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87章 大明要对安南不统而统!!

第487章 大明要对安南不统而统!!

第487章 大明要对安南不统而统!!

夏元吉听了这几个学生跟自己汇报的内容都非常的欣慰,因为这几个学生运用自己所长,在此地帮助贸易中转站建设建筑,把技术都运用在了其中。

尤其是以一个水泥配比技术就把一干的安南财阀,给牢牢的锁在了大明的这条战船上。

夏元吉很是欣慰,“你们都有出息。这次国公爷派你们过来一是历练二是长见识,三更是要你们将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在实践当中,如今看起来你们已经可以出师,如果国公爷在这里的话,也一定会为你们现在所做的事感到欣慰。”

这十几个学生听完了夏元吉的话之后,眼睛里边都有泪花在闪烁。

这就好像他们经过了十几年学习,终于是得到了老师的夸奖,这比朝廷给他们任何功劳都要来的,让他们觉得高兴。

这一年以来,他们個个都运用自己所学将此地建设的如同大明一般,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心里谨记着陈寒在他们临行之时所说的那番话。

你们要将自己所学所知,运用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并且要将每一项实践最后都记录到你们的工作笔记当中带回来。

这样才可以传授给其他人,用一带十,十带百的方式,将咱们大明工程学院的这些个理论知识,一遍又一遍的夯实,要用实践加理论的方法加以验证所学所感。

那你们这次到安南去不仅可以验证伱们所学的这些知识在大明这片土地可以运用,连带着在异国他乡也能使用,甚至你们完全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加上你们的理论实践,加以改造。

不仅要提高你们的技艺,同时更增加你们的感悟,使我们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能与当地的实践结合。

以此将理论知识各点各面完全串联起来,让理论知识运用在不同的风土人情当中,这才是你们的任务。

而现在他们在安南这片土地上实践,理论在这片土地上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环境不同,加以改造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仅夯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更让他们有更多的感悟,这才是他们这次真正的收获。

当这些学子将这些话告知于夏元吉之后,夏元吉听的是十分认真,同时心中更是欣慰,这才是他们大明工程学院成立的初衷啊。这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才是每一个大明工程学院学子应该有的态度。

听完了他们的汇报之后夏元吉站起来对着在场的学子说道,“诸位学子,你们领会到了咱们大明工程学院的办学宗旨,我们大明工程学院为何要办学,为的不是让你们只学到一门手艺,只想着用这门手艺填饱肚子。

更多的是让你们这批人才得以实践,让你们有更多试验的田地,所以才把你们分配到全天下异国他乡去。

而今你们在此地一年便学有所成,甚至能够举一反三,这是我和国公爷都没有想到的,说明我们的教育的方法是对的,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

多谢诸位帮我和国公爷一同实践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你们这样的成功案例,今后我们将会在这条路上大踏步的往前走。”

十几位学子更是同时躬身行礼:“先生,我等能够在您还有国公爷的教导之下走上了这条令我等有效忠于朝廷,效忠于天下的。机会我等,荣幸之至。”

另外一名学子说道,“我等在此地建设,我等在此地宣扬我大明的技术,深深感受到我大明现在的改革变法有多么的正确。

如果我大明没有改革变法,与当地安南国现状有何区别?无非是物资丰富了一点而已。

而今我们却与他们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从此以后我们可以俯视他们。

来到了此处之后,我才终于感受到了身为一个大明人有多么的骄傲。

身为大明工程学院的学子,我们有多么的荣幸。”

更有学子直接说道,“来到此处之后我才明白何为大明工程学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就是要不断的开拓进取,不断的完善所知所学,不断的将感悟记录在笔记当中带回去与学弟们共同分享,让他们坐在教堂当中,却知万里之遥的风土人情,却知我们所学在万里之遥,依旧可以改变当地的状况,这才是我等打明工程学院学子肩膀上的责任。”

