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1052章 胡氏攻城

第1052章 胡氏攻城

第1052章 胡氏攻城

几日里,朱肃一直在收拢安南难民,随着胡季牦的盘剥越来越狠,跑到武曲港的安南难民也越来越多。这一波安南难民潮,在之后的普通科学子们逃离升龙城之后,迎来了一波小爆发。

亲眼目睹了“范淮”之死的普通科学子们,对安南朝廷终于彻底失望。他们各自返回了家乡,劝说家人收拾细软。赶紧前往武曲港避难。

这些普通科士子们当年能够前往武曲书苑求学,其中大部分自然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底层乡民出身。他们之中,有许多都是当地的乡绅、富户,属于有钱无权的一类人。这些人在现在的状况下,正好是胡氏政权以及安南士族们的重点盘剥对象:在土地里刨食的乡民能榨几个钱?当然还是这些人更有盘剥潜力。

在层层加码之下已经变得臃肿不堪的强征数额,大半部分都落在了这些人的头上。被士族胥吏们步步催逼,本就不堪重负的他们,基本都听信了自己读书人儿子的劝告,收拾家财,拖家带口的往武曲港逃难。

若是在大明,仅仅只是逃了这些许富户,对于大局来说必然是无伤大雅。

然而,安南又如何能够和大明相提并论?安南才多大?而且连年战乱,还连年受到士族们盘剥。能够在这样的夹缝之中勉强发家,有了些许家业的人家,又能有几户?

在这些人家不陪胡氏政权玩儿了,纷纷跑路到了武曲港之后,没了主要盘剥对象的胡季牦十分尴尬的发现:他摊派下去的那些军费,征收不上来了!

“砰!”愤怒的大虞皇帝,又在金殿上摔掉了一个笔洗。

“混蛋!我大虞人口巨万,每人多征收毫厘,便可足够使用……不过些许军资,居然收不上来……是不是你等中饱私囊,暗通阮多方,不愿给朕好好办事?”胡季牦愤怒的眼神扫视着一众被摊派的士族们,眼神中已经隐隐有了血丝。

他尽情宣泄着“帝王之怒”,然而,底下的一众士族官员们,心里却没有多少惶恐。只是在脸上做出惶恐的样子。一位士族官员出列,不卑不亢的对胡季牦道:“陛下,非是我等不尽心尽力。”

“实在是,许多刁民不愿与陛下您共赴国难……据臣所知,有许多富户宁愿变卖家产,背井离乡,去往武曲港中暂避,也不愿为陛下您分忧。”

“此等刁民,实在是不胜枚举。我等虽尽力缉捕,但已有许多人逃入了武曲港中。”

“那里是大明租界,我等亦不敢擅自妄为。”

提到大明,胡季牦脸色一变,“帝王之怒”也只能自己收敛起来。他愤愤的骂道:“这些叛国刁民,当真可恶!”

“大明因何要庇护他们?他们就不怕家财被明人抢去吗?”

底下一片默然。一众士族官员互相看了几眼,眼神中露出嘲讽之色。

你胡氏都已经开抢了,他们哪里还有那闲暇忌惮明人。

这是一场胡氏主导、士族参与的、明火执仗的抢劫,当然,士族老爷们是不会觉得自己有错的。令是胡氏下的,自己只是帮着做事而已。中间有些许“手续费”入袋,那也只是他们在谋求些辛苦费罢了。害民的是胡氏,与我们何干?

眼看底下没人接茬,胡季牦也知道,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这些士族墙头草们不会畏惧阮多方,因为阮多方也是安南士族。即便日后阮多方执政安南,他们这些人也不过是再换一个主子罢了,他们的利益仍旧不会受到损害。

指望他们对胡季牦这个刚刚篡位的皇帝,能存在什么忠诚?

流水的皇朝,铁打的世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于胡季牦而言,军费征收不上来,打不过阮多方,这可是要命的事。

于是,他纠结的思考了许久,终于开口道:“如今国事艰难,诸公,要不……”

“嗯,剩下的缺口,诸公先凑一凑?”

