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论

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论

朱肃的话题转移的很生硬,不过朱?却并没有继续追究,而是被他的新话题引起了兴趣。“老五何出此言?”

“莫非,你觉得……这一次的天花,实际上与孔府有关?”

“我也只是猜测,实不敢断言。”朱肃道。“衍圣公府危急存亡,眼看已行将就木。在这个节骨眼上,衍圣公却正好因顾忌南宗祭孔之事来京,又正好因京中天花爆发,而有了‘天意示警’的攻讦新学、挽救孔家富贵的把柄。”

“如此环环相扣,天下果真有这般的巧合?倒似是因为孔府将亡,而行险背水一击……”

“他来京中,倒也不算突兀。南宗进京打点上下,孔希学身为北宗,想着入京阻拦,亦是无可厚非。”朱?摸着下巴陷入了思考。

“只是这天花……确实来的太巧了些。偏偏在孔希学入京的这个节骨眼上,爆发了天花疫病。且方一爆发,孔希学便立即做出了反应,煽动了朝臣在宫门口伏阙上书……他果真敢有谋害雄英的胆量?”

朱肃心想这些人有何不敢的,后世老朱家的皇帝都有溶于水的,更何况雄英还只是区区一个太孙。更何况孔家累世封爵,在曲阜地方,早已自成一国。为了这泼天的富贵,莫说太孙了,便是这整个大明,只怕他也敢害得。

即便引来异族入寇,他孔家了不起再修一张降表,也就是了。

将这利害与朱?说了,朱?沉吟稍许,亦是同意了朱肃的说法。“如此说来,孔家还真有嫌疑。我这便去让父皇下旨讯问……啊不,此事事关皇亲,还是交由我亲自审问好了。”

“老五你先去就寝。等病好了,还有许多事要你操劳。”

“三哥且去。”朱肃点了点头。他如今亦已种了牛痘,今日正是痘发沉重之时,确实不宜太过劳动心神。

于是朱?挎剑而出,夜入谨身殿请令。当夜宫门便开,晋王携数十天子亲卫入诏狱审讯。他的行动力极强,不过次日,便审讯出了端倪,与锦衣卫指挥使蒋??一同入宫报讯。听闻孔希学竟是此次传播天花的罪魁祸首,仍在谨身殿彻夜处置国事的老朱不由得龙颜大怒。他本就因忧心马氏、朱雄英和朱肃心焦不已,难以入眠,嘴上都熬出了燎泡,此时闻听了这样的事,更是气的暴跳如雷。

“什么?那贼厮竟敢引天花入京?贼子!贼子!”老朱怒目圆睁,怒发冲冠。

“是,晋王甚通刑讯,臣自叹弗如。在晋王殿下的讯问下,孔希学已全然招供了。”

“盖因孔希学养在外院的一名妾室不慎染上了天花,孔希学彼时正走投无路,便在这天花上动了脑筋。”

蒋??禀道。他为人古板,面相比之毛骧少了几分阴冷之气。可若论忠心与牢靠,却是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老朱但有所命,他无不尽心做成,纵使杀得尸山血海也在所不惜。因而上任方短短数日,已经有了“催命钟馗”的“雅号”。

“孔希学使家仆携其妾室遗留衣物火速入京,才至应天,那名叫做孔三的家仆便发了疫病。他不敢入城,便在城外赁了一处民房暂歇,天花便从那儿传了出去。”

“好个孔贼,先时怕不是还想将天花直接散在城中……若是如此,应天城中商贾南来北往,岂不是要害了大明半壁?更莫说这城中多有官署官吏,若是不慎传给了哪个大员,朝会之时再染给了父皇……”朱标在一旁听着,已是大怒不已。他本性仁善,实在无法料想有人竟然会想出这般阴损至极的法子。一面动怒,一面却又不寒而栗。“事情闹得大了,反而彰显得天意示警更有分量。孔家为了富贵,屈膝异族,尊大字不识的忽必烈为儒学大宗师的事都能做得,不过是在暗处招引疫病而已,又有什么不敢做了。”朱?在一旁道。“只是他也没想到,那孔三并未入京城,天花的势头比他先前料想的要小了许多,故而他联络党羽,又是伏阙上书,又是在朝会上联名叩请,为的就是壮大天花的声势,把‘天意’这件事做实。”

“禽兽弗如!”朱标怒骂。

“咱原只想着削了孔家爵位,再抄了孔家三族,如今看来,倒是便宜了他。”老朱冷声道。“老儿如此会谋算,若不将他九族都算进去,岂不是显得他孔希学无能?”

“蒋??,你再去一趟曲阜孔家,咱要拿他孔家这只鸡立威,让天下人都知晓知晓,似这般‘世修降表’‘善于谋算’,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今次不需要你留情,要将孔府田产、宅院、金银、仆役等满门全数抄没!一粒米、一根线都不许留下!”

“记住,九、族、勿、论!”

老朱端的是一个咬牙切齿。

“臣,领旨!”蒋??躬身,毅然领命而去。族诛圣人末裔,必定要承担极为沉重的骂名。然蒋??却丝毫不见犹豫。陛下都不怕担此骂名,他又何惜此身?

前任指挥使毛骧亦是满手血腥。最后还不是能出海为国建功立业。大明朝并无兔死狗烹之先例,有幸能身为如此雄主手下之鹰犬,他蒋??但知尽忠而已。

“标儿,你去教报社将孔家之所为全都捅搂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这圣人后裔是什么德性!另外遴选孔氏南宗之人入主曲阜,承继孔子香火。”怒归怒,身为帝王,老朱却依然维持着身为帝王该有的理智。孔家身为圣人之后,总该有人接续香火。否则纵使孔希学仍有余辜,只怕士林亦会生出波澜。

“拟旨,给南宗孔氏在曲阜划几亩地,让他们好生看护孔林圣人陵墓。并效仿唐时先例,封圣不封裔,只晋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其后人则不再褒封。”

“自今日始,圣人后裔不得无功封赏,不得无故袭爵。”

“圣人不避艰险,不慕富贵。他们身为后人,更该承袭才是。袭了爵住着美宅大院,每日里指派着佃户做活,自己则在高屋子里作威作福,像什么样子?”

“另外告诉南宗孔氏,此后好生耕读传家,袭爵衍圣公一事,不必痴心妄想了。”

封了孔子为至圣先师,这是给了士林儒生们一颗甜枣。而不教南宗袭爵,这就是防范于未然了。老朱纵怒,帝王之术亦是炉火纯青。只可惜了南宗孔氏,好不容易以为抓住了机会,倾家荡产入京来走门路,却因着这轻飘飘的一张旨意,注定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这也是华夏前进路上的必然。因着祖宗功业而世世代代坐享富贵的事,本就不应该再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