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603章 疑心吕本

第603章 疑心吕本

从卷宗上看,吕本的经历丝毫没有不妥。

吕本原任左司郎中,行事谨小慎微,颇有政绩。本可拔擢为一户主事,却因种种原因,移往山东任盐运都转运使。

其在山东任上兢兢业业,薄有微功。又因朝廷组建宝钞提举司与大明银行,抽调了不少户部官员,因此调吕本回朝入户部任职。

其人对新学旧学之争,并无明显偏向,为官也算正派,不贪不占,不群不党。不过他终究是圣人门徒,回京赴任途中经过衍圣公门第,前往拜会一二也属无可厚非,且还更显得他光明磊落。若是故意过门不入,反倒是趋炎附势了。

这样一位可称贤良的好官,朱肃之所以会关注到他,还是因为其在原先历史上的那层关系。历史上朱雄英出事后,从结果上看,得利最大的便是朱允炆与其母家吕氏。而吕本在历史上,便是朱允炆的亲外祖,太子侧妃吕氏的生身父亲。

不论历史上朱雄英出事是否有吕本插手,只说这一次,朱雄英再度险些夭折,而卷宗之中竟又出现了吕本的名字……单是这点,就由不得朱肃不新生疑窦。

只是,这个时间线的朱标并未娶吕氏为侧妃。纵使冒险害了朱雄英,于吕家又有何好处?莫非真是巧合?

“娘,关于这吕本平日所为,您可有记得什么不?”朱肃思来想去,也没觉得吕本有什么动机,便随口询问马皇后道。

“娘一个内廷妇人,又不干政,留意一个外朝朝官做什么?”马皇后笑道。“也就是前些年准备给标儿纳侧室的时候,险些取中了他女儿吕氏。”

“后来你也知道了,你将后世的那些事儿告诉了你爹,你爹因气愤那个叫朱允炆的孩子,便断了给你大哥纳侧室的念头。连带着对这吕本也看不过眼起来,原也算是个懂分寸的朝官,也没犯什么事,生生给外放去山东运盐去了。”

朱肃哦了一声,突然想起自己在昔日与平阳三老辩论时也曾见过吕本。印象里是一个面貌和善的中年人,模样不甚起眼,时常给新学和旧学官员做和事佬。有了这印象,心中的疑虑又稍稍减了几分,接着问道:“那娘可知晓,那吕氏如今嫁了谁人?”

“这倒是未有所闻,想是未嫁。吕本昔日在建国之前便投了你父,算起来也是从龙旧臣。若真与人姻亲,该是会往宫中递一份喜帖才是。”马皇后道。她的记性极好,昔年未立国时,还曾帮着出征的老朱安抚后方,吕家若有帖子文书送来,她断是不会不知道的。

“那时吕氏年纪也轻,才十二三年龄。后来你不是倡导女子十八再嫁人生养,朝中如今风气早已不似往年,多有勋贵官宦人家担忧早嫁害了女儿性命,因而让女儿晚嫁的。”

“这般算来,如今这吕氏尚不过二十,吕家亦是官宦人家,便是仍未嫁人,也没什么稀奇。”

“还没嫁人?”朱肃的眉头再度皱了起来。他一面思考着,一面微曲着手指,轻敲着手中的卷宗。马皇后也不打扰,只静静的看着这个正为兄长嫡子安危尽心尽力的幼子。朱肃忽而想到了什么,回头道:“会不会……会不会吕氏仍想着要做太子侧妃,甚至还想着日后扶自己的子嗣坐皇位?故而他们借着孔家散播天花的机会,因势利导,将祸事引到了雄英的头上?” 听到朱肃如此荒谬的猜测,马皇后不由失笑:“你啊你,还真是想的魔怔了。先不说什么扶自己子嗣坐皇位……她吕氏如今可连我朱家的门都未入,尚未入门就想着谋害嫡子?这谋划也未免太远了些。”

朱肃有些泄气的放下了卷宗。其实他也觉得这个猜测确实有些扯淡。即便吕家真因为险些入选侧妃而有了非分之想,那么他们如今最迫切的难题,也应该是如何重新被选为侧妃。其间,还要能确保斗倒常氏,确保生下嫡子,确保能上位正妃……中间相隔的步骤实在太多了,相较起来,谋算朱雄英在现阶段,压根无法获得任何的好处。

杀害太孙要冒的风险太大了,为了一个暂时还没有影子的好处,去冒这样的风险,无论怎么想都不值当。

“你啊,只因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后世记载,便对吕家产生了怀疑……却未想过如今的吕家还不是皇亲国戚,也并无祸乱朝纲之举……单凭心中臆测便欲加之罪,那岂不成了莫须有?”马皇后劝诫朱肃道。

“便是想肃清危险,也该循序渐进,断不可殃及无辜。这世间诸事,本不就该是按部就班?哪有凭这臆测就能直接寻到关键,一蹴而就的。若是犯了心急的毛病,走了邪道,日后必是要遭反噬的。”

“您说的是。”朱肃并未辩驳,他知道马皇后的劝诫十分有道理。只是心中的那一点违和的疑虑,仍旧是挥之不去。

“一蹴而就……吗。”

……

在马皇后的特意劝诫之下,老朱终究没有对与孔希学联络过的所有人全都大开杀戒。不过其实这些人也早已处理了大半,他们大都与孔希学有过联络,是隐藏在朝中的旧学官僚。

这些人多是元庭旧属,在空印案后侥幸存得性命,大都谨小慎微。这一次受孔希学煽动,以为是扳倒新学的最好时机,故而大都站出来背水一战。却未想到朱肃与戴思恭竟治好了天花,将他们最大的仰仗消灭于无形。最终被暴怒的老朱一网打尽。

历史上的老朱拔除这些毒瘤之后,因文人牵连甚广,论起来不是师生就是同年,治国又离不开文人,并无其他能替补犯官所留下的空缺的法子。因此虽是杀了一茬又一茬,肃贪等效果却收效甚微,其活着时候还好,待其一死大明文人复又奢靡贪污、排挤武人。甚至由于天下的喉舌都掌握在这些文人手中,文人们又彼此兔死狐悲,到得最后,一心要给大明天下杀出一片清明世界的老朱,竟被文人们暗自冠上了暴君之名。

而现下不会了,在诛灭了顽固的朝中旧学势力之后,朱标的科举改制已是势不可挡。那些旧官僚所空缺出来的位置,注定会有行事更为腾勃、志向更为远大的新学文士填补。大明的朝堂,很快焕然一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