四十步左右,进入弩箭射程时,高顺就下令原地停留,此时高顺早已经下马,顶着盾牌,加入了陷阵军队伍中,充当前军枪盾手。

命令下达之后,左右两边的士兵会一个一个地往后面传,随着前面的人大喊,后面的人也会停下脚步,继续保持着举盾的姿势,留在原地就像是个活靶子。

“停!”

麹义皱起眉头,这支铁甲军的加入是他万万没想到的,外面是盾牌,里面是全身甲,光靠弓箭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将其击溃。

而且人家摆明了态度,直接就停留在原地不动,让你继续射箭,显然是想消耗你的箭支。

因此麹义也是马上下令停止射击,不再浪费军械。

但你这边停箭,高顺就立即抓住时机,高声下令道:“撤盾!”

当当当当!

又是无数铁器碰撞声,盾牌从高举状态直接变成竖立状态。

“下蹲!”

高顺又一声命令。

前面的刀盾手同时蹲下,露出了身后的弓弩手。

“射!”

在一声嘶力竭的怒吼之中,中间的两千弩手,同时双手高举起连弩,扣动了扳机。

几乎是在陷阵军撤盾的刹那,麹义就感觉到不对劲,立即喊道:“盾阵!”

前排同样是枪盾手,将手中的盾牌高高举起来,保护住了后方。

当当当当!

跟刚才弓箭射在陷阵军身上一样,盾牌将弩箭全部挡住。

一轮弩射完,麹义军伤者寥寥无几。

两边都是龟壳。

高顺是外盾内重甲的大龟壳,麹义则是外盾内轻甲的小龟壳,双方不能说半斤八两,也能算半斤五两。

见到弩箭起不到效果,高顺怕对面后排弓箭再次抛射,当下也不迟疑,喊道:“冲阵。”

“冲阵,冲阵,冲阵!”

陷阵军高声呐喊,双方距离已经不足五十米。

前面的枪盾手开始加快脚下步伐,以小碎步往前冲刺。

在漫天的尘土烟中,陷阵军如一道钢铁洪流,向着麹义军冲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