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879章 长安乱

姬唐 第879章 长安乱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879章 长安乱

第879章 长安乱

李世民当然会感到不平衡了,自己堂堂天子整日为钱财发愁,但人家倒好,走在路上随便捡点都比自己累死累活的强,这找谁说理去?

“我滴个乖乖!”

这下众人都感觉到了震撼,没想到那地方竟然这么富有?

“那地方是否适合百姓生活?能否进行耕种定居?或者说那里的气候中原百姓能否适应?”

李世民直接说道。

这样的地方就不应该让这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正所谓天与之,不取何如?

“启禀陛下!”

唐检脸上没有丝毫意外,他对自己的这位陛下了解的很,当知道有这样的地方后,怎么可能忍得住?

“据带去的老农所言,哪里北方大陆中部的位置和大唐长江以北地区气候区别不大,北方严寒之地就和现在的草原差不多;而南方大陆的气候北部和长江以南气候相似,南部炎热地区也和现在大唐南方交趾地区相吻合,所以,哪里完全能够适应中原百姓生存!”

当唐检说完,不论是李世民这个皇帝,还其他人都不由自主地从内心生出一种异样的心思!

和大唐的气候一样?并且资源众多,也能进行耕种?

再加上姬青等人所说的那样,那里现在还处于一片蛮荒,只有南方大陆的玛雅稍微有点实力,其他的不足为论!

李世民沉声道:“此事没有朕的命令不要传出去。”

姬松面色一沉,知道皇帝的那种掌控欲又发作了。

当得知那里和大唐相差不大之后,必然众人会生出一种心思。既然和中原气候环境相似,还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这要是.

算了,不敢想了!

在想下去恐怕真有点那啥了,没看陛下已经下封口令了吗?这是不想让这件事传出去啊!

别看想在大唐风平浪静,但不满李世民的大有人在,世家大族虽然多次受创,但根基不损,要是让他们知道这个消息,那还了得?

他们要人有人,现在更是有着大船,他们要是知道这些,能不动心思?

“臣等遵旨!”

算了,现在不管怎么说,既然皇帝打算封锁消息,那就说明现在还没想好这件事情!

随后,众人又跟着去了其他几艘船上,先是慰问众人,之后就去船舱底部看了下。

当看到每艘船底都有三块千斤以上的大金块后,这才放下心来!

之前就算知道唐检不会骗自己,但当自己亲眼看到之后,这才彻底相信。

等下船来到岸边,这时,船上所有人都已经知道陛下让妇人孩子入籍的消息,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对皇帝心悦诚服,发誓誓死效忠!

随后几日大军伤亡终于统计出来,当所有人拿到这份战损报告之后都沉默了。

谁也没有想到,战争进行到最后竟然有了这么大的伤亡?

来时二十万大唐将士,加上附属国的人,足有近三十万人。

但现在,满打满算,大唐喊能站着的将士一以不足十万,就算是加上附属国的兵力,也才十五万左右。

一半啊,足足一半的伤亡,这已经是损失惨重了。

要不是最后反败为胜,这次算是大唐开国一来最大的失败了。

天可怜见,虽然损失惨重,但相比于收获,众人心中这才有了点心气。

前隋三征高句丽不能尽全功,但经此一役,高句丽这个国家可以说名存实亡,只要在经过数十年治理,世上就再也没有高句丽了。

“此战,朕之过也!”

一开始李世民就如此说道,这算是对这次战损定下了基调,所有战败的锅皇帝自己背了。

但作为臣子,主辱臣死,岂能让陛下背上如此名声?

“陛下不可!”

长孙无忌率先出列,大胜道:“陛下,此次战损岂能是陛下的过错?臣等作为参谋随侍左右,没有尽到臣子应尽的本分,君有失不能劝谏,事有不谐,却不能提前发觉,这些都是臣得过错啊!”

他大声道:“还请陛下降罪,无论如何陛下都没有错,错,也是臣得错!”

杜如晦也不敢示弱,上前道:“赵国公所言不错,要错也是臣等的错,岂能让陛下为我等背锅?”

