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501章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501章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501章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李平安想不通易中海为何会这么好,为了打听同事的病情居然来李家询问,而且粘在李家不走?

只是。

即便他真的相信易中海是好心也不会和他出去吃饭,开口说道:“吃饭还是算了,我做完手术后在积水潭医院那边吃过饭了。”

李平安如此明显的拒绝让易中海显得有些尴尬,他老脸一红说道:“那,你告诉我杜俊卿的病情如何,他的手能不能恢复如初?”

李平安摇了摇头说道:“很难说,想要恢复如初很难的,至于恢复到何种程度就要看术后治疗以及患者自己的意志了!”

按说。

断掌再植术后用药这个年代基本上都有,不过都是一些基础的,万一发生一点状况积水潭医院很难应付,李平安不敢打保票。

可能是从李平安口中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吧,易中海的脸色难看起来,没有再说什么就从李家离开了。

“平安,你真的吃过饭了吗?”徐氏开口问道。

李平安点了点头,向李林问道:“爸,易中海怎么这么热心啊,他和患者关系很好吗?”

李林摇了摇头说道:“不太清楚,他可能是代表扎钢厂所有的工友过来问的吧!”

他的回答有些笼统。

本来。

李平安以为自己的疑问要存在心底一段时间,可没有想到第二天他就得到了答案。

夫妻两个回家吃午饭的时候贾东旭和刘海中相继来到李家询问杜俊卿的事情。

和回答易中海一样,李平安说杜俊卿是不是能够恢复如初不确定,还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关心这件事情。

贾东旭关心也就罢了。

刘海中为什么也这么关心?

两人苦笑一声终于说出了实情。

其实。

不是他们一定要来向李平安询问情况而是易中海让他们来的。

贾东旭将前因后果说了出来,李家人这才知道,杜俊卿之所以会断掌其实和易中海有关系。

易中海上班的时候一直戴着赵芳给他做的手套,还经常走神。

他和杜俊卿合作切割钢筋的时候一不小心将人家的手掌切断了。

易中海是事故责任人,他能不关心这件事情?如果杜俊卿手掌能够恢复也就罢了,要是不能恢复,易中海的麻烦可就大了,不知道该怎么赔偿人家。

“原来是这样!”李平安说道:“那个患者的手术并没有存六院做,我也只是参与了其中的一部分手术而已,患者能不能彻底恢复我真的不知道,无论是易中海还是你们来问都一样,我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贾东旭和刘海中有些失望的离开了。

“怪不得易中海这么关心这件事情,原来他是始作俑者啊!”秦淮茹说道:“只是,断掌再植手术以前大家都没有做过,第一例就能彻底成功?我看不见的,易中海以后怕是要对人家家里负责了!”

虽然是左手。

但是缺了一只手,即便只是这只手有残疾,不会再那么灵活了,钳工工作还能做吗?至少要对患者有所影响。

易中海敢不负责?毕竟是自己参与的手术,李平安自然是要关心一下的。

他也没有整天打电话到积水潭医院询问情况。

在他看来。

手术能不能彻底成功怕是要等到一个月以后才能知道。

手术以后四到六周拔出钢针,这個时候可以拍片查看骨骼的愈合、生长情况。

四周以后才能进行手指的活动康复锻炼,到时候具体的恢复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让李平安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积水潭医院那边的人就打电话过来让他去帮着会诊。

患者杜俊卿出问题了。

术后感染一直控制不住。

虽然这个时代细菌耐药性并不突出,但是靠着有限的几种抗生素并不能控制住所有的细菌。

李平安到积水潭医院的时候发现患者杜俊卿的手指头都萎缩了。

一般说来。

手指萎缩和神经恢复有直接的关系,预示着手指神经恢复不良。

并不一定是李平安的手术有问题,术后感染、发炎对神经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积水潭医院的医生询问李平安有们有什么办法的时候他叹息了一声。

事到如今还能怎么样?提取患者断指处的细菌做耐药性试验?重新调整抗菌素种类?现在已经晚了。

李平安更加担心的是万一做了耐药性试验依旧是没有能够抑制细菌的抗菌素怎么办?单独给他发明一种抗菌素?

这有些不现实。

尽管李平安知道后世那些抗生素的制造方法,但将这些方法转化为真正的抗生素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李平安又说道:“五个手指头完全恢复不可能,看他的样子能够恢复一两根手指的灵活性就不错了,不能期待太高,毕竟这是第一例断掌再植手术!”

