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937章 文艺之重

第937章 文艺之重

第937章 文艺之重

“读……读书?”朱标有些愕然。

他敏锐的捕捉到,朱肃所说的“武人”,并非单是指将官、佐贰,指的,是包括军卒在内的所有武夫。

“这,为何要如此?”朱标倾着身子问朱肃。

在这个整体识字率不超过两成的时代,读书识字,毫无疑问,是被视作了上级阶层的某一种特权。只有家中有钱财,才请得起塾师教谕,买得起笔墨纸砚。而习得了读书识字之人,也会在底层社会受到普遍的尊重,替人写个字、算个账,都能谋得一份不错的生路。

而当兵的……说来不好听,但确实大多都是些生计无着、刀口舔血的粗人。做的,也是拔刀子杀人的买卖。要他们读书?他们能读的进去吗?

读进去了,又能如何?有了更好的生路,当个逃兵回乡卖字画吗?

“大哥您啊,是陷入了一个误区……要想缔造仁义之师,要改造的,不该是军法,而该是军魂。”朱肃道。“军法者,规也。以规束之,要是有了空子,军卒们自然会钻。”

“规矩多了,还会伤及军心,使军卒们不愿意干。”

“而仁义之师的‘仁义’二字,却是德。有规无德,如何能真正算得上仁义之师?只要远离京师,天高皇帝远,或是规矩不严,将主不以为然,军卒们自然放任自流,将‘仁义’二字抛之脑后了。”

“今人总分文武,认为文武不能合流,似乎文武之间,务需泾渭分明,文官不能杀敌,武人不可读书……然百年之前,世人何分文武?文武之别,当在其职,而不该在其识也。”

“当在其职,而不该在其识……”朱标低头思忖,握在手中的酒杯已送到了唇边,却是久久未动。他忽然抬起头来,道:“五弟要新学子弟重拾君子六艺,使读书人皆懂骑射御三艺,也是做如此想么?”

“当然。”朱肃笑道。“秦汉之时,儒生亦能拔剑杀敌,多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者。先人如此遗风,我辈安敢落后?”

“同理,文人可学武,武人为何不可学文?学文可通理,若是军中人人皆识仁义之理,那么这支军队,可不就是兄长所说的仁义之师?”

朱标再次露出沉思之色,虽然朱肃说的很有道理,但作为已经执政多年的他,还是感觉朱肃所言有些流于表面。他问道:“如此虽然甚好,却实难以实现。”

“我大明军卒数量,何止巨万?怎么可能教所有人读书……去何处找来这么多的教书先生?”

“况且,若真如此,朝中又要增设多少职位?增添多少开支?若能有所成果,那也就罢了。可若毫无建树……”

“何必增设?”朱肃笑了笑。“如今军中,不就有十分适合教军士们读书的职位么?”

“嗯?”朱标一愣。“是何职位?”

“监军。”朱肃道。

监军,这个对军队而言臭名昭著的职位,在历史上,着实留下了许多的骂名。

历史上,有太监监军,有文官监军,一般而言,皇帝信任文官,文官便是监军,皇帝信任太监,太监便是监军。 因其职务,便是替皇帝,牢牢掌握住这支军队的所有权。故而,手握监察之权的监军,在某些层面上,往往也使得一军之主将忌惮不已。

因监军手握大权,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节制主将,甚至变更整支军队的决策。故而,在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监军以外行指导内行的战例,因为监军害得大军全军覆没的,不在少数。

老朱对此深恶痛绝至极,因此,大明虽设置了监军之职,却也有各种不成文的条条框框,严格约束监军在军中的行止。因而,明初时候的监军,往往都是些泥雕木塑的闭口菩萨,在军中时,只充作是皇帝的耳目,是闲的不能再闲的闲职。

朱肃的主意,就是给这些徒领薪俸、没什么其他用处的监军们加上一层职能……

“你是说,让监军给将士们说书、讲故事、组织大家伙儿唱戏?”朱标瞠目结舌。

军中?说书?唱大戏?这是戏班子还是官军?

“不止说书,还有帮助将士们办夜校、写家书,向将士们解读朝廷的政策、讲解军法的深意等等。”朱标道。“大多数将士们大字不识,这也就限制了他们的见识,只知晓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明白朝廷的大义所在……那就得要有一个人教他们才行!”

“寻常的教法,必会引致士卒不满。但说书、唱戏这些,不也是让人们懂得事理的好手段?”

“咱们想让将士们读书,不是要让他们拜夫子、考秀才,文质彬彬,而是想要让他们明事理、识大义,而这些,说书唱戏,通过各种他们喜闻乐见的戏文、戏曲,正是最好的引导他们心性思想的良方。”

“至于夜校,则可以进一步培养将佐,或可使得我大明,能够出现更多允文允武的良将。将为一军之胆,若是将领得通事理,还担忧军卒不知仁义么?”

朱肃的法子,是将监军的职能,与后世军队中的“政治委员”与“文艺委员”相结合。左右监军这个职能放在军中,不是拖主将的后腿,就是闲置着白白耗费朝廷的薪俸……若是贸然增设新职,大明上下还不知要起多大的动静,而让监军来做这等事,正可以将改制的动荡降低到最小。

这个法子,是已经被后世给证明过的,朱肃对此十分具有信心。

朱标却是疑窦重重,有些动心,又有些不敢置信:“这……当真能成吗?”

“军中设置曲艺,真不会使得士卒们玩物丧志?”

“如今应天府内,人人向往开疆,世间游侠,亦多有为我大明出力者,这还不足以使大哥释疑么?”朱肃道。

“一本三国,使得人人尚武;一本射雕,使得豪侠争相为国,足可说明文艺之重,可引导社会风气。”

“兄长以内阁将报社、戏园等纳入朝廷管辖,就是为了掌控大明上下风气……今日军中风气不靖,因何没想过用同样的法子改善军中风气?”

“监军负责军中文艺,掌管军中舆论,百利而无一害。大哥何不先试试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