南康侯他们这些人即便只是粗鲁的武夫,然而在听到了这样的对话之后也深感佩服。

接下来南康和他们也开始汇报了自己等人在此地开展商业的情况,虽说他们都是武将。但来的这一大批青年文官在此地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非常之大。夏元吉听完了他们关于商业的汇报之后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议。

夏元吉说道,“我在京城之时与国公爷共事,那时候国公爷就提出一个理念。我们在外殖民也好,建设贸易中转站也罢,最重要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将当地的资源转化成商品,贩卖到咱们大明来,更多的是将咱们的文化传播到当地,使当地更加认同咱们。”

大家听的都是一头雾水,他们都听不懂夏元吉在说什么。

夏元吉于是掰开了揉碎了跟他们讲,“就比如咱们大明百姓一向敬仰神仙,玉皇大帝,张天师,财神爷,关公爷等等。

我们大明王朝的百姓到哪,都认定这些神仙在天上关顾着咱们,这便是咱们大明百姓的信仰以及咱们的文化,而我们如何让当地的百姓也信仰咱们呢?这就需要咱们不断的传播。”

南康侯他们依旧是一头雾水,他们毕竟是武将,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要怎么去传播。唯有那些文官听的是似是而非。

夏元吉再次说道:“你们从小到大是如何接触到玉皇大帝?张天是财神爷关公爷他们的?”

南康侯首先回道,“末将从小听家里老人讲,关公他们的故事。关公忠义呀,为人又有能耐,又有义气又忠诚。

像关老爷这样的人,那都是我们武将的楷模,我们信关老爷,我们要学关老爷,我们要像关老爷那样,又有能耐又忠诚又有义气。”

有文官提到他们是看史书记载,也有文官说他们呢是通过戏曲知道这些人物的故事。

听后觉得荡气回肠,甚至影响他们做人的宗旨。

大家都想学关老爷,有能耐,又忠诚,又讲义气。

甚至大家一提到某个人忠诚又正直又有义气,都会说一声,你像关老爷一样。

这是千百年来烙印在每一个百姓身上的文化烙印。

夏元吉听后哈哈一笑,“这便是本官所谓的要将安南国的百姓同化如何同化?诸位要是看过史书便知,安南国曾经叫做交趾郡,那是咱们中原王朝的土地,可为何如今独立建国?

有种说法是,中原王朝与安南国而言太远,鞭长莫及,在唐末之时,安南国开始闹乱,到了宋朝国力衰微,安南国便趁机彻底建国,从此不再隶属于咱们中原王朝。”

大明工程学院的学子跟武将们的都是异常恼怒,没想到安南国曾经是中原王朝的土地,现在却独立建国实在让人觉得窝囊。

夏元吉说道:“刚才我说的那个理由不过是表面的冠冕堂皇而已,其实骨子里,还是咱们中原王朝与安南国本土的百姓文化上面离得太远。

即便已经有文字一统,然而风俗相差太大,以至于两地百姓格格不入,以至于即便武力征服之后,在此驻守的官员也不拿此地的百姓土地,视作中原王朝的土地和百姓,横加凌虐、肆意盘剥。数度令当地百姓与中原王朝离心离德。

这是我们中原王朝自己造下的孽,怪不得别人。”

夏元吉说完这番话之后,不少人都低下头去,有点羞愧。因为在这里边的有些武将,其实和之前那些驻扎在此地的官员没什么两样。

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也不认可安南国当地的百姓和土地。

甚至有一种念头,那就是何必对他们好呢,直接武力征服,不服气杀,杀到他们服气为止。

然而听完了夏元吉的这番话之后,他们才明白。

当初中原王朝也是这么干的,可是到如今安南国还不是建国了。

安南国还不是与大明王朝离得越来越远了,这就说明武力征服有的时候未必有用。

夏元吉看到下面这些人愿意听自己说话了之后,再次提高了嗓门说道,“所以咱们大明这次重返安南国,就不能重蹈覆辙。

有一点其实对咱们大明现在来讲是有利的,那便是即便当地的风俗与中原王朝大有区别,但是文字是一样的。

尊重儒家学说这一点是一样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是一样的,区别在何处区别在于普通百姓。”

