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28章 用3200万汉人的尸骨堆砌了女真

第228章 用3200万汉人的尸骨堆砌了女真

第228章 用3200万汉人的尸骨堆砌了女真人的江山!

陈寒此时的心情十分的愤怒和无奈。

说话的功夫陈寒从自己随身带过来的一个布袋子里,取出了自己的平板。

“我因为曾经在网络上写过历史类小说,所以保存了不少关于满清入关时杀害汉人的资料。

陛下和殿下你们来听听这些数据吧。”

看着陈寒操作平板,听着陈寒那悲凉到了极点的语气。

朱元璋和朱标同时感受到了不祥的预兆。

陈寒看着平板上面的数据都感觉浑身血液冰凉。

因为每看一次都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意。

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女真族要如此的残酷?

更加想不通这个民族怎会这般的忘恩负义。

在朱元璋父子两个人焦急的等待中,陈寒开始念了起来:

“潼关之屠,杀七千人。

昆山之屠,近4万人。

扬州十日屠杀80万人,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嘉定三屠5万余人。

江阴之屠17万。

南昌之屠40余万。

广州之屠60余万。

昆山之屠40万余。

金华之屠5万余。

泾县之屠5万余。

赣州之屠约40万。

湘潭屠城5万余。

同安之屠约5万。

苏州之屠10余万。

嘉兴之屠10余万。

沅江之屠10余万。

辽东大屠杀,满清入关前为巩固势力残杀辽东汉人,死者100余万

济南大屠杀,崇祯年间后金入寇,屠济南,尸积十三余万。

舟山之屠,数目不详,尸体填满大海,腥臭数百里。

四川之屠,满清御用文人写的《蜀碧》诳称张献忠屠蜀两千万人。

据近代学者考证,死于满清之手者300万-400万,死于饥馑者约四十万。

根据近年清史专家的研究,四川被清朝杀害的百姓不下400万,而被张献忠杀戮的最多只有14万人。

更重要的是,在清军开始长达十几年的四川大屠杀前,张献忠早已经死了。

潮州之屠,遗骸10余万,揭阳县观音堂僧人焚而葬之

南雄之屠,2万余人。

泾县之屠,死者约5万。

舟山之屠,第一次屠杀万余人,第二次屠杀死者皆投之海,数目无法统计,腥臭数百里。

要说明的是这些屠杀的记录只是一部分而已。

还有更多无法记录的事件。

满清兴起时,人口不过百万,军队不过十数万。

明朝人口数千万,军队上百万。

然而,就是这十万清兵入主中原,如入无人之境!“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血洗江南、岭南。

屠江阴,屠昆山,屠常熟,屠海宁,屠广州,屠赣州等等。

转战烧杀三十七载,方才初步平定国土。

短短三十多年间,使天下人口从明天启三年(1623年)的5165万锐减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1908万,杀死汉人3200万,人口减少近三分之二!

江阴破城以后,城外的百姓继续受到蹂躏,读书人赵曦明在《江上孤忠录》记曰:

八月二十三日,清军于江阴城外——带地方,每村落铁骑飞来,逼各家献宝,推跌老者,掷死少者,掳掠壮者,水行扯船,陆行挑行李,稍不如意,兵棍交加。

其十岁上下男女,掠买甚多。

其二十内外略有姿色妇女,掳去者尤多。

略不如意,杀弃河干。

跟随不上,枪刺路旁。”

当陈寒在念完了这一大段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泪水在滑落。

从来国破家亡都是没有好下场。

但是如同满清入关这般屠杀汉人的,没有多少。

这个民族骨子里面的残忍真的是让人不寒而栗。

真的是很难想象它们是怎么下得去手。

这样的行径跟当年倭奴侵略华夏有什么区别?

就这样的一个民族如今还有无数的编剧去拍关于他们的影视剧。

还认为这个民族的贡献非常巨大。

为何会这样?

难道仅仅因为他们统治了华夏几百年,就可以这样地洗脑整个华夏吗?

