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372章 秦淮茹的成全

第372章 秦淮茹的成全

第372章 秦淮茹的成全

江大桥表示自己很冤枉。

穆远出差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要批评他?

的确。

穆远的技术是江大桥教的,不过他也没有藏私,该交给他的都交给他了,江大桥还带着穆远参加了几台手术,他在旁边看着,全程都有穆远这组人进行操作,期间也没有出现什么差错啊?

怎么一离开六院,穆远就频频出错,结果还害死了人?

这也能怪到他的头上?

卫生局的领导没必要批评他啊!

就算六院和李平安没有批评过他,就算将来不会影响到他晋升,但总归是名声不好,对他多少有些影响的。

江大桥闷闷不乐。

丈夫有些不高兴,谭青青总归是感觉到的,她和江大桥商量着要是在六院过的不开心可以想办法调离或者干脆不当医生了。

身为谭家人。

梅姨沉默了。

江大桥答应道:“我知道了!”

建国初期都是从重处罚,要不是看在他出发点是好的,没有故意要害患者的意思,没准儿就直接判处死刑了。

这倒不是李平安想要推脱责任。

冉倩离开以后又有一批外科医生调尽六院,数量还不少,如果不是王霞和梅姨的关系,李平安还真不觉得穆远有什么特别。

现在。

江大桥学了那么多年的医,他对医生这个职业还是很喜欢的,更不会放弃医生这个职业。

二十年以后再出来,所有的医学知识怕是都要忘光了,甚至根本不能再拿手术刀。

李平安去找了院长,一方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另外就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希望率先在医院成立麻醉科。

哪里知道。

六院被卫生局点名批评,还是因为外科的人被批评了,李平安也有些郁闷,虽然整件事情没有牵连到他,但他心里也很不好受。

成立麻醉科以后麻醉师以及江大桥这些人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由更加熟练工作流程、内行的人担任麻醉科主任进行管理,比现在这样让整天忙着做手术的李平安监管要强一点儿。

他没有多问。

事情出了之后李平安并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怪他,他怎么可能因为上级批评几句就离开六院?

她能说什么?

也不知道大女儿是怎么想的,非要嫁给穆远这家伙不可。

院长思索着说道:“我会向上级请示的,你的主意很好,不过即便是上级同意也要等到明年以后了!你先去和相关人员打个招呼吧!”

李平安一点儿也不为穆远感到可惜,这家伙是自作自受。

穆远根本就不是个实诚人,也不是个能过日子的人,跟着他能不倒霉吗?

事后诸葛亮。

谭青青家里也是有些家底的,有父母的支持,就算是他们夫妻两个都不工作也饿不死。

华而不实。

他还能做什么?

还能怎么生存?

上了一年护校,吃了那么多苦才得到的工作也没了?

她们才风光几天就落了这么个结局。

江大桥摇了摇头。

梅姨觉得自己也没什么能安慰女儿的。

麻醉科的人成立新的科室独立办公也更加有利于他们讨论、交流经验。

这不是相当于要让王霞当寡妇吗?

她们都被县医院给清理出去了。

事情调查清楚以后穆远就被带到卫生局调查具体细节,界定责任了。

既然是叫做麻醉科,肯定是要从麻醉师当中挑选主任的,可能和他没什么关系。

王霞等三個护士倒是没有跟着过去。

穆远的事情出了以后已经很少有外院的人过来请人去讲课了。

梅姨急忙掐了掐女儿的人中,好半天王霞才清醒过来,立即就哭了,开口说道:“妈,我该怎么办啊?”

王霞回到家里就和母亲商量,此时他还不知道穆远要被起诉、追究责任,还想着最多是不让穆远当医生,如果县医院和六院都不要穆远,她就跟着丈夫一起回家,那个时候消息不灵通,穆远在京城里犯的错误家乡那边肯定不会知道,至少,他过去以后还能继续当外科医生。

王霞觉得自己的命实在是太苦了!

为了照顾受害人家属的情绪,几天之后法院就对穆远做出了宣判:判处穆远二十年有期徒刑。

她们才结婚多久就发生了这种事情。

江大桥听说要让他们和麻醉师成立新的科室,有些惊疑不定,李平安说道:“成立新的科室以后你们会得到院里更多的重视,也会得到更多的权力,但是责任就更大了,如果手术过程当中因为麻醉的关系出了问题你们就要承担责任!”

