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0章 靖难之役!朱棣有多辉煌,朱允炆方就

第10章 靖难之役!朱棣有多辉煌,朱允炆方就

第10章 靖难之役!朱棣有多辉煌,朱允炆方就有多废!

朱元璋现在迫切的想要听听陈寒的话。

他主要想听听自己的大孙子到底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如果能提前帮助自己的大孙子布局就好了。

凌汉虽然有点不忍心听下去。

毕竟他也是文官。

如果陈寒说出了一些要直接杀掉某些文官,才能达到目的的话,拿自己岂不是在那起刀来砍文官们的手脚。

朱标有意识地想要阻拦,但看到自己父亲如此期待的眼神,他又有点不忍心只好在边上听着。

陈寒完全不知道这些,继续说着。

“朱允炆削藩不成功主要有四点原因。

第一是,削藩太急太狠,完全就是没有理由的削藩,以莫须有的罪名直接将周王他们几个给抄家式灭掉,更逼迫的湘王朱柏无力辩驳,只能居家**对抗。

如此的狠辣无情,让不少的宗亲感到寒心,可以说完全的众叛亲离。

第二是,由于朱元璋的狠辣打击,能征惯战的将领基本被灭掉,剩下的耿炳文、李景隆,在军队当中的威信不够,能力更是有问题。

特别是李景隆,号称大明王朝的第一代战神,这可不是一个好听的名头,而是讽刺他的无能。

他可以算作是明朝初年头衔最大的大草包,如果说李文忠乃是真正的战神,那李景隆就是丢尽了他爹的脸面,别的人再差也仅仅是虎父犬子,而他李景隆简直就是虎父犬屎。

村长,俺来跟你详细描述一下朱棣从造反到成功的过程,你就知道,朱允炆这一方有多么的垃圾了。”

朱元璋在边上,已经不止一次听到陈寒说自己的孙子垃圾了。

心里面翻江倒海的。

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陈寒却兴奋的说道: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估计兵力撑死一万左右。朱允炆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

朱棣采取内线作战,以部将郭资戍守北平,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

七月初五日,朱棣击败朱允炆部署在北平的军队,连克通州、蓟州、遵化、密云、居庸关、怀来、开平龙门等地,从而巩固了北平根据地。

七月二十四日,以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督宁忠为左右副将军,率师北伐,命山东、河南、山西3地供给军饷。

八月十二日,耿炳文率军30万人进驻真定(今河北正定),都督徐凯领兵10万人扎营河间(今属河北),都督潘忠驻莫州(今河北任丘),都督杨松率军9000人为先锋扼雄县。

朱棣乘北伐军部署未定,率军主动出击。

八月十五日夜,攻破雄县,杨松全军覆没。继而伏击潘忠援军,大败其众。

二十五日,燕军直捣真定,败耿炳文军于滹沱河,斩首3万余级。耿炳文余众入城坚守。

八月底,朱允炆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代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50万人进驻河间,再图北伐。并令江阴侯吴高等围攻水平(今河北卢龙)。

九月初五日,朱棣为诱使李景隆深入并解水平之围,留少数兵力防守北平,自率主力往援水平。吴高不战而走,燕师连下水平、山海关,进取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收并宁王所部及朵颜三卫之军。

李景隆获悉朱棣北攻大宁,遂率师围攻北平,不料遭到守城燕师的顽强抵抗。

十一月初四日,朱棣回师北平,与留守部队配合作战,内外夹击,大败李景隆军于郑村坝(今北京东20里),毙伤10余万人。李景隆退还德州,整伤兵备,准备明春大举进攻。

建文二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率军60万人自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

朱棣率军10万人迎战。两军会战于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经过数日激战,燕师大败李军,毙伤10余万人,乘胜攻克德州。

李景隆拥众10余万人退守济南。燕师跟踪追击,进围济南,遭到山东参政铁铉与都督盛庸的顽强抵御,围城3月而不下,且后方受到北伐军的威胁,遂撤围还师北平。

九月,朱允炆以盛庸代李景隆为大将军,都督平安、吴杰为左右副将军,再举北伐。

十月,朱棣获悉盛军北进,遂佯称攻辽东,至通州,突然转师南攻沧州,生擒徐凯,歼万余人。燕师进逼德州,诱败盛军于城外。其后沿运河而南,连克临清、馆陶、大名、济宁等地。盛庸、铁铉率军营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以扼燕师归路。

十二月二十五日,燕师归至东昌,遭盛军截击,死伤数万人,主将张玉战死,被迫还师北平。

建文三年春,盛庸率军20万人驻德州,吴杰、平安驻真定,互为犄角,伺机出击。三月,朱棣再次率师南下,大败盛军于夹河(今河北武邑境),斩首10余万人。

闰三月初十日,又诱败吴杰、平安军于滹沱河,斩首6万余人。乘胜连克真定、顺德(今河北邢台)、广平(今河北永年)、大名等地。

朱允炆为缓兵之计,下诏赦燕王罪,企图使其懈怠;同时发兵断其粮道,以迫其北归,伺机歼灭。朱棣识破此计,于六月中旬,遣都指挥使李远率轻骑6000人南下,连克济宁、沛县等地,焚盛军粮船数百艘、粮数百万石,京师(今南京)大震。

七月,盛庸乘燕师南下,令平安率万骑攻北平;大同守将房昭回攻保定。朱棣闻讯,率军回援,大败其军,还师北平。

四年正月,朱棣督军南下,绕过济南,连下东阿、东平、汶上、兖州、邹县、沛县、宿州,直抵蒙城、涡河(今安徽境内)。

三月初九日,于淝河设伏,击败尾随而来的盛军4万余人。

四月,燕师屯小河(即今安徽境内之濉河)。南将都督何福率军北援,与平安会合,军势甚盛,两军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境内),燕师损失惨重,军心动摇。

朱允炆在此关键时刻,召徐辉祖所部还京,前线力量锐减,何福被迫退守灵璧。燕师迅速切断其粮道,乘机进击,大败何福、平安所部,俘其10万人,攻克灵璧。

至此,朱允炆在淮河以北的主力已基本丧失。

五月初,燕师乘胜南进,一举突破盛庸淮河防线,连克盱眙、扬州、高邮、泰州、仪真(今江苏仪征)等地。

六月初三日,燕师自瓜洲再破盛庸、徐辉祖长江防线,连克镇江、龙潭。

朱允炆闻讯,急忙许以割地求和。朱棣不允。十三日,燕师进抵南京金川门,守将李景隆和谷王朱穗开门迎降,朱允炆于宫中**死,一说出走为僧,朱棣即皇帝位,改元“永乐“。”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