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68章 文官们陷入了彷徨!朝廷到底还是偏

第368章 文官们陷入了彷徨!朝廷到底还是偏

第368章 文官们陷入了彷徨!朝廷到底还是偏向了武勋贵族!

看到朱允熥拿出来的煤油灯如此神奇,就连朱元璋也上前去,亲自上手,然后扭动了旋钮。

还真就如朱允熥所说的那样,只要旋转了按钮之后,那煤油灯的光亮就可以随着旋转,忽明忽暗。

这样还真就方便许多,如果不需要太亮的话,就可以把灯芯往下缩一些。

这样一来就可以随意调节。

这个设计可是要比蜡烛好得多。

毕竟蜡烛你就算剪了灯花,也只是保证它更亮一点。

可是每次都要剪灯花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而且那种很容易就烧完。

这煤油灯则不一样,用了两刻钟了,可依旧没见煤油烧多少就这一点来讲就要比蜡烛好很多。

是一三三几年,整整提前了六百多年。

九十年代的乡村,还在用煤油灯,就可见煤油灯即便到了那个时候,依旧是老百姓们家家户户,可能要必备的一样东西。

那煤油灯一直在燃烧,可是拿在手上,却并不见有多么的烫手。

让朱允熥觉得,是自己害死了母亲常氏。

就那么信任那些从大明工程学院出来的学子。

如此一来就可以让这个朱允熥心理不健康地成长。

那时候可是已经是九十年代了。

她的这一招是起作用。

朱元璋拿着那张煤油灯左看右看,啧啧称奇:“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小时候还跟水果舅舅曾经到集市上打过煤油。

朝臣们在看到煤油灯之后,也是个个觉得惊奇。

然后老百姓们使用上了煤油灯那是什么概念?

那将是真正的划时代的东西。

难道仅仅是因为大明海军,需要大明工程学院那些学子?继续给他们提供武器?

可这些对于读书人来讲,那不过是奇淫巧计。

虽然煤油灯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划时代的产物。

朱元璋和朱标都觉得十分的妥帖。

但对明朝人来讲,那就是先进到不能再先进的东西。

但如今看起来,因为陈寒的出现,朱允熥重新获得了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的信赖。

所以他才会对朱允熥进行pua。

朱元璋拿起了那盏煤油灯,在手上反复地观摩。

反而因为煤油是凉的,还有些透心凉。

曾经她一直都耿耿于怀于朱允熥的身份,是朱标的嫡妻生的嫡次子。

煤油灯在现代人的眼里边,那自然是早就淘汰了的产物。

吕氏很想不通。

但这没有不会,只要小心不把他打翻,那怎么样都好用。

以后的天下还是需要读书人来管理。

至少那种一不小心还滴下蜡油,烫了你手,发疼。

坐在下边的朱允炆,听到皇爷爷还有父亲如此夸奖朱允熥,心里面实在不是滋味。

看到这煤油灯的出现,朱元璋他们更为惊奇:“好,好东西啊。”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就那么信任这個陈寒。

但他心里边也是酸楚的。

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儿子获得更多的资源。

朱标也接过了煤油灯反复观摩。

就好像在看一件极高端的艺术品。

即便自己后面被朱元璋扶正成为太子妃,但这名分始终有点水分。

最重要的是这两三年以来,朱允熥跟随在陈寒身边,在大明工程学院进行深造,越来越得到机会。

即便陈寒自己在小时候,都曾经在外婆家里面看到过煤油灯。

那可是一九九几年,而如今是什么年份呢?

吕氏虽然在边上陪着笑容。

但对于一直使用蜡烛照明的他们来讲,这的确是先进的东西。

那表情神态异常的惊讶。

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搞出了钢铁厂,红砖厂,水泥厂。

尤其是看到那煤油灯可以左右旋转来控制火的大小,那一刻更是坚定了官员们想要获得这煤油灯的想法。

而从南洋以及西域甚至在帖木儿的各国使臣,看到了那煤油灯之后,也是心痒难耐。

虽然现在蜡烛已经很普及,但蜡烛很不方便,这一点是所有人的共识。

现在看到煤油灯,心里边哪能不激动?

