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468章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468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5:47

第468章

第468章

五月份以后。

各行各业都是干劲儿十足,工人们加班加点的进行工作。

别说周末了。

平时下班以后留下来进行加班的也大有人在。

一时间。

到医院里治病的人也少了。

大家都在忙着工作,小病小灾的就都忍了,伤风感冒的小毛病都不是事儿,很多人都是带病工作。

徐氏、二大妈、三大妈、刘悦、谷雨这些家庭妇女,以及李业、楚康这些孩子也不能闲着,他们的任务主要是除四害,每天也是忙里忙外的差不多将四合院儿里所有的老鼠洞都被堵住了。

幸亏附近没有麻雀,否则非让他们抓光不可!做任何事情,太急了就容易出事儿。

石景山钢铁厂的某个职工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被钢水烫伤了,烧伤面积居然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这可严重了。

要知道。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免疫器官共同构成,通俗的讲,会在人体形成三道保护生命线。

第一道防线通常是由免疫组织构成,包括皮肤和黏膜,它能够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常是由免疫细胞构成,包括B细胞、T细胞,可以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用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以此来阻止病原体对人体的侵害。

第三道防线常是由免疫器官组成,包括中枢性免疫器官胸腺和外周性免疫器官脾脏,它的特点就是在出生后才产生,因为这些器官都是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而逐渐成熟。

这三道防线也相互连接,相互帮助,都密不可分。

皮肤遭到大面积损害以后是十分严重的,虽然表面上并不能立即要人命,但想要将其救下来也不容易。

患者被送到了擅长进行烧伤治疗的积水潭医院,并且在附近几家医院抽调了几名内科、外科医生过去会诊,李平安也被找了过去。

脱离致伤源后,积水潭的医生为其制定补液计划,检测呼吸功能,同时进行镇静止痛。

注射破伤风疫苗、静脉输注注射用抗生素药物等。

切除痂皮后,需要植皮术来覆盖创面。

患者的某些关键部分需要进行植皮。

当时的植皮方法是杰克逊植皮法。

这种方法是一些从米国留学回来的医生带过来的。

杰克逊植皮法是五十年代米国医生Jackson通过对烧伤患者应用同种皮肤移植进行临床研究,把异体皮和自体皮切成条状,间隔移植于创面上。移植后,自体皮可逐步扩展,最终取代异体皮而不裸露创面的手术方法。

此法治愈后色泽如斑马状,不受欢迎,后世李平安所在的时代已被大张异体皮等距离开窗嵌入自体小皮片的方法和大张异体皮携带自体微粒皮移植的方法所取代。

李平安对这种在他看来比较“久远”的植皮方法并不是太了解,虽然他也参加了手术,但只是做助手而已,参与完成的只是最后的缝合工作。

手术结束以后李平安在手术室外面看见了石景山钢铁厂的领导,领导们对参加手术的医生进行感谢,寒暄一番后李平安回了六院。

在这次事件当中先后有多人要求将自己的皮肤移植到患者身上,包括其亲朋好友甚至是同事,着实令人感动。

手术之后李平安就离开积水潭医院回到了六院,患者后续健康情况并没有刻意打听。

贾张氏在派出所被关了两天之后就被送到了监狱。

天天忙的团团转,贾东旭又是加班又是在家里抓耗子的,根本就没有时间到监狱里看望母亲。

即便是监狱方面给扎钢厂打了两次电话说是让他过去看望母亲,贾张氏天天念叨说是想他了,贾东旭始终没有过去。

没过多久,南方的小麦就成熟了。

这一年大丰收了、

城市居民的口粮足够。

粮本这些东西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最起码口粮指标应该放宽了。

居民想买多少粮食就买多少粮食吧!新粮下来以后粮店工作人员也不怎么要求拿粮本了,有时候附近居民不带粮本也能到附近买粮食,大多数时候都是不问的。

李平安知道这是个机会。

趁着这个机会。

李平安到粮站买粮食的时候都要多买一些,要不是担心引起主意,他都想成千上万斤的买粮食了。

不仅自己经常到粮店买粮食,他还让秦淮茹、徐氏到附近其他粮店多买一点儿粮食,现在到粮店买粮食的时候基本上不要粮本,不做记录了,能买多买一些就多买一些吧!

“平安,你认为现在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将来或者用不了多久粮食就会紧张,还要实行口粮指标,买粮食的时候依旧是需要粮本的?”到四合院儿吃饭的时候秦淮茹开口问道。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应该是吧,咱们总要防备着,有备无患啊!”

一瞬间。

秦淮茹明白丈夫的良苦用心了。

如果用不了多久买粮食依旧要用到粮本,甚至将来口粮指标还会因为现在的挥霍而减少,确实是需要多买一点儿粮食了。

“咱们要不要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爸、我妈呢?”秦淮茹开口问道。

“当然要告诉他们!”李平安说道:“周末吧,周末的时候咱们到前门大街那边去,也将这個消息也告诉我舅舅、表哥!”

