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399章 敢情你们只想对付我一个?

第399章 敢情你们只想对付我一个?

第399章 敢情你们只想对付我一个?

这一点朱肃是完全没想到的,文官中偏向胡惟庸的一派,早已被老朱收拾的七七八八。如今文官之中把持大权的,应该是朱标执掌的“内阁”,以及先前与胡惟庸一党水火不容的“浙东”一派。

内阁自不必说,现如今内阁诸官,多只为一些职权微小的年轻官员,现在最多只能算老朱的传声筒,自然不会反对老朱的意思。

至于浙东文人……在朱肃的印象里,这些人大多都是昔日的元庭降官,因为改朝换代,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朱明的臣子。对上一开始就跟随在老朱麾下的“淮西”一脉,他们天然就要矮上一头。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大多只是按部就班、混着日子而已,并不敢太过直接的反对老朱的决议。

可如今,这些人的窃窃私语声,竟然明显的连他都能听见了?这道旨意里,有什么影响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部分吗?

朱肃有些好奇的偷偷转过头去,打量着那些正在鼓噪着的文官们。

只凭几眼,朱肃自然无法理会这些文官们的想法。不过他倒也看到了一个意外出现之人:韩国公李善长正老老神在,站在文官队列的最前方。不过他倒也没有参与讨论,与那些文官们也是泾渭分明。只是极为恭顺的单纯站着而已。

看到朱肃转头看来,他甚至极为恭谨的悄悄对朱肃躬了躬身。

“他怎会在这里?”朱肃万般不解。

按理来说,韩国公早已告老,也不在朝中担当实职,是不必来参加朝会的。

与诚意伯刘伯温一样,都只是因为与老朱亦师亦友的身份,因而被留在了京中,以备时刻垂询而已。

莫非,因为胡惟庸一党落马,朝中官吏一时不足,老朱让李善长复出挑大梁?

未及细思,便听上首的老朱道:“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语气颇为不善。

平心而论,这份嘉奖,已算是十分的俭省了。毕竟是自家儿子,只需要国库负担一些藩王开府建牙的花费,就给打发了。

若是等徐达押运着战利品的大军回转,那时对徐达以及军中的封赏,才是大头中的大头。

殿中闻言顿时一静,少倾,有一官员出得列来,小心翼翼的说道:“回陛下,朝中官位乃是国之重器。岂可轻与?”

“陛下是否,再多加考虑一些时日……”

“不可轻与?”老朱挑了挑眉毛。“咱这三个儿子,老四冲锋陷阵,阵斩纳哈出手下大将;老五运筹帷幄,稳定蓟镇局面;即便是老二,也是坐镇在昌黎,安抚了无数的流民百姓。”

“这功劳,比你们在座的绝大多数,都要多上几分。不能与他们官位,莫非便能与你们了吗?”

百官闻言一滞,这话还真没法反驳。凡功劳者,莫大于军功,这也是淮西勋贵始终压他们一头的原因。

现在这三位皇子身上都算是有战功傍身了。用这等粗浅的理由,还真有些压之不住。

“陛下。”礼部尚书杨训文出列道。“三位殿下虽有大功,但朝廷名器,本就不是用来酬功的。”

“按常理说,凡立军功者,当酬以爵位。而为官者,乃是为陛下您牧民一方。不可只看功劳,更该注重其才学……”

“几位殿下年纪尚轻,臣认为,暂时还不宜担此大任。”

“酬以爵位?”却是早已不快的朱樉晒笑了一声。“杨大人是想封本王为伯爷,还是侯爷?”

“本王是不是还要谢谢你杨大人?”

“臣不敢。几位殿下已是王爵,自然不能酬之爵位。”杨训文明显有备而来,只是微笑道:“臣认为,对于秦王与吴王两位殿下,大可酬之以金银。还可如燕王殿下那般,授之以锦衣卫中的武职……”

即便是朱樉语出挑衅,杨训文亦是态度谦恭。朱樉闻言也没什么话说。毕竟这老倌儿给出的法子也确实不错。文官武官,还不一样是官儿?就他朱樉自己来说,他还更喜欢挂个武职。毕竟自己连笔杆子都拿不稳,让自己当个什么右佥都御史?

还是和大头兵们混在一起省心!

非止朱樉,对于杨训文此言,众人尽皆称善。但上首的老朱,却已经不耐。

只听他开口道:“你等也知道当官的是给咱牧民一方。你们当官的都是如此,更莫说他们日后要做藩王的了。”

“他们日后,都是要做以防之主的。论起位置,比你们还要更加紧要。若是不通政务,岂不是要被人牵住了鼻子走?”

“不论文职武职,都是要他们兄弟在各方各面,都有个历练。”

“咱这一番的苦心,你们可能领会?”

“咱再最后问一句,咱想让这三个孩儿在朝中历练。”

“你们之中谁支持,谁反对?”

语气坚决,不容违抗。

很明显,这事在朝中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在老朱心中早已是板上钉钉了。

话都说到了这里,文官队列中的杂音也是戛然而止。朱肃在一旁冷眼旁观许久,仍旧是一头的雾水。

老朱和这些文官,一边一门心思的,要给自己这几个兄弟封官儿;另一边却又铆足了劲儿,不让自己兄弟三人封官。

老朱突然要封他们实职,倒还可以理解。可那些文官就……他们兄弟都是亲王的身份,又是在天子脚下,纵使有了实职,也不至于在老朱的眼皮子底下为非作歹。

这些文官这般态度,又是在防范什么?

百官一时沉默,想是见了皇帝如此坚持,这终究也不是什么大事,便也都知难而退了。

谁知那杨训文咬了咬牙,似是下了什么决心一般,突然双膝下跪,对老朱叩首道:“陛下之意,臣已知之。”

“然请陛下恕罪,臣有一言,必须在此与陛下明言。”

“秦王、燕王两位殿下酬官历练,臣以为并无不可。”

“然吴王殿下,此出蓟镇,虽有一二微功,却也有五大罪过。”

“万万不可以国子监祭酒之职酬之!”

说完,五体投地,不再言语。

朱肃闻言一愣。五大罪过?

我又在何处招惹了这些官儿,敢情这些人铆足了劲儿,其实只是想对付我一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