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464章 李善长倒戈

第464章 李善长倒戈

第464章 李善长倒戈

却说李善长浑浑噩噩,失魂落魄的上了马车,回到府中时,其弟李存佑正在门口等候。

见兄长回府,李存佑赶忙迎了上来,“兄长!您可算回府了。上位可解了我家禁足?”

对于这一次宫中相邀的原因,李善长虽然去时便谨小慎微,但李存佑是万分的乐观。他的兄长乃是大明开国的第一功臣,又素来受上位器重,不过是帮那些官员们出谋划策,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上位面前卖卖惨,这事想来也就过去了。这几日李府领皇命禁足,着实憋疯了李存佑,不能去秦淮河上游花船的日子,他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听到“上位”两字,李善长本能的一抖,一把推开想要搀扶李存佑,恶狠狠的道:“今上已经登基,上位岂是你能叫得?”

“自此之后,若不称呼陛下,我打断你的腿!”

李存佑惊呆了,不明白自家兄长为何突然这般激动。想要追问,李善长却已往后宅去了。

李善长挥退下人,径直走到书房之中,他越是思量方才皇帝所说的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就越是心惊。枯坐良久,竟找了根绳索,悬在了房梁之上……

“老爷,妾身给您熬了一碗燕窝粥……”见书房仍有灯光,李善长的一房妾室借着送粥的由头,敲了敲书房的房门。敲了许久,竟是无人应答,她斗胆一推门,眼前一幕险些让他魂飞魄散。

“来人!快来人啊!老爷……老爷上吊啦!”

整个李府霎时间鸡飞狗跳,无数小厮、下人赶紧冲了进来,帮着将李善长从绳子上拽了下来。所幸发现的早,李善长找来的绳子也不甚牢固,这位国公府的顶梁柱且还有气。不一会儿,李祺、李存佑等李家人也都来了,李存佑一见李善长模样,吓得魂飞魄散:“兄长!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滚,都滚出去!”缓过气来的国公爷明显怒气甚重,李存佑还想嚎丧,见李善长瞪着他像瞪着仇人一般,嚎了一半的言语也不得不吞了回去。还是李祺主持起了大局,先是让所有人退出书房,好让空气更流通些,接着又指了几位亲信管家,让他们封锁消息,万不能让这事轻易泄露了出去。

“祺儿留下……”安排完正想退出,却听父亲突然出言道。李祺愣了愣,终究站住了脚步。

等其他人都离得远了,李祺来到李善长的床边,叹了口气道:“父亲,何至于此?”

“祺儿,为父也不想……为父也不想啊!”

“悔不听你当初所言!”

说着,将老朱对他说的那一番不知所以的话,都说给了这个儿子。

“……问我是不是快七十岁,又说你忠心可用,这是嫌我活的太长,早该命丧让位了啊!枉我李善长自诩聪明,却晚来失节……陛下已动杀心,我若不死,如何能为你保全这诺大的家业?”

李祺摸了摸脸上的伤口,心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那日进宫告密之后,回来李善长没少责打于他。连这世子的身份,也要给一位素受宠爱的庶子。

若说心中无怨,那也是骗人的。可终究不能看着老父就这样丧命,于是李祺劝道:“陛下之意,或许是要爹您万莫插手朝政……爹,不如明日我们便回定远老家,自此耕读度日便罢。”

“哎……陛下有意收回勋贵的免死铁券和所囤田产,便是想耕读传家,如今也不能够了……”李善长摇头叹息,越想越觉得心疼不已。他本就没有兵权,自然不在以兵权换得田产不必没收的那些勋贵之列。如今他又被皇帝厌弃,即便陛下分派那海外建邦的资格,也必然不会落到他李家的头上。

要知道,他李善长原先可是开过定邦第一功,比徐达的功劳还要大些,若要分封外邦,肯定有他的一份。可如今……

唉!我李善长谋算了一辈子,最后竟是因小失大,晚节不保……

“爹,无妨。”李祺只愣了一愣,倒是比李善长看的更开些。“即便陛下要收回田产铁券,在定远老家不还有数百亩的禄田,总不至于活不下去。”

“为人臣子,本就该尽忠全节,爹您先前为了权柄财货,勾连结党,本就是不忠。纵使是做一农夫,保全了我李家之名,又何尝不可?”

李善长听得又是气恼,又是后悔,气恼的是这儿子竟如此愚忠,竟指责他这个当爹的不忠。后悔的是他怎的就忘了这忠字,以为做了这开国的第一功臣,便可独揽朝纲,忘了那谨慎之道。

千般悔恨,化作一番长叹,此时说什么也无用了。想起老朱年轻时的手段,李善长不寒而栗:他可没有这个儿子这般乐观,若上位……陛下打定主意要我死,就算躲回了老家,又有何用?

“不行,得想法子将功补过……”李善长皱眉沉思,方才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自尽,被阻拦后,也就没了这份寻死的勇气。况且,能够海外建邦、称孤道寡,对李善长这样极为好权之人来说,实在有莫大的吸引力。

若能,投陛下所好的话……

李善长顿时忘了伤痛,猛的从榻上跳起,开始在一本空白的奏疏上奋笔疾书……

数日后。

“《请立税务司以征商税疏》?”谨身殿,老朱看着这本奏疏上那熟悉的字迹,不由得有些讶异。

“标儿,锦衣卫不是来报说,前些日子李善长悬梁未遂,伤重安养吗?如何会给咱上了这份奏疏?莫非是遗折?”老朱疑惑道。他昨晚那话,确实有暗示李善长自我了断的意思,虽有一半是气话,但李善长若是昨夜就此死了,他也不会当真觉得如何。

对于大明前路上的绊脚石,纵使是曾经的同道老友,他朱元璋也不会容情,这就是他这个大明开国皇帝的作风。

但李善长没死成也就罢了,居然还一大早给自己上了本奏疏……这就值得商榷了。要知道,给那些人出主意以抗商税,就是那老家伙的手笔。莫非,那老家伙以为他现在倒戈,咱就会饶过他了?

老朱将奏疏丢到一边。

“爹,这奏疏,一早便由韩国公亲自递到了内阁。儿臣观看后,就立刻拿来给您御览。”朱标见老朱将奏疏丢在地上,赶紧珍而重之的将其捡了起来,掸了掸上头的灰,又复双手呈上:“儿臣觉得这份奏疏,您应该看看。”

“这奏疏所书之策……说不定当真能解我大明的燃眉之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