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409章 宋濂问罪

第409章 宋濂问罪

第409章 宋濂问罪

当朱肃怒气冲冲的找到方孝孺时,这厮正在房间之中,对着一摞纸苦思冥想。见到朱肃之时,他惊喜异常:

“吾师何时回来的?徒儿未曾相迎,实在是……”方孝孺急忙下拜,眼中对朱肃的崇拜,简直是不加掩饰。

朱肃并不理会,环视一番房间之内,只见四处皆是笔墨废纸,方孝孺也是蓬头垢面,果然如朱标所说,一副走火入魔的模样。

“师父来的正好,徒儿有不少疑惑……”见朱肃满面寒霜,方孝孺也不在意,回转屋内取出几张写满文字的纸张,呈到朱肃面前道:“您且看此处,您之前曾说……”

朱肃只是冷眼视之,此时后头的祥登、狗儿等人已经跟了过来,便下令道:“祥登,去。”

“方公子既然要闭门悟道,就让他好好的悟一悟。”

“着人将其关入山上碧峰寺中,若没悟出个所以然来,不许放他出庙!”

“这!”祥登一愣,这是要软禁这位方大爷啊!但这是五殿下归来之后的第一道命令,他不敢违抗,只得恭声应命。

方孝孺就这样被吴王亲卫架走了。一路上他挣扎不已,仍自想要向朱肃“问道”,朱肃闭口不言,只是揉着额头。

这厮给自己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现在竟然一副丝毫未觉的模样……由不得朱肃不火冒三丈。

总之,先把这个祸根关在山上,再慢慢想想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殿下。”知道这位现在心情不好,狗儿的声音也变得小心翼翼。

“诚意伯与宋濂大人求见。”

朱肃浑身一紧,这是要来兴师问罪了。他不敢怠慢,起身道:“请诚意伯和宋师,移步正厅相侯。”

“本王出远门方归,该当沐浴洗漱一番再见二位先生,方不失礼。”

狗儿恭声应是,祥登也是着急忙慌,忙让人去准备温汤衣衫等物。于是朱肃又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回了府邸。

本是想着拖延些时间,想出个能够说的过去的解释,然而任朱肃在洗浴之时如何思虑,都想不出什么较好的解释来。

刘伯温倒是还好,此人甚识时务,通晓明哲保身之术,轻易不会与朱家人为敌。只是宋濂就……

宋濂乃是当今的儒门魁首,若是能说服宋濂,事情说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

反之,若是无法说服,自己今后,则会成为儒门公敌……

想起宋濂教书时那副板正严肃的脸,朱肃就觉颇为头痛。他揉着眉心出现在正厅前,果然看见了宋濂正一脸肃然、散发着一股类似后世班主任威压一般的感觉,端坐在椅上。

他的身旁,刘伯温倒是面带微笑,正端着茶盏啜饮。

“五殿下。”见朱肃进来,两人起身行礼。只是刘伯温语调亲昵,反之,宋濂则是生硬无比,似在压抑怒气。

“二位先生且坐。”朱肃哀叹一声,心里再一次把方孝孺骂了一遍,而后挤出一抹微笑,对两人道:“二位先生看护皇庄辛苦,本该由本王先去拜会两位先生才是。倒是劳两位先生久候了。”

“哈哈,无妨,无妨。殿下府中此茶甚是甘甜,吾闲坐品茶,并无久候之感。”刘伯温笑道。

朱肃点点头,正想接过话头,和刘伯温继续岁月静好的闲扯两句,一边的宋濂却不耐听这一些,直截了当的开口道:“五殿下可是欲亡我儒门耶?”

“老臣先时所赠‘论语集注’,莫非五殿下认为无一丝可取之处?先贤筚路蓝缕,琢磨出来的学问,殿下无意发扬,也就罢了,却又为何要弄出那等歪理邪说,刨我名教根基?”

朱肃的表情僵住了。看来,宋濂不会给自己顾左右而言他的机会。他叹了口气,转向宋濂道:“宋师,我若是说,方孝孺所说的那些,并非我之想法。您能相信吗?”

“殿下乃天潢贵胄,不当妄言。”宋濂一张老脸依旧严肃,“希直(方孝孺的字)先前乃吾之弟子,其能耐我素知之。那些观点虽然多有邪道,但以他的水平,还远不到这般境界。”

“反观殿下,才学天授,又素来不屑于儒门……”宋濂话止于此,朱肃却知道他的意思。

方孝孺是个乖孩子,叫啥学啥,肯定不会自己入了这歪门邪道。反观你朱肃,在大本堂里的时候就不学无术,那般惊世骇俗的《抡语》都弄出来过。这些歪门邪道不是你搞出来的还能有谁?

朱肃无语凝噎。谁让自己有前科呢,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五殿下,儒学繁复深奥,乃大道之基。”宋濂道。“夫子周游列国,不辞辛劳,方有三千弟子。董圣定三纲、立五常,方有我华夏千年之盛。及至朱子,于圣人之言内,明天地之理、循万物伦常。”

“千年传承,深究孔门之理,为的就是成就天下大同。如今好不容易到了这般境地,殿下即便不喜儒学,也不该以妖言毁之!”

“殿下呀,您是个聪明的孩子,老臣曾经寄大期望于您。如今却实是不知,您为何要如此敌视名教,要毁先人千年之心血呀!”

“须知,名教若摧,天崩地裂。到时,民将不民,国将不国啊!”

宋濂痛心疾首,前几句话还带着几缕质问的情绪,到得后来,尽是苦口婆心,讲至深处,甚至老泪纵横,因朱肃这般聪慧的苗子堕入外道而心伤垂泪。

“……”朱肃默然。宋濂一番苦心,他如何不知?但此老将儒家拔高到这般的高度,却也让他觉得有些如鲠在喉。

见宋濂一双老眼灼灼的看向自己,朱肃想了一想,问道:“宋师,既然如此。学生有几个疑问存于心中已久。宋师能否为学生解惑?”

“殿下请讲,老臣定然言无不尽!”宋濂精神一振,以为朱肃已经有了悔悟之心,遂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先生说,名教若摧,天崩地裂。可为何昔年尧舜之时,天下并无儒教纲常,儒门素来,却对其万般推崇,心向往之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