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244章 二大妈鸡飞蛋打一场空!

第244章 二大妈鸡飞蛋打一场空!

第244章 二大妈鸡飞蛋打一场空!

话是李成说出口的。

很显然。

他是这家店铺的老板。

李平安买的东西可不少,差不多十来万块钱的东西。

他有些迟疑。

这个时候王丽丽也开口说道:“李医生治好了我们身上的病,我和丈夫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一直想要找个机会谢谢你和刘御医呢,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了!”

李平安说了声多谢。

他打算省下这点儿钱了,以后他们再去六院看病的时候让秦淮茹留意一下,给他们减免一些药费,哪怕是算到自己账上让秦淮茹将药费出了都行!

李成和王丽丽见李平安接受了自己的好意,显得很高兴。

李平安给他们介绍了秦淮茹,说是自己妻子,又和李成两人站在一起说了一会儿话,闲谈过程中李平安了解到两间铺子都是李成父亲创办的,当年他的父母和其他一些人一起在前门大街开办了亿兆商店。

在本地找人织毛巾、袜子等拿到店铺卖的规矩也是从他父亲那时候开始的。

解方后京城和魔都那边的交通便利起来,路上没有土匪更没有军阀了,可是李成依旧是保持着这个规矩,即便是到魔都进货也很少进毛巾、袜子等物,为的就是给那些追随他们家几年、十几年的妇女们一个赚钱的机会。

李成夫妻两个都知道。

很多人已经将织毛巾、袜子当成一种赚取生活费的来源了,少了这份儿钱她们家里的生活将会差上不少。

宁愿少赚一点儿钱也没有破坏父亲留下来的经营之道。

李平安连连称赞。

阎埠贵也凑上来说李成仁义。

他们家就是得到实惠的那批人之一。

要不是夫妻两个每月靠着织毛巾袜子赚取十来万甚至有时候高达十几万的收入,他们阎家这两年肯定是生活越来越艰难。

李成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谈,转而询问李平安到前门大街这边的来意。

李平安说是过来走亲戚,他表兄一家就住在大栅栏这边。

说了一会儿话,李平安夫妻两个和阎埠贵一起离开。

李平安开口和阎埠贵道别,骑着自行车带着秦淮茹离开。

看着李平安两人离去的背影,阎埠贵自嘲的说道:“我还想帮着人家省几千块钱呢,可没有想到平安居然和李老板夫妻两个认识,当医生就是好,认识的人多!”

阎埠贵也回家了。

他甚至没有花钱做公交车,自己走回去了。

反正是周末不用上班,何必浪费钱呢!

李平安夫妻两个到了舅舅家。

正好。

徐年达和徐海都没有下乡去收猪,都在屠宰场这边杀猪呢。

除了公方经理、会计之外,屠宰场还招了十几个伙计。

徐家、原来孙家的院子都住的满满当当的。收了礼物,舅舅徐年达非要留他吃午饭不可。

李平安也没客气答应了。

他们一起在屠宰场食堂吃饭。

舅舅、舅妈、表哥、表嫂和李平安坐在一个桌上吃饭,李平安和舅舅聊了几句,知道了一些屠宰场的情况。

和后世里的记忆有些不同。

现在是肥肉比廋肉贵。

脂肪多的五花肉最贵,大概每斤七八千左右。

猪下水便宜,根据部位不同,大概相当于五花肉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斤只有两千块钱,最便宜的就是猪骨头、猪血,大多数时候一斤的价格都不上千。

舅妈说道:“我知道你妈厨艺不错,卤出来的东西非常好吃,一会儿伱们离开的时候带回去一些!”

李平安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只是说道:“少带回去一些就行,我妈现在帮着看孩子,挺忙的!”

徐年达微笑着点点头。

屠宰场的饭菜自然少不了各种卤肉,卤肉是李平安舅妈做的,李平安吃了一些,虽然说味道不错,但和徐氏做的还是有些差距。

李平安开口说道:“舅舅,舅妈做的卤肉真不错,你们有没有想过卖熟食呢,比如这些卤肉就不错,要是卖熟食的话过来买的人肯定不少!”

徐年达摇了摇头说道:“猪骨头、猪血、猪下水这些东西便宜,买的人还不少呢,不愁卖,我和公方经理商量过,暂时没有卖熟食的打算!”

李平安答应一声没再多说。

吃完饭。

临走的时候李平安只拿走一副猪大肠。

天气热了。

带回去的东西吃不了怕是会坏。

两人要离开的时候表嫂刘珊珊拉着秦淮茹说了一会儿体己话。

她生了个龙凤胎,公公婆婆稀罕的不得了,差不多一岁了还没有让两个孩子断奶呢,刘珊珊有些吃不消。

秦淮茹小声说道:“平安说了,孩子六个月以后就要让我妈给他吃奶粉和其他辅食,一岁左右就要断奶!”

两人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可以回避李平安,李平安却是听了个大概,他对舅舅和表兄说道:“大多数孩子都是一岁以后都断奶了,你们家那两个干脆也让他们断了吧!”

