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子归的心机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子归的心机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子归的心机

三国之谋伐

当陈暮主动说会帮曹操在天子面前说话的时候,两边都不想得罪,只想安安静静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开垦的曹操内心大喜,正想顺口答应。

没想到此时郭嘉却打断了他的话,并且代替曹操将此事承诺下来,表示愿意出兵相助。

这让曹操很不理解。

对于曹操来说,他希望不掺和这件事情合情合理。

历史上与吕布大战,最惨的时候曾经差点投奔袁绍,官渡之战前夕也是摇摆不定,很多时候,都是靠手下谋士分析劝阻,这才下定决心。

这说明他本身就不是一个敢于放手一搏的人,需要他的谋士给他增添信心,才有那么做的胆量。

现在也是如此,面对两个巨无霸之间的战争,以他的体量和实力,自然不愿意插手其中,选择明哲保身,两不相帮,才是最合适的生存之道。

毕竟大家应该也听说过这个梗,老大和老二打架,死的往往都是老三老四老五。

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例子,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和魏国打架,然后中山国没了。秦国和晋国争霸,然后梁、芮、虢、虞、翟等国没了。楚国和齐国互殴,然后夹在中间的鲁国宋国陈国蔡国等国倒了大霉。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自身能力不够,参与到超出自己实力范围太多的领域去争斗,结果往往就是被人家轻易破灭,最终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曹操不是傻瓜,太清楚不管是青州还是冀州,都有随时可以消灭他的实力。只是区别在于,袁绍和刘备愿不愿意认真对付他而已。

他原本的策略就是在夹缝中生存,趁着二人对峙的时候,往南发展,图谋一条出路。

结果半路蹦出个吕布,不仅趁着他征伐徐州的时候占了他的兖州,甚至连原本已经得到的大半边徐州,也落入了吕布手里,这让曹操对于吕布的仇恨简直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血压瞬间拉满。

只不过吕布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让朝廷承认了他徐州牧的位置,再加上多年征伐,四处作战,与陶谦、吕布、袁术等人互相攻伐,曹操兵马疲惫,不得不休养生息而已。

如今青州即将与冀州展开决战,那么兖州最差也能得一个喘息的机会,不说浑水摸鱼,至少游离在外,慢慢发展,看能不能再想点别的办法图谋其它地方。

可令曹操没想到的是,郭嘉居然同意了陈暮邀请他联盟攻袁的提议。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郭嘉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同时曹操也知道,郭嘉绝不是一个越俎代庖的人。既然他选择了答应,自然有他的道理,曹操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闭上嘴巴,选择无条件相信他最亲密的挚友郭嘉。

就看到在短暂的沉默过后,陈暮哈哈大笑道:“孟德兄确实是一个明智的人,那么此事就说好,还请孟德兄先整顿兵马粮草,到时候以我大哥为先,朝廷攻伐袁绍,需要兄出力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吝惜。”

曹操狭长的眼眸闪烁过一丝疑虑,目光看向郭嘉。

郭嘉微笑地说道:“为朝廷效力,理所应当。出兵之事,自无不可。只是好教子归兄知晓,兖州这些年一直征战,先是陶谦,又是袁术,前年又被吕布霸占,战乱不休,州郡县民不聊生,再加上今年大旱,粮草兵甲恐不济也。”

这确实是实话,今年旱灾影响了河南等地,豫州和兖州情况都不太好,还是刘虞心善,拨了六百万斛陈粮,勉强赈灾。六百万斛并不是六百万斤,而是七亿斤粮食,一斛等于一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

以如今豫州和兖州等受灾之地加起来约两三百多万的总人口,以最节省的方式,每人每天4-6斤口粮算,大概也只能维持个两月,勉强渡过这次灾情,让百姓可以坚持到来年春耕。

毕竟旱灾只是让粮食大规模减产,百姓还是有一点存粮过活。

然而这六百万斛粮食确实很大程度解决了两州粮食危机,可如果用来打仗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因为不止是曹操,孙坚也得分一大半过去,到曹操手里的估计也就那么两三百万斛,然后又得赈灾,又得组织百姓进行生产,每日都在消耗,为此戏志才等人耗费了大量精力在做此事。