积水潭医院的医生、领导也是纷纷叹气。

对于断掌再生手术积水潭医院研究的还不是太透彻,需要进一步钻研才行。

李平安也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离开了。

很快患者和家属都知道患者不可能彻底恢复的事情,他们在失望的同时也对易中海展开了更为猛烈的报复。

杜俊卿妻子经常带着自己的儿子到扎钢厂、四合院儿堵易中海,让他对这件事情负责。

如果杜俊卿被扎钢厂开除了,易中海要负责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事情闹的很大。

最后连扎钢厂都出面了,说是杜俊卿出院以后依旧可以留在扎钢厂工作,就算是手指不灵活了,做不了钳工工作也可以去看仓库。

看仓库和当钳工差着行事呢,工资差很多。

每个月最少要差二十块钱。

一年相差二百四十块钱。

少说一点儿。

按照杜俊卿还能工作二十年计算就是四千八百块。

按照当下面粉的价格,四千八百块钱能买两万多斤粮食。

杜家要求易中海赔偿两万多斤粮食给他们。

如果易中海一下子拿不出来就按月给。

一个月二十块钱的粮食,换算成面粉就是九十多斤不到一百斤。

易中海傻眼了。

别说一下子给杜家两万多斤面粉,就算是分期每个月给九十多斤也不行啊!现在的粮食定量少的惊人,他自己都没办法吃饱,怎么可能给杜家那么多粮食?

易中海一面向扎钢厂领导反应这件事情希望他们调停,一面整天到易中海、阎埠贵家里去,希望他们这些做四合院儿主事人的能够干预此事。

就算是他对杜俊卿负有责任,杜家也不能提出这么离谱的要求吧。

要是真让他出几万斤的粮食,还不如杀了他算了。

这件事情扎钢厂是不好插手的,毕竟杜俊卿最终治疗结果还没有出来,还有就是因为易中海、一大妈、托里三者之间那种乱七八糟的关系,扎钢厂领导对易中海的印象恶劣到了极点,一直不想帮他说话。

毕竟快到年关了。

杜家人天天到四合院儿闹也不是个事儿。

易中海、阎埠贵和李林一起找杜家人商量,要易中海给她们那么多粮食不现实,还不如让他给一点儿钱。

可能是杜家人也知道易中海手里没有那么多粮食,勉强答应了。

赔款从最开始的两千多块下落到八百块。

易中海也认了。

八百块钱易中海还是能拿出来的,毕竟,当初他从托里那里可是敲诈了不少钱,自己的工资也不低。

出了钱。

易中海迫不及待的和杜家签了合同,言明这件事情就此了结。

从此以后易中海和杜家再不相欠。

四合院儿的邻居们将此事看在眼里,都对易中海有了新的看法。这家伙是真有钱。

八百块钱的赔偿款,他居然就这么拿出来了,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许大茂和贾张氏这些人甚至恶毒的想着不亏是将老婆献给苏国专家的男人,当初也不知道从托里手里要了多少钱!

每个人每月几斤粮食显然是不够吃的。

为了存活下去,四合院儿的邻居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有的人都在努力的寻找更多的粮食。

许大茂让谷雨又回了一趟娘家,在乡下大肆收购红薯、高粱等杂粮,就算是价格高一点儿也行。

贾家、易中海则是到黑市上买杂粮,能买到多少就买到多少。

阎家以前就有到乡下收购红薯,晒制地瓜干的习惯,口粮指标少了,阎埠贵更是每到星期天就往乡下跑,希望能多收购一些红薯、花生之类的。

刘海中家里也遇到了麻烦。

他也想到黑市上购买杂粮,只是找了贾东旭、许大茂几次都没有问清楚黑市的事情。

两人都害怕刘海中将他们卖了,装傻充愣说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黑市在哪里。

刘海中将这件事情和妻子说了。

二大妈连连叹息。

丈夫就是个官迷,有时候为了讨好上级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邻居们谁不防着他?二大妈开口说道:“要不你去找李平安问问吧,毕竟咱们和李家做了这么多年的邻居,万一李平安能借给咱们一点儿粮食应应急呢,先让咱们家把年给过了吧!”

刘海中点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下班以后刘海中就去了李家,开口和李平安提起了借粮食的事情。

这个口子不能开。

要是开了。

邻居们都过来借粮食怎么办?他婉转的拒绝了刘海中。

不过。

拒绝他的同时也给他出了个主意。

现在就算是到乡下买杂粮怕是也晚了,但是可以尝试着到草药市场购买一些能够充饥的中药。

山药、甘草、黄精、蒲公英、马齿苋、鸡头参这些草药都是可以吃的,在这个年代,某些野生的草药甚至比杂粮还要便宜许多。

李平安特意提到了土茯苓。

土茯苓是比较有名的中药材,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它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止渴生津,清热解暑的价值,特别适合夏天煲汤。

还有丰富的铁、钾、镁、锌等等营养元素,煲汤很好,对身体也很好。

土茯苓在《本草汇编》、《本草纲目》、《中山经》、《本草正义》、《本草图经》、《滇南本草》、《生草药性备要》等等古今典籍中均有记载,价值很大。

《本草拾遗》称它:“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调中……”

