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开城门

三国之谋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开城门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二百七十五章 开城门

历史上刘夫人就偏爱袁尚而厌恶袁谭,曾经撺掇袁绍废长立幼,将世子的位置传给袁尚而不是袁谭。

可以说,袁绍之所以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迟迟没有做出决定,导致麾下派系林立,意见不统一,刘夫人的枕头风功不可没。

有时候,人们甚至都怀疑袁谭是不是刘夫人亲生的,不然同样都是儿子,怎么可能会如此厌恶长子而喜爱幼子?

只是话又说回来,纵观整个历史长河,这样的事情也算屡见不鲜,春秋时郑国国君郑庄公的母亲姜武喜欢幼子,于是谋划帮幼子造反,最终被郑庄公打败,这就是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来源。

还有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因为喜爱吴娃,便废掉了没有犯错的长子公子章,立幼子公子何为太子,甚至还自己退位,自称国父,将赵王的位置让给了公子何,结果闹成了沙丘之围,把自己给活活饿死,也算是自食恶果。

不止是春秋战国,汉代也有,汉景帝逼死太子刘荣,改立幼子刘彻为帝。汉武帝逼死太子刘据,改立幼子刘弗陵为帝。汉灵帝和董太后都想立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为帝,只是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那么做而已。

所以这样的事情从春秋到汉代多得不胜枚举,并且在未来历史也会层出不穷,袁绍家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倒也不算什么怪事,因为这本身就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算什么新鲜。

这些日子,因为袁尚被俘虏,刘夫人每日以泪洗面,都盼望着儿子能够回来。甚至袁绍北上,她也以为肯定是夫君去救自己的幼子了,因而充满了希望。

如今得知袁绍回援邺城,刘夫人就想当然地以为袁绍肯定已经把自己的小儿子救了回来,再看自己这个前些日子顶撞自己的长子,就更加不顺眼,恶语相向,便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袁谭听在耳中,却是只觉得如坠冰窟,遍体生寒,同样都是儿子,为什么有些人就如此偏爱另外一个,既然不爱他,那当初又为何把他生下来?

他们难道就配做父母吗?

一时间,城头城外无数声音涌来,袁谭却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整个人像是没了灵魂,目光变得呆滞。

而就在袁谭发呆的时候,城外的局势已经变得十分混乱。

袁绍主力军击溃了典韦部之后,绕开高顺部,一路南下直冲刘备军后方营寨,由于后方营寨是囤积物资的地方,根本没有太多防御设施,导致刘备不得不亲自率军出营拦截。

恰好张辽部以及牵招部也已经完成了士兵集结,迅速向着战场这边靠拢,双方主力军很快大战在了一起,在离邺城约七八里外的刘备营寨以北的旷野上,两边数万大军如同潮水一般汹涌在了一起,爆发出剧烈的碰撞。

袁绍本人则已经赶到了离战场约一里外的一处小山坡上观望,高顺的陷阵军虽然也已经在往这边赶,但由于一身重甲,移动缓慢,因此此时距离战场居然还有二里地,几乎算是耽误了战机。

可这也没办法,刘备让他去拦截,人家熟悉重甲步兵的缺陷,直接不跟他打,而是绕过他,这就导致高顺部无法接触到敌人的情况下,很难发挥出作用。

整个战场瞬间出现了胶着,袁军大概有五万余众,且后方袁绍本部还有一万都人马压阵,士气如虹,把刘备军打得步步后退。

见此情形,袁绍往日的病体似乎好转了许多,高兴地对刘惠说道:“子惠,刘备果然猝不及防,要大败了。”

刘惠忙道:“明公要谨慎,小心关羽。”

“嗯。”

袁绍点点头:“我知道,派人去联络城中的人去了吗?”

“已经去了。”

“若是如此应该高枕无忧矣,只要关羽敢动,谭儿便立即从侧翼袭击,必管他有来无回。”

“关羽骁勇善战,还是要万分小心才是。”

刘惠说道。

袁绍看了看四周,前方刘备军因为仓促应战加上兵力比他们少一些,已经节节败退,而自己身边还有一万后备军,便说道:“无妨,只要城中策应,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边刘备还在艰难迎战,那边关羽也是心急如焚,不断派出探马去前方打探消息,不要以为关羽离得很近,刘备是在邺城北城外驻扎,关羽则是在南城,而且他们并非是在城下,都离了城池有个四五里距离,再算上城池南北长度,光二人营地就离了十多里。

