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918章 教导

姬唐 第918章 教导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918章 教导

第918章 教导

姬松这日被李世民叫入宫中,至于什么事他也明白,兵部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嚣张过头了,但这也是他无奈之举,谁让兵部沉寂太久了?

想让一个之前养老的部门逐渐变成一个管理中低层将士的实权部门,不经过一番威慑,谁当你是会事?

不过,现在也差不多了。

有了这些天不断搞事,加上皇帝拉偏架,只要不傻就知道皇帝要重用兵部了。文官这边还好,至少大部分书吏,主事都是文官担任,虽然这些天怼的他们很下不来台,但这并不是主要矛盾,也上升不到文武之争上。

做为宰相,房杜等人巴不得兵部能掌握部分实权,毕竟六部都在宰相或者三省的管辖下,这对他们也有好处,肯定不会阻拦。

至于武官这边就不用说了,左侍郎,尚书都是武将担任,他当然不会有意见。至少上层属于武将这边,至少不会太过坑害将士。

“陛下,郕国公来了,正在外面候着!”

陈寿小心来到皇帝跟前说道。

“哦?让他进来吧!”

李世民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以为还要等一会儿呢!

姬松之所以来的这么快,是因为他根本就在兵部,听到消息马上就过来了。

“臣,姬松,拜见陛下!”

李世民大手一挥,头也不抬道:“起来吧!”

“谢陛下!”

李世民示意陈寿招呼姬松,他则开始忙自己手中的事情。

“差不多得了,让你那些混蛋属下都安分点,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弹劾奏章弹劾你了。”

姬松则无所谓道:“反正臣得目的也达到了,回去就让他们收手!”

李世民有些讶然,走下丹陛绕这姬松走了两圈,惊奇道:“行啊,竟然不和朕谈条件了?以前那次不先撒泼打滚,然后劳足好处?”

姬松翻个白眼,但嘴上却恭敬道:“这不是按照陛下您的意思吗?再说了,臣也觉得他们有些过分了,怎么能查人家家底呢?就是臣家这样的良善之家也有时候出一些不肖子孙,更别说别人家了,这不是打着灯笼的照路-一目了然吗?”

听到姬松这不要脸的话,李世民一脸嫌弃。

良善之家?就伱姬氏?也配?

姬氏的发家史虽说不上大恶,但绝对和良善沾不上边。西海那边的羌族,还有草原上的那些人,那个不是饱受这小子之害?更不用说西域那些小国。

之前还不觉得,只是认为姬氏生意做的很大,但自从开始接受姬氏在西域的产业和关系网之后,他才算明白姬氏的产业和险恶用心。

军事上就不说,就是给这小子几个胆子也不敢在这方面上手。但谁知这家伙竟然利用利益关系,短短十余年时间久掌控了不少西域小国的经济动脉。

只要他现在三个月不给西域那些小国输送物资,或者转运,不到半年这些小国自个都得崩溃。

这可将他吓的一身冷汗,回过头来,在仔细盘查大唐商业之后,这才送了口气。

要是这小子敢在大唐这么干,自己真不敢相信会发生什么事情。

那些小国国力衰微,根本就不能自给自足,粮食更是重中之重。于是这小子就联合当地权贵垄断了当地粮食交易。为了彻底掌控,他更是以市价低一成的价格售卖。这样一来,当地本来还有些耕地的情况,立马瓦解。

当一年所出还不如去给人家打工半年的时候,谁愿意去耕地?反正粮食这么便宜,自己两月薪水就能购买一年所需。

刚开始还没什么,但当彻底没了粮食来源之后,整个国家的人发现自己根本就离不开姬氏的商队了。

过上好日子,谁还愿意回到过去?