“此不过权宜之计,待朕击溃了阮氏,朕定然十倍报偿。如何?”

胡季牦的声音,甚至带着些卑微的乞求。

然而,一众士族官员们却如同看傻子一般的看着他。向士族要钱?你在说什么胡话。

真以为你是安南军神,只要军费一到位,就能打的如日中天的阮多方抱头鼠窜了?我们没有直接站位,直接投向阮多方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你竟然还想我们为了你胡氏的生死出血?

是的,对安南士族而言,这一场内战,本质就是阮氏和胡氏的权柄之争。他们这些士族大都不愿意掺和站队,反正阮氏和胡氏谁人得胜,士族都依旧是士族。

眼看金殿里已经冷场了许久,胡季牦的眼神遂看向了一个与胡氏相熟的士族。这一家士族是胡氏的亲信,也已经互相约定结成儿女亲家,算是十分亲密的关系。胡季牦示意他先出面,指望他能抛砖引玉。

“陛,陛下……”那士族官员硬着头皮出列,挤出一副笑脸道。“国朝大事,臣愿意第一个为陛下分忧。”

“臣愿意拿出五……三百两!以助陛下之需!”那官员一副大出血的模样说道。

“三百两?”胡季牦傻眼了,继而一股怒意直冲脑门。三百两,他也不是傻子,这些士族们从这次向百姓征缴里头赚到的“手续费”,怕就远远超过了三百两。

偏偏那官员看他面色不善,还一脸无辜的辩白道:“臣为官清廉,家中资财不丰……要么臣砸锅卖铁,再加五十两!”

你能吃出这一身肥肉,只怕一顿饭的花用就不止五十两!胡季牦看着那官员伸出五根胖手指,还一脸肉痛的模样,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似乎是觉得一直不开口也不太好,于是纷纷你二十两,我三十两的凑齐起数来。这数目,直听的最先开口的那位官员肉痛不已:这些人都只捐二三十两,我却捐了三百两,我岂不是亏大发了?

啊呀,万一陛下觉得我是个贪官,该怎么办?犹豫着要不要撤回前言。

胡季牦却已忍不住了,感觉自己被当成叫花子应付的大虞皇帝直接破口大骂:“滚滚滚,都给朕滚!”

“乱臣贼子,全都是乱臣贼子!滚出朕的金殿!”

众臣滚了,心里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可畏惧的,反正伱胡氏不敢当真对我们士族怎么样。逼急了,我们还能跑去找阮多方。

他们甚至还在庆幸,刚刚说的那些银子看来不用给了。嗯,又省了一笔开支。

胡季牦气喘吁吁,险些被气死在金殿内。他余怒未消的指着殿外那些士族官员的背影,道:“乱臣贼子,都是乱臣贼子啊!”

“他们是巴不得朕死,而后好将阮多方迎来升龙城……朕的大虞危矣啊!”

说完,老泪纵横。

此时仍然留在金殿中的,只有胡季牦的绝对亲信们以及两个儿子。胡澄看了一眼如同没事人一般原地下班的衮衮诸公,忧虑道:“父皇,这些人定然是指望不上了。我们应该自己想出出路。”

胡苍野心勃勃,早就觊觎大虞朝的太子之位。可要是老爹无了,自己别说太子,只怕要沦为阶下囚。于是皱着眉在那里绞尽脑汁。想了许久,还真被他给想出了条路子来。

“父皇,我有一计,或许可以解眼前之危难。”

“哦?”胡季牦精神一振,看向眼前这个他素来看重的次子。“苍儿,你说,你有什么妙计?”

“是。”胡苍道。“既然武曲港中,容纳了许多刁民。我们为何,不先破了武曲港,而后再去攻打阮多方?”

此言一出,众人全都愣住了,范巨论更是一脸震撼,赶紧出列道“陛下,万万不可。”

“阮多方只是鬣狗,而大明却是猛虎。安有为了对付鬣狗,而去撩拨猛虎的道理?”