如果全部侵吞,百姓活不到来年,那他曹操也不用争霸了,这叫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只有百姓源源不断地耕种,他才能补充新的粮草继续征战。

更何况这些陈粮还是刘虞拨下来的给百姓用的,各州郡县都收了赈灾粮食,正在组织各地民众分发领取,由朝廷派下来的使者进行监督,统一计算,每日消耗用度,最后都会反馈到朝廷尚书台,由刘虞亲自来处理。

若是曹操直接征调过来,朝廷使者都会知道这件事情,恐怕不好向刘虞交代。

所以这个理由非常正当,让人找不出半点毛病。

听到郭嘉的话,陈暮沉思起来。

打秋风吗?

倒是在意料之中。

不管曹操现在还有没有用于军队的战略储备粮草武器装备,若是想让他参战,他一定会说什么都没有。

现在又是大旱,这个理由非常充分,想要让曹操入套,不放点血看来是不成了。

想到这里,陈暮左右看看,忽然笑了起来,说道:“既是如此,我当向天子禀报,届时由朝廷拨下粮款,自青州发放,助孟德兄一臂之力便是。”

曹操回过味来,点点头道:“那就多谢子归了。”

郭嘉对曹操使了个眼神,然后说道:“不知道玄德公是打算如何对付袁绍,又打算如何让我们配合进攻?”

陈暮笑道:“天子下旨,我大哥自然得遵从。司隶现在主要以河内郡为第一道防线,但河内地形过于平坦,不适合主攻,因而我们决定由青州先发起进攻,然后幽州伯圭兄以及洛阳再配合行动,届时孟德兄再出兵亦不迟。”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心里默默盘算。

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青州的战略布局、战术打法、时间、地点,准备进攻方向,什么时候行动,都没有说,仅仅只是给了一个提示,那就是青州会先动手,没有给曹操一点有用的信息。

不过他们也知道,以陈暮的本事,素来擅长打太极,官场话术拿捏得十足到位,想从他嘴里套东西出来,难如登天。

所以也干脆不再试图套话,曹操大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在家中等待朝廷诏书即可。子归啊,你此次路过兖州,我不能不尽地主之谊,今日便不谈国事,需得饮宴尽兴!来人,上酒宴。”

“正好与孟德兄共叙多年旧情,那今日,就一醉方休了。”

陈暮也笑眯眯地说道。

一盘盘酒宴摆上桌案,曹操陈暮郭嘉鞠义乐进等人很快进入了状态,众人推杯换盏,聊起了风月话题,再也闭口不谈青州与冀州大战的事情,很快气氛进入**,宾主尽欢,大家都喝了个酩酊大醉。

时间就这样在一分一秒当中过去,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太阳落山了。

入夜之后,陈暮再一次留宿在了甄城,曹操和郭嘉亦是如此,众人因为喝酒太多,早早睡去,到了午夜时分,曹操酒醒过来,迷迷糊糊喊了几句要水。

“嘎吱”一声,门打开,乐进点燃油灯,给曹操递上了水说道:“奉孝先生也已经醒来了,正在前厅等明公。”

今天主客是曹操和陈暮,两个人喝的酒也最多,自然也醉得最厉害。

曹操从床上爬起来,接过乐进递来的水,喝了水之后稍微舒服点,缓过神来,将丝绸毯子从身上取下,穿着锦缎睡袍,坐在床沿上呆坐了十余秒钟,这段时间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宛如一片空洞,然后慢慢恢复思考。

