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483章 易中海的秘密暴露了(求订阅!)

第483章 易中海的秘密暴露了(求订阅!)

第483章 易中海的秘密暴露了(求订阅!)

国内没有哪家医院愿意给俞秀英做肾移植手术,她正在悲伤、难过的时候却听说苏国一家医院愿意帮她做手术,这家医院还是苏国顶级的。

俞秀英自然是愿意的,开开心心的答应了,心里想着这种手术国内的医生都能过,更何况是苏国顶级的医院?

只要自己做了这种手术,肯定也能像那个徐守义一样继续存活下去的,说不定还能活的更好。

得到了俞秀英的答复,莫四科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派人过来和她联系了,得到准确答复以后帮着她办理了各种手续。

说来也凑巧。

苏方提出要在国内寻找合适的肾源,我方答应了,还真的在女子监狱找到一个血型和俞秀英相同的死囚。

那个时候的配型很简单。

虽然米国和苏国在器官移植排异方面都有些研究,但也仅仅是处在萌芽而已。

即便是苏国。

只要是血型相同就认为是可以移植的。

当然若是亲人的话更好。

俞秀英没有亲人了,只能在监狱里找一个死囚犯了事儿。

死囚犯和俞秀英一起被送到苏国做了肾脏移植手术。

莫四科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的技术是很高明的,移植的时候手术很成功,不过在术后治疗的时候却是出现了问题。

医生给俞秀英使用了青霉素、链霉素抵抗感染。

链霉素是肾毒性抗生素。

这种药物的使用加重了移植器官的负担,对本来就身体虚弱的俞秀英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术后第二天就出现了排异反应,没过几天她就死了。

从手术到死亡还没有一周时间。

俞秀英的尸体火化以后运到国内,因为没人认领草草处理了。

俞秀英死亡以后,打鸡血疗法就再也没人提起了,从此烟消云散。

莫四科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

上级对六院以及李平安更加重视,不少医生都打电话询问肾移植的经验。

鉴于此。

李平安在《健康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当中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给徐守仁做肾脏移植手术的经过。

李平安并没有居功,他将手术的原因归结于徐守仁兄弟两個是同卵双胞胎的缘故,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排异反应的概念,并且笼统的提出了肾配型的大致方法。

若是以后世的目光来看,这些知识不足为奇,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很新鲜的。

他的文章先后被苏、米等多国医学报刊、杂志转载,器官移植时所产生的排异反应被各国医学科学家所关注。

很长时间内没有哪个医院、医生再做肾移植以及其他器官移植手术,直到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配型方法被研究明白以后才逐渐有医院开展器官移植的手术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

无论是哪个郭嘉的医学史,提起器官移植特别是肾移植的时候都要提起李平安,而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绕不过去。

李平安多了一个研究员的头衔,工资也升了一级,每月一百三十三块钱,较之以前提升的幅度很大。

这个工资比一般理工类最低级的工程师还要高一点儿,脱离了技术员的范畴。

医学类的不评工程师,一般都是教授、副教授和研究员。

医大附属医院可以评教授、副教授,医学实验室可以评研究员。

李平安和楚山打听过,他的工资比副教授低一点儿,但高于一般的讲师。

虽然依旧是不能和楚山夫妻两个相比,但是李平安已经非常满意。

秦淮茹得知丈夫的工资又涨了,也是笑吟吟的,还特地让徐氏包了几顿饺子,说是要庆祝庆祝。

从乡下发现的那些乙肝患者都痊愈从市传染病医院出院了。

当地医院、诊所、药堂对这件事情依旧是很重视,不停寻找着还有没有疑似患有乙肝的患者。

只是。

他们寻找了几个月也没有发现类似病例,只能偃旗息鼓。

乙肝病毒昙花一现,很多年都没有在出现过。

因为传播方式主要是血液传播,大面积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并没有哪家医院和实验室对此种病毒进行刻意研究。

就连六院和市传染病医院都没有保留乙肝病毒。

徐守义做手术以后李平安十分关注,经常在手术室、办公室、病房跑来跑去,相当的辛苦。

这件事情终于告一段落。

周末的时候他带着秦淮茹以及两个孩子到香山公园游玩。

香山公园位于西北郊西山东麓,距京城约四十里,全园占地面积为188公顷。

园内香山地处西山东坡之腹心,也是西山山梁东端的枢纽,其峰峦层叠,涧壑交错。

主峰香炉峰海拔575米,南北两面均有侧岭向东延伸,南向侧岭伸展直达红山头,北面侧岭至青龙桥头。

香山与东面平原上的玉泉山、万寿山、昆明湖约略在一条东西轴线之上。香山、玉泉山两山布之湖上,卓锡、丹泉吐之山坳,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古迹甚多,近在几席。

他和秦淮茹各自骑了一辆自行车带了一个孩子,在香山公园玩了五六个小时,爬了山,也游了湖,下午回来的时候两个孩子依旧是意犹未尽,不过被李平安夫妻两个强行带了回来。

回到家的时候才四点多,离天黑还早着呢!李平安让秦淮茹将孩子带回家,自己则是去了六院,查看了病房里的患者,到门诊室的时候遇到了江大桥。

当时。

江大桥所在的门诊室里并没有病人,两人闲聊了几句,李平安说起了今天的经历。

江大桥询问李平安为什么不开着医院的卡车过去。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些是我的私事,有些不好意思!”

