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68章 戏剧宣传新思想!朱元璋的惊人

第168章 戏剧宣传新思想!朱元璋的惊人

第168章 戏剧宣传新思想!朱元璋的惊人想法!

围观的百姓们在看到一百多颗人头就这么齐刷刷被砍下来之后,都是吓得不敢出声。

谁都没有想到皇帝陛下真的会为了迎接平虏侯回来,就真的杀了这些人。

虽然大家伙都知道这些人都该杀。

因为他们在之前杀掉了平虏侯的朋友以及改革先锋大臣,而且还是当着陈寒的来杀掉的,所以这些人都罪该万死。

但心里边想着他们死,与自己亲眼看到这些人的人头被砍下来,那是不一样的感官刺激。

即便是陈寒在看到了这一幕之后,也是觉得胃里边翻江倒海。

幸好江都郡主的眼睛已经被他给捂住了。

但有很多人都觉得其实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个武将们更是如此。

陈寒作为一个现代人,没有办法用现代的观念去指责这种漠视人命的做法,只能说作为一个当事人而言,他心里便有那么一丝丝的快意恩仇的感觉,但却无法去苟同这种做法。

只能说,陛下为了自己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将所有的文武官员们都叫到这里来。

然后当着他们的面把这些敢于搞刺杀阴谋的人全速给斩掉。

意思就是警告所有的官员。

你们可以看一看这些人的下场。

你们不是觉得之前,咱这个当皇帝的,也只能隐忍嘛。

那你们就看看咱们是不是在隐忍。

咱的隐忍,只是做给外面人看的,咱的心狠心狠手辣依旧如此,咱的手段依旧如此的霹雳。

如果伱们真的敢在这种情况下来挑衅咱的威严的话。

那你们就看一看这些人的下场是什么样?

可以说,朱元璋利用这一次杀人,而且一次性杀一百多口的人。

一方面是给陈寒报仇。

另一方面更是要震慑住这些官员们。

正如之前所讲说的那样。

就是要让全天下所有人都知道。

这些人杀被杀掉之后,不仅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甚至都只能拍手叫好,杀得对。

因为陈寒他们这些功臣,曾经遇到过的不公正对待。

如果没有人去替他们申冤报仇的话,那天底下谁还敢去改革?谁还有这种积极性?

朱元璋正是要用这样的办法,来告诉天下所有想要改革,或者想要参与到改革队伍当中的官员们。

你们尽可放心大胆地去改革,朝廷会为你们撑腰,皇帝会为你们撑腰,甚至百姓也会为你们撑腰。

当一片寂静之后,忽然之间在外围的百姓们就爆发出了欢呼之声。

“斩的好!”

“杀的好!”

“这些人都该杀!”

“这帮家伙,平日在乡里鱼肉百姓,杀得好!”

“对,他们利用手里面有几个臭钱压低我们的棉花收购价格,自己大发横财。”

“我们所有人这么努力地织布,穿不起的好衣服,他们轻而易举就能得到,而灾荒年景的时候,他们又以很低的价格来收我们手上的土地,实在是可恨,实在是该杀呀。”

百姓们爆发出了欢呼之声。

陈寒看着那些百姓,心里边还是有点理解他们。

因为他们所憎恨的不仅仅是贪官污吏,也憎恨这些仗着自己手上有点钱,然后就利用钱财霸凌乡间百姓的为富不仁者。

而这些人明显就是如此。

他们利用自己手上大批量的钱财。

知道百姓无法将更多的棉花往远处贩卖,勾结当地同样为富不仁的富商,以极低的价格从百姓手上骗取了棉花。

同时更是在灾荒年景,以极低的价格从百姓手上把土地都给兼并了过来,令人不齿。

所以早已积累了诸多的民怨,而现在他们被拉出来砍掉脑袋,百姓焉能不欢呼?