他在想今天陈暮和郭嘉两个人之间的举动,陈暮为什么要答不答应一起缔结盟约进攻袁绍,自己原本想拒绝,奉孝又为什么要答应呢?这个问题萦绕许久,让他不得其解。

不过答案很快就会揭晓,他从床沿下地,穿上木屐,随手在衣架上取了件披风披在身上,走出后院房屋,穿过走廊,来到了后院正厅。

厅中亮着油灯,郭嘉一个人跪坐在地上,手中拿了一本书,正津津有味地品读观看——这本书,是纸质的。

曹操走了过去,轻声唤了句:“奉孝。”

“明公。”

郭嘉抬起头,连忙把书放在桌案上,起身要拱手行礼。

曹操连连摆手,走到了主位上坐下,长舒了一口气,对郭嘉说道:“奉孝,先坐下吧,文谦,再取点水来。”

乐进就去取水。

郭嘉就坐下来笑着说道:“今日明公倒是饮了不少酒,还得多注意身体才是。”

曹操乐道:“这句话居然从奉孝嘴里说出来,真是有趣。”

“呵呵。”

郭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确实,说让人注意身体,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

乐进进来给二人倒了水,又出去守门了。

曹操又喝了一口水之后,擦了擦嘴,这才开始正题,对郭嘉说道:“奉孝,你今日为何?”

“为何答应与青州联盟是吗?”

“是啊。”

曹操叹气道:“刘玄德不好惹,袁本初同样不好惹,两人兵马粮草具足,迟早有一战。与他们相比,我们蚍蜉与大树,又如何能参与其中?恐怕袁绍挥军南下,轻易就可以将我覆灭呀。”

郭嘉将原本递到嘴边的水放下,脸色凝重道:“明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们兖州就夹在冀州与青州之间,可谓三足鼎立。然冀州青州强,而我们兖州弱,他们之间的战争,势必会波及到我们,若是保持中立,则万般困难,甚至可能两头都得罪,还不如涉足其中。”

“嗯.......”

曹操缓缓点头,沉吟道:“奉孝之言,也并非毫无道理。不过我自幼与袁本初交好,后来又与刘玄德盟约兄弟,如果保持中立,他们二人应该都不会攻打我,撕破这张脸皮才对。”

郭嘉摇摇头:“明公只看到了袁本初与刘玄德,却忘了那位。”

那位?

曹操眼中有些茫然,片刻后,忽然明白过来,恍然大悟道:“天子?”

“不错。”

郭嘉点点头,指了指西方:“天子年岁很大了,他曾经多次下过诏书,希望天下各路诸侯都能够回归朝廷,恢复大汉统治。等一统之后,他将亲自前往河北挑选景帝之后,抱选新的天子,他退位让贤,可见洛阳那位,已经等不及了。”

曹操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伯安公人是一个好人,对权力**亦没有太大野心。他唯一的愿望,便是恢复汉朝江山,然后挑选一位宗室继任,如今他的年岁越大,心里恐怕也越急。”

郭嘉继续说道:“如果在这个时候,明公搪塞朝廷征召攻伐袁绍,也许此时天子不会有何动作,但将来,恐怕要对明公不利,更何况东南面......”

东南面?

吕布。

曹操目光深邃地道:“看来吕布应该是上表朝廷,愿意臣服朝廷统治,这才让天子敕封他为徐州牧。朝廷这是在利用吕布来牵制我,一旦我不从的话,也许将来我与吕布之间的仇恨,便会成为朝廷偏袒的借口。”

“正是如此。”

郭嘉说道:“所以别看陈子归好心说是要帮明公向天子解释,可天子却不会这么想,他只会想的是明公表面臣服,背地里却是说一套做一套,将来如果能平定冀州,必然是一道诏书让明公前往洛阳担任九卿,若是明公不从,恐怕.......”

“这.......”

曹操听到郭嘉的分析,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是了。

他居然差点在胜负没有分出结果之前,就很冒失地去站队。

也许有人会奇怪,曹操不是打算两不相帮吗?