“还请陛下收回此言,不然臣长跪不起,直到陛下回心转意为止,不然臣有何颜面面对世人?”

李绩也说道:“臣为此战大总管,战场失利本就是臣得过错,陛下何必为臣开脱?”

“请陛下降罪,臣愿一死以谢天下,给死去的将士一个交代!”

李绩说完,牛进达,张士贵,薛万彻,李思摩,张亮,姬松全都跪下请罪!

李世民面露激动,为人君者,能有这些臣子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

“诸位请起!”

李世民来到众人跟前,一一将众人扶起!

“诸位的心朕领了!”

“但错就是错,不能因为大家为朕这个皇帝承担就能过去了,将士们为朕而死,为大唐而死,要是朕连这点责任都不能承担,朕有何颜面去面对大唐的百姓,将士们的家属?”

“难道你们要陷朕于不义呼?”

“臣等不敢!”

“但是.”

不等众人辩解,李世民长声道:“此事到此为止,所有人不得再议!”

李世民一锤定音,算是为此事划上句号!

恍惚间三日而过,就在众人准备妥当要渡过辽河之际,长安传来了消息

大帐之内落针可闻,李世民拿着文书面沉如水,就是再迟钝的人也明白要发生大事了。

哗啦!

文书被李世民甩在地上,他喘息如牛,拿起抽出身边护卫的横刀劈在案几上。

“混账,简直就是混账!”

“他怎么敢?怎么敢啊!”

杜如晦捡起文书,当看到上面的内容后顿时一阵眩晕,更是差点摔倒!

还好姬松手疾眼快将其扶住,这才无恙!

“侯君集该杀!”

杜如晦这几个字简直就是咬牙切齿般说出来的,可见心中的愤怒!

姬松心中暗叹一声,拿起文书看了起来,虽然早有预料,但当真的得知侯君集反了之后,还是感觉到无比的愤怒!

皇帝给过他机会的,还不止一次,就算是傻子也应该明白这根本就是玩火**,找死而已!

但他还真就反了,反的义无反顾,长史杀了,副将杀了,凡是反对或者不与配合的人全都杀了。

他真的疯了不成?

“他当然该杀!”

李世民在上面咆哮道:“不但该杀,还应该千刀万剐!”

“朕那点对不起他?啊!竟然敢造反,他怎么敢啊!”

等了一会儿,李世民渐渐平静下来,但不断起伏的胸膛还是能感觉到他的愤怒!

此时众人也都知道怎么回事了,但幸运的是,就在侯君集攻打东宫,想要胁迫太子造反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太子李承乾竟然拒绝了,拒绝的干脆无比!

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要是连太子也跟着造反,那大唐就要大乱了。

现在的李承乾可不是历史上那个阴狠毒辣的李承乾,因为编纂《贞观大典》的缘故,太子得到了天下文人的鼎力支持,要是太子造反,那影响就大的没边了。

搞不好又是一个父子相残的惨剧,现在的皇帝已经是饱受诟病,要是太子再来这么一出,大唐的名声算是全完了。

父子孙三代都是这样的话,今后大唐皇室每次皇位交替必然血流成河。

还好,还好!

“陛下!”

李绩面沉如水,上前请命道:“请陛下下令,臣李绩愿回长安拿下此寮,交由陛下发落!”

“陛下,臣也请命,不将侯君集这反贼拿下,臣提头来见!”

“陛下.”

“闭嘴!”

李世民大吼一声,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克明!”

“臣在!”

李世民无力地挥挥手,道:“你给大家说说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吧!,朕实在无颜再说了。”

杜如晦躬身一礼,回身说道:“根据信上所说,侯君集先是联系旧部三万余人,趁着陛下被围困在辽河以东的消息,满朝动荡之际,发动政变。”

“先是控制西门,北门等四座城门,随后率领大军急攻太子所在东宫,妄图挟持太子一起谋反!”

