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582章 成亲之日

第582章 成亲之日

第582章 成亲之日

魏公徐府,正堂。

徐达、谢氏、徐允恭等徐家人陪于堂侧,徐妙云则身着凤冠翟衣,跪于殿中。一位宫中女官正为其宣册。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朕闻自古帝王,慎简淑德,以襄内政。咨尔徐氏,乃魏公徐达之女也。孝敬性成,淑仪素著。”

“今以册宝,立尔为周王妃。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枝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

“钦哉。授册。”

女官向徐妙云下跪,毕恭毕敬将王妃册宝递上,徐妙云接过,眼神儿却不自禁的瞥过了正站在一边的家人们。正想开口,不知为何,声音竟略微颤抖,忙正了正身子:

“臣女徐妙云,谢陛下隆恩。”

女官点了点头,露出抹亲切的笑意。“礼成,周王妃,请起罢?”

“呜……”听得这“礼成”二字,谢氏竟是眼眶一红,险些呜咽出声。她赶忙捂住了嘴,身边的丈夫徐达却已经发觉了妻子的异状,不禁嫌弃道:“你这婆娘,哭甚?五殿下乃世间英杰,大姐儿能嫁给殿下,是桩大喜事。”

“该笑,该笑才是!”

话虽是这么说的。可徐达自己,分明也是眼眶微红。

是啊,这次大婚之后,徐家即将远赴北边哈拉和林。大女儿却嫁在应天,这个年代车马路远,这一别,或就是永恒。

纵是疆场上铁血无敌的将帅,对子女又岂能没有柔情?

“……是我无状了。”谢氏挤出一抹笑脸:“是啊,该笑。允恭,不许哭,且笑着送你姐出门。”说着抚了抚大儿子的后脑。

“是……大姐,时辰已将至了,弟弟送您出门。”徐允恭擦了擦泪花,正要去扶徐妙云,却觉眼前一花,徐妙云已如惊鸿一般,扑进了谢氏的怀里。

“娘,女儿……女儿舍不得您。”

“傻孩子,傻孩子,又有什么舍不得的。按以往的规矩,都已经留成大姑娘了……肃哥儿是个好的……”谢氏一面安慰女儿,一面自己的眼泪也流了下来。见母亲流泪,谢氏的幼子幼女徐增寿、徐妙锦也都嚎啕大哭,徐家上下对这位大姐儿的不舍之情教人动容。

女官深知徐家地位之特殊,也有感于这一家人亲情深厚。任这一家人相拥了好一阵子,方才催促道:“王妃,且起身罢。五殿下尚在府外,陛下、皇后娘娘还在宫中久候。再这么下去……”

“是极,是极。不好让陛下久等。”徐达道。一家人匆匆擦了眼泪,谢氏赶紧为徐妙云整理着弄皱了些许的华裳。徐允恭咬了咬牙,上前对徐妙云低声道:“姐姐,若是五殿下胆敢对您不好,记得写信来哈拉和林寻弟弟我。”

“纵使是千山万水,弟弟也要……弟弟也要回应天来,好好教训殿下一顿,为姐姐你出气!”

这句话,他说出来有些心虚。朱肃虽不擅拳脚,但他徐允恭徐大少爷比他更菜。而且徐家男丁稀薄,但他们老朱家全是男丁,且还多的是朱棣、朱樉这样能够一个打十个的糙汉。

两家真要打起来,朱家兄弟要是上前助拳,他还不一定能讨的了好。

“怎能这般说?”却不料徐妙云拧了拧眉,面露不悦。“殿下为君,汝为人臣。安能口出恶语,以下犯上?”

“且父亲要为华夏镇守苦寒之地,彼处千头万绪,正需人手。你这个做长子的,正该锐意进取,好好服侍、襄助父亲,怎能因为我的一时之气,而妄言要与殿下争斗?”

“你且记着,在北边,定要好好孝敬父亲母亲,新学、科学的学问亦不能忘。身为徐家长子,不可再这般轻浮。也就是殿下心胸如海,纵得下你开这种顽笑。若是换个心胸狭隘之徒,你这般说,就是为父亲、为你自己、还有为你姐姐我招祸……”

徐妙云略发雌威,就训的徐允恭缩着肩膀,一脸可怜无辜又不敢辩驳的模样。徐达却是失笑。这闺女话里话外似是在训斥弟弟,实际上,却是因为允恭话里冒犯了五殿下,在为自家的夫婿出气呢。

怪道乡里的那些老人家总说女儿家的胳膊肘望外拐,只是这才刚宣完册,是不是也拐得太快了些?