“范大人稍安勿躁,且听我细细分说。”胡苍却显得信心十足,一副运筹帷幄的模样。“大明确实是猛虎,但在武曲港中的,不过是大明区区一处租界。”

“大明周王在武曲中日日遣使申斥我等,却始终不曾发兵……由此可见,武曲城中空虚,并无余力征讨我等。”

“然而武曲港作为商港,其中必定有许多的金银和粮秣,又收容了许多我大虞富户,若能打破此城,必定获利极丰。”

“至于撩拨大明……”胡苍看了范巨论一眼。“大明诬陷我等杀死陈天平,是必然要派人前来征讨我们的。”

“若是不能快速解决阮多方,等大明前后夹攻上来,我等才是凶多吉少。”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速速击破武曲港,而后以武曲港中军资征发士卒,平定阮多方之乱。”

“将我大虞整合为铁板一块,而后与大明对峙。如若不然,我大虞如何有胜机?”

胡季牦露出沉思之色,范巨论则是大声道:“断断不可如此。”

“公道自在人心。大明虽申斥我等,然则事尚未明,大明未必便会当真出兵攻打我国。”

“可若是先行攻打大明,我等便要失去了大义。大明洪武皇帝大怒之下,必定奋力来攻。”

“我大虞弹丸之地,如何能挡得住大明的泰山压顶?”

“难道要将我大虞安危,放在洪武皇帝的一念之抉上?”胡苍驳斥范巨论道。“万一大明当真打来,武曲港仍在大明手中,无异于留下一个破绽,在我大虞之心腹。”

“到时候大明大军跨海而至,我等才是当真的无法抵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大义在我……”范巨论仍想辩论。

“好了!”坐在上首的胡季牦出言打断了辩论,只听他一锤定音道:“大明之威胁在日后,而阮多方的兵锋,却就在眼前。”

“便按照苍儿的意思,先派遣使节,收回大明所租用的租界,大明若不奉还,我等再派兵伐之。”

“陛下三思!”范巨论骇然进谏道。

然而胡季牦主意已定,接连派出使节,前往武曲港中要要回被大明租用的租界。

收到胡季牦信件的朱肃当即冷笑出声,直接将胡季牦的手书丢进了火盆,然后质问使节:我大明询问胡氏为何擅杀陈天平殿下,你们胡氏不做回答,还反而倒打一耙,质问起我大明来了。

至于租界……我大明租用武曲作为租界,是和陈氏朝廷签订的契约……和你姓胡的有什么关系?

为了表达对胡氏乱臣贼子的不屑,朱肃还让人砍断了使节的手脚,之后才将他送回了升龙城。目的就是要让人看看:这就是做乱臣贼子的下场!

至于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之类的规矩,朱肃表示:我大明压根就不承认你胡氏是国。你胡氏要是识相的话,就洗干净脖子在升龙城乖乖等着。

等我大明天兵到了,一定让你胡季牦见识见识我大明洪武皇帝的传统手艺,剥皮实草是怎么个事!

这一番辱骂加羞辱,简直气的胡季牦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险些脑溢血直接背过气去。

于是半月后,胡季牦拉扯出了一万八千人的精锐,意图在阮多方反应过来之前,攻克武曲港,取得武曲港中囤积的巨量物资。

一万八千人长驱直入,很快就围拢了占地不大的武曲港。

“五叔,胡氏已经对城墙完成了围拢,而今正在建设攻城营地、架设攻城器械。”

“只怕。是想要速战速决,一鼓作气攻克我们武曲!”李景隆向朱肃汇报道。

“呵呵,无妨。”朱肃久违的一展折扇,折扇之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战无不胜”,而后气定神闲的对李景隆道:

“收复安南,能在战场之上解决的事,反而是最为容易的。”

“胡季牦不过和占城打过几仗,就自以为自己是安南军神了……这一回,正好叫他看一看我大明军将的威武。”

“咱们先将他们打的怕了,日后,等曹国公和凉国公跨过边界的时候,才好教那些负隅顽抗之徒丧了胆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