哪能不想也搞一盏回去。

可以方便今后的生活,只是各国使臣很明白,这种新东西也就只能先在人家大明使用。

最后他们能不能获得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想到这些他们都觉得遗憾。

这场寿宴很快就以圆满的姿态结束。

大家伙虽然对各国使臣敬献上来的奇珍异宝感到眼花缭乱,

也对那些外国过来的歌舞表演印象深刻。

在宴席当中,也有文人吟诗作赋,歌颂当前的大明盛世。

但是其实所有人在吃吃喝喝之间,心里边还是最惦记那盏煤油灯。

即便那盏煤油灯只是静悄悄地搁置在那一大堆礼物当中,可也是最显眼的。

这一次朱允熥所敬献的这件贺礼,得到了皇帝太子朝臣、武将、外国使臣的一致赞同。

所有人都认为,这才是最为珍贵的礼物。

显而易见的是,这一次太子的寿辰,最出风头的就是朱允熥。

也正因为朱允熥这次的出风头,文官武将们对朱允熥的观感又变了许多。

之前朱允炆在很多文官的心里边是最适合当继承人的。

可是当这个是皇帝和太子都对朱允熥表现出了极为信任支持,而对朱允炆却尤其冷淡的那一刻,

所有人心里面都是有杆秤的。

那就是现在的朱允熥,在陈寒的支持之下,已经完全取代了之前朱允炆,在皇帝还有太子心目当中的地位。

虽然如今的吕氏是太子妃。

但又因为吕氏是后边被扶正的,一开始她是个小妾的身份,所以朱允炆的位置就更加的不稳固。

而她之所以能够被扶正,不是因为她有多么的能耐,完全是皇帝朱元璋对于继承人母亲家那边的势力进行打压的结果。

当初太子朱标与常氏的联姻完全就是政治婚姻。

开平王常遇春乃是开国功勋,为了拉拢这样的开国功勋,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才与常氏结合。

可后边武勋们所表现出来的骄横跋扈,给了这位皇帝特别大的压力。

所以为了打压武勋贵族,平衡朝中文武的关系,才会在常氏过世之后,没有再从武勋贵族当中选择一位太子妃,

而是直接将当时并没有多少娘家势力的吕氏扶正了。

如此一来,透露出了许多的信号。

官员们也很识相,尤其是文官们在看到了这个信息之后,那是叫一个欢天喜地。

他们从太子妃的人选以及太子妃家里背后的事例看到了许多,那就是朱元璋对武勋贵族是很不满的,也对于这种联姻非常的不满。

所以才会从普通人家当中把吕氏扶植起来。

可是为什么到了现在又突然之间转变了方向?

明明知道,如今的朱允熥背后还有蓝玉,还有常茂等人。

他们可都是如今淮西文武当中最有实力的。

尤其是蓝玉,在第一的武将过世之后,他现在已经成为了武将之首,更是得到了陈寒的扶植。

虽然冷落了两年,如今却就走马上任,成为了海军统率。

如今海军在南洋一带,将横行霸道的南洋海盗王陈祖义都给灭掉,打出了极大的威风,震慑了南洋各国。

也让蓝玉自从捕鱼尔海之战之后,又得到了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甚至直接从凉国公变成了梁国公。

这些小小的变化以及现在朱允熥所得到的这些之时,又让文官陷入到了迷茫当中。

他们搞不清楚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人,心里边到底是如何想的。

官员们想不通。

难道皇帝和太子就不怕武勋再次做大吗?

从寿宴上离开之后,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以及几位翰林院学士聚在一块,发出了非常沉重的声音。

“如今二殿下忽然得到陛下,还有太子殿下的大力支持。

对我等文官而言,可是个不利的消息。”

这话说出来,令在场的官员都露出了沉重的神色。

礼部尚书更直接说道:“自从那陈某人将我圣人门庭都给灭掉之后,我辈文官就被这等酷吏一直压在脚下。

武将有抬头迹象,文官却稍显疲弱。

更遑论他大明工程学院现在毕业的学子,居然粉墨登场官场。

一出来便是从七品的官职,比咱们这些寒窗苦读十几年科举入仕的学子得到的官职还要高。

这对咱们的打击可是相当之大,诸位不瞒你们说,老夫对将来大明天下实在担忧。

都是一帮不学无术之辈占据高位,读书人失去了展示的机会,又没有背后力量的扶植。

大明王朝会滑向何种深渊,我想诸位应当能够想象得到。

如今是咱们群策群力之时,切不可因私底下的私怨,被陈寒这等人物钻了空子。

从今日寿辰宴上便可看出,太子殿下对那大明工程学院的兴趣,要比科举考试的兴趣还要多。

虽说明年有一场恩科考试,可依旧未能挽回颓势。

我辈读书人所面临的困境还是非常之大,诸位有何建言?”

