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1010章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第1010章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正因如此。”朱肃笑道。

“自己的子嗣得不到我弟子的身份,黎季犛才会退而求其次,想办法拉拢我的其他弟子,以获得我的支持。黎季犛胸有大志,行事必然不择手段,不会因其子个人之好恶,而影响他自己的决策的。”

“范巨论与黎苍黎澄见面之后,便有人前去探察宗豫来历,足以说明黎氏已经动念要利用宗豫。不过你说得对。宗豫还不是我的弟子,此时投奔黎氏,也只会让黎氏有所轻视,说不定,还会要他想办法让榜首之给黎苍……这样一来,与我等利益不合。”

“不能让宗豫此时便投奔黎氏……或者说,不能让宗豫主动投奔黎氏。”

“而应该是黎氏求着、捧着、三顾茅庐、倒履相迎的将宗豫‘请’到黎氏去。”

“如此,他们自会倍加重视宗豫。”

朱肃摇着手中的折扇,说到。

一众人等面面相觑,颇为不解,仍是黄观问道:“安南士族颇重出身,宗豫的身份不过一介商贾之子,尚且不如布衣,如何让黎氏以礼相待?”

“简单。”朱肃云淡风轻的道。“继续让宗豫好好打击黎家的那两个儿子就好。”

“啊?这……”黄观愣了愣。“这……宗豫而今得罪那黎苍,日后若是卧底黎氏,已经恐有不利了。殿下之意,是要他继续得罪?”

“这,这岂不是要成生死仇敌?黎季犛毕竟是黎苍之父,他安能有这般大的度量?”

“是啊五叔……都如此得罪黎家儿子了,黎氏真的会主动拉拢宗豫?这,这不是纯纯的犯贱嘛?”李景隆也不解道。

“你还真说的对了,黎氏还真一定会犯贱。”朱肃笑得有些恶意。“凡胸怀异志者,必定会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哪怕只是装模作样,也会做出礼贤下士的样子。”

“只要本王将宗豫收做了弟子,宗豫身上所承担着的重大利益,也必然会使得黎季犛蠢蠢欲动。”

“而今的宗豫就是我们投出的一块香饵。黎氏既然已经注意到了宗豫,就没有拒绝的可能。”

“况且……”朱肃将折扇轻轻一合。“宗豫这粒暗子,已经开始发挥效用了。”

“这些安南人们,已经入瓮了。”

……

回到普通科生员宿舍后的“范淮”,受到了如同英雄一般的欢迎。许多普通科的学子们将他簇拥在其中,不断的庆贺着他夺得榜首的功绩。

即便此事已经过去了数日,仍有普通科的学子不断以此事恭维着“范淮”,且许多人都开始围绕在他的身边,他已经俨然是普通科的代表人物。

“诸位同窗,惭愧,惭愧,淮不过侥幸……”化名范淮的黄淮不断谦逊着。

“范兄何必谦逊?你一举夺得了咱教苑的魁首,那是在给咱普通科争光啊!有什么好称惭愧的!”

“范兄乃是大才,何必如此谦虚?旁的不说,至少,比之精英科的那些只知道仗着家世猖狂、实际上却毫无才学的纨绔们要有才学的多了。一想到那一日那黎氏子的模样我就想笑。”

“他们哪有什么才学?都是一群草包。你们莫不是忘了,一间黑屋就将那黎苍给吓得……”

“哈哈哈哈……”

普通科的士子们簇拥着“范淮”,正朝着授课所在的杏坛走去。“杏坛”,是教苑中最大的授课所用的大殿,今日,乃是黄观教谕亲自教授的历史课。先人有云,以史为鉴,读史可使人明智,故而无论是普通科还是精英科,都是要学习历史的。这一门课也是少见的普通科与精英科两边合上的大课。自然,虽说是合上,但两边仍旧是泾渭分明,授课的杏坛正中,总如同楚河汉界一般,留下一大块无人地带。

对于精英科与普通科之间日益剑拔弩张的氛围,教谕们也大都置若罔闻,只要不影响了平日学业,就听之任之。

一群簇拥着“范淮”的普通科生员们正说着,冷不防的,看到了对面黎澄、黎苍等人正好迎面走来。似乎的听到了他们对黎苍的嘲笑,这群精英科学子们面色阴沉,径直朝着“范淮”走来。“范淮”身旁的普通科士子们当即迎上前将他们拦住:“做什么?欲要在杏坛生事么?”

