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405章 混的越来越差了

第405章 混的越来越差了

第405章 混的越来越差了

李平安代表六院和苏国红十字医院进行了交流,双方共同商讨了针对癌症的治疗方法,界定了手术、放疗、化疗在癌症各个时期的作用并制定了各种治疗措施。

苏国红十字医院同意在医院设立癌症治疗中心,化疗药、放疗设备与六院等多家医院共享,一起研究癌症的治疗方法。

随后苏国红十字医院在两国医学杂志、相关期刊上发表了建立癌症治疗中心并对这种疾病进行研究,两国医生开展合作的文章。

同时。

李平安还在《健康报》上发表了介绍西药安眠药的文章,说是这种西药副作用非常大,药效还不显著,建议用中药。

李平安推荐了酸枣仁汤。

方中用酸枣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

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养心。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虚烦失眠、心悸不安。

方中用酸枣仁为君,以其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苓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共为臣药。

与君药相伍,以助安神除烦之功。

佐以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与大量之酸枣仁相伍,辛与酸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

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天王补心丹为安神剂,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效。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所致的失眠、心悸,以及复发性口疮等属于心肾阴虚血少者。

此外,朱砂安神丸、黄莲阿胶汤等药也有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

文章发表以后。

很多医院都放弃了给患者使用西药促进睡眠的方式,就连苏国红十字医院里的苏国医生也开始尝试使用中药的方法治疗失眠的患者。

扎钢厂医务室的安德烈还向李林、姜山两人请教了这方面的情况。

李林两人和他说了几个方子,还说了这些方子的辩证用法,都适用于什么情况下的病人。

安德烈牢牢的记在心里,有需要这些方子的时候就会向两人请教,后来还真的会用这些药方了,用这些方子解除了患者的病患。

后来。

赵芳母子也知道各大医院都不使用西药安眠药了,还知道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袁树森的死亡起了警示作用。

他们心里恨啊!

自己丈夫、父亲的死居然就这点儿作用,好处都让李平安得了。

他上窜下跳,又是和苏国红十字医院合作,又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简直是踩着袁树森的尸体往上爬,一步一步的走向更高的位置。

简直就是不要脸!

国务院批复卫生部,同意将卫生部直属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医院、结核病医院、结核病疗养院、京城医学院产院等十五个卫生部直属单位划归京城人民委员会领导,六院也在此列,划归市领导,不过,六院实验室依旧是归卫生部直接领导,护校归卫生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

六院实验室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这段时间内李平安一直和楚山那边的实验室进行合作。

楚山实验室基本上弄清楚了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化合物以及相关的机制。

这个时候。

李平安带着秦淮茹等人在实验室制备出了肌苷。

实验室采用的是生物发酵法制造肌苷,先用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肌苷,提纯、精制得到肌苷成品。

肌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是由次黄嘌呤与核糖结合而成的核苷类化合物,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各种心脏疾患、急性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此外尚可治疗中心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

李平安对这种药物相当的熟悉。

肌苷可用作辅酶类药物。

肌苷是机体内ATP、辅酶A、核糖核酸及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部分,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它能提高机体ATP的水平,可转化为多种核苷酸,并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肌苷对细胞膜有良好的通透性,能直接进入细胞,转变为核苷酸,再进一步变成ATP参与代谢,有促进肝细胞恢复,防止脂肪肝的作用,并能提高各种酶的活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异常时,肌苷可作为一辅助保肝药使用,也可用于抢救肝昏迷。

李平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这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从开始通知楚山实验室六院制出了这种药物,到开始和楚山实验室交流这种药品的作用足足用了两三個月的时间。

别说其他人,就是一直跟着李平安在实验室的秦淮茹、小露等人都相信李平安的结论是一步一步在实验室、医院进行验证得出的。

马婶得到过李平安的帮助,经常往李家甚至是医院送好吃的。

毕竟年纪大了,眼神不好。

李平安帮着检查过后发现她有视神经萎缩的病症,视力消退的厉害,李平安和她说有一种新药不知道她愿意不愿意试一试,虽然免费,但毕竟是新药,不知道她愿意不愿意尝试。

马婶很痛快的答应了,说是自己相信李平安。

虽然知道这种药物是对症的,李平安使用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确认对马婶的病症有疗效。

