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891章 龙门县侯

姬唐 第891章 龙门县侯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891章 龙门县侯

第891章 龙门县侯

“薛礼!”

看着站在丹陛这下的薛礼,李世民面露欣赏之色!

这次要不是薛礼的那三箭,自己恐怕就要交代在辽东了,成为比之隋炀帝都不如的笑话,至少人家隋炀帝还能全身而退!

“臣在!”

薛礼沉稳上前,他本身就不善言辞,有些木讷,但其本身却是老成持重,心怀忠义,只是不显山露水罢了!

李世民沉声道:“自古功大莫过于救驾,你救朕于敌军毒箭之下,按理来说给你什么封赏都不会过。”

“说吧,你想要什么,只要是朕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李世民话音刚落,大殿之内都鸦雀无声,全都羡慕嫉妒恨地看向薛礼。

姬松有些担心地看着薛礼,别看皇帝说得好听,但只要伱真的主动问皇帝要东西了,那么那份情分也就没了。

今后也只剩下公事公办,君臣之宜了,希望他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

“臣惶恐!”

薛礼急忙道:“臣不过是恰逢其会,先不说陛下洪福齐天,有我大唐先祖保佑,陛下更是这些年励精图治,其心可感动上天,遇到危险自有上天保佑,臣不敢居功!”

“挟恩图报臣自以为耻,难道在陛下眼中,臣薛礼就是这样的人吗?”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如还要如此,臣愿撞死在大殿之上,一表臣之心意!”

说完之后就直愣愣地跪在地上,等候皇帝发落!

大殿落针可闻,众人都没有想到这小子竟然倒打一耙,将皮球又踢了回去。

姬松心里笑骂一声‘滑头’,也就不再担心他了。

这小子和王玄策在一起久了,多多少少都有些耳闻目染,说不定昨晚几人都对过了,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前预演一遍。

还别说,这还真有可能,以前小的时候,凡是犯了事,几人就提前对好口供,有时候将姬松可能提到的问题都想到了,还做了多种回答的预案!

李靖等人先是一愣,然后局瞪了姬松一眼,弄得姬松莫名其妙!

“多好的苗子,竟然被你教成了溜须拍马之徒,这是一个将军该说的话?娘的,听得老子想揍人。都他娘是老天爷的功劳,那打仗的时候求老天爷去啊,老子们还打个屁!”

程咬金黑着脸低声骂骂咧咧的,显然对薛礼这方对话很不满意!

“这关我什么事?我才教他多长时间?”姬一脸无辜道。

武官这边如此,文官那边都不用说了,这他娘的都要抢自己文官的活计了。

你一个将军,说这些话合适吗?

李世民想说:合适,太他娘的合适了!

“薛礼听封!”

“封尔为龙门县侯,封地五百亩,户一百五十,锦缎百匹,白马一匹,另赦封尔母亲为三品诰命,妻子为从四品诰命。”

朝堂之上顿时哗然,这是重封啊。

但这还没完,只听李世民继续说道:“你统兵有方,弓马娴熟,可谓神射,忠心可嘉,封你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玄武门。”

说完之后,不顾众人哑然,直接下来丹陛,来到薛礼跟前将他扶起。

“今后朕的安危就交给你了,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薛礼此时呆愣当场,虽然经过他们分析,这次封赏几人中,他的封赏最大也最多,谁让救了皇帝呢,别人就是羡慕也没用!

但他实在没有想到皇帝竟然给了这么多?

龙门县侯,这是他老家的县城,另外又有实封和封户,这已经是真正的国侯了,比之开国时的开国县侯也不逊色多少!

“臣,薛礼,领旨谢恩!”

“凡有臣在一日,就绝不会有人伤到陛下!”薛礼保证道。

李世民再次将其扶起,看着威武英气勃发的薛礼,心中难掩激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这个大唐将领老的老,死的死,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却出现这么一位令他十分满意的后起之秀,这能不让他高兴吗?

