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476章 朱肃授徒

第476章 朱肃授徒

第476章 朱肃授徒

方孝孺所期盼的期盼的盛景来了,应天城中,但凡只要是个识字的,几乎都挤到了国子监的大门前来,把方孝孺和剩下的几个国子监的生员们给忙的脚不沾地。方孝孺录名录的手都直打哆嗦,只觉得这辈子写过的所有文字,都没有今早录下的人名多。

恩科报名的火爆,催生了应天城中一门职业的产生,那就是负责代买的二道贩子,此时称作“小倒”的。恩科是为了招募税务司使,圣旨上也明确说了此次科考术算的内容会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那还等什么?赶紧临阵抱佛脚,恶补起来啊!

城中诸多书坊之中,各种有关术算的典籍,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全都被文人士子门卷席一空。有些文人昔日只皓首穷经,对于术算一窍不通,却又买不到书籍,只得高价从二道贩子那儿购买。而那些二道贩子又大多不通文墨,只知道大面积囤积似乎与术算有关的书籍,以至于闹出了一个笑话,一些毫不相干的书籍,只因上面带了个“术”字,如《洞玄子三十六手房中术》等,也被席卷一空。

老朱一道圣旨,闹的应天纸贵,二道贩子和书商们赚得盆满钵满。

其间还有小插曲,一些从国子监退学的学子翻遍了市面上的所有术算典籍之后,愕然发现这些晦涩难懂的术算书,竟没有一个比国子监里的先生讲的更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

昔日他们觉得朱肃让李景隆、徐允恭这些勋贵家的二世祖给生员上课,是在侮辱他们这些生员,认为武勋之后不配教他们这些读书种子。现如今一步登天的机会摆在了他们面前,他们本可以领先其他人一步,却自断了后路。于是一个个都追悔莫及,齐齐聚集在国子监门前,祈求朱肃重新将他们收入门墙。

在他们看来,国子监如今缺额极重,只要自己放低姿态,给足那位年轻的殿下面子,这位年轻的五殿下就绝无拒绝他们的理由。

朱肃对此没有说什么,只是派出了一位童子,并告诉这些人,只要能在经史上胜过这个孩子,国子监就可以重新把他们收入门墙。

众书生只当朱肃拉不下脸,故而故意摆下了这个有些羞辱意味的台阶让他们下。不过如今科考在即,他们也就不计较了。这孩子看上去貌不惊人,皮肤粗糙手上还有老茧,一看就不是什么读书人家的子弟,莫非还真能胜过我们这些自幼读书的饱学之士不成?

却不料这个孩子虽看似平平,胸中才学却着实吓人,往往三言两语间,就道出了这些学子观点里的错漏之处,将所有人都驳斥了个体无完肤。

这群学子一个个都面如土色,在贡献了继梅子易、齐德之后的另一个民间笑料之后,纷纷掩面而走。

这孩子便是铁钟之弟、未来的大明名臣铁铉了。看着这些文人书生退走,他还颇有不解,私下里找到了难得忙里偷闲的朱肃询问:“师尊,您既然不想将他们收回门墙,为何不在一开始就明言拒绝,而是要弟子去羞辱他们一番?”

“他们毕竟也曾在监中学过术算,比起外头的那些从未接触术算的儒生,今科得中的几率无疑要更大一些。”

“您告诉我,现如今大明正处在革故鼎新的时候,应当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这样才能达成先祖先贤们所没有达到过的伟业。”

“可却为何要将他们拒之门外,让这些日后有可能位列朝班的文人对您心怀怨怼,凭空树敌呢?您不怕他们日后仇视新学、扯我们的后腿吗?”

朱肃当时正在审阅宋濂新鲜出炉的文章,闻言将手中的文章放下,回头看向这位相处还没有多长时间,却异常好学且一心为新学着想的弟子。他开口对铁铉道:“小铉,《论语泰伯篇》曾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你以为如何?”

被师尊骤然反问,铁铉很明显的愣了一下。低头思考了一会才回答道:“弟子以为,程朱对此言的解释便甚为妥当,程子曾云:‘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岂圣人之心乎?’;朱子亦曾说过:‘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程朱对这句话的解释,批评了汉唐之前曾流行的“愚民说”,认为孔子并非是觉得百姓愚笨不可教化。而是认为圣人的本意是“让所有人沿着大道前行是可以做到的,而让所有人都能知晓大道是办不到的。”

朱肃的新学虽反对程朱,但学术之争不是党争,并非要你死我活。铁铉作为新学门人,能够坦然承认程朱学问之中的可取之处,让朱肃心中颇为欣慰。

“你说的不错。”朱肃摸了摸铁铉微微有些发黄的额发。“你要记住孔子此言,要做一件事,并非必须要等所有人都能理解、认同你的主张的时候,才可以去做。”

“想要做成一件事,固然应该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但你不能追求这所谓的朋友里,所有人都和你一条心,都认同你的理想和主张。要怎么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这朋友的‘数量’,比‘质量’显然要更加重要。”

铁铉若有所思,但毕竟阅历尚浅,眼神中仍旧疑惑。朱肃笑了笑,继续点拨他道:

“为师一向不推崇过度崇拜先贤和圣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嘛!但是先贤的宝贵经验我们也要选择性的吸取,不能妄自尊大,全都想着推倒重来。”

“纵然是在朝中,许多人,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的人,其实都没办法看的太远,即便传授他圣贤道理,礼义文章,对他们来说,也只是用来作为进身之阶而已。”

“孔夫子在几千年前,就知道民‘不可使知之’了,不是‘难以使知之’,而是‘不可使知之’。足见圣人也对自己是不是能教化所有人持否认的态度。”

“那么这绝大部分人,难道就要置之不理吗?难道就要将他们排除出民族振兴的大业之中吗?你想一想,对这些人,我们应该怎么做?”朱肃循序善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