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阳的意图 感谢歆帅帅大佬的

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阳的意图(感谢歆帅帅大佬的盟主打赏)

第二日后,刘备抵达了小平津渡口。

其实四个人并不是都去洛阳,前线还需要大将坐镇,关羽和张飞只是送他们到河内。

因为魏郡离洛阳不过二百余里,因此送到黄河边上,二人就准备回去。

由于天色已晚,他们在河对面的河阳县住宿了一晚上,陈暮与三个兄弟喝酒饮宴,便准备要把自己做的事情跟刘备说一说。

正是六月盛夏,晚风吹过黄河,溅起波澜涟漪,滔滔不绝的河流奔腾,天空无数鸟群飞舞,两岸野花争奇斗艳,远远能眺望到河对岸的邙山,晚间的雾将山林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色里,宛如一张绝美的水墨画卷。

离着河滩约数公里处有一片湿地,正好位于河阳县的南面。这处别院就修建在此间,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以及成群结队的野鸭游弋,后院有个凉亭,就着晚风,兄弟几人正把酒言欢。

夕阳西下,晚霞卷着暮鸦染红了半边天空,绚烂的火烧云在天边如光波流转。陈暮提起酒壶,给三个兄长倒上酒,边倒边说道:“来,大哥二哥三哥,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张飞盯着那快要盛满的酒杯,哈喇子都快流到下巴,等陈暮倒好之后,第一个举起来道:“喝!”

“喝!”

四人哈哈大笑着,一饮而尽。

他们喝得黍酒,也就是黄米酒,夏天喝烈酒伤身,所以陈暮发明的蒸馏高度酒在冬天很受欢迎。夏天的话,除了北方游牧民族以外,大部分汉人还是愿意喝低度的黍酒、秫酒或者杜康酒。

一口干了之后,刘备擦了擦嘴角,担忧地对陈暮说道:“四弟,天子之前几次诏书,都让我们尽快将袁绍攻灭。此次回洛阳,我担心天子会申饬我等剿灭袁绍不力呀。”

“虽说伴君如伴虎,但如今的天子为人宽厚,终究是比不得当年康帝权势。且现在天下大乱,天子还有很多要倚仗大哥的地方,不会拿我们怎么样。”

陈暮知道应该是朝廷里最近的一些风言风语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毕竟关羽久在洛阳,在朝中也不是没有耳目,因此出言宽慰了两句。

东汉最后一个有权力的皇帝就是汉康帝,也就是历史上的汉灵帝,卢植董卓说下狱就下狱,张温皇甫嵩朱儁这帮人说革职就革职。早年的羌乱,后来的黄巾之乱,都可以说是他平定的。

刘虞跟他比起来,差得太远。现在刘备还没有明面上跟朝廷唱反调,即便不立即进攻袁绍,也是有理有据,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如果朝廷对刘备下手,除了是自毁城墙以外,反而是逼反了刘备,让刘备有借口推翻朝廷。

所以只要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朝廷都不会对刘备动手,但暗地里的打压肯定不会少。

关羽便皱起眉头说道:“话是如此,可我有一名老部下现在就在洛阳军中担任城门司马,他前些日子给我来信,称尚书台那边对我们兄弟几人的弹劾如雪片般飞来,说我们拥兵自重,已有反意。”

“什么?”

张飞听了勃然大怒,一拍桌子道:“我们为朝廷流血流汗,拼死拼活,他们就这样对待有功之臣吗?我以前还以为伯安公是宗室长者,令人尊敬,当年在幽州之时,我也是听他的宽厚仁德长大的,却不知道当了皇帝之后,怎么就变成这副模样了?”

“三弟稍安勿躁,天子又没有明确说要惩戒我们,只不过是尚书台有弹劾我们的奏折而已。周公还曾经因为恐惧流言蜚语避居东国,如今我们手握大权,被朝廷一些人忌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备倒是没有把怨气撒在皇帝头上,反而帮刘虞辩解了两句。

陈暮摇摇头道:“恐怕这里面不仅是那些朝中臣子的意思,天子的态度,也是值得玩味的。”

“四弟的意思是?”