“但天意在唐,太子言辞拒绝侯君集大逆不道之言,更是劝众将士速速放下兵器,既往不纠!”

“但谁知侯君集胆大包天,竟然在攻东宫不利之下,竟然前去攻打皇城,想要将皇后娘娘挟持,以达到自己师出有名的目的。”

“危机时刻,大将军李靖,卢国公程知节,秦琼等多位大将军集合亲兵旧部,又得皇后娘娘懿旨,太子殿下均令,帅长安大军六万余众已经将侯君集围困在皇城之前。”

“现在太子殿下已经封闭东宫,不见任何人,朝政此时暂由皇后娘娘和房相主持.”

杜如晦一口气说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杜如晦知道整个事件经过之后,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就好像.这场仿佛玩笑般的政变是被人设计好了一般。

一是太子殿下的反应太奇怪了,仿佛提前知道一般,整件事情做的简直就是滴水不漏,没有留下任何让人诟病的地方。

完全就是一个身处局外的样子,要知道侯君集可是他的岳父,在起事之前就没有任何透露就敢起兵?

还有皇后娘娘的反应,以及李靖等人速度,实在太快了,几乎在短短三天之内就彻底控制住了局势,甚至连长安都没有收到丝毫波及。

太奇怪了。

他抬头看了眼皇帝,但好巧不巧,皇帝也在看他。

那眼神.不好!

杜如晦连忙将视线挪开,此时他已是浑身冷汗,要是真的如自己所想,那侯君集

不敢想了,这件事就当作不知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杜相你没事吧?”

姬松看到杜如晦的神色有些不对,连忙问道。

“没事.”

但看到姬松那莫名的眼神后,顿时一个激灵。

“伱知道侯君集会反?”

老杜简直就是咬牙切齿,但大庭广众之下,只能在姬松耳边小声道。

姬松莞尔一笑,有些茫然道:“知道什么?我怎么知道侯君集会反?本侯可什么都不知道,你可别乱说!”

姬松一副本侯不知道,你别乱说的模样,杜如晦先是死死地盯着他,事后却笑了笑,然后就开始闭目养神!

“即刻启程,朕倒是想看看他侯君集到底为何要反朕?是朕亏待他了,还是朕这个皇帝做的太失败,竟然让手下出生入死的大将来造朕的反?”

随后也不顾众人阻拦,要率先带领玄甲军提前回长安,嘱托李绩带领大军返回。

之后又安排了薛万彻,刘仁轨,张士贵等人留在高句丽处理后面的事,更是让长孙无忌留下主持大局!

第二日,天不亮,李世民就带着杜如晦等人迅速朝长安而去!

直到看不到皇帝的身影,李绩也不看姬松,就说道:“这事你知道?”

姬松先是一愣,想了下,道:“知道!”

李绩大怒,拽起姬松的衣领,怒道:“为什么?为什么要逼反侯君集?”

“他就是再不行也是和陛下浴血奋战来的,你们怎么能这样?”

姬松面无表情,掰开李绩的手,说道:“陛下只不过是给了他一个机会,或者说给了有心人一个机会!”

“但权利的**已经遮蔽了他们的眼睛,看不清楚了。陛下给侯君集不止一次坦白的机会,但谁知道他一次又一次的错过,这又能怪得了谁?”

“跟着陛下浴血奋战?

“呵呵!”

“谁他娘的能坐到现在位置上不是拿命拼来的?一个个以为有点功劳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以为陛下是隋炀帝?他是杨玄感?”

“呸!”

“这也就是陛下顾念旧情,要是犯在本侯手上,本侯让他生死两难!”

听到姬松的话,李绩闭上眼睛,渐渐平息了下来!

“能否给他留个后?”

李绩这样的人竟然开始请求姬松!

“我尽力,但陛下如何,本侯也不敢说!”

李绩点点头,就没有再说什么!

姬松之所以被留下,自有皇帝的道理,他也不着急,先是运送物资去登莱,之后再运送士兵。

等所有事情做完,已经是半月以后了,这时才得到皇帝让自己尽快回京的消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