夏元吉这么一说,官员们也好,武将们也罢,甚至大明工程学院的学子们都是很认同夏元吉说的这个。

他们来到安能国之后发现,大街小巷遍地都是同样的文字,话不一定全部听得懂,但是写出来都差不多。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与安南国人的交流无需找翻译,可以手写,大家就都能理解对方的意思。

差别在于当地的百姓,不识文字的那些人很难搞定。

夏元吉继续说道,“咱们现在要搞定的就是这些普通百姓与大明的百姓一样。此地的百姓也要吃喝拉撒,也希望有明主。

他们不在乎头顶上的君王是谁,只在乎谁给他们饭吃。大明现在在安南国的基础就很好。

咱们给他们修路,咱们买他们的粮食,咱们收购他们的土特产,他们认可大明。这还不够,咱们要深入的讲大明的忠诚义气,感恩戴德这些理念,深入到他们的民间去。

如何做呢?

就像咱们刚才所议论的那样,既然无法通过文字传播,那便通过戏曲、说书来传播。

甚至可以上一些手段。

就比如在与安南国商人做买卖的过程当中,对那些主动学习大明官话的商人,提高他们的待遇,多给一成利,以利相诱。

这样一来,学大明官话的人就会趋之若鹜,要让大明官话,在安南国形成一种形而上的意识。”

要不怎么说夏元吉他是个搞政治的人呢,搞这一套的人就非常明白,要如何才能将思想传播下去。

没有那么高大上,其实就是从吃喝拉撒下手。

就是要让一种固定的理念,深入到某一群体的脑海当中去。

让他在生活当中下意识的认为,大明的东西就是好,大明的产物就是好,大明的任何技术都要比国内更高明,甚至要让他们觉得大明的月亮都比他们更圆。

也不知道是哪位厉害的人物说过要瓦解一个民族,首先就得瓦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夏元吉这时候虽然不懂这些理论,但是方法他是知道的。

特别是跟陈寒议论过之后,他更是豁然开朗。

下面这些官员,侯爷们,伯爵们,大明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听着夏元吉的话之后都感觉醍醐灌顶。

厉害,这才是真高人。

夏元吉继续说道,“这是说话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穿着方面。

咱们得让安南国的百姓知道,跟咱们大明穿的一样,那就是高人一等。

如何体现呢?也很简单,一方面是以利益相诱,另一方面咱们以身作则。

咱们大明的礼法相当之完善,在此地你们要先起到带头作用。

将军要有将军的样子,士卒要昂首挺胸,要有大明的军威,要时不长的拉着咱们的大明将士,在城镇周边,甚至可以邀请当地百姓围观你们进行训练。

将大炮火枪运用起来,要让军威震慑安南国人,要让安南国人看到,军人就该有大明军人的样子。

做官的则彬彬有礼,穿着整齐统一,干净整洁,要一丝不苟,严肃且庄重。

学子们在日常当中,尤其是在安南国人面前,要兄友弟恭、谨遵师礼。

要让你们的言行去影响他们,要让安南国人看到大明的威仪、礼节、仪态。

要让他们形成落差,要让当地人觉得,他们日常生活之中与大明相比,那便是野人。

在贸易往来当中,多对愿意学习大明官话、大明礼节的商人、官员礼遇。

同时我会与国公爷商议,大量派出咱们大明的戏曲班子、说书班子、杂艺班子来到安南国,进行表演。

要润物细无声的将我们大明百姓所熟知的神仙、关老爷、财神爷传播给当地的百姓,多措并举,将文化跟武力这两把刀子同时寄出,如此不出三五载,安南国必然会越来越像大明,到那时,大明便可实现对安南国不统而统的目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