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

三国之谋伐 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

曹操来临淄,刘备从前线回来,亲自去迎接。结果一进城,瞬间变成追星现场。

作为青州军民拥戴的州牧,世人最尊敬的有德之人,刘备才露面,百姓们就蜂拥而至,将他团团包围,献上各种礼物。

以至于交通一时堵塞,城内外来往车辆百姓,都不得不绕道而行,管理街道的督盗衙役纷纷出来维持秩序。

不要以为古人不追星,潘安每次出门都收成吨的礼物,卫阶走在大街上天天被粉丝团围观,谢灵运是曹植的迷弟,李白又是谢灵运的粉丝,同时还和孟浩然不清不楚,只有杜甫整天酸得吃柠檬。

所以在古时候那种信息不发达的社会,一旦出现某一个大众崇拜者,那可比后世所谓微博追星狂热得多,不仅遭到众人追捧,还很容易诞生大量作品,填补艺术空白。

当然,现在不流行诗词,所以倒没人为刘备陈暮他们写诗。

但谁知道千百年后,会不会有人写下“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世祖昭烈,稍逊风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名篇佳作出来呢?

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刘备无可奈何地开始往州牧府艰难地挪动。

好在周围有护卫与诸多官府人员维持秩序,不然的话都有可能遭到踩踏事故,一直等到进入府邸之中,大家才消停一会儿各自散去。

一行人进入前庭,曹操四下张望,就看到刘备的州牧府邸竟然只是普通的一个小院落,不由感到暗暗惊讶。

虽然比之寻常人家,算是不错了,是个三进三出的宅子,但也顶多像是个富裕一点的家庭,完全看不出州牧府邸的样子。

要知道,如今这乱世,很多权贵之人一旦坐拥一方,立即就会奢靡成风。

如陶谦在徐州的府邸就很奢华,占地七八亩,朱门高墙,房屋连舍,精美无比。还有徐州巨富麋竺家,光奴仆就上万,可以想象他家到底有多大。

就连那不过是占了广陵一地的笮融,修的宅子竟也堪比皇宫,高门大院亭台楼阁无数,里面藏着无数掠夺来的财富。

相比之下,刘备的家就显得亲民许多。

前庭不过宽五六丈,长七八丈,差不多是240个平方,然后就是前厅、中堂、后院,三进三出,林林总总加起来总共占了不到一亩地。

虽然一亩地的宅院在后世可以说是大豪宅,但要知道现在可是东汉。

东汉人口才多少?

人均占地面积是后世的31倍。

可以说,地广人稀这个出自《汉书》的成语,就是当时最写实的形容词。

普通人家可能没那么讲究,但秦汉时期豪门大家的建筑物都以壮丽为美,很多豪强在城里的宅院都是两三亩起步,在城外的庄园更是占地数公顷。

因此这样一看,刘备家跟那些大豪强一比,穷酸得像个乞丐。

“让孟德兄见笑了。”

见曹操在院中四下张望,刘备指着院中一颗数百年的榕树,颇有些凡尔赛般地先抑后扬道:“这里原来是刺史府邸,当年元礼公为青州刺史,不喜奢靡之风,因而选了一间瓦房陋室为刺史府,当时整个房屋只有这前厅和这庭院,元礼公便常在这院中树下办公,处理青州事宜。

“后来长玄公、德谦公、子琰公等大贤在任,也因一直仰慕元礼公之德高而没有新修殿宇,等到我四弟任刺史时,见房屋实在是简陋了些,才扩充到现在这般模样,后来我为州牧。也常有人劝我重新修葺府邸,扩充宅院。”

“但我见此树巍峨高大,华盖似伞,就总是感慨千万,犹如亲眼见到元礼公当年秉公为民之风采,因而也便没有重新修葺府邸。今日不想孟德兄前来,倒是让孟德兄见笑。”

说着刘备还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而这笑容之中,还夹杂着丝丝得意。

这可是天下楷模,八俊之首李膺住过的房子。

荀氏八龙中最出名的荀爽都以为李膺赶过车为荣,而自己,却是直接住了元礼公曾经住过的房子,这份殊荣,可是比荀爽强得多。

一旁早就溜达回来的陈暮看穿了老大哥那点炫耀的小心思,听到他的话,不由饶有兴趣地望着刘备。

哟。

华盖似伞?