鸾凤和鸣,夫唱妇随,也好,也好,哈哈哈哈。

被这么一打岔,徐家嫁女儿的不舍之意倒是去了些许。一家人将徐妙云送到了府门口,朱肃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徐允恭背着胞姐上辇,朱肃在一片爆竹声中躬身谢过徐达夫妇,而后催动仪驾,在百姓的欢呼与簇拥下往宫中而去。

“恭喜殿下!喜得娇妻!”

“谢谢各位父老。祥登,快撒喜钱!”

朱肃在民间亦素有成望,又是出了名的没架子的皇子,沿途所过,大有曾经和他打过照面的老百姓大声向他道贺的。若是见此,朱肃也总是笑脸相迎,转头便吩咐祥登撒钱要与民同乐。于是老太监祥登立马让随行宦官撒下喜钱,须臾之间,街道上下起了金闪闪的铜钱雨,百姓们更加喜悦,欢呼声、喧闹声、庆贺声不绝于耳。

好一幕盛世华章。

“制曰:今册魏公之长女,妙云为周王妃,命卿等,持节行礼。”

“拜!”

进入宫门之后,就没有那么随意和热闹了。大明朝皇子成亲的礼节循汉唐前宋之制,极为繁杂。分为纳采问名、纳征、告期、册封、醮戒、亲迎、合卺、朝见、庙见、庆贺许多步骤。朱肃身着亲王通天冠服,牵着同样一身盛装的徐妙云走过拱手拜贺的朝中百官,缓步走入举办婚仪的奉天殿。

殿中,朱标、朱樉、朱?、朱棣、朱桢等兄弟立于一侧,另一侧则是李文忠、常茂等等皇亲。殿中央则是老朱、马皇后夫妻二人。老朱身着十二缝皮弁冠服,马皇后则是穿着俗称为凤冠霞帔的燕居冠服。虽皆是大红的喜庆衣冠,却也极尽彰显天家之庄严肃穆。 “周王与王妃,拜见!”担任礼官的宋濂大声诵道。看着朱肃成婚,今日这位诸王之师的面上总带着一抹欣慰与喜悦。

“婚姻,王化之纲,法阴阳以肇人伦,礼先正始求窈窕,以承内职,思在进贤……”

又是一通晦涩难懂的祝福辞后,朱肃与徐妙云叩见皇帝、皇后,又按制跪拜长辈、奉进枣栗。之后又有议官送来膳食,二人于殿中第一次同饮共食,即为“合卺”之礼,象征着二人正式开始同甘同苦,彼此与共。行完合卺礼后,虽然之后还有朝拜、庙见、庆贺等礼,但通俗来说,此时二人的亲事,就已经算是完成了。

老朱看了看马皇后,而后站起身来,肃容道:“老五,你虽有才学,平日里却亦有少年无状、浮躁失礼之处。咱看你还未成亲,便将你仍旧视作孩子。然今日你已然成亲,便是已然成家立业,是个大丈夫了。”

“你且记住,自今日始,你需得行稳重、奉家国,不可莽撞冒进,亦不可心怀庸碌。”

“咱的这个儿媳是一个奇女子,你不可辜负辱没了她,知道吗?”

老朱意有所指,朱肃知道他是在敲打自己,都成亲了,别老想着当个躺平的闲王。这样的场面,也容不得他插科打诨,便也肃然下拜道:“儿臣谨记。”

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徐妙云,面上已然换上了一副笑脸:“妙云孩儿,咱这儿子顽劣的紧,平素多有异举。且劳你看好了他。”

“若受了什么委屈,便同咱说,咱绝不留情!”

“陛下容禀:殿下才学天授,乃开辟古今之人。所行偶有异状,也必是事出有因,绝非顽劣所致。媳妇且谢过陛下厚爱,此后必定侍奉丈夫、孝敬公婆,尊奉我朱氏先祖。”

徐妙云不卑不亢,话里话外,却全是回护朱肃之意。

“嗯?哈哈哈,你这女娃儿,和老五倒是绝配!”老朱非但不恼,反哈哈大笑。他转过头对马皇后道:“你瞧咱们这个新儿媳,是不是厉害的紧?”

“妹子你且看看,是不是有你年轻时候执拗劲儿?哈哈,徐天德生了个好闺女,却便宜了我老朱家,哈哈!”

“多隆重的日子,还没个正形!”马皇后拧了老朱一下,看向徐妙云的眼光,却是掩不住的满意。

“哈哈哈哈。”老朱今日真真是老怀畅慰,他站起身来,吩咐道:“既然大礼已成,你等且回府去吧!今夜尚有庆贺之仪,早早开宴,免得碍了洞房花烛!”