黎苍面沉似水,直勾勾的瞪视着那些普通科生员,声音阴沉:“一群泥腿子,若是你们立即跪下,向我叩头赔罪,我或可饶过你们这次。”

“你说什么?”其中一个普通科的士子面色一黑,道:“我句句所言,皆为实情。你与范兄同往禁闭,范兄气度依旧,伱狼狈不堪,这是我教苑同窗数百人所共见。”

“我不过陈述实情,为何要向你赔罪?你若是个汉子,那天就别落泪啊!自己丢光了脸面,哪来的脸要我等叩头赔罪?”

“就是就是,自己丢人,还想堵住悠悠众口?”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都不知晓,还在这里口出狂言。”

“这般跋扈,真不知圣贤书是读到哪儿去了。品性心性比不过范兄,考试还考不过范兄,与范兄真是一個天一个地……”

众人纷纷低声指责,黎苍脸色更黑,终至忍无可忍,喝了一声:“够了!”

普通科学子们吓了一跳,纷纷朝他看来。

“能考过我又如何?读书是为了做官,范淮能做官吗?”黎苍昂起脸来,露出鄙夷之色。

“在这教苑,他或许能考出些名堂。但在我大越,”

“没有保文,他能去参加我大越科举?”

“不止是范淮,你,你,你,还有你们……”他一个个的指着一众普通科士子的鼻子,嘲讽道:“你们都考不上科考!即便读书又如何?”

他这话,竟是瞬间挽回了局势,使得一众普通科学子们面色都变得难看了起来。

保文,乃是安南科考所需要具备的一大条件。安南朝廷在科考时,会验看学子提供的由官吏所开具的保举文书,这项要求原本是为了保证赶考学子的身家清白,但后来,渐渐成为了士族们排斥底层学子、把持上升渠道的一大利器。

虽说安南朝廷并没有明令,必须要学子提供保文。但基本没有保文的学子,已经默认了会遭到黜落。基本上,安南官僚只会为自己的家中子弟开具保文,保文也成了科考时考官分辨学子出身的一个凭据,使得其他家中无人做官的非士族子弟,被直接拦截在了科考大门之外。

当然,士族把持官场的做法不止这一项……但就是人尽皆知的保文,就足以成为所有家中无人的普通科学子们的拦路虎。

眼见自己让这些普通科学子都成了霜打的茄子,黎苍心中只觉得一阵畅快,他推开挡在面前已经无言以对的普通科士子,走到“范淮”面前道:“范兄,虽然你也是泥腿子出身,但是,我黎苍并非妒贤嫉能之人。”

“只要你愿意接受我黎氏招揽,我黎氏,还是能够安排范兄你做个掌柜、管家之类。足以保得你下半生衣食无忧。”

“我黎氏拳拳盛意,范兄好好考虑。”

说着,他高高在上的拍了拍“范淮”的肩膀,转身离去。他心里自是没想过轻易放过“范淮”,但这众目睽睽,能占些口舌之利,也足以让他暂且高兴一阵了。

在他身后,“范淮”那看似沮丧的神情中,却不自禁露出了几分好笑:安南国士族腐朽如斯,这黎氏子,当真是跋扈无状……倒是帮了我一桩大忙。

黄淮好笑的想。

这一节课程这些普通科的人都听得浑浑噩噩,平日里他们的学习热情是十分充沛的,今日里,却是有不少人都如霜打的茄子一般,面露沮丧之色。等到黄教谕离去,几人这才无精打采的回到了他们普通科所居住的院中。几人对坐无言,良久,才有一人呆呆的问道:“范兄。”

“你不会……不会真想去做黎氏的管家吧?”