刘备皱起眉头。

“这背后,恐怕就有天子的指使。”

陈暮说道:“不然那些大臣,有什么胆子和面目敢来指责大哥?别忘记,当年若不是我们,他们都得死在长安!”

刘备脸色的愁容就更加深了,举起酒杯,望向远方,喃喃自语道:“难道要我在攻破袁绍,解甲归田之后,他们才能够安心吗?”

“解甲归田?”

陈暮冷笑道:“我们死得更快。”

刘备默然不语。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没有了兵权,他们几兄弟什么都不是,随便派一群刺客就能要他们的命。

“四弟,你到底是何意?”

关羽忍不住问道。

陈暮却看向刘备,说道:“大哥应该也猜到了我们这次为什么要回洛阳。”

“你说说吧。”

刘备说道。

陈暮图穷匕见,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大哥应该明白,朝廷兵马不多,他们有的只有大义。青州兵马以及洛阳兵马,多是我们的人,拥众近二十万,二哥三哥,若你们是皇帝,是朝廷大臣,担不担忧我们造反?”

关羽不悦道:“大哥一心为汉,自己就是大汉宗室,怎么可能会造反?”

“我们兄弟知道,朝廷知道吗?”

陈暮指了指自己的肚子:“人心隔肚皮,白起是怎么死的?李牧又是怎么死的?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素来被中央朝廷忌惮是常有的事情,功高盖主,自古都是如此。如果我所料不差,朝廷恐怕已经在商量如何对付我们,这次传出的风声,便是一个开始。”

刘备忍不住问道:“四弟以为,朝廷会怎么对付我们?”

“三步!”

陈暮竖起手指头:“一,催促我们尽快铲除袁绍,袁绍一死,朝廷必然会派人前往冀州担任州牧,而且是德高望重的大臣,不排除是我那师兄杨彪,如今朝廷当中,也就只有他稍微年轻一些。”

“二,袁绍破灭之后,朝廷应该很快会让大哥南下讨伐河南江东等地的诸侯,乃至于关中和川蜀,哪里偏远,就让大哥去哪里,慢慢消减大哥的影响力以及咱们的兵力。”

“三,最重要的是洛阳的兵权,之前天子已经让钱塘侯取代过一次,只是钱塘侯病死让朝廷措手不及。等到袁绍死后,就是朝廷收回二哥兵权之时!”

这里面并没有去河间抱小幼嗣的策略,因为这并不算打压刘备的一个计策,相反,如果没有打压成功,反倒会让刘备成为一名权臣。

毕竟刘虞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和那位皇后基本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活不了几年的情况下,给一个手握二十万大军的朝中重臣留下一个年幼的小皇帝是个什么概念。

别说朝中那些人老成精的大人,就算是泰山书院的一个孩童都明白会是什么结果。

到时候必然是刘备上位,大将军之位跑不掉。不要以为大将军只有外戚能当,韩信和袁绍都当过。甚至到最后黄袍加身,如王莽篡位一样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刘备经营几十年,说不好真的能成功。

毕竟刘备姓“刘”,是汉孝康帝亲自录入族谱里的刘邦子孙,即便是篡位,也比王莽那个姓王的外戚要名正言顺得多,总归是天下人多的是只要皇帝姓刘就无所谓的大汉拥趸。

听到陈暮的分析,刘备端着酒杯,沉默着没有说话。两撇胡子微微抖动,显然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觉得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能,没有了兵权,他什么都不是。

“朝廷.......真的会这样对我们吗?”

关羽声音有些颤抖。

陈暮叹气道:“二哥,你熟读史书,也该明白,手握重兵,如何不会被朝廷忌惮。当初朝廷善待我们,是因为需要用到我们,可如果河北平定,朝廷必然不敢让河北落在我们手中,当年世祖便是得河北而得天下,我们费尽心思剿灭袁绍,到头来不过是鸟尽弓藏而已。”

众人沉默不语。

就连一向认为刘虞待他很好的刘备,此时都没有说话。

因为他确实察觉到了危机。

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还有句话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如果刘虞真的全心全意信任刘备,刘备投桃报李也不是不行。