土茯苓价值大,灾年确实可以作为“救命粮”。

刘海中神色麻木的点点头。

冬天。

新鲜的马齿苋、蒲公英不好买,但是山药、土茯苓还是可以买到的,甚至还能买到山楂、大枣。

为了生存。

为了让家里人活下去。

他什么办法都要尝试,什么东西都要吃。

刘海中对李平安连连感谢后离开了。

李平安虽然没有借给他粮食,但总算是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药材搭配着粮食吃,家里人总不至于饿死。

周家终于坚持不住了。

李平静到娘家以后就和徐氏说要粮食,说是徐氏要是不管他们,周家连年都过不去了。

徐氏心一软给了李平静五六十斤面粉,还给了她半袋子红枣。

李平静心中高兴,也没说给李家点钱什么的,纯粹是想要白拿了。

徐氏告诉女儿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周家要自己想办法度过难关,她能帮女儿的只有这么多了。

李平静的脸色顿时变了,说道:“我们能想什么办法?咱们家应该是囤积了不少粮食吧,为什么就不能帮帮周家?”

“谁能预料到现在的情况,就算是平安事先做了准备,也不会囤积多少粮食的!”徐氏板着脸说道:“我再说一遍,这是我最后一次帮你们了,下个月你们家要是想不出好办法就饿着,我也没有办法,总不能为了接济周家让我孙子饿着肚子吧!”

“你。”李平静脸色更不好看了,说道:“周胜又不像平安那么有本事,你让我们怎么办,到哪里去弄粮食?”

徐氏说他们可以到草药市场买点儿草药充饥,要是还想着天天吃大米白面,等着娘家接济,那就要做好饿肚子的准备。

她擅自将家里的面粉、大枣给了女儿,也不知道李平安、秦淮茹夫妻两个知道了以后会怎么想。

女儿想要经常来家里要米要面?怎么可能?

粮食给了周家。

难道要李家人饿肚子?李平静回家以后让丈夫周胜借了一辆自行车到娘家将面粉和大枣运了回去。

赵氏见儿媳妇从娘家带回来这么多东西,顿时高兴起来,微笑着说道:“要是以后每个月都能从李家弄过来这么多东西,咱们家的日子应该不会比以前差多少!”

李平静的脸色顿时变了,将母亲和她说的话又和丈夫、婆婆说了一遍。

“李家应该是存了一点儿粮食的,咱们可是亲戚,伱妈怎么就不能将粮食拿出来和咱们家分享、分享呢?李家粮食要是存的多了,说不定咱们家好几个月都不用发愁了!”赵氏有些遗憾的说道。

李平静什么也没说。

周胜却道:“妈,李家帮咱们的已经够多的了,别说那些大枣,单单是面粉也值十几块钱,咱们又没给人家钱,还想让李家永远帮助咱们?”

周胜有些后悔。

当初父母的眼界太小了。

李家仅仅是借了他们十几万块钱而已,放在现在也就是十几块钱,母亲却是天天怂恿着妻子到娘家要钱,将李平安甚至是徐氏、李林都得罪了。

若不是母亲做了一件又一件蠢事,周家和李家的关系怎么能变成现在这样?随即。

周胜又叹息了一声。

就算李家和周家关系好又如何?徐氏让李平静帮着她工作的饭店囤一点儿肉,她照办了吗?徐氏让周家多买一点儿粮食周家照办了吗?

事到如今。

母亲居然还在埋怨李家不肯帮他们?

“什么也别说了!”周胜开口说道:“咱们赶紧到草药市场问问看能不能买到山药什么的吧?要是去晚了,怕是什么也买不到了!”

草药市场虽大,但若是整个京城的人都盯着,就那么一点儿能充饥的草药还能卖不完?赵氏不再多言。

她也知道。

虽然这次占了李家的便宜但是不能总占,好事儿也不是经常有的。

只是。

周胜到草药市场的时候发现凡是能够充饥的药材药铺都不再销售了。

谁还没有几个亲戚朋友?

这些草药留着自己吃、让亲朋好友吃不好吗?

干嘛要往外卖?周胜心里一阵冰凉,回家和妻子、母亲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赵氏又有了新的主意。

李平安的岳父、岳母不就是在药堂工作吗?

他们所在的药堂能没有一点儿充饥的草药?让李平静去找他们,求他们不就行了。

其实。

李平静是有些不情愿的。

到李家哀求母亲也就罢了,还要去求李平安的岳父、岳母?他们可是从乡下来的。

自己要是去求他们的话不是很没有面子?只是。

毕竟。

让家里人吃饱饭、让自己的两个孩子不饿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权衡了一番。

李平静终于还是决定要到惠仁堂去求秦父、秦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