徐年达点了点头,和妻子对望了一眼说道:“我们慢慢的让他们喝点儿奶粉、玉米粥之类的,等两三个月之后就断奶了!”

李平安两夫妻回四合院儿了。

回去以后。

秦淮茹帮着徐氏,两人一边看着孩子一边大肠收拾过后卤了。

将大肠卤好以后李平安尝了一点儿,还挺好吃。

这个时候才两三点而已。

李平安对徐氏说道:“妈,咱们家菜还有吗,要不我和淮茹到集市上转一转,买一点儿吧!”

徐氏摇了摇头说道:“淮茹她二叔经常往咱们家送菜,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当季蔬菜都不缺的!”

秦父、秦母进城以后他们家的那点儿自留地都交给秦淮茹的叔叔管理,他经常到惠仁堂给秦家人送菜,顺便也会给李家送一些!

“我们还是到集市上看看吧,遇到想买的东西就买一些,下午就不回家属院小院儿那边了!”李平安继续说道。

“我知道了!”徐氏答应道。

四合院儿这边是有大型集市的。

从地安门西大街到鼓楼西街这边有一个庞大的集市,这个集市从元朝时期就有了,当时的布局讲究前朝后市,意思是以中央皇城为中心,前面是朝廷中心,后面是集市也就是贸易中心。

集市西北隅,有一水面,名为积水潭。

积水潭曾是漕运的总码头,也是皇家的洗象池。

从元代起,来自暹罗、缅甸的大象,就作为运输工具和宫廷仪仗队使用,在夏伏之日,驯养员会带领大象到积水潭洗浴。

当时四方商旅都汇聚在这个集市进行交易,水路、陆路运过来的货物都有,相当繁华。

时代变迁,这个集市虽然不如元朝时候那般的繁盛,但总算保存下来了,在京城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大集。

解方以后。

集市改为每周周日当天成集。

从服装布匹到牛羊牲畜都有卖的,热闹的很。

不过。

这个时期没有公然贩卖鸽子的,更没有形成鸽子市场。

因为鸽子是一种通讯工具,若是进行贩卖的话可能会成为民警的重点儿关注对象,需要寻找特务线索的时候没准儿就会找到卖家,谁也不想触霉头。

李平安两人也没有骑自行车,直接步行过去了。

集市上人山人海,就好像是逛庙会一般,骑自行车是不行的。

秦淮茹有些兴奋。

在她看来,丈夫就是带着她到集市上玩的。

事实上。

李平安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闲庭信步,两人穿梭在集市当中,集市上卖什么的都有,李平安和秦淮茹各自买了一双皮凉鞋,还给李林和徐氏也带了一双。

李林和李平安的鞋码一样,徐氏的鞋码比秦淮茹小一号。

卖布的和卖衣服的之间,卖衣服的和卖牛羊牲畜的之间,各个区间若是有空地都会摆放着卖各种小吃的摊位,豆汁儿、灌肠、铪铬面、拔鱼儿等等。

不仅仅是在各个空闲区域,还有专门卖各种小吃的地方,李平安本来想要买点儿吃食的,秦淮茹却说道:“还是算了,你要是想吃的话咱们下周周末再来吧,先把凉鞋带回家去,让爸、妈试一试,若是不合脚咱们再过来换一下!”

李平安答应道:“行,咱们回去!”

差不多到了散集的时候,前来赶集的人不多,李平安两人回去的时候比来的时候容易多了。

刚从集市出来就碰到了贾东旭。

贾东旭带着一个麻袋,里面装了小半袋的东西,有些小心,仿佛是惊弓之鸟一般从集市上出来了。

李平安猜测他可能又到黑市上买粮食了。

贾东旭买粮食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每次都不敢多买,甚至大热天的还要背着一个大麻袋,可能还要买一些东西放在米面上面。

李平安夫妻两个从贾东旭面前经过的时候并没有说话。

同样。

贾东旭也只是对李平安笑了两声,他甚至不敢在集市周围多耽搁,背着麻袋紧紧的跟在李平安身后,直到到了四合院儿附近才心安。

进入中院儿。

听到外面有动静,贾张氏婆媳两个还以为是贾东旭回来了呢,两人都从屋子里出来,看见是李平安夫妻两个就有些失望。

不过。

她们很快就看见两人身后的贾东旭了,顿时轻松起来。

刘悦的目光在秦淮茹的身上打量了一下,发现她拿着几双凉鞋,心里有些不舒服。

贾东旭背着麻袋回到家中,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黑市上的面粉、大米价格又高了一两百块,咱们,咱们必须要尽快给刘悦找个工作,将她的户口给迁过来!”

贾张氏点点头。

刘悦却是叹息了一声。

自己能找到什么好工作,无非就是到饭馆里给人家刷碗而已,辛苦不说,还赚不到多少钱。

“秦淮茹的工资应该和东旭差不多,一个月能有十几万块的工资吧!”刘悦说道:“可惜,咱们家在医院里没人,我找不到那样的好工作!”

她本来是想让贾东旭给她也买一双皮凉鞋的,可看到丈夫一副发愁的样子就没说出口。

回家以后李平安就让徐氏试了试凉鞋,刚好合脚。

她又看了看李平安给李林买的凉鞋之后说道:“应该错不了,你爸应该合脚的!”

