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惊变

三国之谋伐 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惊变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惊变

夜色迷人,一轮银月高高悬挂在天空。

公孙瓒营寨之中一片忙碌。

士兵们将营盘拆卸,除了辎重以外,很多东西都可以丢弃。

比如各种栅栏、防御工事,乃至一些碍事的行李。

除了运送货物的马车还需要将粮草军械等物资运往海边以外,基本能丢的都可以丢。

财大气粗的公孙瓒从来都不需要为这点东西斤斤计较,只要回到幽州,回到自己的地盘,一切都会好起来。

月凉如水,银辉洒在大地上,整个世界,都像是渲染上了一层白霜。

幽州军刚刚大胜而归,所有人都兴高采烈,一边庆祝着回家的喜悦,一边忙碌在营寨之内,没有人会认为此时还有敌人过来进攻他们。

就连散落在各处的岗哨,都已经回去——马上就要走了,所有将士们都要回营准备离开,再留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

在远处的一片陡坡之下,鞠义从坡下探头观望,就看到约二三里之外,公孙瓒的营寨一片热火朝天。

军官们呼喝着士兵们加紧行动,不断穿梭的士兵将马车全部拉到营外,来来往往的人们搬运粮草辎重,将需要携带的物资装填上架,显然是一副要撤退的打算。

具体情况鞠义不知道,但借着月光以及公孙瓒士兵们打着的无数火把,他隐约猜测到公孙瓒可能今晚就要进行转移,就是不知道要去哪里。

“将军,公孙瓒好像是要撤退了。”

鞠义的副将张望着说道。

这次他们过来,大军已经在十余里之外,鞠义亲自领斥候小队过来侦查。

让他们奇怪的是,沿途路上居然一处岗哨都没有,没有一个敌人的侦查人员,也没有一点阻拦,守备松懈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但现在他们有了明悟,公孙瓒已经不打算在这个地方等死,在击败了鞠义部之后,就立即打算开始战略转移。

鞠义当然不知道是刘备开船过来接他了,还以为公孙瓒是打算往西从河间王国逃走,当下便对副将说道:“这是个好机会,公孙瓒以为将我击退,两日之内必然无忧,却不知道我根本不打算后撤,此战他们没有防备,必然破敌,你去令士兵们过来,小心行事,动静切莫太大。”

“唯!”

副将领命而去。

那边公孙瓒营寨灯火通明,还处于一片拆营毁寨之中。

各级将领纷纷将自家麾下的行李打包带好,命令士兵准备离开,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

黑夜之中,第一批准备离开的士兵打起了火把长龙,往东面方向而去。

至于公孙瓒本人,则是亲率骑兵大队,督促各级部下尽快行动。同时让自己的儿子公孙续先行一步,领数十骑兵赶往海边,与刘备取得联络,让他派人准备接应。

“奇怪.......”

鞠义看到公孙瓒部居然不是往西去,而是往东去,一时间纳闷不已,难道他是打算从滹沱河下游渡河过去,亦或者打算从渤海海边往南投奔青州?

这不符合常理呀。

一条河流越是下游地区,就越是湍急。

因为中国地势普遍是西高东低,所以大部分河流,都是从西面流向东面,注入渤海、黄河、东海等东风海洋。

河流的下游出海口区域,是水流的汇聚点,水流量也会非常大。历史上黄河长江淮水等大型河流一旦泛滥,基本都是中下游区域,还很少听说有上游区域泛滥的。

因此在水流如此湍急,水流量非常巨大的情况下,公孙瓒即便是想冒险渡河,按照常理来说,他也应该选择从河间王国境内的区域,而非滹沱河下游。

至于从渤海海边去青州就更加不符合常理,之前说过,古代道路根本不像现代那么发达,通俗的官道,基本都是各县城与县城之间的大路。

大路可以容纳车马通行,到了乡亭这个阶段,基本就只有普通人走的小路,车马很难通过,即便轻装简行,也不该带那么多辎重。

公孙瓒到底在想什么?

行军打仗多年的鞠义想不明白,但这并不妨碍他觉得可以趁这个机会发动突袭。

窸窸窣窣的响声出现在周围附近,他的副将已经带着人马过来。

成群结队的士兵缓缓出现在坡下,向着敌军靠拢。

“感觉好安静啊,按理来说,袁绍的兵马今天晚上就该到了,但此时也没有敌人的侦查士兵,令人意外呀。”

公孙瓒骑着马,站在一处山坡上,俯瞰着坡下诸多士兵来来往往。

万物俱静,在这个春天即将苏醒的季节,天地间仿佛除了不远处滚滚流淌的滹沱河河水的声音,就只有兵马来往发出的响声。

谋士关靖笑着说道:“将军刚刚大败袁绍,在这个时候,也没有敌人赶来送死,等到我们回幽州,就是报仇之日。”

“哼。”

公孙瓒冷哼一声,说道:“袁绍居然趁着玄德南下的时候阴袭于我,这个仇我必报之,先平定那鲜卑小儿,再回头收拾他袁绍。”

关靖点点头道:“正该如此,鲜卑人在幽州作乱,如入无人之境,待我们大军回去之日,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才是。”

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

就在这个时候,四周旷野里,忽然出现了无数窸窸窣窣的响声,如鸟啼嘶叫,又若蟋蟀蝉鸣。

“呵呵,刚说安静,鸟不就叫起来了吗?”