而那些文官们,还有武将此时之所以会脸色煞白。

就是因为,他们曾经都想阻挠改革。

可是谁能想到,一开始都觉得皇帝陛下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都觉得,即便是我们杀掉了一些改革者,给他们为难,皇帝陛下也只能以大局为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没有想到,居然给了他们这么一个雷霆手段。

在当时没有杀人,只是不到时候,而现在改革成功,天下官员和百姓,就没有办法在背后嚼陈寒的舌根子,把这些人都给拉了出来处决,给陈寒一个交代,同时更是警告了自己等人。

皇帝陛下这一手做得实在是狠辣,而且做得相当的智慧。

让他们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只能说这些人都该死。

这一下他们所有人都知道,以后的天下,是改革派的天下了。

要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还不知死活地去撞这一口刀的话,那下一个沦为刀下之鬼的,就是自己等人了。

由此可见呀,皇帝陛下为了给改革派人撑腰,是多么地煞费苦心。

一想到这里,文武官员们除了震惊异常之外,心里面更是畏惧,害怕到了极点。

他们原以为现在的皇帝陛下老了的杀心已经收敛了很多了,可是皇帝陛下却用今天这件事情告诉了所有窃喜的官员们一个非常冷酷的事实。

那就是,如今的皇帝陛下依旧是那个杀伐果断,依旧是那个可以挥起屠刀,将数万人斩下的冷酷皇帝。

他要做的事情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拦。

杀掉了这些人之后,朱元璋回过头来看向了陈寒,“猴崽子如何?心中的怨气,可否解了?”

陈寒其实脸色也有点白,但他依旧是镇定起来,大笑:“陛下,多谢您为孟礼兄报仇。”

朱元璋哈哈大笑,接着在一阵礼乐之中,朱元璋将陈寒带进了行宫当中。

众人一阵的庆贺,在席间,朱有燉忽然走上前来,“皇爷爷,我们排的那一出戏,现在可否表演给先生看了?”

陈寒听到朱有敦这么一说,想起来,好像朱有燉在史书当中就像是他爹一样的有才。

他爹是个药学家,他是个剧作家,难道是这小子在自己离开了这半年里边真的写了一些剧本,然后还排了几处戏不成?

要知道现在的朱有燉不过才十一二岁啊。

朱元璋听了之后哈哈一笑,“可以可以,本来就是要给你家先生看的。”

朱有燉听了这个话的时候,欢欢喜喜的下去准备。

朱元璋在边上给陈寒说道:“你走了是大半年啊,你的学生们没有停下来,特别是你所搞出来的那些小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以及机械。

还有你留下来的那些发明,他们都在研究。

他们发挥他们的才智进行改造,还有最重要的是你的改革思维。

就是你自己所说的新的思想,已经在天下传播了。

天下大明天下都受到了影响,特别是买卖人的地位提高了之后,影响更大。

你的学生也就是咱的孙子,朱有敦,这小家伙就是利用了这个契机,排了一出戏,戏名就叫——天翻地覆。

已经演了好几场了,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今他想在你面前展示展示。”

陈寒听了这个话,还没有等到下边戏台上面开始表演了,就询问:“老爷子,您真就不怕到时候改革思潮席卷了整个大明之后,他们觉得要推翻掉您这个皇帝才能够建立更好的秩序?”

其实陈寒跟朱元璋说过,在现代特别是近的欧洲的那种思想改革,然后把君主权利都给推翻。

甚至路易十六更是送上断头台,这种事情都给朱元璋说了。

虽然朱元璋听得是心惊肉跳的,但他却颇有点自信。

之前他没有回答陈寒,估计是这大半年又进行了一些思考。

现在陈寒这么一问,他当即回答:“猴崽子,你所谓欧洲的那边的情况,与咱们这里有本质的区别。”

“哦?”陈寒倒是愣了一下,“那微臣倒是想洗耳恭听。”

朱元璋说道,“欧洲那边的君主,首先是小国寡民,他们没有治理如此大疆域的经验和基础,也不明白,在偌大的疆土当中,民众与民众是不同的。

大明地域辽阔,百姓需求各异,不像小城邦,新的思想传播之后,所有的百姓意识到了自己被完全压迫,他们才会奋起反抗。

那是因为他们的君权,根本没有与下边百姓分享利益,反而是牢牢地阻碍改革,以手中的权力,加深对百姓的奴役。”

陈寒听完朱元璋的这些话之后倒是觉得新鲜,但心里面却在想,东方的皇权不是更甚之?