于是,明知道这是饮鸠止喝的毒药,但却不得不吞下去。至少吞下去还能活下去。要是不吞,你立马就得死。

加上当地受益的权贵从中阻拦,就算有看出问题的人,也于事无补。应为他们根本就进不了权利核心,更不用提做出改变了。

现在当地百姓都在种植一种芦苇,在哪一片也不知为何,非常适合这种造纸材料生长。不但纤维细腻,还高大异常,造出的纸质量也比中原生产的好。

他们每年只要用很少的精力就能得到很多这种原材料,而姬氏商队则将其收购,将其初步加工之后,在敦煌制造成纸畅销大唐中外。

这件事情传开时候,不少小国都被吸引,抛弃耕种的粮食,而是种植这种极易获得的芦苇,换取大量的钱财。

“陛下叫臣来不会只是这件事吧?”

姬松有些好奇,要只是这件事话,也不至于将自己叫进宫来,派人传个话就是了。

李世民闻言有些迟疑,但最后还是说道:“朕准备派遣得力人员前往身毒出使。玄奘回来后给朕献上了详细的地图,让朕产生了这样的念头。”

“听玄奘说,身毒物产丰富,甚至不下大唐。也有很多大唐没有的东西,朕想要派出使节去出使这些地方,顺便也算是打探情报。你所说的吐蕃之事朕也想知道详细情报。听说身毒和吐蕃的交往比较多。”

姬松闻言有些惊讶,低头沉思道:“陛下的意思是?”

姬松当然不会认为皇帝让自己去,自己再怎么说也是大唐的郕国公,地位尊崇。要是在出使别国时出了意外,大唐能忍下这口气?

除了出兵,别无他法。

因此去的人地位不能低,但也不能太高,并且能力还不能差,至少气节方面还要让人放心。

“朕准备让王玄策去,这也是唐检的意思。”

之前辽东之行,王玄策太出彩。凭借口舌之利,愣是说服四国借兵,之后更是带着大军攻破平壤城,这才彻底瓦解了高句丽的抵抗情绪。

“王玄策?”

姬松低呼道。

“怎么?舍不得了?朕知道他们好不容易回来,这还没待多长时间就由要远去万里,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但你有能力还有魄力的人朕实在找不出比他还优秀的。”

李世民还以为姬松不愿意,于是解释道。

这事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他那管你愿不愿意,直接就下令了。但姬松不同,有时候还是要考虑下他的感受的。

“不是!”

姬松摇了摇头,道:“王玄策是陛下臣子,让他去陛下决定就是。但臣希望再加上一人。”

“哦?是谁?”

李世民有些惊讶道。

“刘先成!”

“是他?”

李世民疑惑道:“难道是不放心王玄策?”

“那倒不是,只是以防万一罢了。王玄策臣了解,这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并且容易被激怒,虽然这些年锻炼出来了,但那性子却是一点都没变。一旦出现意外,这小子就喜欢往极端方向去做,要是对了还好,要是错了,大唐也会跟着受累。”

“正好刘先成也希望游历天下,就让他们做个伴吧,就算有什么事也能有个照应!”

听完姬松的话李世民沉思片刻,道:“罢了,到底是强扭的瓜不甜,既然那小子心不在朝堂,朕留着他也么什么意思,就让他也跟着去吧。”

“就做个副使吧!”

姬松闻言大喜:“臣多谢陛下成全!”

“行了,那小子的豪言壮志朕也知道一些,今后能不能成就看他本事了。哦,对了,现在应该叫姬先成了。”

原来李世民也听说了刘先成改性的事,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在这个时代还是有些惊世骇俗。但等众人知道刘先成的身世之后,就算有些闲言碎语,也都翻不起浪来!

“让陛下见笑了!”

李世民无所谓道:“你也算是替弟子受过了,不过想必你也不在意了。”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过几日旨意就回下达,你让他们做好准备。”

“臣遵旨!”

走出皇宫姬松转头就去了鸿胪寺,还没等进去就听到王玄策的咆哮声。

“都是干什么吃的?啊?吐蕃在大唐天子脚下就敢随意伤人,你们竟然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们是猪吗?”