又被马皇后拧了一下,老朱这才住了口。须臾又开口道:“去罢,回去开席!传旨下去,今夜金吾不禁,咱爱子大婚,要城中黎民一并同乐!”

朱梓、朱杞等年幼的弟弟早耐不住在殿中久站,听到这旨意,知晓今夜城中必然热闹非凡,更是开心的跳了起来。最近甚喜黏着朱肃的十一弟朱椿,更是跑到了朱肃身边,拽着朱肃的袍袖问道:“五哥府中要开席吗?”

“十一想吃大蹄膀!”

虽然国用日足,但老朱和马皇后仍旧素行勤俭,宫里供饭的御厨,还是那个只会做军中大锅菜的徐兴祖。老朱家这几个孩子,听到有席面吃,一个个都早已如朱肃他们当年,看到朱标偷偷带进大本堂来的吃食那样狂咽口水。

“哈哈哈哈,好,今日五哥府里有的是大蹄膀!”朱棣哈哈大笑的出列抱起朱椿,笑道:“走走走,去你五哥府上。”

“四哥和小十一一起,吃光五哥府上的大蹄膀!”

……

王府街外,诸多来宾贺客络绎不绝,王府外摆上了绵延数里的长席,但凡往来的黔首百姓,只要说上一句吉祥话,皆能坐在这流水席上大快朵颐一番。商人们为了引得五殿下注目,更是在数日前便在城中大肆购买烟花等物。如今一入夜,应天府更是烟花不绝,爆竹盈耳。论起热闹,比之数日前的皇帝万寿也不遑多让。

至于王府之内,就更是喜气洋洋,张灯结彩。老朱夫妻正与徐达和谢氏说话,诸多皇子皇亲笑语攀谈,勋贵们亦是三两成群,其中以费聚费老三和蓝玉蓝小二的声音最大,两人都喝多了酒,也不知是在勾肩搭背,还是正扭打在了一起。只知道他们正说着要趁醉往沙场奋战,只是一会儿说要战西域,一会又说要平瓦剌,须臾又要朝拜老朱,请令出战……只是早已醉的不知道老朱在哪,只将殿上的一根廊柱当做了老朱,犹自三跪九叩,请战不止。

老朱不以为忤,反哈哈大笑。这些勋贵们虽尤粗莽,却是已经不再惦念着那一点小家子气的富贵,众将皆豪气不失,一如当年。让他老怀大慰。

朱肃被拖着一桌一桌的敬酒。那几个勋贵叔伯在酒桌上丝毫没有顾及他马上要洞房,一个个都是海量酒豪,却偏生要加起来合斗他朱肃一个。幸而有几个已经成年的兄弟帮衬,朱标、朱樉、朱?、朱棣四兄弟帮着朱肃挡掉了不少的酒,朱肃也事先在自己的酒里动了手脚,偷偷掺了水……饶是如此,此时的兄弟几人,也已经有了六七分醉意。

寻了个外出放水的借口,五人一同连滚带爬的离开了殿门,留下了身后老朱和喝疯了的众勋贵们如鬼哭狼嚎一般的笑声。朱肃看着身后的门楼顿感心有余悸:别看如今已经开邦建国了,平日里也一个个的架子都端的十足。但只要喝疯了,这群人果然还是都一个个的露出本性来。

什么开国勋贵,什么百战名将……这一个个能被请上凌烟阁的好汉子,从本性上看压根就都是土匪啊!

“四弟,五弟今日都成亲了。”兄弟几个一边放水,朱标一边对朱棣道。“你这个当哥哥的,反而次次寻借口避开说亲。”

“都已立了大功,加了九锡,怎仍一副任性小儿的模样……父皇有意联姻宋国公,你也是我朱家皇子,若是有意,大哥为你牵线搭桥怎样?”

朱棣原本脸上还有三分醉态,忽闻此言,神情顿时一肃。他沉默了一会,终是摇了摇头,“大哥,你知道的,弟弟只愿意做你和爹、还有雄英的冠军侯。大明如今,诸多大业尚且未竟,又何以家为?”

“……你我本是亲亲兄弟,你又何必!”朱标一滞,摇头叹了口气。朱棣的心思他明白,无非是还在在意那所谓的靖难一事。也不愿因为子嗣之事,引得他与老朱忌惮。

或许还有不想生出朱祁镇那个丢人现眼的东西,败坏他燕王英明神武之声名的原因。

只是这四弟毕竟已过二十,虽然因为朱肃提出的“本源未固,不可成亲”的理论,大明上下勋贵皇子成婚生子的年龄大都推迟到了十八岁上下,二十倒也不大。但这位四弟很明显是铁了心思不愿留下后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四弟不愿生育,又该如何是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