可即便是这样。

判决通知下达,王霞知道自己丈夫要坐牢二十年的时候当场就晕过去了。

随着人工心肺机的应用,此类全身麻醉手术越来越多,麻醉过程中能够出现的纰漏也多了,必须予以重视。

丈夫被判刑了。

王霞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及时止损赶紧和穆远离婚,找个好人家再嫁。

只是。

这种话梅姨可说不出口。

哭够了。

王霞到监狱看望穆远。

见到这个刚刚和自己成亲不久的妻子,穆远心里也不是滋味儿,思索着说道:“王霞,我也不连累你,咱们还是离婚吧,我马上写申请和你离婚,我没有别的要求,请你别将我的事情告诉我父母,如果老家来信了你就帮我回几封,说说说我的好话,别让我父母知道他儿子犯错了被关在监狱里!”

王霞哭泣着答应了。

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她不断的思索着,自己真的喜欢穆远,和穆远之间有所谓的爱情吗?

怕也不是。

她们婚前没有感情,结婚后也没有培养出感情,之所以会嫁给穆远,不过是因为太田轻一那个小鬼子夸奖过穆远有前途,她想嫁一个好医生罢了。

事实上。

穆远怕也不是什么好医生。

自己看走眼了。

至于那个小鬼子是看走眼了还是在捧杀就不知道了。

王霞在医院待不下去了。

六院是绝对不会再要她的。

至于其他医院?

卫生局对她做出了处罚,不允许她再当护士,王霞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才,也没有多么强硬的后台。

哪家医院愿意收留她?

只能在家里待一段时间再想办法找其他工作了。

很快。

王霞就和穆远办了离婚手续。

此后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六院陆陆续续的收到穆远老家寄来的十几封信都给了王霞。

王霞模仿穆远的笔迹以他的名义回信说自己在京城过的很好希望父母不要挂念。

为了统一解决对首长、外国专家、驻华使馆、国际外宾、重大宴会、各大饭店、特殊医院的食品供应问题,年末的时候市里成立了特种供应领导小组,专门解决一些特别物资、食品供应问题。

在京的各个苏国方面的专家、苏国红十字医院的食品、所需物品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托里手里的物资多了。

一大妈手里的东西也多了,别说全国粮票,就是白糖、油、甚至是粮票都有不少。

全国粮票是指全国通用粮票,不论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此粮票购买粮食用品,其中还包括食油(只有全国粮票才可以在异地买食油)。

若要出差或探亲,一定要用地方粮票换上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

十一月的时候京城开始使用京城粮票和全国通用粮票。

到了年底。

虽然京城粮票和全国粮票是一比一的兑换,但是并不好弄。

一大妈从托里手里得了一些全国粮票,时不时就要到邻居家里炫耀一番。

易中海听说托里连全国粮票这种稀罕物资都给了妻子,心里更不好受。

他们之间要是没点儿什么特殊关系,托里能给妻子全国粮票,他是吃饱了撑的吗?

不过。

隐隐的。

易中海更加期待了。

托里越是重视妻子,也就越不敢得罪自己。

他拜托托里的事情十有**都会得到满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全国粮票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他们几年、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都不出京城。

邻居们虽然羡慕一大妈,但还真没有多少人想打这些粮票的主意。

唯一经常出差的人也就前院儿阎解成那小子了,只是阎埠贵和大儿子闹翻了,自然是不会打这些粮票的主意。

实际上。

别说阎解成根本就不知道一大妈有全国粮票,就算是知道也不在乎,他出差的时候单位是帮忙解决食宿问题的,不用他自己操心。

后院儿聋老太太将刘悦赶走不让她帮忙做饭,自己也不愿意做,她将主意重新打到一大妈身上,瞅准机会,发现一大妈也在家就到家里找她了,好说歹说,非让一大妈帮她做饭不可。

一大妈直摇头。

聋老太太名声不好,她不想招惹,而且她现在的心思也不在聋老太太身上。

一大妈很大方的给了她十几斤粮票,其中还有一些全国粮票,让她找个地方吃去。

饭店也行,轧钢厂食堂也好,反正就是别来烦自己。

得了粮票聋老太太还真的去外面吃饭了,很快她就发现了一个好去处——京城艺术学院。

京城艺术学院坐落在大名鼎鼎的恭王府。

恭王府及花园位于前海西沿、什刹海南岸,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庆王永璘的宅邸。

清咸丰元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恭王府及花园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郭嘉成立的第二年在恭王府的部分宅子里成立了京城艺术学院。

京城学院的学生是有补助的,而且饭菜卖的也很便宜。

京城艺术学院距离四合院儿也不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学院食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经常过去。

很显然。

聋老太太不可能是学生。

只是大多数人都将她看成是某个学院员工的家人,指不定是某个教授的母亲呢,也没人想过要驱赶她。

反正只是一个老太太,食堂里多她一个人不多,少她一个人不少。

还别说。

她自己换的粮票再加上一大妈给的,还真的够吃了。

平常还行,要是遇到雨雪天气或者是刮大风,聋老太太只能在家里对付着自己做了吃点儿了。

贾张氏婆媳两个发现聋老太太的异常之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这叫什么事儿啊!

