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837章 将士归国

第837章 将士归国

第837章 将士归国

陈祖义一亡,南洋东海再无贼寇为患,海晏河清。又呆了几个月,直到处理完了陈祖义余孽及三佛齐租界的设立之事后,朱肃便向汤和、常茂先行告辞一步,与李景隆一同往应天复命。

另一边,与朱肃兵分两路,往北方追查延安侯、吉安候聚奴造反案,负责肃清给二候大开方便之门的边关诸将的朱棣,业已过了长江。他这次回来,不止锁拿回了不少大明边军之中枉法贪赃的军中败类,同时,还会同了平凉侯费聚、姚广孝等西征帖木儿帝国的明军本队。西域路远,费聚与姚广孝等人一路沿陆路领兵回师,倒正好和朱棣撞了个正着。

直至此时,昔日西征帖木儿帝国、光复西域的大明之功臣良将,才算得上尽数凯旋了。

朱棣这一支明军出征,可称得上是战功赫赫,先是以一偏师出塞,周旋草原诸部之间,襄助魏公徐达、魏世子徐允恭保全北疆榷场。期间以战养战,越打越强,为大明收服了两支成建制的蒙古铁骑。

而后又转战哈密,击破瓦剌大汗也速迭儿,收服亦力把里,光复西域汉唐故土。之后又顺势进军中亚,遏住了正在强势发展,或可能成为大明威胁的帖木儿帝国之咽喉。

朱肃这一路兵马,所为亦是可圈可点。其剑走偏锋,行海路奇袭中亚,一路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在南洋设立了许多租界、商港,又击破不尊奉大明天朝的德里苏丹国,使华夏之兵威第一次到达身毒之地,使得天朝教化传至昔日之佛国,“感召”了无数位于身毒蛮夷小国赴往大明称臣纳贡,尊奉大明为宗主。

且,因为大明之影响力遍及腹背,地处高原、兵锋难及的吐蕃、乌斯藏诸部,也纷纷遣使入应天府,表达愿意向大明称臣之意。

之后朱棣、朱肃两志兵马合并一处,其利断金,力敌有志恢复成吉思汗故土、野心勃勃的瘸子苏丹帖木儿,将对大明心存觊觎,且正在崛起的帖木儿帝国扼杀于崛起之时,使大明的影响力到达了欧洲大陆,奥斯曼、拜占庭、佛郎机等诸国,皆闻大明之名。

这样的大功,可说是震古烁今,也不为过。之后搂草打兔子,顺便解决了吉安候、延安候两位侯爷的叛乱,以及南边的白莲教和海寇,以及北面的边将贪腐问题等功劳……倒是显得没那么耀眼了。

这数场战役的胜利,给大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横亘在南北商道上的帖木儿帝国与陈祖义集团覆灭了,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尽都畅通无阻。光是这一点,就能在日后给大明带来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商税。更别提将大明的影响力遍布于欧亚诸国,万国特产的香料、矿藏等物,亦为大明所尽有。大明的租界星罗棋布,遍布于整个亚洲。

这些正在建设中的租界和商路、贡道,将会变成一条条为大明帝国输送血液的血脉,使得华夏帝国的底蕴越发强大。一个前所未有的华夏正在冉冉崛起。

同时,也打了那些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迂夫子们一个耳光:谁说开疆拓土之策,就是穷兵黩武?妄自尊大,畏首畏尾,才是败落之道!

华夏这只巨龙,那原本沉睡在故纸堆里的进取之心,开始全面醒转…… 朱肃与朱棣先前是以一偏师轻舟归国,朝野猝不及防,连个像样的接迎仪式也无。后来又出了唐胜宗和陆仲亨那档子事,朝野上下更是没有闲暇去筹备什么仪式。然而这次连大军也归朝了,要是再没有一个像样的接迎仪式,莫说老朱,就连天下万民也不乐意。

礼部在数日前就派人将朱肃朱棣拦在了江左,并和两位皇子和诸将士们核对了迎接凯旋大军的全套礼仪。老朱特意教钦天监选定了黄道吉日,受颇有工作狂潜质的老朱、朱标两父子影响,素来绝难有休息之时的大明朝廷破天荒的休朝一日,由朱标带着满朝文武齐至应天城外的燕子矶,恭迎凯旋将士过江。

这日到燕子矶迎接凯旋将士的不止有在朝的文武百官,还有致仕官员、士林名宿、勋臣功卿、皇亲国戚。甚至连京中各大寺院道观的僧尼道士、驻留鸿胪寺的各国使节、各大商会的会首豪绅,乃至凑热闹的黔首百姓、想要一睹大明天兵之威的士人童子,各色人等,皆汇聚于此,燕子矶已是挤得满满当当。

所幸近几年大明亦是大事频频,负责此事的礼部也不是头一回组织这般大的盛事了。且经过老朱的数次铁腕清洗,如今大明选拔上来的官员早已不复昔日那般,多有从故元朝廷所遗留下来的滥竽充数者。当今礼部尚书任昂虽是元朝至正年间的进士,然其精习六艺,绝非食古不化之腐儒。

其人勇于任事,对新学亦颇有研究,对朱肃与宋濂等新学领头人提出的“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之准则亦是十分推崇。他曾奏请摧毁天下淫祠,以刹天下邪门外教作乱之风,使得民间风气一清,又曾主持各地外邦入贡诸事,制定冕服之制、大成乐器,厘定诸军平云南之功等等,无不井井有条,是为大明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十分受到老朱器重的能吏。

在任昂的主持下,礼部事先在燕子矶划分好了不同的区域,前来迎接的各色人等按照身份分别等候在不同的区域中,虽是拥挤,却也井井有条。

码头上,礼部搭设的彩棚足足有三丈六尺,其上红绫高挂,旌旗飞扬,歌舞声乐俱都齐备,因担忧迎接队伍之中或有年老体衰孱弱者,道路两侧甚至还扎了许多的棚子,棚中有茶水伺候,供难以久站者暂坐稍歇。

渡江的战船自不可能用远航的宝船,但长江水师所用的三层楼船,亦是足壮大明上国威势。船上,大明远征将士个个都将身上本来伤痕累累的铠甲擦的锃光瓦亮,他们高挺着胸膛,代表着所有远征的袍泽,准备接受来自故国父老们的礼敬与恭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