又因为刘备不敢在自己后营与袁绍交战,被迫出营与袁绍决战,使得双方距离更远。关羽现在离刘备所在的交战地隔了差不多二十汉里,也就是八公里的样子,因此实际上对于关羽来说,前线的消息就变得极为重要。

可他又接了盯住城内的任务,因此只是临时集结了军队,在南城外伺机待命,不敢直接领军参战。毕竟一旦他参战,邺城的敌人立即就会出城偷袭,到时候南北同时夹击,恐怕形势不妙。

“不好了将军。”

便在此时,外出去打探消息的管亥策马回来,到了关羽近前,立即翻身下马禀报道:“齐王遭到袁绍突袭,没来得及整顿兵马,正陷入苦战。”

“可恶!”

关羽急得汗都快出来了,四下查看,只观望城头,见远处城池依旧没有动静,一时间焦急不已,扭头看向身边的赵云,说道:“子龙,大哥那边形势不妙,必须分兵去救,我领兵前去,你留在此地,一旦城内出兵,便立即阻拦。”

赵云拱手说道:“二将军是军中主心骨,不能轻动,明公那边我可率五千人前去救援。”

“五千人够否?”

关羽忙问。

赵云答道:“将军放心,人多反而坏事,我从侧翼袭击敌人军阵,扰乱他们的阵型即可,只要等高顺将军回来,前方必然无忧。现在重要的是防止城内,如果让他们偷袭我们后方,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关羽确实不敢轻易派出大军去救援,因为城内的敌人还在虎视眈眈,他这边总共有四万人,洛阳十万大军,他总共带出来六万,剩余四万人有两万人得守卫洛阳八关,保证朝廷的安全,其余人还得分配在颍川、弘农、华阴、羊肠坂、白陉、滏口陉等重要关隘。

而关羽自己麾下六万人当中,又有一万多人要留守分布在后方的安阳、内黄、繁阳、荡阴等县防止补给被断,徐晃那边有五六千人进攻涉县,使得此刻关羽的兵力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这也是他无法靠自己将邺城彻底包围起来的缘故。

如果他此时率领大军直接北上救援刘备,城内的人只需要派三万人偷袭他的后方,同时再派一万人袭击关羽、张辽等部空荡荡的营寨,直接放火焚烧他们的物资和营地,这一战即便打赢了,跟输了没什么区别。

所以关羽不能轻动,赵云请缨去救,且只带五千人,这样一旦城内的人有动作,关羽还有三万五千大军,立即就可以从侧面拦截城中敌人,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只不过前提是赵云能够争取时间,抵御住敌人凶猛的攻势。

不过关羽同时也了解到,前方高顺部正在迅速向战场移动,在管亥之前的斥候已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所以如果赵云能够暂时帮刘备稳住局面,等到高顺部回来,打退敌人的进攻确实应该无碍。

想到这里,关羽也不再迟疑,对赵云说道:“好,子龙,此战就全赖你了!”

“二将军放心,云必不辱命!”

赵云一拱手,策动着身下的夜照玉狮子,领了五千人,便浩浩荡荡地向着北面而去。

城头上除了一直在观察远处主战场方向以外,还一直在关注关羽动向。

不仅是关羽在盯着邺城,邺城这边也在盯着关羽。

双方都不是蠢物,谁都清楚,现在谁先动,谁就失去了先机。因为你的部队是北上,往北面方向去,就意味着你的后背要露给敌军。

后世军训训练的时候,教官管一个班四五十人让他们稍息立正向左向右转都得训练很久,而在冷兵器没有扩音器,指挥全靠喊和摇旗的年代,想要同时操纵数百人转向都困难,更别说成千上万人。

一旦你的背后来敌人,想要命令大军立即转向迎敌,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除非兵仙韩信再世,否则再优秀的将领,也得让传令兵一个一个地传达指令,耗费大量的时间。

而趁着你传令的空档,敌人就已经从背后偷袭了你的后方军队,瞬间就是兵败如山倒,像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不胜枚举。

所以两边都不敢轻动,就是怕自己的后背暴露给敌人,让敌人有可趁之机。

只是当城头上的人发现关羽虽然没有派大军北上支援,却派了数千人过去之后,也是一时迟疑起来,谋士逢纪、辛评、李历,以及部将汪昭、岑璧、彭安、管统等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片刻之后,还是逢纪想了个主意,说道:“我军不敢轻动,是惧怕关羽从我军后方奇袭。关羽不敢轻动,亦是如此,那么不如他派数千人,我们也派数千人?”