将肌苷的各种疗效都差不多弄清楚了,六院实验室和楚山实验室一起向卫生部做了汇报。

不久。

这种药物由京城制药厂开始制造并在几家医院做了临床试验,确实对一些疾病有效,开始大规模的进行生产。

李平安等人因此受到了表扬。

马婶的疾病极其严重,一旦有视神经萎缩现象发生根本就不可能治好。

除了肌苷,李平安让其多使用还有维生素特别是B1、B2以及维生素E的食物,还给她开了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中药,总算是能勉强能维持住使病情不再恶化。

马婶倒是看的很开,说道:“我都活到这个年岁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别说是眼神不好使,就算是死了也不算是短寿!”

除了开始的时候测试新药的作用,马婶每次过来看病都是规规矩矩的,先交了钱,之后再拿着各种单据到电信部门报销。

肌苷是代谢改善药物,而且对孕妇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这种药物大量制造出来以后很多医院都在用,苏国红十字医院也发现了这种药物,在京城制药厂购进了不少,同时,他们还向京城制药厂提出了分享制作方法的要求。

京城制药厂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卫生部,卫生部还向楚山和李平安询问了此事。

李平安却是不赞成。

肌苷这种东西发现的很早,但是能够制造这种东西并且当成一种药物来用却是在七十年代以后。

也就是说只要不将制造方法告诉其他郭嘉,国内能够独享这种药物二十多年。

李平安认为。

就算是苏国人给的好处再多也不会多过这种药物本身的价值。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给他们?

卫生部以这种药物的研究和制造方法并不完善,还在试验当中为理由拒绝向苏国出口这种技术。

李平安之所以这么重视肌苷的生产技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肌酐能够作为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的原料。

肌苷是一种使用化学方法制造利巴韦林的原料之一。

该法是化学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其以肌苷为起始原料,经酰化反应制得四乙酰核糖。

然后与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TCM)熔融缩合,再经氨-甲醇溶液氨解,得到目标产物。

不过。

这种方法要用到的化学试剂比较复杂,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制取,想要成功制取利巴韦林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一两个月,也可能需要好几个月。

即便是暂时还没有制取出利巴韦林,仅仅是制造出了肌苷这种药物已经让六院以及楚山实验室受益匪浅了。

李平安被提升为八级医生,每月工资一百一十二块,秦淮茹、小露等人的工资也提上升了六十六块钱。

消息公布出去以后六院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是相当震惊。

李平安这么快就成为八级医生,站在医生的顶端了。

有些人。

不,应该是大部分医生一辈子怕是都不能达到这个高度。

王春燕、吴泽这些人又开始不平衡了。

李平安也就罢了。

秦淮茹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她最多是在实验室里扫扫地而已。

就这?

她居然也升了一级,每个月工资六七十块钱,凭什么啊!

外科医生办公室。

王春燕看向李平安的目光多了几分复杂的意思。

他可真行。

用人不避亲。

居然这么明目张胆的给秦淮茹好处。

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嫁给吴泽以后可没有得到过吴家多少好处。

就算是自己妹妹王海燕也一样。

吴父、吴母离开三院以后王海燕又坚持了一段时间,终究还是没有坚持下来,王海燕和她丈夫一起到供销社工作了。

上了医校。

进了三院。

但终究还是活成了笑话。

医术不行,谁都靠不住。

妹妹王海燕是如此。

她王春燕何尝不是如此?

她嫁给了所谓的名医之后,可结果呢?

现在她的生活也是一塌糊涂。

没有给吴家生个儿子在家里就没有地位。

在医院也只是一个小护士而已。

秦淮茹。

赵婉蓉。

甚至是周玲,远嫁的冯雯雯,哪个不比自己活的好?

自己以嫁给吴泽为傲,结果呢,最终也不过是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而已。

她连秦淮茹这个从乡下来的丫头都不如!

做人做到这样。

她的眼光也真够差劲儿的!