户部尚书此时脸色十分阴沉。

由于他的前任户部尚书就因为得罪了陈寒,被陈寒抓住了辫子,直接给一撸到底。

现在户部名义还是朝廷的钱袋子,但陈寒却又重新成立了商部,成立了税务稽查司,彻彻底底地将户部的财权给分掉了。

现在的户部还真的就是管理天下户籍之地。

已经沦为几个部门当中最差的,他自然是十分不开心。

要知道,曾经的户部虽然比不上人事部门吏部,但那也是第二之列。

手上握着财政大权,那也是十分风光的。

而现在却只是一个服务性的部门,没有了多少权力。

这让这些苦熬苦打,好不容易升到这个位置的官员,十分的不服气。

毕竟少了那么多的展示的机会。

户部尚书沉吟了半晌之后,还是说道,“现在我们只能是静观其变,要知道陈寒的大明工程学院已经到人尽皆知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和他硬掰是不明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的珍惜现在的位置,把守好我们的阵地,等待陈寒出现纰漏,我们在群起而攻之。

他得罪的不仅仅是咱们这些当官的,也得罪了天下读书人。

别看现在天下读书人对他的大明工程学院也是感兴趣。

可是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改革,伤害的可是天下读书人的利益。

他们能咽得下这口气吗?

大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已。”

翰林学院的学士们也说道:“胡部堂所言不差,现在正是我们文官势弱之时,若强行与陈寒这等革新派硬掰的话,我们不仅损兵折将,还会得不偿失。

不若蛰伏起来,等待机会。”

这些文官讨论到最后的办法就是沉淀下来,不去主动招惹陈寒,或许这才是他们的机会。

礼部尚书这老东西听了虽然很不服气,但最后也只能是默默的承受。

……

且说另一边。

朱允熥在寿辰宴上表现得如此突出,不仅为他自己增光添彩了,也连带着大明宫城学院这一次也狠狠地在所有人面前又秀了一把。

虽然煤油灯并不是一个多么可以改变大明王朝气运的东西,

但的确如朱允熥所说,能使天下读书人夜晚攻读有一大利器,也可以方便大明百姓的生活。

陈寒和江都郡主离开之后,朱允熥以及朱高炽、朱有墩他们,则另行一处地方进行庆贺。

五六只酒碗和酒碗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

几个年轻人端着酒碗一饮而尽。

他们朝气蓬勃,有十足的冲劲。

现在又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大明工程学院当中,他们年纪轻轻,可是却已经是元老级人物。

陈寒给予了他们充分的信任,让他们各自带领团队去攻克各种问题。

即便是朱有墩他对戏曲方面的研究,陈寒也十分的支持。

要知道,曾经的朱有墩和父亲周王朱肃,在皇家宗室当中,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人。

周王沉迷于医药学的研究,经常寻医问药,经常与民间的各种大夫打交道。

还听说周王主动出资去寻找民间的药方进行整合出版,也做了一些利民利国的事。

但在皇家宗室眼中,那真的是不像一个王爷该做的事。

而朱有敦呢从小对戏曲十分的喜欢,尤其是他们的封地河南,这块地方,有着古老的历史,各种戏曲杂糅。

当地的豫剧本身就博大精深,深深吸引着朱友惇。

可是戏子在明朝地位极低,一个皇家宗室成员去研究这方面的东西,被不少人传为笑柄。

他自己也没有多少信心,可是陈寒居然十分支持他。

这让朱有墩看到了希望。

而今大明工程学院借由朱允熥之手,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了极为亮眼的一面。

这不仅是朱允熥一个人的荣耀,更是他们这些学子共同的荣耀。

“来再干一碗,几个年轻人再次碰了一下!!”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