江大桥没有再说什么。

晚上睡觉的时候秦淮茹说今天两个孩子玩的很高兴,他们问过几次了,什么时候再带他们去玩。

李平安说道:“什么时候有空了再说吧!”

香山公园儿那边的温度并不高,再加上是阴天,两个孩子高兴的很,怪不得念念不忘,嚷嚷着还要过去呢!秦淮茹答应一声,没多久就睡着了。

一整天她都忙着照看孩子,可谓是提心吊胆的,现在总算是放下心来,轻松多了。

实际上。

京城有湖的地方并不少。

就是荷花市场周边有时候也停着许多小船,游客可以坐船游玩。

只是。

徐氏从来不让他们两兄弟沾水,偶尔和父母出去坐船游览一次,当然很是新奇。

公私合营以后就不允许私人做买卖了,但凡是做生意的都要有公家派遣的会计。

何大清藏钱就不容易了,之后就没有再给何雨柱兄妹两个寄过钱。

只是。

何雨柱和柳眉夫妻两个依旧是不死心,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到邮局看看有没有他们的信,有没有人给何雨柱汇钱。

每次都是高兴而来,失望而去。

何大清鸟无音讯。

没有再和儿子、女儿联系。

因为没有对方的具体地址,何雨柱就算是想要主动联系父亲也不容易。

周末。

何雨柱这家伙又到乡下教别人做菜去了。

柳眉一个人也接不了红白事儿上的活儿,只能在家里待着。

吃过午饭以后她去了邮局,想要看看是不是有公公给丈夫寄的信,如果汇钱过来了更好,她直接就将钱签收了。

到邮局以后问了半天也没有见着公公寄信过来,只能重新回去。

她刚到四合院儿就看见邮局的工作人员骑着自行车也进来了。

柳眉一阵惊喜,心里想着莫非这人就是给他们家送信的、送钱的?她乐呵呵的询问是给四合院儿哪家送信,她可以代劳。

如果工作人员说是给何雨柱的,她就表明身份将信件留下来。

工作人员却开口说道:“易中海,我是过来找易中海的,他是住在这个院子里吧?”

柳眉有些失望,但还是强打精神说道:“易中海住在中院儿,和我家是邻居,你将信件交给我吧,我帮你转交给他!”

“那可不行!”工作人员随即摇摇头说道:“信是从苏国过来的,这种国际信件都是要回执的,必须要易中海本人签字!”

回执的意思是向寄件人证明某种邮件已经递到的凭据,由收件人盖章或签字后交邮局寄回给寄件人;也可以指收据、回条;或者是通知邀请所附填写后寄回寄件人的部分。

柳眉有些不高兴,率先往中院儿过去了。

此时。

阎埠贵也在家里。

他跟着邮局工作人员一起去了中院儿。

三大妈带着小女儿阎解娣也跟了过去。

柳眉有些好奇,急忙问阎埠贵跟过来做什么。阎埠贵说道:“刚刚我虽然在家里但也听到了你们的谈话,我就想着肯定是一大妈给易中海写信了,想过来看看,待会儿问问老易,一大妈究竟给他带了什么信儿!”

柳眉也是眼前一亮。

在她看来。

一大妈在苏国过的一定不错,可能是有钱人!

上次就给了四合院儿的邻居们一台电视机,这回不知道又要单独给易中海什么好处?是不是汇了钱?

柳眉也下意识的跟在了邮局工作人员身后,想要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路过贾家的时候贾张氏也从屋里出来了。

前院儿赵芳也心急火燎的跟了过来,她也听到了柳眉两人之间的谈话,猜测是一大妈给易中海单独寄信了。

一群人跟着工作人员到了易中海家。

易中海并没有到扎钢厂去加班。

升八级钳工没希望了。

他也评不上先进了,甚至连当车间小组长的希望都没有了。

还奋斗什么啊!

加班?

那是不可能的。

有空了还不如在家里多休息休息。

本来。

易中海一听说是有自己的信还很高兴,可一听说是一大妈从苏国寄过来的,脸色顿时就不太好了。

收了信,签了字就将邮差给打发走了。

依着他。

他是不想立即看信的。

可是阎埠贵、赵芳等人都催促着让他看看,大家都等着,想知道信里写的究竟是什么呢!