他不认可朱元璋的逻辑,但还是想听下去。

“第二是因为欧洲那些君主身边没有多少能够听他指挥的军队,也就是说他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却想要去做那么大的事,在我大明不存在。

第三,以咱的理解来看,欧洲那些百姓之所以要推翻他们的君主,无非就是像咱们的王朝更替一般,那是因为王朝没有办法,为百姓谋取更多的福祉,这才是他们真正失败的原因。

而咱现在要做的就是听从你的建议,加大商业流转,加大对外殖民,加大咱们内部发展,使百姓过得安居乐业,使天下一片繁荣。

其实老百姓们他们根本无所谓推翻不推翻,根本无所谓,民主不民主,他们要的是安居乐业,他们要的是一日三餐,有吃有喝。

他们要的是儿孙在自己的身前,至于谁坐天下,至于何种思想来统治,他们又有谁会在乎?

所以你说的新思潮,你说的改革,其实与皇权并不矛盾。

矛盾的是皇权能否帮助百姓们获得更多的福祉。

如果大明王朝能够保障百姓们过得更好,安居乐业,朝廷能够开放包容地,接纳各种新思潮,接纳各种新改革,能够不停的根据新的天下形势,改变自身的管理手段。

不断地让百姓们获得应该有的利益,不断地让官员们在做官时获得荣誉获得地获得稳定收入,又有谁愿意去推翻的,只会越来越创新,皇权也要跟着革新也就是了。

所以咱为何要去害怕?

一个天下改变,而无法跟着做出改变的皇权,才是真正应当被推翻的。

这是咱从你说出来的那些教训当中,得到的教训,猴崽子不知咱说得对与不对?”

陈寒在听到了朱元璋的这番话之后,居然都不知道要怎么去反驳。

可是有一点,他是觉得朱元璋说的是对的。

百姓根本不会管你所谓的新思想、新革命是怎么样的。

其实他们只想一点,从古至今都是只有那一点——那就是我要能活下去。

不管是欧洲的老百姓,还是东方的老百姓们。

其实他们心里边就只有这么个念头——你让我活不下去了,我怎么可能会拥戴你呢?

你让那些读书人活不下去,他们当然用煽动造反。

你让那些老百姓们活不下去,他们当然跟着造反。

可是你让这些读书人能够为官、有荣誉感,能够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

你让老百姓们种田能够有收入,你让老百姓们能够安详天伦之乐、儿孙绕膝,他们为何还要造反?

想到这里陈寒顿时佩服朱元璋。

他即便是了解到了新思潮会对皇权有一定冲击。

可是他依旧敢于用海纳百川的心态去容纳这些。

这可能就是陈寒来到这里,老爷子最大的改变吧。

他以为的古人听到改革就谈虎色变,其实不是。

朱元璋这种海纳百川的皇帝,见什么都不会觉得新鲜,只会想着要怎么去包容他。

想到这里,陈寒改革的心态更加坚定,要让大明王朝变得更好的心态,更加的坚定。

便在这时随着锣鼓声响起,戏台上面开始唱起了朱有敦编排的戏。

一看之下,陈寒顿时是发现实在是有才。

这家伙实在是鞭辟入里,而且绘声绘色,将当前这一年多以来的改革融入到了这小小的戏剧当中,展现得是淋漓尽致。

而且是活泼生动,真的不愧是一代剧作家。

小小年纪就已经如此之有才,看起来正如有很多人说的一样,改革这种东西不仅仅是科技,还有艺术,艺术是深入人心的。

难怪在近代新文化思想,是要先从新文化开始。

因为思想传播、文化传播,永远是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