为什么会说他冒失地选择去站队。

因为这种站队并不是去站刘备或者袁绍的队,而是在站你是否忠心向汉的队。

不要以为你上表朝廷,对刘虞说我是大大的忠臣他就会信。

要是刘辩刘协这种小孩子没准还能忽悠一下,可刘虞本身也是多年老臣出身,在幽州那样复杂的地方经营多年,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又岂是简单之辈?

更何况朝廷不少老奸巨猾的老臣,比如杨彪马日磾赵岐等人都不是什么善茬,绝不会因为你上一封奏折,就能取信他们。

简单来说,你得拿出实际行动。

冀州和青州之战,关系的不是刘备和袁绍谁分出胜负,而是朝廷能否平定冀州,重新一统天下。

这么重要的大事,刘虞绝对会拿出全部精力关注,而这其中,如果你选择中立,不去帮他刘虞,那就意味着你根本不是汉室忠臣,而是另有图谋。

等刘虞搞定了冀州,不回头弄你曹操才怪。

所以当曹操醒悟过来之后,立马是后怕不已,因为他发现难怪为什么朝廷会册封吕布为徐州牧,原来在做这一手制衡,恐怕等刘备与袁绍之间的战争落幕的时候,也是他曹操被周围各路诸侯消灭的时候吧。

“朝廷这是在利用中央大义名分,来四处制衡各地诸侯啊。”

曹操感叹道:“看来洛阳已经聚集天下英杰,能人辈出,如苏秦张仪之辈,数不尽数。居然能够想出这一招,恐怕孙坚和袁术,也早在他们的算计之中了吧。”

郭嘉沉吟道:“朝廷竖起大汉旗帜,无数世家蜂拥而至,自然有高人在背后给天子出招,我们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一切得小心呀。”

曹操思索片刻,摇摇头道:“如果按照这么想的话,刘备也早已经在天子算计之中,他应该是在利用刘备,等刘备与袁绍斗个两败俱伤,洛阳再获渔翁之利。我不明白,以陈子归之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聪明人往往喜欢从某件事情当中看谁是既得利益者,找出幕后的主使人。冀州和青州大决战,既得利益者只能是洛阳,因为之前也说过,刘虞是有实权的,而不是有名无权的傀儡天子。

一旦开战,即便到最后刘备打败了袁绍,恐怕也是元气大伤。到时候刘虞出手,立即派出中央官员入驻冀州与青州,再把刘备调去洛阳做什么三公,估计他也只能奉命。

从这一点上来看,刘备妥妥的一个工具人形象。陈暮乃公认天下智者,许劭曾做月旦评,评陈子归为周之姜太公,若得一统,可定江山八百年。

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刘虞获利呢?

然而郭嘉却脸色更加凝重起来,轻声说道:“明公别忘了,天子已经六十有余,冀州与青州之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结束。若是拖个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年,天子龙殡,即便选了幼年天子,恐怕也压服不了他刘备了,到那个时候.......”

“原来如此。”

曹操恍然大悟,当初他们觉得刘备是控制了刘虞,等到将来时机成熟,打败袁绍吞并冀州的时候,刘备逼迫刘虞下台,自己顺利上位。

但这么多年,通过种种迹象,他们也明白刘虞握有实权。

之前他们还想不通,既然刘虞有实权,并不是刘备的傀儡,那以后如果袁绍被打败,刘备会怎么办。

现在看起来,原来他们是在等刘虞老死。

别看也有人活得七老八十,甚至上百岁者。但六十多岁死掉,也是当时常态,医疗不发达的年代,能活到六十多,都算是高寿,这么一想,很多事情,就能解释得通了。

毕竟即便青州和冀州大打出手,战争的主动权也在刘备手里,如果他一心想拖,拖个三年五载,等刘虞老死,完全不成问题。

这陈子归......倒是好心机呀。

曹操感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