王春燕从来都不找自己的原因,一味的埋怨公公婆婆甚至是丈夫。

他们原先能帮自己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帮她,导致自己没有跟上秦淮茹的进步步伐,两人逐渐离的越来越远,差距越来越大。

现在。

吴父、吴母什么也不是了。

就算是他们想帮自己也不可能。

忙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吴父依旧是没有找到什么好工作。

手里的钱一天一天的减少,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吴父、吴母又开始找工作了。

这回。

他们放下了所谓名医的架子,甚至愿意到扎钢厂医务室这样的单位去工作了。

可是。

即便是他们放下了架子扎钢厂医务室也没要两人。

中医有姜山和李林,西医有安德烈等人。

就算是刘启和周玲离开了医务室,那边也不缺中医甚至是西医。

扎钢厂由安德烈负责,当他用一种生硬的汉语拒绝两人的时候吴父、吴母蒙了。

以前。

他们可是在三院工作的,两人是名医啊!

扎钢厂医务室这样的单位居然不要他们?

凭什么啊?

吴父、吴母赖在医务室好几天,终于明白了医务室的情况。

医务室虽然是由安德烈等苏国人把持着,但是李林、姜山等从六院调过来的医护人员地位也不低。

安德烈和李平安交好,对李林更是重视。

吴父、吴母一起找到李林说了自己的情况,无非是说自己儿子和李平安是同事,儿媳也在六院工作,和秦淮茹还在一个宿舍住过。

吴父的要求很简单,想让李林帮着介绍介绍,让他们两个到扎钢厂医务室工作就行。

“我们医务室不缺人手啊!”李林摇摇头说道:“一般的病症我们自己就治了,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转院可以到六院、京城医大医院、积水潭医院!”

吴父、吴母面面相觑。

李林居然说话这么直白,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吴母又想到一个主意,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李林可以申请调回六院。

那样的话扎钢厂医务室不就有空位了吗?

以李平安的身份和在六院的地位,李林想要调回六院应该不难吧?

六院不比扎钢厂医务室强?

说这些话的时候吴母酸溜溜的。

她可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连六院都进不去的一天,居然要靠着别人的关系才能进一家厂医院。

“不行!”李林依旧是摇摇头说道:“说来惭愧,我现在在扎钢厂医务室待习惯了,不想回六院!”

就算是李林再老实,他也是不太情愿在儿子手底下做事儿的。

将来李平安要是成了院长,他就更不愿意在六院待了。

无论他取得什么样的荣誉,别人都会想可能是儿子李平安帮忙的。

现在。

他身上担子都卸下来了。

家里靠着李平安夫妻两个就行了,自己的工资最起码是够他和徐氏花的,不用再那么拼命了。

他在扎钢厂每天看看病,和姜山、安德烈研究研究医术,很好、很自在!

“你。”就算是巧舌如簧的吴母也没什么话说了。

两人又提出要请李林到食堂吃饭不过依旧是被拒绝了。

这两个家伙究竟是想做什么李林怎么可能不知道?

所谓吃人家的嘴短,他才不会为了一顿饭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呢。

他就是不过去吃饭,也不会给吴父、吴母面子!

没办法。

吴父、吴母只能从扎钢厂离开。

回家吃饭的时候李林和李平安等人说了这件事情,又说道:“我现在不想到六院工作了,除了中医,我什么都不懂,要是到六院工作的话没准儿做错什么事情影响了平安,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

徐氏微笑着说道:“你知道就好,你的工资已经不低了,可别好高骛远,有时间就和姜山讨论讨论医术,或者去看望一下你以前的那些病人,不是很好吗,何必往六院里参合?”

“我知道,我也看出来了,那个姓吴的夫妻两个就是想利用我!”李林开口说道:“我怎么可能上当呢。”

秦淮茹什么也没说,心中却是有些感慨。

以前吴泽夫妇两个没少在医院说吴父、吴母的事情,没有想道居然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吴父、吴母两个之所以热衷于要在六院附近找工作,除了距离自己儿子近以外还是因为他们在附近买了院子。

黔驴技穷。

两人想在六院附近找工作就近住下来是不行了。

思来想去。

他们只能到更远的地方。

六院、京城大学医院、积水潭医院、扎钢厂医院。

附近综合性的医院可不少。

根本没有小诊所生存的空间。

燕娥、刘家那个小诊所早就倒闭了。

两人选择的目标距离六院越来越远,最后只能在草药市场一家药铺当坐诊大夫。

虽然是公私合营的铺子,但是比起以前在三院、积水潭医院的待遇差了不少。

不但工资少,夫妻两个要坐诊,没病人过来的时候还要帮着药铺的伙计炮制药材。

非常的辛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