虽然三家都有电话,但是李平安还是想到岳父、舅舅家当面解释,在电话里说起来麻烦,还不如过去当面将自己的意思和他们说一说。

“嗯,周末的时候咱们一起过去!”秦淮茹答应道。

“平安。”徐氏也开口问道:“要不要将这件事情告诉你姐姐,让她们家也多买一些粮食准备着?”

“随便吧!”李平安说道:“你要是愿意的话就将这件事情和她说说,至于是不是要储存一点儿粮食就由着她自己了!”

徐氏叹息了一声点点头。

她也没信心说服李平静让她多买一些粮食储存起来。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自己在李平静心目中的位置未必就有多重要。

周末。

吃过早饭。

李平安夫妻两个一起去了大栅栏李平安舅舅家。

正好。

舅舅和表哥都在屠宰场干活儿。

李平安将两人叫到外面和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们能多存一些粮食的话尽量多存一些吧!

徐年达父子向来对李平安深信不疑。

尤其是。

今年能够因为粮食大丰收而暂时取消口粮定额制度,明年要是粮食减产了依旧还会恢复。

他们父子两个几乎天天都要到郊外收猪,小麦长势如何两人是清楚的。

“行,我们经常到郊外跑,也认识很多人,想要收一点儿面粉很容易!”徐年达说道:“好些个合作社的面粉厂我都去过,有认识的人!”

李平安心中一动说道:“若是这样的话能不能帮我也收一些面粉?”

“没问题!”徐年达说道:“咱们屠宰场就有卡车,要多少让你表哥开车到乡下面粉厂给你买就是,现在应该管的不太严格了,给钱就行!”

大丰收了。

粮食吃都吃不完。统购统销还那么严格吗?

李平安对舅舅、表哥感谢一番,和秦淮茹一起离开了,他们一起去了惠仁堂分店。

同样。

李平安夫妻两个将秦父、秦母叫到外面,秦淮茹和父母说了让他们多买一点儿粮食的事情。

秦母有些迟疑的说道:“现在粮食多到吃不完,以后肯能会越来越便宜,咱们现在买那么多粮食是不是有些吃亏啊,再过几个月也许粮食更便宜!”

“妈!”秦淮茹有些着急的说道:“亏你还是在乡下种过地的,才进城几年啊,怎么什么事情都忘了?你们以前在家里种地的时候一亩地打多少斤小麦了吗?”

秦母脸色一红说道:“你说吧,我们需要存多少粮食?”

秦淮茹还没有开口,李平安说道:“伱们这里也没地方,回头我让我表哥到乡下拉面粉的时候给你们买一点儿吧!”

秦母点点头说道:“那就多谢了!”

秦淮茹也没和母亲、丈夫具体谈论该给父母多买多少斤粮食,她相信丈夫会法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离开惠仁堂分店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中午。

李平安夫妻刚要回家吃饭就碰到了蔡全无。

蔡全无开着拖拉机拉了十几袋面粉,正往小酒馆走的时候看到了李平安夫妻两个,急忙从拖拉机上下来,大声说道:“李医生,你这是到岳父、岳母家还是去舅舅家呢?”

“两家我都去了!”李平安应付道。

“李医生,天还早呢,你们没吃饭吧,到我们小酒馆儿吃一点儿吧!”蔡全无真诚的说道。

李平安迟疑了一下点点头说道:“行吧!”

蔡全无开着拖拉机在前面引路,李平安夫妻两个一起跟着到了小酒馆食堂。

可能是现在还有点儿早,没有到饭点儿,食堂里居然一个客人也没有。

李平安报了两碗面条一盘菜,蔡全无亲自到后厨通知。

会计赵雅丽、出纳孔玉琴、服务员何玉梅以及徐慧真在玩扑克牌,见李平安等人进来立即就不玩了,蔡全无从后厨出来的时候几人说要帮他搬面粉。

蔡全无咧嘴笑道:“不用了,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吧,这点儿事儿我一个人就能干!”

他开始往后厨搬面粉。

徐慧真走到李平安夫妻两个的桌子前面说道:“李医生,你有好些日子没有来我们食堂吃饭了!”

“最近没有到我岳父、舅舅家去,也就没有来这里!”李平安抬头看了她一眼说道:“你有什么事儿吗?”