公孙瓒笑了笑,没有丝毫在意。

然而在他不知道的阴影之中,离他大军不过二三里地,正有无数黑影缓缓袭来。

想要协调一万多大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鞠义统率能力很强,他利用自己从西凉带来的班底发明了一套奇特的沟通技巧。

西凉羌人观察动物嘶鸣,鸟啼马叫,学习模仿动物发声,往往有的时候一声呼啸,旁人听起来像马啼鸟鸣,但却是羌人进攻以及撤退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快就会传达到各个阶层。

这种事情在古代并不罕见,著名的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鞠义一声呼喝,外围忽然想起了一阵鸟啼声音,紧接着各类鸟叫、蟋蟀啼鸣、蝉动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在寂静的夜空之中格外醒耳。

“你们听到了吗?怎么忽然有这么多鸟叫?”

公孙瓒这边,一些搬运辎重货物的士兵停下了脚步,纳闷地看向四周。

动静来得太突然,让人不得不产生疑惑。

有人笑道:“许是哪个家伙惊动了林间飞鸟,你难道不知道夜晚的时候,鸟都会飞回林里,惊动一只,就会惊动一群吗?”

这也算是个军事常识,往往夜晚在森林里其实不太好设伏,因为白天鸟都飞出去找吃的,晚上就回归巢。

晚上去森林设伏,惊动飞鸟,就会被敌人一眼看破。

公孙瓒选取的营地虽然是在河流南岸,但也遵循了不能离森林太远的原则,砍伐树木制造营地,因此在离此地不远约二三里处就有大片林木,惊动飞鸟并不稀奇。

周围人听到解释,便也释怀。

不过有人觉得平常,也有人觉得蹊跷,只是军令如山,上面既然没有对这件事情产生异议,底下的士兵自然无法去探究,大家依旧各做各的,没有停下脚步。

这就是统率能力有差别的体现,公孙瓒那边其实也听到了异常动静,但他没有马上命令全军戒备,仅仅只是派了几名骑兵过去看看情况。

过了片刻,他派过去的骑兵还没回来,空气中传来的鸟啼嘶鸣声就忽然变得愈加急促起来,阵阵尖锐的叫声不绝于耳。

直到此时,公孙瓒才察觉到有些不对劲,正打算命令所有士兵开始警戒,瞬间外围冒出无数人头。

“杀!”

随着第一声呐喊响起,远处开始出现无数火把,鞠义军摸黑过来,人人都准备了火把,进攻的命令下达之后,士兵们把火把点燃,左手举起,右手拿武器,开始向着敌人发动进攻。

幽州军瞬间大乱,敌人竟然已经接近他们不足二里,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准备撤退的关口,且白天还大胜敌人的时候,袁绍军居然选择半夜突袭。

一时间整个公孙瓒军队乱作一团,没有了统一指挥,战场形势直接变成一边倒。

公孙瓒本人也是大吃一惊,正不知所措时,田豫匆忙间找到他,大喊道:“将军,敌人来袭,请将军立即率领骑兵阻拦敌军,给将士们整顿军阵的机会。”

“阻拦敌军?”

公孙瓒一时迟疑,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抛弃部下的举动,但那时的情况是他自己也被围困,因此决定不出兵相救。

不过此时情况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因而只是犹豫了片刻,他也果断立即下令骑兵出动,自己亲领大军出马,浩浩荡荡的骑兵大军蜂拥而出,向着鞠义军杀来。

这本该是扭转局势的一次命令,因为鞠义大军出动,双方一追一逃,甚至都没有接触在一起,仅仅只是公孙瓒的部队被突如其来的进攻打散了编制,很多士兵都是本能地向北面河岸方向逃跑。

而骑兵出动之后,立即对鞠义军发起了反冲锋。步兵没有遭受到伤害,在各级军官的呵斥下,纷纷归队,重新集结起来,准备进行反攻。

然而就在此时,远方地动山摇,无数的火把形成长龙,向着这边袭来。

高干的骑兵大队,在此时也出现在了五六里外。

这个情况直接打乱了公孙瓒的节奏,他害怕被高干的骑兵部队追上缠住,因而匆忙之间,立即下令让吹好手吹响了号角,骑兵开始撤退。

他一撤,鞠义正面压力锐减,马上又扑了上去,开始进攻公孙瓒的步兵队伍。

在古代,很多士兵患有夜盲症,夜间打仗本来就困难,更何况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虽然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夜战,曹操就多次在夜间发动袭击,可那都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进攻,现在场上一片大乱,公孙瓒的部队还没有彻底完成集结,瞬间就被冲散。