老大哥这是又回忆起幼年“羽葆盖车”的豪言壮志了吗?

好啊你个大耳贼,还说你不想当皇帝?

露馅了吧。

当然。

他也只是心里随便想想。

很多人看《三国志》这一段还以为刘备从小就怀有当皇帝要造反的梦想。

但实际上“羽葆盖车”并不是皇帝的专属,羽葆就是天子出行的仪仗队所用的伞盖,由各种鸟羽制成。

包括刘备刚才说的华盖似伞,跟羽葆本质是一样东西。

只是伞盖和羽葆虽然说大部分时候都是皇帝在用,可三公以及大将军,也是有资格使用的。

像历史上汉灵帝刘宏阅兵的时候,就做了两个高台,一个大高台,一个小高台,汉灵帝站在大高台上,用的是大伞盖。何进站在小高台上,用小伞盖。

包括三公出席重大活动,或者奉命出使的使节,都可以用羽葆盖车。

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并不能证明刘备是打算从小就造反当皇帝,只能说志存高远,有出人头地的心思。

“原来如此。”

曹操听到刘备的话,倒是没听出弦外之音,不由将一开始的惊讶转变为艳羡。

要是普通宅子,那自然就没什么好说的,确实让人见笑。

可要是历史名人的宅子,特别还是李膺这种才刚刚去世二十多年,影响力还极大的近期名人,更加不一样。

文化底蕴这种东西,不就是在这方面突显出来的吗?

侍卫就在外面,刘备曹操陈暮郭嘉四人就进了前厅,由于是老友会面,荀彧沮授他们就不用过来了,因此在场人不多,屋内也不显得拥挤。

李膺当年就只有前厅这一间房,现在稍微扩充了之后,好歹能做个正常的客厅来用。众人分列而坐,刘备高居上首。

等到坐好之后,就有侍从上了酒宴,刘备端起酒杯,笑着说道:“孟德兄,请容小弟尽地主之谊,请!”

“请!”

几人同时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很快酒宴就有了温度,大家说说笑笑,又忆起曾经的往事,从黄巾之乱,再到董卓乱政,一时感慨千万,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主要是刘备曹操陈暮三人在说,郭嘉因为跟刘备不熟,所以一直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而已。

刘曹陈哥几个认识了十二年了,从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到如今兴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96年,整整十二年间,从讨董将领到同朝为官,又到如今地方诸侯,也算是患难与共,有过革命友谊。

特别是陈暮,他是永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67年出生的人。当年黄巾之乱,十七岁就出道,如今再过数月,就要满二十九岁,马上就要奔三十的人,人生已经过去小半。

但这乱世好像永无止境一般,至今都没有平息。让他多有感慨,像是喝多了一样,一杯接着一杯,脸色通红,醉醺醺不停地向曹操劝酒。

“孟德兄啊,遥忆那年,天下大乱,我与大哥二哥三哥桃园结义,开始讨伐黄巾。”

陈暮喝着喝着,一把鼻涕一把泪,抱着曹操痛哭道:“当时我们不过五百青壮,南征北战,死伤不知多少,才最终得天子赏识,入洛阳进鸿都门学,后出于青州,治理地方,又回洛阳,担任尚书令。”

“那时仕于康帝,我以为可以一展才华,创造一个太平盛世。不料康帝仓促驾崩,留下诸多后患,朝廷难以维系。两宫太后争权夺利,大将军与宦官之间又互相杀戮。”

“袁绍带兵剪除了宦官,平了宫廷之乱,哪知道接下来又是董卓造逆,先帝蒙尘。后来讨伐了董卓,可此时之天下,早已非当初之天下。”