但他也明白,最近朝廷风声变动,里面未尝没有三公九卿以及那位皇帝的影子。

能做到开国皇帝的都不傻,刘备的政治嗅觉或许没有陈暮那样敏锐,然而这两年刘虞越来越忌惮他也是一个事实。

不然的话,为什么朝中弹劾他们几兄弟的奏折如雪片一般多?显然是后面有组织有预谋的准备。

这其实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你手握大权是为了拯救汉室江山。

可权力越大,兵马越多,就要被朝廷那些上位者忌惮。如果你放下手中的权力,把兵马全都交出去,不仅江山保不住,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一定能得以保全。

正如曹操在铜雀台横槊赋诗之时曾言:如国家无我一人,真不知将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有人见我权重,妄加猜度,疑我有异心,此大谬也!

然而欲使我交出兵权,封侯归国,实不可行,诚恐为奸徒所害。我败则国家倾危,天下必定大乱!我岂能慕虚名而招大祸?

此番苦心,诸公未必能知啊!

人到了这个位置,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现在刘备就切身感觉到了这一点。

朝廷有风言风语,天子诏书不断催促他尽快消灭袁绍,大汉天下还有无数心怀叵测的诸侯,盗匪遍地。

冀州牧的位置他不贪图,他怕的是真如陈暮所料的那样,一旦冀州回归朝廷,朝廷就会很快派他南下与其他诸侯硬拼,仓促之间如果准备时间不够,恐怕征讨南方没那么容易。

在这一瞬间,如果刘备知道历史上的曹操经历的话,或许也会感叹一句垂死病中惊坐起,曹操竟是我自己。

不过他也不是一个相信片面之词的人,听到陈暮的分析之后,便对陈暮说道:“四弟,朝中虽有风声,但毕竟已经被天子和诸多公卿压了下去,你又如何觉得,天子一定会打压我等呢?”

陈暮笑道:“如果大哥不信,到了朝中,拜会天子之时,天子必然会与大哥商讨国家大事。到时候大哥猜猜,天子会与大哥聊些什么?”

刘备沉声道:“莫不是要收我兵权?”

“那倒没那么快。”

陈暮说道:“此行我们只是回京述职,袁绍还未灭,朝廷也不敢立即对我们动手,但必然会为接下来的打算开始做铺垫,如遴选帝嗣,而且我料他们中意的帝嗣绝不是幼年天子,恐怕会在少年或者成年的章帝子嗣中选择。”

“还有呢?”

刘备又问。

“还有就是洛阳的兵权。”

陈暮分析道:“关中已经收回,但那边还不稳,朝廷那帮大臣不傻的话,肯定是想办法把二哥调去关中。”

“调去关中?”

刘备与关羽都是心中一凛。

关中现在虽然已经收回,但因为战乱得太久,可以说是百姓凋零,生灵涂炭,去了那里,确实难以有所作为。

而陈暮却是想起了皇甫嵩,当年皇甫嵩平定黄巾之后,手握数万北军精锐,整个洛阳的兵权都在他手里,汉孝康帝就采取了自己的建议,把皇甫嵩调去关中,兵不血刃地就除了他的兵权。

朝廷的人如果不蠢的话,恐怕也会依样画葫芦,想办法把关羽送去关中。到时候洛阳大部分兵权就会回国朝廷手中,这样加上幽州的鲜于辅,朝廷就能拥有一部分兵力。

实际上这次回洛阳,并不是刘备陈暮主动申请,而是界桥之战后,刘虞就数次下诏书催促他们立即剿灭袁绍,刘备几次上书说明原因,刘虞就下诏让他们回一趟洛阳亲自跟他说,因此才有现在的情况。

然而刘备人在冀州,但军情司也不是瞎子。洛阳那边朝堂上的风声还是传了出去,或许这本身就是刘虞杨彪这些老家伙故意为之,放出风声让刘备惶恐,给予他压力。

这样等到一行人抵达洛阳之后,刘虞出面有人做黑脸有人做白脸,连哄带骗,再加上大义以及道德绑架,没准真的能把关羽弄走夺了洛阳兵权。

陈暮知道,这应该就是洛阳那边,当前阶段,最真实的想法!也是图穷匕见,最后的意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