整个战场上像是变成了白天公孙瓒袭击鞠义部的翻版,两个人都是大意之下,被忽然进攻,导致步兵队伍散作一团。很多士兵盲目地往北面滹沱河方向逃跑,更多的士兵则是跟随着公孙瓒骑兵的脚步,往东面海边方向逃。

一时间旷野之上全都是喊杀声与喘息声,有人在追,有人在跑,不少人在没有了火把之后,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只能借着那么一点点月色前行,然后就被敌人追上来一顿砍杀,死在了夜幕之中。

鞠义为这次战斗做了充足的准备,首先是摸黑靠近敌人,包括很多患有夜盲症的士兵,都是磕磕绊绊,靠着手牵着手,让没有夜盲症的士兵领路,这才来到公孙瓒营寨外围。

其次是每名士兵都准备了火把,战事开启,鞠义军就会把火把引燃,充当照明物,同时也是参照物。

因为很多公孙瓒的士兵一被冲击,就会丢盔弃甲逃跑,连手里的火把也会扔掉,所以在黑夜之中,拿着火把相遇,大概率就是友军,即便不是友军,也能通过火把去观察敌人服装自己进行判断。

这属于战争之中的一些小智慧,鞠义能够在历史上数次击败兵强马壮的公孙瓒,就是靠着对于基层士兵强悍的掌控力,以及训练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精锐士卒。

“将军,公孙瓒往东跑了。”

乱军之中,到处都在厮杀,鞠义站在远处坡上观战,副将从前线回来,向他禀报情况。

听到公孙瓒的动向,鞠义冷笑一声道:“往东去就是大海,死路一条,追!”

说罢领亲兵先登死士,再加上往东去时,已经厮杀结束,不断加入的鞠义兵士卒,约有七八千人,开始往东追杀。

战场上一旦陷入追杀的情况,两边兵马往往都会失去纪律,敌我之间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此时鞠义也不能完全掌控所有兵马,只能临时将沿途的士兵招至麾下,扩充部队。

不过即便只有七八千人,也足够了。公孙瓒已经成为了丧家之犬,只剩下数千骑兵部队。为了这些骑兵,先登死士准备了大量弓弩,只要公孙瓒敢战,就让他有来无回!

那边鞠义去追杀公孙瓒,倒是高干见到战场上那么多公孙瓒的步兵溃散,高兴不已,这可都是军功,因而派出骑兵部队,对这些步兵进行了疯狂的屠戮。

一直过了快两刻钟,才有人提醒他鞠义去追杀公孙瓒去了。想到公孙瓒这条大鱼的军功更大,高干这才醒悟过来,立即命令骑兵往东去。

骑兵的速度当然比步兵更快,这里离海边不过二三十里地,公孙瓒不惜马力,放肆奔逃,已经快到了海边。

甚至在乱军之中,他的骑兵也走散了很多,一路行来,前后脱节,有些是数百骑兵抱团跟着他,有些是数十骑兵走错了方向,往别的地方去了,还有些骑兵找不到路,遇到了森林、山坡、河流等障碍,被鞠义追上来消灭。

原本寂静的夜晚,充满了杀戮。

而远在滹沱河出海口,正等待公孙瓒撤离的刘备和陈暮,也站在高坡之上,远远地看到了有几名骑士风一般向着他们跑来。

“明公,大事不好了,袁绍军忽然突袭了公孙将军的营寨,公孙将军大败,正在往这边逃。”

这几名骑兵是刘备派出去的斥候,驻扎在七八里外接应公孙瓒的。

听到这个消息,刘备和陈暮都大吃一惊。

身边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更是惊恐道:“我父亲怎么样了?”

斥候道:“匆忙间见到数百骑往这边而来,领头的是白马,公孙将军应当无碍。”

“叔父,一定要救救我父亲!”

才十七八岁就跟着公孙瓒闯荡的公孙续连忙向刘备求援。

刘备看向陈暮道:“四弟,现在该怎么办?”

陈暮沉吟道:“伯圭兄马术精湛,自己逃命应该是无碍,他有我军斥候向导,肯定能找到这边,先安排人接应,他身后必有追兵,可命人去前面左右山坡内埋伏,以做伏兵。”

“好,我亲自去。”

刘备勒转的卢马,飞快地向坡下而去。

护船司的士兵们在他的呼喝声中,纷纷跟在他身后,井然有序地往前面海岸边的一处山地峡谷方向而去。

公孙续也没有闲着,同样领着跟他过来的那些骑兵过去助阵,一时间海岸边反倒是安静下来。

陈暮看向远方,脸色不悲不喜。

公孙瓒能回幽州最好,如果计划出现了失误,没有回去的话,那他也不得不再换一个代理人了。

只是那个代理人,听不听话,就是另外一个问题。

不过无所谓。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往往都是身不由己。

不愿意听话,那就打到他听话为止。至于后面的形势该如何发展,那就再说。

至少三韩之地取到手,他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区别只是在于。

相比于公孙瓒可以协调好北方胡骑的问题,青州直接插手进幽州的话,不会那么方便。

必要的时候,或许也只能再去一趟洛阳,请一回圣旨。

刘虞。

在幽州的威望,可是不比公孙瓒弱的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