李林从扎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之后也试了试,果然合脚。

徐氏将饭菜做好了。

熬了一点儿大米粥,青辣椒炒卤好的肥肠,徐氏将饭菜都端到桌子上说道:“平安,淮茹,你们多吃一点儿,肥肠虽然卤好了但也不能长时间放置,最好明天吃完!”

李平安点了点头。

一家人正吃饭的时候三大妈过来了,她端了一碗鱼汤过来,碗里大概有半条鱼,说是阎解成在什刹海那边钓到两条,给李家送过来半条。

徐氏急忙起身,将鱼汤倒进自家的碗里,给三大妈盛了一点卤大肠将碗给她了。

三大妈心满意足的走了。

她可是听丈夫说了。

李平安和亿兆百货商店那边的店铺老板认识,她们两个又是织毛巾、袜子到那边贩卖,没准儿今后还能用的着李平安。

三大妈给李家送鱼汤本来就是做给李平安看的,没有想到徐氏居然还给她回了一点儿卤肥肠,真是意外之喜。

将卤肥肠拿回家,阎家几人风卷残云一般吃光了。

对他们来说。

鱼汤时不时的就能喝到,卤肥肠却是不容易吃到,尤其是徐氏做的卤菜还非常好吃。

徐氏起身拿了点味精放在鱼汤里,一家人开始吃饭的时候贾张氏却是过来了。

她还没有将家里的饭做好,过来找李平安是有点儿事情想问他,看到李家的饭桌上有肥肠还有鱼汤,心里很是羡慕。

特别是。

刚刚三大妈给李家送鱼汤的时候从贾家门口经过被她看到了。

还有就是。

贾张氏也猜到肥肠可能是李平安的舅舅给的。

可能李家根本就没有出什么钱就能吃这么好的饭菜!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李家的吃食不用买。

她们贾家还要去黑市买粮食。

“你有事儿吗?”徐氏开口问道:“是找平安他爹还是找平安?”

“我找平安问点儿事儿!”贾张氏急忙开口说道:“前不久平安不是将他岳父、岳母的户口从乡下迁回来了吗,我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办的,容易吗?”

事实上。

刚刚贾家三个大人已经商量过,也别等刘悦坐完月子了,过几天就让贾东旭去找一家饭馆儿,哪怕是给人家一点钱呢,先让饭馆老板开一张证明信,证明刘悦在城里有工作。

先把她的户口迁过来再说。

要不然总是让贾东旭去黑市买粮食太费钱,还提心吊胆!

原来是问这个啊!

李平安也不隐瞒,将自己如何给秦母两人迁户口的事情说了出来。

“很简单啊!”贾张氏心里想着:“只要找个工作让人家开个证明就行了!”

贾张氏又看了李家的饭菜一眼,离开了。

街道办马上要成立了。

正式成立之前先要将街道办的职能、组成部门以及人员名单在新的办事处公布出去,居民们可以通过办事处的宣传栏了解这些内容,将来更好的配合街道办的工作。

一大早二大妈就做好了早饭,吃过饭以后就要到街道办去看看究竟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什么样的职务。

丈夫帮她给一个姓庞的区干部送礼了,庞干事说过要帮她留意的,二大妈有在居委会工作的经验,给她安排一个街道办干事并不难。

只要当了街道办干事就算是公家人了,可以拿工资,还能享受免费医疗。

刘海中也是高高兴兴让妻子过去,说是自己办事儿二大妈就放心吧!

几十万块钱。

二十斤粮票。

这份儿厚礼庞干事可是收下了。

能不帮他办事儿。

而且。

刘海中到区政富找人的时候还是看见庞干事推着自行车呢,人模狗样的,应该有点儿本事,将妻子安排进街道办还不容易?

二大妈从李家门口经过的时候刚好碰到李平安夫妻两个过来吃早饭,李平安随口问了一句:“二大妈,你这是去哪啊,这么早?”

“今天公布街道办工作人员名单,我不在居委会了,要到街道办工作,过去看看究竟给我安排了什么职位!”一大妈微笑着说道。

虽然是初设,但是街道办也是包括很多部门的,这一点儿二大妈打听的很清楚。

二大妈也不挑。

只要能让她当个干事,无论分配到什么部门都行,任劳任怨!

说了几句话。

李平安夫妻两个和二大妈擦肩而过。

路过中院儿的时候遇到贾张氏和一大妈在院子里,二大妈将对李平安说过的话和她们两个也说了。

到前院儿遇到三大妈也是这种说辞。

二大妈昂首挺胸,洋洋得意。

她要是当了街道办的干事,可就是四合院儿里第一个当官的。

尤其是。

她还是一个妇人。

高高兴兴的寻到了街道办。

二大妈却是遇到了一个困难。

不认识字。

不过有招儿。

找了一个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妇人让人家在宣传栏上找找她的名字,看看她是在哪个部门工作的。

不认识字?

那妇人皱眉问了问她的名字,二大妈说出来以后人家立即就摇头说道:“没有,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不是我们街道办的人,上面没有你的名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