随后让薛礼退到一旁,看向最后的刘先成。

李世民的目光有些莫名,这让本来心里就不安的刘先成更加不安了。

“朕听说孔爱卿的孙女在你出海十年间一直在等你回来?”

李世民有些感慨道:“世间难得有情人,能让一个少女等候你十年时间,现在成了老姑娘,你于心何忍?”

“孔爱卿每次谈及此事都恨不得将你碎尸万段,但顾及孙女感受,竟然还劝说朕不得为难你,说你是大唐难得的人才,牺牲他孙女一人却得到一个治世良才。”

“刘先成!”

“臣在!”

刘先成此时眼眶微红,他没想到孔老爷子竟然为自己说话,自己何德何能啊!

“你说让朕怎么办?你的才能朕喜爱之,但这不是你作为男人辜负一个对你忠贞不渝女人的理由。”

“告诉朕你的决定,无论你做出什么抉择,看在你老师和孔爱卿的面子上,朕不会为难你。”

“说吧!”。

姬松看着这一幕暗叹一声,这哪里是在让刘先成做决定啊!

今日只要刘先成说出自己不愿接受,不到明日,他刘先成的名声算是毁了,今后再想有所作为就难了!

一个道德上有巨大瑕疵的人,不管做出多么大的成就,世人都不会接受他。

一个不受尊重的学者,你的学问将如何传播?

后世就会说:这创造学问的人都为人不端,使个负心郎,想必他的学问也不咋的,学了他的学问将来还有好?

孔子一个诛少正卯就被后世之人批判了上千年,更何况其他人?

刘先成闭上的眼睛突然睁开,大声道:“臣愿用自己的所有功劳换取陛下一赐婚圣旨,臣一生做人无愧于心,但唯独辜负了孔家娘子,要是今日臣做出了另外的选择,那还是人吗?”

“老师教导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懂得情感,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没有了这些,那和野兽还有何区别?”

说完之后直接叩首道:“还请陛下成全!”

孔家娘子的事情,随着刘先成回来,这段时间已经传遍大唐,朝堂上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件事。

因为涉及孔颖达这个德高望重的儒家宗师,他们很多都是其门生,看到刘先成竟然用自己前途换取一个承诺,所有人都动容了。

这里是封赏大典,这里的每一句话都会进入史书,不会有人在这里开玩笑的。

“臣恳请陛下成全!”

一员官员站出来俯首道。

“恳请陛下成全!”

这次出来的人更多了,这里不少人都承过孔颖达的人情,他们也不得不站出来替刘先成求情!

“放肆!”

但就在众人以为就这样的时候,一声大喝突然在大殿上响起!

众人目怒而视,这谁他娘的不干人事?

但当看清来人后,立马就闭嘴了。

姬松大喝一声,直接来到刘先成跟前,上去就是一脚,不顾刘先成茫然的目光,怒道:“你以为朝廷的封赏是什么?你说换就换?你这将陛下,将大唐的将士置于何地?”

“混账东西,你怎么不死在大海上?为了一区区女子,竟然放弃大好前程,你就这点出息?”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晴不定,房玄龄拉住想要说什么杜如晦摇了摇头。

本来还摇头晃脑看得津津有味的程咬金差点拽下自己的胡子,李靖更是眼睛微眯。

秦琼心急如焚却不知如何是好,谢廉想要站出来阻止,却突然想到什么,又退了回去。

“姬侯你过了!”

褚遂良站出来黑着脸道:“孔师乃是孔圣嫡孙,儒家宗师,他的孙女就配不上你弟子了?”

“今日你要是不给个说法,我褚遂良定要为孔师要一个公道。”

“不错,你身为人师,却教弟子追逐名利,不惜损害名声,有你这么当老师的吗?”

一时间姬松成了众矢之的,不少朝臣都站出来对姬松口诛笔伐,恨不得侵其肉,喝其血。

“闭嘴!”

姬松丝毫不给众人脸面,直接骂道:“本侯在教训自己的弟子,关尔等何事?”

“难道是吃饱了没事干,就爱管闲事?”