“去,告诉刑部,这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鸿胪寺不保他们这些玩意儿!敢在长安撒野,就应该给些教训。”

“是是是,下官这就是刑部!”

说完就立马退出大唐,迎头就撞上刚进来的姬松。

“慢点!”

扶住差点摔倒的鸿胪寺官员,道。

“啊?下官拜见郕国公!”

本想大骂的官员看到来人立马大喜,这位怎么来了?但现在来的刚是时候,自己一大把年纪竟热被个小年轻骂的下不来台,丢人啊!

“这小子就是个口没遮拦的,你别往心里去。等会儿本公好好教训下这小子。”

姬松朝此人说道。

“不敢,不敢!郕国公严重了,下官也有不对的地方!”

“好了,你先去忙吧!”

“是是是,您忙,下官告退!”

等此人离去,姬松走进大堂。王玄策正在气头上,还以为那人又回来了,正要破口大骂,却发现是先生。

“先生?您怎么来了?”

王玄策连忙离开座椅,朝姬氏行礼道。

“哼,我要是不来哪能看到你威风的一面?真是好大的官威,本公算是长见识了啊!”

姬松阴阳怪气的语气顿时让王玄策尴尬不已,只能干笑道:“这不是被气晕了头嘛,让先生见笑了。”

姬松看他的样子叹气道:“骤然做到高位到底是有些拔苗助长了,教你个乖,御下之道,首在恩威并施。一味强压只会适得其反。高高在上固然很好,但却有被孤立之嫌。不用你和他们关系有多好,但绝对不能羞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你身后来一刀子。”

王玄策若有所思,拱手道:“学生受教了!”

“希望你真的听进去了!”

之后姬松就将此事揭过,好奇道:“出了什么事竟然发这么大脾气?当然了,要是本公不便知道,你就别说了。”

“那倒没有!”

王玄策气愤道:“还不是那群吐蕃人?他们来到大唐之后一直不安分,在来长安沿途上就多有骚扰百姓之事,本想着到长安了能安分一点。但谁想到他们竟然敢在长安城大街上抢夺别人财物,简直岂有此理。因为此事还差点出了人命,虽然人没死,但也算是残废了。当事人将他们告上了长安县衙,但长安县令哪敢接这个案子,于是就上报到了刑部。”

“本来没什么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但谁想到鸿胪寺官员竟然敢包庇他们,不让人家刑部拿人,于是就将其训斥了一顿.”

姬松听完也有些诧异,没想到这吐蕃来到大唐还不老实,将高原上的那一套竟然带到这里了?

“好了,这是以前的惯例,凡是牵扯到它国的刑事案件,都牵扯巨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两国大战。你要明白,这个世上并不是非此即彼,是非对错也要看时机。”

“先生?”

王玄策不可思议地看着姬松,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件事先生竟然也认为自己做错了?

“怎么?很吃惊?”

姬松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既然近了官场就要习惯一些处事方式。蛮干,硬干是行不通的。固然当时痛快了,但后患无穷,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这件事你不用管了,你亲自去刑部,就说在大唐犯下案子那就必须按照大唐的律法审判,至于那些人,明日自会亲自上门认罪,不需他们亲自拿人了。”

“认罪?怎么可能?”

王玄策一脸不信,那些人有多么嚣张,没见过的人永远不会知道,会认罪伏法?这怎么可能?

“不信?”

“不信!”

姬松哈哈大笑一声,道:“傻小子,这世上的很多事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很简单。”

“你先去刑部办事,之后回来,我带你去见个人。”

“什么人?”

王玄策好奇道。

“到了就知道了,记住,他们到底是归鸿胪寺管,能不让刑部插手还是不要插手的好,不然到最后丢的还是你们的人。”

“学生明白了!”

说完就先去了刑部,至于刑部官员会怎么想,这就不是姬氏该考虑的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