“怎么可能!”有人立马起身,斥责说出这话的人道:“范兄何等才学,怎么会去做那黎氏家奴!”

“黎苍那厮,分明是在羞辱范兄!我辈读书人,安能受此奇耻大辱!”想到“范兄”曾经告诉他们的凄惨家境,他这话底气瞬间又变得有些不足,转过身去征询范淮道:“范兄,你说句话,你不会当真折节去做管家吧?”

俗话说宰相门前三品官。黎氏家主黎季犛,在安南也确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虽说是个家奴般的管家位置,但也是有许多人趋之若鹜的。他还真有些担心范淮会经受不住诱惑去做了黎氏家奴。

“砰”的一声,最边上一位学员猛的一拳擂在了地上,拳头已是鲜血横流。

他却仍是满面怒容,不平道:“朝野昏暗,士族把持朝政,区区纨绔竟敢在朗朗乾坤之下,对有德之人口出逼凌之言……这世间还有天理吗?”

“范兄,断不能容忍此辈!我等该当自强,安能屈居于此等纨绔威逼之下!”

这位义愤填膺的学子叫做黎利,乃是一位商贾子弟,家中虽然有些薄财,但地位却并不占优。

因为在家中多少接触过一些书籍,自己也算勤学,故而在上次月试之中,他是除了“范淮”以外,唯一一个成绩尚可的普通科学子,因此,在普通科中,也算是凝聚了一些人气,与“范淮”同为如今普通科的领军人物之一。

此人行事豪迈,颇具任侠之气,也有一定的学识,即便在黄淮的眼里,也称得上是普通科中难得一见的人物。

而且,黄淮还知道,周王殿下亲自下令,要多关注这个黎利一番。

“自然不会。黎苍是想要羞辱我,我自不会去接受他的条件,自取其辱。”黄淮道。旋即又顺势叹了口气,道:“虽说如此,但也不可否认。”

“黎苍所言,也确实是实情。即便我而今能够考得榜首,又能如何呢?”

“出了这教苑,出了这武曲港,我便连一张保文都弄不到。即便有保文,想来前去科考,也考不过那些出身士族的子弟们。”

“我辈读书,无非是想着以一身才学治国平天下,缔造出一个太平盛世。可如今……人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可这一肚子的宝货,却是注定无人愿买。”

“想来我最后,也只能落得蹉跎一生……”

说罢,长吁短叹起来。

众人亦皆沉默,一股压抑的气氛再度弥漫开来。安南朝局的腐朽,他们又怎会不知?偶尔有人嘟囔几句“时局不济”“奸臣当道”之类,又因为被身旁同窗提醒,赶紧收住了声音。只是,却使得气氛更加的压抑了。

“就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等有出头之日吗……”黎利愤愤的道。

见气氛足够,时机成熟,黄淮复又重重叹息一声。

而后,以一种众人都能听到的低声道:“若是我等能生于大明之土,亦或者,早生个百年……”

“那该……”

“唉!”

他又重重的叹了口气,这感叹,如同一记重锤,再度重重的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早生百年?又有何异?”黎利不解道。

“早生百年……我等便也是华夏子孙了……”黄淮做出摇头感叹的模样道。

众人悚然一惊,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方才杏坛讲学的那段历史故事来。

那段故事之中所说的,正是他们安南在汉唐之时,从属于华夏所经历的史实。

“罢了,罢了,终究只是妄念妄言……能得大明周王殿下之教诲,我该知足才是。”黄淮摇了摇头道:“众位同窗自便,我先回房歇息了。”

说罢,站起身来,自顾自的离去,只留下一个怀才不遇的萧索背影。

“啊,范兄自便……”众人忙起身相送,只是脸上神色仍是各异。黎利看着黄淮离去,脑中却仍不断回荡着刚才黄淮所说。

“若早生百年……么。”

这句话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扎根进了他的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