“那些诸侯不思报国,反而人人称王,分疆裂土,反怀篡逆之心,最终让大汉变得今日这般田地。”

“凡此种种,我不能阻之,不能平之。皆为我等臣子之罪也,可悲,可叹矣。”

说完之后,陈暮似悲怆不已,咕噜咕噜又喝了一杯酒。

曹操看着自己的宝蓝色绫罗绸衣沾满了眼泪和鼻涕,嘴角不由微微抽搐,很想一把把他推开。

但为了自己的大业,还是不得不忍气吞声,一边给陈暮倒酒,一边安慰道:“原本这天下已经平定,若非那董卓暴行,又何至于此。这非子归之过,子归还是得振作起来,重拾旧河山,为朝廷效力才是,来,喝酒,不想这些伤心之事。”

“对,四弟,不想这些伤心之事了,喝酒!”

刘备也高举酒杯,他就喜欢三五个至交好友在一起饮酒畅谈,可惜二弟三弟和公孙瓒不在,不然的话这样的场面会更加开心。

众人又虚碰了一杯,场上的气氛就更加火热。

“还是与大哥,孟德兄在一起快活。”

陈暮又高兴地自饮了一杯。

一时间,哥几个谈兴大起,一会儿家国天下,一会儿风花雪月,仿佛像是有说不完的话。

只是青州的酒可不是普通酒,是由水稻酿造的米酒。米酒度数看着不高,可后劲十足,连续十多杯,陈暮很快脸色通红,摇摇欲坠。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瞅着陈暮已经差不多,就给郭嘉使了个眼色,郭嘉心领神会,又灌了陈暮两杯。

两杯水酒下肚,陈暮看着二人忽然邪魅一笑,然后就在曹操郭嘉觉得略微惊悚的目光中一头栽倒在桌子上,很快呼呼大睡,不省人事。

喝醉酒还露出古怪的笑容?

这什么毛病?

曹操郭嘉吓了一跳,但见到陈暮打起了鼾,这才放下心来,目光看向刘备。

刘备也喝了不少,不过不像陈暮那样不仅被两人灌酒,还不时自己灌自己,所以倒还算清醒,见到曹操向往他,刘备以为是要找自己拼酒,又把酒杯举起来,高呼道:“孟德,四弟不行了,咱们继续喝!”

“玄德呀。”

“哦?怎么了孟德兄?”

“是这样的。”

曹操见时机成熟,摸着胡须道:“今日我来青州,除了来探视我父与志才以外,其实还有它事。”

“它事?什么事?”

刘备顿时警惕起来,其实他也不傻,之前就已经被曹操坑了几次了,心里自然有了防备。

曹操见他的模样,心中微微有些不满,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抚须说道:“玄德放心,这并不是来借粮草兵刃的。”

“额......”

刘备被说破了心思,微微脸红,不过他喝了不少酒,脸本来就红,倒也看不出来。

其实之前他给曹操东西,并不是犯蠢,而是没办法。

一是抹不开面子,二是战略需求。

毕竟当时青州需要兖州这样一块连接洛阳的地盘作为交通枢纽,达成战略意图。

后来经过陈暮沮授田丰几名谋士的劝说,再加上如今曹操的兖州已经没了,吕布也之前给了书信,称愿意向朝廷称臣,刘备就再也没有给过曹操东西。

毕竟如今曹操的战略地位失去了作用,只要吕布听话,不阻拦青州送去洛阳的物资和兵马,谁当兖州牧不是当?

曹操继续说道:“玄德也知道,那吕布趁我讨伐陶谦时,攻打我兖州,如今我兖州大部分区域皆已被他占领,现在我只有半个徐州和山阳东平任城等几郡国,兵少粮寡,治下百姓也极少,急需粮草物资。我知玄德在于袁绍打仗,粮草也不多,因而不敢奢求资助,唯听说青州有占城稻,产粮颇丰,因而祈求稻种,望来年能有所收成,让我渡过此次难关。”

占城稻?