姬松讥讽道。

这下可惹怒了不少人,于是,方才还寂静的大殿,现在却成了菜市场,乱成了一片!

“都给朕闭嘴!”

李世民狠狠瞪了姬松一眼,然后就没再搭理他。

姬松突然一反常态出声,他稍微一想就知道这小子想干什么,但这次偏不如他的愿!

你不是想躲清闲吗?不是想明哲保身吗?朕就偏偏不让你清闲!

他看向刘先成道:“你可想好了?要知道朕一旦下旨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你十年艰辛也将化为乌有,你可甘心?”

“陛下.”

姬松着急道。

“朕让你闭嘴没听到吗?要是再敢开口,陈寿,你就给朕轰出去!”

“遵旨!”

陈寿笑眯眯地来到姬松跟前,就死死地盯着他,只要姬松敢开口,绝对第一时间轰出去!

姬松‘无奈’,只能摇头叹气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好似在替刘先成可惜!

刘先成目光复杂地看了老师一眼,老师为何这么做,他能不知道?

收回心思,他沉声道:“臣愿意,还请陛下成全!”

李世民久久不语,看着刘先成再看看闭目不言的姬松,心道:刘先成啊刘先成,你老师为了你宁愿损害自己的名声,也要保你周全,今日过后,大家只会说姬松身为人师,却德行不张,弟子刘先成坚持底线,不为权贵,只为不辜负有心人。

朕这个皇帝也将被众人称赞,成全臣子一片痴心,大臣们也会被众人夸赞,称他们为君子,只有姬松成为有违师德的典范。

“拟旨,朕怜其一片痴心,其封赏不变,封为岐山伯,食邑五十户,其余若干。另下旨赐婚,令其与孔氏早日完婚,钦此!”

刘先成泪流满面,扣头谢恩道:“臣谢陛下成全,陛下大恩无以为报,必将用余生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先成随后退下,这时所有人都看向了姬松。

因为大家知道,现在只有姬松一人未曾受封,现在也该轮到他了。

有人想要阻止,但想到什么后,都摇头退下了!

不是不想阻止,而是根本阻止不了,之前姬松立下的功劳足以令他更进一步,但都被皇帝压了下来。

当初他们还为此和皇帝硬刚过,要是这个时候阻止,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果不其然,只见李世民站起来说道:“姬松何在?”

“臣姬松在此!”

姬松面无表情,来到中间躬身道。

李世民目光复杂,想起从贞观五年开始相识之后,他与姬松的种种,可以说是亦师亦友,平日里他都当做其是自己子侄一般。

无论闯下多大的祸,他都一笑了之。

这些年他东奔西走,创司农寺,开天下田亩,足关中粮仓,使关中大地能够自给自足,更是为大唐拿下了天下七成田亩,让朝廷就此不再缺粮!

北上漠北,追逐千里,以千人冲击突厥王庭,生擒颉利,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

山东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

还是他率领刚成立的水师南下抢粮,使山东危急关头渡过难关。

宣州五年,为大唐多得一赋税重地,建铁城,改良高炉,大量产出钢铁,使大唐不再缺铁,百姓也能用得起铁器农具,使得劳作效率大大提升!

之后又组建远航水师,只为得到传说中的高产粮种,现在是他的弟子冒着九死一生而危险将其带了回来,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粮种。

十余年时间倾家荡产建立太白书院,彻底打破世家门阀对读书人的垄断,开大唐先河!

如此种种,哪一样不是天大的功劳?

之前还能以他年轻为由压着,但现在不行了,看着姬松美髯垂颈,都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了,是啊,都不年轻了。想到当初见他还是少年的模样,顿时有种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今有大唐开国好畤县侯姬松,十余年间,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征漠北,创司农寺,东出救百万生民,出镇宣州,五年富其地,建远航水师舰队,得高产粮种,建太白书院,为大唐培养读书人.”

“之前朕以其年幼,怕拔苗助长,但今时今日,却是不得不赏了.”

“姬松上前听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