这聋老太太也真行,不知道从哪里得了那么多的饭票,居然天天到外面吃饭,这样一来,她们谋求老家伙遗产的几划不是彻底的泡汤了吗?

赵婉蓉成亲了。

她丈夫陈亮家里是开面粉厂的,两家的厂子是合作关系,两人从小就认识,算是青梅竹马,长大后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了。

本来。

赵婉蓉是想要在外面找一家饭店请李平安等人吃饭的。

秦淮茹却说在外面花钱多不说还太冷了,不如周末的时候在李家聚一聚,她们自己做饭自己吃。

赵婉蓉答应了。

周末的时候她丈夫陈亮也过来了,帮着赵婉蓉送过来一些肉食、麻花等食品,还拿来几瓶二锅头。

也是赵婉蓉太忙了,晕头转向的,也没有告诉丈夫她们这些人都不喝酒。

将东西送过来之后陈亮就离开了。

李林到轧钢厂医务室加班了。

虽然过来吃饭的人不多,但小露等几个女孩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徐氏帮着秦淮茹、赵婉蓉做好饭以后和孙子在厨房吃了一些就离开到百货大楼那边买东西了。

李林回家吃过午饭也离开了。

李平安手术组的几个人和秦淮茹在一起,这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多小时。

同事们都成家了,唯独小露没有,而且她这辈子怕是不会嫁人了。

大家吃饭的时候小露突然拿起一瓶酒就打开“咕咚、咕咚”的喝了半瓶。

二锅头。

酒劲儿大的很。

随即。

小露的脸色红扑扑的,当时就醉了,双眼看着李平安想要说什么的时候突然觉得头晕脑胀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秦淮茹叹了口气。

她是知道小露心思的,幸好她没说出什么,要是当着大家的面和丈夫表白了,还真不好收场。

秦淮茹一直在想着自己的心思。

她甚至觉得小露有些可怜,因为得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疾病,就算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也不敢表白,不敢将自己的心思说出口。

否则。

若是小露没病,以她的性子,秦淮茹敢肯定她比自己都要大胆,肯定会和李平安开口的。

也许。

丈夫没遇到自己之前两人就确立关系了,根本就没自己什么事儿。

秦淮茹想起了小露对自己母亲的帮助,也想起了她每次看向丈夫的那种眼神,几乎和自己一模一样,小露心里肯定也是有丈夫的,感情未必就比不上自己。

秦淮茹愣住了。

赵婉蓉、刘雨婷离开的时候秦淮茹才下意识的出门相送。

小露依旧在桌子上趴着。

李平安将她抱到了床上,想让她在家里好好睡一觉醒醒酒。

哪里知道。

她将小露放到床上的时候对方却突然站了起来,拼命的抱住了李平安。

李平安将她推开,想要夺路而逃出门的时候却发现门已经从外面锁上了。

“这。”小露再次扑过来的时候李平安嗅到了一股少女气息,面对小露的主动,李平安很快就迷失了。

门外。

秦淮茹仿佛丢了魂儿似的一屁股坐到地上。

眼泪珍珠一般流了下来。

她知道李平安和小露之间肯定是互有情谊的,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两人的这种关系。

她不想让李平安不开心,只能使用这种方式了。

事后。

李平安两人穿好衣服以后秦淮茹将门打开。

小露看了秦淮茹一眼,立即红着脸跑了。

“淮茹,我.。”李平安将秦淮茹拉进屋里,想要说什么的时候秦淮茹却扑到他怀里哭起来。

她很伤心,但内心之中却有一种将积压着的郁闷情绪全部释放出来的感觉。

又有些释然。

徐氏回来以后帮着秦淮茹收拾碗筷。

剩下的半天。

李平安夫妻两个都没有去加班,两人回到自己的房间,秦淮茹小声向丈夫问道:“平安,小露真的不会生孩子吗?”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应该不会的,她认为自己这辈子是不幸的,自然不会将这种不幸再带给自己的孩子!”

秦淮茹居然笑了起来。

笑的很无奈。

阳历。

新的一年。

年初。

《健康报》报道各地私营药业实现了全行业公司合营,各个药店都挂起了庆祝公私合营成功的牌子,公方经理、私方经理以及职工一起庆祝公私合营成功。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注意改造进入**,到处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有5万多名职工和2万多名资本家结队游行。

工商户张灯结彩,挂出“迎接公私合营”,“庆祝公私合营”红嶂。

市人委召开大会,宣布批准全市营商业42个行业,13973户座商,全部实行公私合营。

当时。

潜伏下来的特务基本被肃清,虽然在进行苏反运动影响并不是很大。

一五几划进入**,开启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国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几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国等国家的大力援助,一五几划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