身在明朝的陈寒现在对女真人的痛恨是无法描述的。

砰!!!

咣当……

突然小课堂的椅子飞了起来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杀光他们!!”朱标怒吼一声。

是的!

刚才是朱标一脚把一把椅子给踢飞了出去。

这个以好脾气著称的太子殿下一脚把一把椅子给踢飞了出去。

或许这才是真性情。

在遇到这样的情况谁要是不发火那就是有点是非不分了。

朱标一向都是一个立场非常坚定的人。

原本这一次他把李氏朝鲜的朝贡次数,从每年六次减少到每年三次,惹得李氏朝鲜不高兴。

还想联合女真那边来搞七搞八这件事情,被锦衣卫侦查了出来。

就已经开始准备制定一些计策来打击女真族和李氏朝鲜,给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一开始他只是打算将女真族给驱逐了也就是了。

可没有想到陈寒这边马上就给自己说了一下,关于女真族在入关之后,对于大明的汉人如此肆无忌惮的残杀。

陈寒一开始在山上的时候跟朱元璋父子两个人说过,倭奴小鬼子在入侵中国的时候,残杀了五六千万人的老百姓。

可是没有想到这个女真族在入关之后,居然也做下了如此恶劣的事情。

这让父子两个人如何能够在这种时候冷静下来。

现在只想着立刻发兵,将这个种族给消灭掉。

朱元璋也是气得气喘如牛。

他没有像朱标这样突然地爆发,但是不代表他不生气。

反倒是极端的生气。

气到现在差点晕厥过去的程度。

正如陈寒说的那样,为什么这个清朝也能够享国两百七十六年。

原来是在如此残暴的屠杀之下,已经将所有的汉人的反抗能力给去掉了。

三千多万的汉人被屠杀呀,在这种恐怖的威压之下,又有多少老百姓敢于反抗?

陈寒继续说道,“不仅如此,为了掩盖和洗脱他们的罪名。

乾隆这个皇帝借着修四库全书的名义,逼迫全天下的老百姓交出家中所藏的各种典籍以及关于满清入关之时,杀了汉人的记录,要全部上交。

那些上交的典籍,关于异族的典籍全部删除。

关于女真族那些也全部删除。

任何涉及对女真统治不利的典籍,通通焚毁。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四库全书修成后,可以说将我华夏汉人民族九成经典,要么篡改,要么焚烧。

以至于后世的儿孙们要研究我华夏老祖宗的那些成就,很多根本就找不到典籍资料。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个清朝搞出来的。

甚至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他们大兴文字狱。

但凡不利于他们统治的,只要只言片语,他们就会大肆地屠杀读书人。

用这样的形式控制思想,威吓老百姓。”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已经气得要咬人了。

陈寒说道:“要不是他们比较幸运,在他们的这一个时期,欧洲掀起了全球化殖民,在南美洲发现了土豆,红薯,玉米这三样高产的农作物。

传到了中国之后,这三种高产的农作物在小冰河时期也能够亩产千斤以上,从而拯救了绝大多数的老百姓。

要不然他的话,他们的统治早就结束了。”

朱标一开始在愤怒在怨恨,可是当听到陈寒说。

由于殖民者从南美洲将土豆、玉米、红薯发现从而拯救了清朝的时候,眼前一亮。

亩产千斤甚至以上。

那这样的粮食作物简直就是圣物啊。

朱标一时间居然忘记了愤怒,而是直接问:“真有如此亩产的粮食作物?”

朱元璋更是激动的喘气都粗了一点。

作为农民子弟出身的他,对于粮食产量是有切肤之痛的。

在他所在的那个时候,粮食产量能够达到每亩两百斤,就已经算是高产,就已经算是风调雨顺。

可陈寒居然说在清朝的时候发现的土豆、红薯、玉米居然能够达到亩产千斤,这是什么概念?