“李医生接触的人多,可知道口粮制度还会再有变化吗,我总是有些不放心,担心再起变化,有心想要存点儿粮食又怕粮食再降价,不划算!”徐慧真直言问道。

别的不知道,但她知道李平安和张老板关系不错,可能消息比自己灵通,知道一些小道消息。

这个时候范金有将面条端上来了,听见徐慧真在打听这件事情,立即说道:“你们家不是有地下室吗,要不存几千斤粮食?要不然怎么说决断要靠我这个公方经理呢,你这个私方经理就是不行,一天到晚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今年粮食大丰收,眼见着会越来越便宜,你居然想着要在这个时候存粮食,不是找死吗?怎么,真的害怕粮食少了将你们家几口人给饿死?放心吧,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

徐慧真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范金有这种人,他的目光太短浅,和他说不着!

蔡全无扛着一袋面粉往后厨屋子里送,面不改色心不跳,还微笑着和范金有说道:“难道你就不怕,你不怕饿着你老娘和妻子、女儿?”

范金有妻子齐玉萍去年给他生了个女儿,如今七八个月了。

“我才不担心呢!”蔡全无开口说道:“今年大丰收,明年还能大丰收,吃饱饭绝对不成问题!”

何玉梅帮着范金有将饭菜都端了上来,范金有又回后厨了。

毕竟饭店里人多嘴杂,李平安也不想多说什么,开口说道:“这事我还真不知道,买粮食的事情都是我妈、我妻子在做!”

秦淮茹也是摇摇头说道:“我们家确实比以前多买了点儿粮食,毕竟现在买粮食可以不用粮本了,总要家里人吃饱吧!”

徐慧真点点头,有些失望的离开了。

她本来是想从李平安这里得到一点儿小道消息的,现在可好,什么也没打听到。

“也是!”徐慧真心里想道:“李医生怎么会管厨房里的事情呢,这些小事儿他应该不会多管吧!”

蔡全无将面粉全部搬完以后到后院儿换衣服去了,徐慧真也跟着到后院儿看孩子去了。

如今。

蔡全无和徐慧真夫妻两个已经磨合的差不多了。

偶尔。

徐慧真和丈夫到后院儿看孩子他也不会多说什么,只要客人多的时候、小酒馆、食堂忙碌的时候两人在就行。

夫妻两个也是要面子的人,就算是范金有不多说什么,两人也不会做的太过分,即便是到后院儿看孩子也是去一会儿而已,大多数时候还是要在小酒馆儿的,几乎全部的重体力活儿都是蔡全无做的。

两人绝对对的起这份儿工资。

尤其是蔡全无,他就像是一头牛一样,任劳任怨!虽然是公方经理,但是范金有也知道自己是要靠着蔡全无、徐慧真两口子才能将小酒馆支撑起来,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不是故意旷工就不再多说什么。

这算是一种明智之举。

如此。

小酒馆、食堂才能红红火火的开下去。

到粮店买粮食不用粮本、粮票之后小食堂的生意更加红火了,别看蔡全无一下子买了十几袋子的面粉,大概十天半月小食堂就能用完了,生意相当的好。

几天之后。

表哥徐海到乡下拉了几车面粉回来了。

李平安要了三千斤放到了医院家属院小院儿储物间,陈雪茹也要了五千斤,剩下的上万斤放到了小露的院子里,李平安想着将来楚家、秦家要是缺少粮食的时候就先用这里的粮食。

徐家本来是想着最多储存上千斤粮食就行了,但是看见李平安居然帮着亲戚朋友买了这么多的粮食,徐年达改变了主意,在自家地窖里存了六七千斤的粮食。

本来徐家父子还想将自己买粮食的事情告诉屠宰场其他同事的,仔细想过之后还是放弃了。

虽然他们相信李平安的判断,但是粮价是否会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继续回落还是个未知数。

万一李平安猜测错了。

因为丰收的缘故粮价继续跌落,那不是害了同事们吗?贾东旭、许大茂这两个难兄难弟心里又不痛快了。

他们刚刚从黑市里买了几百斤粮食就碰到了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倒霉了。

高价买的粮食瞬间不香了。

两人也听到了某些粮食价格会继续降低的流言。

两对儿夫妻在贾家商量了半天。

最后还是决定要将手里的粮食卖掉。

虽然这么一进一出两家人各自要赔一百多块钱,他们都是年轻人,手里没多少老本儿,这么一折腾家底儿可是去了一半,但是没办法,总不能看着粮食继续下跌,手里的粮食越来越不值钱吧!他们找了几个同事、朋友都没人要自己手中的粮食,最终,两人不约而同的找到了李平安,想让李平安帮帮忙,让医院食堂收了自己的粮食。

李平安思索了很久才说道:“这样吧,你们将这些粮食运到我们医院食堂,让他们照价收购就是!”

两个家伙千恩万谢将粮食运到六院卖给了食堂。

这件事情李平安并没有沾手,他担心自己若是参与其中甚至干脆买了这些粮食,两个家伙以后后悔的时候会怨恨。

毕竟。

贾东旭并不怎么大度。

许大茂则是一个十足的小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