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谦

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谦

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谦

其实,这一番莫名其妙的战斗,导致太仓卫数十人受伤,甚至还有人身死,朱肃本也是十分恼怒的。

但在听到张赫自报名讳之后,心中的惊喜之意,就彻底压下了恼怒。

明史记载:张赫,临淮凤阳人。明初名将,作为淮西将领中的一员,张赫昔日亦曾跟随自家老头子南征北战,数临战场。只是入伙的终究晚了些,开国时候没能捞上当那第一批的侯爵。

不过后来,张赫却仍旧凭借自身勇猛才干,在福州卫任上数击倭寇,一路差点杀到了倭寇的老家。又帮助朝廷开辟海路,督运辽粮北上。于洪武二十年积功封为“航海候”。

这是一个潜力股,大大的潜力股。甚至在朱肃眼中,这位张赫的价值和功劳,还要远胜“延安候、永嘉候”等一众被认为立功甚大、甚到了至居功自傲地步的淮西勋贵们。

因为,这位张赫,是因擅长“海战”封的侯爷!

大明朝不缺步将骑将。而擅长海战的将领,恰恰就是大明最为缺少的!

“要知道,在海上方向总难以辨认。下午时分又不像早上自己夺岛的时候那样有浓雾,可称得是一望无际。要想不被发现,得停的够远才成。能于海面上远远蛰伏数个小时,而后于入夜时分,准时在三面同时发起进攻又不迷失方向,这位张赫,除了指挥作战的本事了得,也定然有着能够在海面上精准察知方向的本事!”

“而且只是一个照面,就打掉了太仓卫三艘战船,在太仓卫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瞬间完成了最为困难的登岸……这份海战的能耐……”朱肃在心中,暗暗盘算起这位张赫今晚的‘战绩’。越是盘算,越是惊喜。

这位张赫,绝对是大明朝日后当仁不让的海上提督人选!甚至于,寻找美洲大陆的重担,也得落在他的肩上!

“张将军自福州远来,真是辛苦了。”大明朝最需要的就是张赫这样的人才,朱肃想到这里,不禁更是喜悦,起身斟了一杯酒,离座道:“此处别无长物,本王也只能以水酒一杯,以壮将军之勇了。”

“这……殿下!末将惭愧。”张赫惶然下跪,面露惭愧:“末将见事不明,导致太仓卫的袍泽有了损失,本就心中愧疚,又如何敢领这一杯酒?”

“还请殿下将酒转赐太仓卫诸将军。末将一会亦要去往伤兵营,郑重向诸袍泽赔个不是……”

太仓卫的百户千户们本来心中还憋着一口气,见这张赫如此上道儿,这一口气也散去了不少。见他如此谦谨恭顺,朱肃心中更是喜爱。

于是张赫便暂时加入到了朱肃军中。朱肃便以此岛为根基,以藤原为向导,遣张赫、常茂出海剿杀周边岛上诸倭寇。不过数日,已成功剿灭倭人部众十余部,而明军只伤亡了不到百人,损失极小。

“这位张赫,果然是一位勇将。尤其是操弄舟船的本事,连常大哥都夸赞不已的。”一日正在营中信步,朱棣谓朱肃道。“老五,你对他青眼有加,是因为历史上他也闯下了勇名吗?”

朱肃见四下也没有别人,便将张赫在历史上的记载告诉了朱棣,朱棣恍然道:“果然如此!我就说嘛。有你在还真方便,这朝中臣工诸将,谁忠谁奸,谁能谁庸,只要问你就都知道了!”

“要是那晚二哥一气之下将张赫砍了,我大明可凭白丢了一员大将。”

“伱什么时候有空了,也帮我物色一些人呗?别的不要,能搞后勤的就行。”朱棣捅了捅朱肃的胳膊。“回去之后,想来爹就要给我配备王府的属官了。我想挑一套趁手的班底,以后给咱大明开疆拓土时用!”

“哪有那么方便?”朱肃失笑。本来想说你把你的大胖儿子朱高炽生出来不就结了,但想想如今徐妙云似乎已经快要被自己截胡了,这话只能十分尴尬的又咽了回去。

“能像张赫这样封侯的,毕竟还是少数。朝中更多的官员,我却是听都没听说过的。”

“再说了,我华夏英豪不知凡几,能入史册的很多也是仰赖时运。那么多埋没草莽的人才,我又怎么可能每个都知道?”

“也是。”朱棣点点头。“唉,要是能有个于谦那样的人才在背后做我的属官,那就妥当了。可惜了,我让人去钱塘县(于谦老家)问过了,于家叫做于谦的竟然还没出生。”

朱肃险些绝倒。朱老四也提前看上于谦了?听说老朱、大哥朱标也曾经派人去钱塘县问过,老爷子还特意在钱塘派了锦衣卫蹲守。甚至还数度派人加恩了钱塘于家,于家如今根本无人入仕,祖上于九思甚至还做过大元的臣子,突然莫名其妙的数蒙大明皇帝天恩,于家老头子那叫一个莫名其妙。

老朱还曾经向朱肃说过,于谦若是出生,定要收他做个养子,让他今世头上,能顶着个朱祁镇长辈祖宗的名头。

直接给于谦安排一个超级加辈。看朱祁镇那个不肖子孙,还敢不敢动他于大爷的一根毛发?

虽然只是老朱发怒时没有逻辑的气话,但是想把于谦收做义子的心思似乎是真的。

不知道那钱塘于家老头,若知道皇家这一伙子人正在觊觎还未出世、甚至连受精卵都还不是的孙子,会不会吓的日夜寝食难安?

“唔……王府属官吗……”朱棣的话倒是提醒了朱肃。这一次回京,老朱想来是要给自己和老四派发属官了。王府属官能干与否,和自己日后当王爷舒心不舒心、能不能随时撂挑子摸鱼息息相关。

确实要费心思在史册里好好挑选挑选,争取一个能干的属官才好。

洪武年间有名的文臣其实不多,老爷子残酷爆烈,四大案轮发,洪武朝文臣也因此走马灯儿似的一直在换,根本就没几个来得及留下名字的。建文朝倒是有几个出名的文臣,自己手中就有一个方孝孺。可惜建文朝的文臣大多是以“猪队友”出名,燕王“靖难”能够成功,一众建文朝的文臣那叫一个居功至伟。

自己的好徒弟方孝孺,在后世也是号称“建文三傻”。让他搞学问扬扬名还行,真让他做实务,朱肃怕自己会被好徒弟第一个坑死。

“唔……不知道铁铉出生了没……有没有办法把他给坑过来,帮本王打工?”想起了建文朝唯一一个能让他推崇的文臣,朱肃开始在脑海中思索起有关那个坚守济南、让“永乐大帝”跳脚兴叹的铁铉的记载来。

“两位殿下。”正在思索的时候,却见狗儿从后边走了过来。“高先生求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