这简直就是老百姓们的救命良药啊。

朱元璋激动的脸色都有点发红,立刻是问道:“到底怎么一回事,你赶紧来说一说。”

陈寒说道:“太过确切的历史资料大家都没有,不过有文字记载的是,欧洲有两个国家,一个西班牙,一个葡萄牙。

他们在遥远的南美洲,从土著的手里边发现了土豆、玉米、红薯这三样高产的物种。

随着他们全球贸易,将这三样高产的农作物先是带到了他们的殖民地,也就是南洋的吕宋岛,今后的菲律宾,在那里种植。

然后经由南洋与大明之间的海上贸易的过程当中传到了明朝。

只是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一种粮食作物。

反倒是将这些当做了观赏性的植物,大概是在万历年间就已经进入到了大明,但是没有得到重视。

一直到清朝中期,大概是雍正乾隆时代土豆、红薯、玉米才大量地推广,从而产生了粮食的暴增。

由于粮食产量高了,自然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从而保证了百姓不会因为没有吃的而造反。

这只能说是当时老百姓们的福音,也可以说是老天爷不公平的地方,为何没有将这高产的物种在咱们大明发扬光大。”

陈寒现在完全是站在了明朝的立场来说这句话。

陈寒接着说道:“土豆、玉米、红薯即使在后世,也就是我曾经生活的那个年代,也是最高产的物种。

而且经过了科学家们一代又一代的培育和育种,最高产的土豆,能达到亩产五六千斤。”

呼的一声。

朱标和朱元璋父子两个人差点一口气没有倒上来。

亩产五六千斤,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大明现在就拥有了如此高产的作物,那还不得养活无数人。

陈寒看到父子两个人的表情之后,再次说道:“更重要的是土豆、红薯这两种高产物种,对于土地不怎么挑,也就是说比较的烂贱,哪里都能够种植。

即便是寒冷干燥的北方,土豆依旧长势良好。

即便是后世,北方有大量的栽培土豆、红薯。

尤其是土豆,更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从南到北,整个华夏大地哪里都可以种植。

而且土豆是一种既能当主食,又能当菜吃的农作物。

老爷子,老泰山就这么跟您两位说吧。

我之所以一定要让咱们开放海禁,一定要多造船只进行跨海贸易。

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跨海贸易,能使咱们大明的物产丰富化。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咱们大明在未来不久,有进行跨洋贸易的能力。

从而直接到南美洲,去把那边的土豆玉米红薯种子给弄过来,栽培到咱们大明的土地上。

那就不得了了。

按照我们后世的推断,大明到南美洲,其实路程来算有个一年的航行也就到了。

可到南美洲去,它不仅仅要面对的是路程遥远的问题……”

朱标说道:“的确如此,海上航行不仅要克服路程遥远之难题,更重要的是,克服海上风暴以及海上方向的掌握。”

陈寒点头:“是的,所以这个过程的探索,有可能要花费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

但只要咱们有目标,坚持改革,我相信有朝一日,咱们必定能够到达南美洲。

须知后世的欧洲的大航海,他们哪有咱们大明王朝这样强悍的国力。

可他们依旧到达了南美洲,他们依旧从南美洲挖掘了巨量的白银,而且还到达了咱们大明。

他们有那样的能力,我不相信大明比他们强大数倍还做不到。

有可能,咱们经过两三年的改革发展,说不定五年之后,咱们就具备了跨洋贸易的能力。

我的资料里边可是有地图的,只要咱们能够看得懂地图,只要经过实践,一定可以到达南美洲。

希望陛下还有殿下一定多支持。”

朱元璋听完非常严肃地说道,“肯定支持!你这么一说,要是还不去把那土豆、玉米和红薯给弄到手的话,那还对得起咱们大明王朝吗?

伱就放心的搞吧,有你这句话,别说要搞改革,你就说是让咱不当皇帝。

即便像你说的像路易十六被他的人民推翻一样,就算是把咱推翻了,只要能让不被屠杀就行。

咱老朱家起于微末就不在乎,重新回归到微末也未尝不可。”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