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960章 新军制功成

第960章 新军制功成

第960章 新军制功成

这个时代,还是十分讲究尊师重道的。凭借着夜校的宣讲,朱雄英与方孝孺、解缙三人在士卒之中,收拢了一定的军心与声望。人人都知道,如今军中来了三位平易近人的“先生”。

成功在将士们心中建立威信后,朱雄英与方、解二人便开始进一步和将士们打成一片,朱雄英每日里都十分忙碌,忙着前往各处军营与士卒们谈天说地,以及探视伤兵、调和士兵之间的争端,甚至帮助士兵们书写家信等事务。

这对朱雄英也有好处。往昔,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孙殿下,虽然朱标与老朱亦十分重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但,北地的苦寒与士兵们的艰苦环境,是他所未曾体验过的。而在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士兵们谈心的过程中,朱雄英又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了大明各处的情形与境遇,结合往昔先生们与祖父、父亲、五叔朱肃等人的教诲,让朱雄英的见识与素养飞速的上升着。

朱雄英每一日都有所得,每日里,向方孝孺解缙讨教学业之时,其成长速度连方孝孺与解缙二人都甚为惊讶。朱雄英也是越发明白,为何自己的五叔曾告诉自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大明的第三代储君,在这苦寒的北境之地飞速成长着。

常茂、常升也感觉到了军中的变化。以往,作为一军主帅,他们往往需要花费极大的心力去整肃军法、提振士气,平息军中伤兵与思念家乡的士卒的怨气,调解士卒与士卒之间时不时发生的矛盾。

身为主帅,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做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倒是指挥大军作战,其实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能将这些小事做好,往往,便可以称之为良将了。毕竟做好了这些事务的军队,其战斗力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而如今的大宁城内,这诸般琐事,皆由朱雄英这个监军代劳,且在监军下属的“政教处”与“文艺兵”的双管齐下之下,军中将士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程度的上升。

将士们对于自己的军人身份,认同度越来越高,做事的积极性也上涨了。

常茂常升等军队中的首脑人物,可以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整理各方消息,调度大宁都司军队的重点上,而不用再因为军中诸多琐事耗费心力,指挥效率也是大大提升。

已经数次决策正确,调动了军队,围剿了几支在草原上来去如风、袭击过往商队的马匪队伍。

在调动军队这件事上,作为监军在军营日常事务中活跃的朱雄英,则严守新式军制的监军不干涉军队指挥原则,即便面对常茂的有意询问,也完全不发表任何意见与看法。

只是默默遵从作为主帅的常家兄弟的指示,最多也只是负责在战前动员之时发表演说,以提振士气。

这样主帅与监军协作治军的方式,也让常家兄弟大为推崇。

“前次我军出击,追斩马匪三百,自身损失不过数。如此战果,全因我军上下一心、将士用命。”

“且将士们大都深明大义,大军所过,竟是秋毫无犯,甚至有数十边民感念我军仁义,亲提箪食壶浆以犒王师者。”

“此乃新式军制之大功也!谁能想到,如此数量庞大之大军,竟也能以政教文艺之法进行教化!如此王师,古之仁义之师不外如是!” “殿下,此番我等赴北,可谓是大功告成矣!”方孝孺看着手中朱雄英从军议中递过来的战报,不禁激动道。

“是啊,太子与周王殿下的‘监军’之策,实乃不二良方。”解缙也赞叹道。虽然这事是他们一手做成,但能有这样的成果,还是让他感叹不已。“军中人员,动辄数万,上下生死,多操于主帅一人之手……其实要管理这数万大军,其难度,已经不亚于要管理一座州府城池了。”

“偏偏从古至今,无人想到将军中诸多事务管理细化,如治国一般,分文武衙门治军……监军与将军,本就该与朝中文武一般精诚合作,方能更好的如臂指使,发挥大军之实力。”

“且赋予监军政教之责,使得军士知晓大义道理,便不虞大军有反叛之危……这不比先前只赋予监军干涉军务之权,更要好上百倍?此策虽看似没什么出奇,只是稍稍改动了监军之职权,却是有四两拨千斤之效。使得朝廷与军将、士卒以监军为媒介,连为一体。”

“妙,实在是妙!”

方孝孺亦是点头。他与解缙都是读书人,原先,是多少有些看不起武人的。但如今却觉得,即便是不能入朝为官,做一个襄助大将管理数万大军的监军,打造出一支支建功立业的仁义之师,也十分不错。他转头对朱雄英道:“太孙殿下,如今大军已然功成。”

“是否该回返应天,奏请建立监军处了?”

他与解缙,都十分希望这个全新的衙门“监军处”,能够尽早建立。那时,作为跟随朱雄英推行了新式监军军制的他们,也将成为这个新衙门的主官之一,正式进入朝廷一展抱负。

“还不成。”却不料,竟是解缙摇了摇头。“只是些许马匪,京中百官,以及五军都督府,未必便会同意改革军制。”

“这点微末功勋,还是太小了些。我等能够看到大宁军中的变化,可没有大功,京中的大人们未必能……”

“解先生说的很对。”朱雄英道。“父亲与五叔的原意,是想以击败鞑靼之功,来彰显新式军制之优秀,从而推动设立监军处,将监军改革推行至其他各军。”

“但,本雅失里遁逃,想来已是惊弓之鸟……要想在茫茫草原擒住此獠,无异于大海捞针。”

“我们必须有其他的足以说明新军制优秀的功绩,才能推动朝廷设立监军处,推行新军制。”

“其他的功绩?”方孝孺不解问道:“殿下指的是哪方面的功绩?”

“我欲,彻底收草原诸部降军之心,以彰新军制之优秀。两位先生以为如何?”朱雄英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