“好,此策甚妙,不若便让公子派兵。”

众人纷纷夸赞。

于是逢纪就走到袁谭身边道:“公子,请下令出兵。”

袁谭早就已经心灰意冷,母亲的恶语冲淡了父亲回来的喜悦,摆摆手道:“全凭元图公主事吧。”

说罢转身下了城楼,离开了城上。

众人也知道他被母亲伤了心,可刘夫人当面,也不敢说什么,便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去。

逢纪得了主权,就立即道:“汪昭,我令你领五千人出城阻拦敌军。”

将领汪昭拱手应道:“唯!”

当下就领军出城,尾随在赵云身后,向着战场摸去。

此时战场已经进入白热化,刘备亲领大军出来,身后源源不断的士兵从营寨中组织起来救援,才勉强止住了颓势。

因为他本部人马有两万,当时事态紧急,只带了一万人出来迎战,还有一万人依旧在集结。

随着时间推移,各级军官将士兵们组织起来,出来迎战,便有了一定支撑。

双方奋战在一起,刘备高举手中双股剑,不断命令士兵前往各个缺口阻挡敌人进攻,他的身后绣着龙边大旗的“刘”字高高飘荡,亦是众将士底气所在。

袁绍军最有威胁的其实是那些胡骑,张飞部被派往运输粮草,结果被高干从并州雇佣来的胡骑偷袭,损失惨重,使得现在刘备军居然没有骑兵队伍与胡骑相抗衡,因而大量箭矢乱射,骑兵冲撞,难以阻挡。

张辽率领万胜军死战,他已是浑身浴血,可在敌人不断汹涌而来的骑兵面前依旧难以招架,哪怕拼死战斗,亦是不能杀退敌军。牵招那边也是如此,甚至牵招还中了一箭,差点死在乱军之中。

形势现在非常胶着,袁绍在山坡上观望,只看到两边的人如蚂蚁一般拥挤在一起,在广袤的旷野平原上不断挥砍着手中的武器,双方密密麻麻,无数黑点相撞,激起冲冲浪花。

“明公,高顺部来了。”

就在此时,斥候过来报告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高顺的陷阵军因为重甲缘故,只能缓慢步行而不能奔跑,使得移速极满,但战斗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时辰,七八里距离,即便乌龟爬也该爬到了。

得知此事,袁绍皱起眉头,正打算让自己身边一名将领领数千人前去拖延高顺军的脚步。

然而还没等他命令发布,又有斥候道:“报,明公,关羽派赵云部前来救援。城中也派了人出来,打的旗号是“汪”,应当是汪昭将军。”

刘惠立即道:“明公,赵云强悍,汪将军恐怕不能阻挡,如果让赵云参入战场,从侧翼袭击,形势怕是不妙,不如立即派人增援,我们可以先破东面的牵招部,击退他之后,再联合休屠各部,剿灭刘备本部人马!”

现在战场上的形势分为三个战争方阵,牵招之前被安排在东门设伏,因此驰援方向是从东面过来。张辽和典韦是进攻西门的主力军,典韦北上阻拦袁军,被击溃后往南逃入了刘备本阵,张辽从西城过来驰援,便是从西方进攻。

这样三方态势就形成了一个左右两翼钳形攻势,中间则是双方主力交战的一个局势。

刘惠看出东面的牵招部兵力不多,如果此时把袁绍麾下的一万预备役补上,直接冲击牵招部,把牵招部打残,再联合东面与牵招部交战的袁军,猛攻刘备军侧翼,便立即能将刘备消灭。

袁绍认为此计可行,便说道:“好,就这么办,传令下去,进攻敌人东面的牵招部,务必尽快将牵招部消灭,然后剿灭刘备本部人马,将他们杀光!”

“唯!”

身边的将士们轰然应允,然后下了山坡,率领士兵准备去投入战斗。

而就在双方都在积极准备指挥作战的时候。

此时的袁谭,骑在马背上,没有任何目的地在城中闲逛,整个人像是被抽干灵魂的躯壳,漫无目的地游荡。

不知不觉,他竟然已经到了南城,恍惚间走到城头上,不知何故,忽然惨笑了起来。

“开城门!”

他对守卫南城的士兵说道。

士兵不知何故,颇为惊讶,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

紧接着,袁谭举起腰间的大印,大声喝道:“开城门!”

士兵们如梦初醒,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公子的命令不得不听,手忙脚乱下了城池把城门打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