易中海假装平静的看了看信件,用一种没有表情的声音说道:“没什么,她说自己在苏国过的很好,让我不要挂念她!”

就这?

这就完了?

没有说给易中海一点儿钱,或者是其他什么东西?不仅是赵芳,其他邻居都感到有些失望,和易中海打过招呼以后就离开了。

邻居们刚走。

易中海的脸色就变了,变得通红。

有些愤怒。

更是有些无奈。

“你个贱人!”易中海低声骂道:“你跟别人跑了也就算了,还写信来气我!”

当即。

易中海将书信给撕了。

信上写的内容很简单,说是一大妈已经在苏国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还说准备和托里成亲了,她告诉易中海两人之间的婚姻算是结束了。

从今以后。

易中海若是想要再娶其他人,一大妈绝对没有意见,更不会做出阻拦的事情。

一大妈不认识字。

信也不是她写的。

可是那语气,活脱脱的都是一大妈说话的语气。

这封信肯定是他口述让别人写的。

太丢人了。

易中海觉得自己丢人都丢到苏国去了。

“留在苏国了,跟着托里了,不再回来了!”易中海冷哼一声说道:“你个贱人,非要将我气死是不是?”

如果一大妈现在就在他身边,易中海觉得自己都有可能用菜刀将一大妈给砍死。

只是。

两人实在是隔的太远了。

易中海想要对一大妈做一点儿什么都不行。

将书信撕了。

易中海认为这件事情就这么了结了,可没有想到事情并没有了结,而是刚刚开始!吃完晚饭。

楚康这小子拉着秦淮茹不想让她们离开,想要父母陪着他一起到中院儿看电视。

这小子既想要留在四合院儿看电视还想要缠着李平安夫妻两个。

没办法。

李平安只好搬了一个长凳子跟着两个儿子一起去了中院儿。

刚到中院儿就见何雨柱将家里的一张桌子,电视机都搬了出来,正准备打开电视机呢。

见李平安也过来了,开口问道:“平安哥,你们也过来看电视啊!”

李平安答应了一声。

很快。

其他邻居也都过来了。

电视机旁边坐满了人,就连易中海也从自家屋子里出来了。

他刚出来还没有坐下,居委会刘婶也过来了。

起初。

大家都没有在意。

整个街道上只有这个四合院儿有一台电视机,居委会或者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有时候也过来。

刘婶刚到电视机前面,不少人和他打招呼,想要给她让凳子。

刘婶微笑着婉言谢绝道:“我不是来看电视的,而是有事儿要办!”

她的目光一一在众人面前扫过,最后落在易中海身上,开口说道:“易中海,我有事儿和你说,咱们到伱家里说怎么样?”

电视机距离易中海家很近,也就几步路的事儿。

不过易中海这家伙心急火燎的想要看电视,不想过去。

他认为刘婶和他说的也不会是什么大事儿,无非就是埋怨自己在除四害方面不积极。

他连工作都不积极。

其他的还能积极吗?

易中海早就打定了主意。

刘婶要是批评自己,随便应付几句让她走就是。

就当是她没有来过一般,继续看电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

刘婶一开口就让易中海傻眼了。

既然易中海不愿意到家里和自己谈话,既然他不愿意避嫌,那就当着大家的面说吧!

刘婶说一大妈也给居委会写了封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她可能要和托里结婚了,可能还要入苏国国籍。

以后她就是苏国人了,和易中海的婚姻关系自然也要终止了。

刘婶说她们会做好一切工作,以后易中海就是单身了,可以再结婚、成家。

易中海的脸立即就变了,变的苍白起来。

千算万算。

一大妈想要和自己离婚,自己被抛弃的事情还是没能瞒住。

易中海不甘心,为了不让大家觉得他是被抛弃的那个人,易中海说了一句让他后悔半辈子的话,他掩饰着内心的悲伤,强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她在苏国不回来了是吧,她可以嫁给托里,我也可以再结婚,我们两个早就没感情了!”

易中海究竟是什么情况刘婶还真不知道,但她还是安慰道:“你能想开就好,为这样一个女人伤心不值得,她说你不会生养,还说原来一直带着的哪个叫季阿娜的女孩儿是她和托里生的,你能成为七级钳工全部都是靠着她和托里的关系。这样一个能和别人跑到外国去的女人,你想她做什么,为了她难过做什么,忘记她,好好过日子吧!”

一大妈想要和易中海断绝关系,甚至不惜给居委会寄信说明此事,她自然是要将和易中海之间的恩怨说清楚的。

即便是居委会大妈不同情自己,也要让别人知道自己一定要和易中海离婚的决心。

她决定要和托里成亲了。

和易中海的关系必须断了。

就算是她将来成了苏国人,国内的关系无法成为她和托里之间的牵绊,也必须和易中海做个了断,彻底的了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