刘备不自觉地想着。

这是四弟从交趾那边弄来的水稻。

产量每亩确实要比粟和麦要高约三成到四成。

但青州不适宜水稻种植,因而只在巨淀湖附近有数十万亩,提供的增产不大。

而曹操占领区域,像山阳、任城、东平以及徐州南部,都是一片泽国,水系极为发达,似乎适宜占城稻的生长。

可这样做的话,万一曹操发展起来威胁青州怎么办?

所以要不要给他呢?

刘备本能看向陈暮,想着老弟能给个意见,但只看到陈暮醉得不省人事,呼呼大睡,肯定是没法提供意见了。

郭嘉见到他正犹豫,马上加了一把筹码:“我素知玄德公仁义满天下,今我主与玄德公一样,忠于朝廷,匡扶汉室,为天子效命,难道玄德公打算见死不救,看着汉室忠臣覆灭吗?”

“额.......”

刘备先是被戴了高帽子,又被道德绑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迟疑片刻,只得说道:“既然孟德求助于我,那我确实不能作壁上观,这样吧,如今青州府库之中,尚有不少稻种存余,我取一半给孟德,约有六十万斤种,再另派一些熟知占城稻的老农协助你种植,不知孟德满意否?”

六十万斤?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

这个数字看着很多,但实际上并不多,因为占城稻的产量只是比普通粟和麦高三分之一,能亩产四石,也就是500汉斤的粮食,而所用的稻种每亩需要五六斤种,这意味着六十万斤,只能种出十万亩稻田。

之所以只有这么点种子跟青州的水稻田数量有关,巨淀湖附近只有二十万亩左右的田地能种水稻,所以每年留种,只会留一百二十万斤左右,多留的话放久了会坏。

不过占城稻有很大优势,那就是成熟很短,且产量高。如今南方的水稻只有一年一熟,如果引入占城稻的话,双熟产量会翻倍。

只是由于稻种不多,需要花时间积累。比如今年第一季种十万亩,这十万亩能生产出大量新的稻种,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如果曹操选择将这十万亩的稻种留下一部分,那下一个季度他就可以种百万亩,以此类推,到第二年就能将整个江淮地区上千万亩田地种满水稻。

虽然必须要个两三年才有成效,不过有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因此曹操当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多谢玄德了。”

“一桩小事尔。”

刘备连连摆手,反正占城稻在青州粮食占的比例也很少,送给曹操一些稻种也无妨。

“今日事闭,我就不再打扰玄德,正想去看看我父。”

曹操站起来。

他的老爸曹嵩这些年一直在青州避祸,历史上他在得了兖州之后,曹嵩就想去投奔,然后被陶谦给杀了。

但现在由于曹操才拿下兖州,还没稳定,就跟陶谦干了起来,然后老家兖州又被偷了,使得曹操一直没有稳定下来,曹嵩自然也就没有走,刚好可以去看看。

刘备说道:“巨高叔父如今就在泰山下的宅院之中,我也时常去探望,孟德若是不弃,就住在泰山学宫吧。我青州别的地方倒是没有什么豪宅大院,唯独泰山学宫修得最好,住得也舒服。”

曹操笑道:“早听闻泰山学宫连绵数十里宫殿,比之阿房宫也不遑多让,那今日我就得见识见识了。”

“请,我送孟德去。”

刘备起身出门相送,同时吩咐了下人,让他们带陈暮去休息,便与曹操郭嘉一起出了门。

等他们出去之后,下人正准备去把陈暮抬到房间里去休息。

却在此时,陈暮骤然从桌案上抬起头,目光看向厅外已经远去的三人背影,再一次露出了古怪的笑容,将仆人吓了一跳。

孟德兄还真是好兄弟啊。

我以前千方百计想要推广占城稻,苦于那都是别人的地盘,不好下手。

现在你跑过来帮我推广占城稻。

将来等大军南下,江淮等地满是占城稻的时候,可是替我省了不少事。

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