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514章 江湖人士的豪情让人敬佩!

第514章 江湖人士的豪情让人敬佩!

指挥佥事嘿嘿一笑:“都督,大帅,也不是什么特别熟的人,那个家伙是个窃贼,而且还是个大窃贼。”

这下就让夏元吉和蓝玉更加奇怪。

指挥佥事小声解释起来:“我们当初刚到三弗齐迫切需要安插各种人到其他家族。当时我们正在安排人手,刚好碰到这个家伙在偷东西,而且还被人给发现了被抓了起来,准备被弄死。

我们的锦衣卫出手将他给救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这样的人好像对自己等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看到指挥佥事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家伙居然对这窃贼的重视程度很高,要不然也不会说他是老熟人,而且满脸的欣喜。

看他的表情好像是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帮忙。

夏元吉和蓝玉都很奇怪地看向指挥佥事。

“你小子在搞什么?”蓝玉看向指挥佥事。

指挥佥事听到蓝玉这么说,嘿嘿一笑:“之前大都督不是说要让整个三弗齐都散播消息吗?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们能发挥整个三弗齐江湖上的力量,那是不是就事半功倍。”

这话说得非常不错。

这让夏元吉和蓝玉都非常的震惊。

如今在三弗齐虽然已经表面上臣服了,但是下面的情况还得慢慢的一点一点摸,但太后一点还是说得非常不错的,那就是大明王朝能来多少人,如果光是靠大明王朝往这边派人的话,那就太被动了。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利用本地人。

夏元吉之所以在这里把这么多的家族都给拿下,就是为了让这里的人都给拿下,但在之前还得好好地将这些家族给利用起来,这些人当中有多少是叛徒还得仔细甄别。

指挥佥事家族虽然都给弄了,八阿斯虽然很识时务,但是凭借他一个人也只能摆平部分家族的反抗,想让所有的家族臣服还需要一点时间。

估计是这小子看到自己最近这段时间都在为这件事发愁所以,才想到了要发挥三弗齐江湖势力的人马。

不过王弼很快就问道:“你说的那个盗贼就算欠咱们一个人情,他还乐意帮助咱们?毕竟他是三弗齐的人。”

这倒是说到了点子上,江湖人还是很讲究气节的。

他们几个虽然不是江湖上的人,但在战场上也曾经得到过不少的江湖人的帮助,看到过太多江湖儿女的骨气。

这些人都非常让人佩服。

所以蓝玉和王弼从来对江湖人士都很佩服。

而如果这个盗贼是那种连国家大义都不讲的人,这种人根本不值得去合作。

所以听到指挥佥事刚才说的话蓝玉和王弼都担心起来,用了这种人简直就是拉低了大明的下限。

大明征服三弗齐虽然可以不择手段,毕竟国家利益至上,但是在小节上面如果还用这种人渣败类,那就是知错不改。

蓝玉正要说出他的意见,就听指挥佥事说道:“大帅,属下非常明白您想说的,如果这家伙的人品我都看不上的话,我是不会向大都督推荐的。

其实三弗齐的这些江湖人也是挺痛苦。”

这个倒是让夏元吉和蓝玉他们非常感兴趣,没想到这些江湖人也很痛苦。

不是说这些江湖人是最潇洒的吗?

还有痛苦。

这是夏元吉和蓝玉都非常感兴趣的。

于是,看向了那个有点畏畏缩缩的人,“你看他现在一定会走吗?”

指挥佥事知道夏元吉肯定是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了解一下这些人的情况,然后根据情况来给出一些建议。

看得出来指挥佥事对这些江湖人还是挺同情的,如果能用的话,尽量就不要让指挥佥事为难。

但用这些人的前提是,他们的真有一些不得已的难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指挥佥事想了想:“应该是没有,他最近这段时间都会在城里做点小生意,买卖是绝对不会去做了,现在三弗齐都被咱们大明给控制了,他怕遇到了咱们的人,就被一枪崩掉了。”

这句话就可看出那个小子还是非常实在的。

估计是知道如果在这段时间被明朝的人抓住,肯定是个死,所以现在要活下去还不如摆个小摊子,先赚点生活费,等看清楚形势之后看看要不要重操旧业。

对这样的人大家都感兴趣,毕竟这个人能让指挥佥事看上。

指挥佥事能被派到这个地方来,那一定有能力,尤其是在皇帝身边混的人,那没点能耐分分钟就被赶走了。

太祖皇帝那是什么人,瞪眼就宰活人的。

这要是不认认真真的话,那会死很惨。

几个人于是就坐在了边上的茶馆。

尽管一开始到这个地方来还真有点看不上,这酸不拉几的茶,但是喝多了之后发现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尤其是被这里湿热的天气一蒸腾,别说有没有食欲这回事,你就是想吃口东西,没点酸东西还真不行。

所以现在夏元吉也理解了为什么太后家里吃的东西,也跟市面上卖的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这里的物资是很匮乏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里就是大明那些商人的商机所在,但光有市场不行,得有什么东西往外卖才是,要不然光是进没有出的,那迟早得完蛋。

再说那些买卖人也不是傻子,这么远跑过来什么都不能往回带,那得买多少货物才能天平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如今想要快速的发展看起来是不太行的,只能慢慢来。

所以干脆坐下来好好的问问这里的江湖人士,到底有什么样的困惑,然后看看能不能解决掉。

如果真能利用这些江湖人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这些人发展过来也是可以的。

坐定之后,指挥佥事就开始说了起来:“那家伙跟我说过,在三弗齐这个地方的江湖人士,主要都是跟朝廷对抗的。”

一说这话蓝玉和王弼很有经验啊,当初他们也是才能够江湖混混开始的,也没有别的理由就是朝廷昏庸无能,官逼民反,加上当时天灾**不断,老百姓的日子根本不是人过的,不反的话就得饿死,那还不如铤而走险,说不定能搏出一个功名来。

他们这些人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蓝玉和王弼都不是什么天生的将领,也不是什么军事学校出来的高才生,完全就是在战场上拼杀活下来的。

至于为何后面就知道怎么带兵打仗了也很简单,活下来之后要想在下一次战场上活下来,就得自己总结战略方针,就得知道下一次敌人会从哪一个方向杀过来,就得知道如何防御。这些都是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

所以蓝玉和王弼非常能理解那些草莽英雄,不是逼到了一定程度这些人本来是可以生存下去的。

如今这些人都要被逼到开始关心国家命运的时刻,那就说明真是到了家国都快要破败的程度了。

“你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夏元吉问道。

指挥佥事于是侃侃而谈:“那家伙就说,当时不少江湖好汉都支持国王的改革,甚至还想着组织义军接受国王的统一指挥,只是后来发生了点事情,造成这件事搞不成。”

夏元吉就问道:“这些江湖人士还能知道国王的困境,还能组织军队去支持国王,他们很厉害啊。”

这的确是,这些江湖人还能在朝堂上有人不成?

指挥佥事解释起来:“在他们三弗齐,那小子,也就是盗门中人有个前辈,很厉害干到了国王亲卫队副队长的职位。”

夏元吉和蓝玉都要竖起大拇指。

可以啊,一个小偷能干到这个位置真是不容易,肯定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指挥佥事说道:“据说是这位前辈在一次偷窃时候,被人抓住,然后硬生生割掉了命根,他就只能金盆洗手进了王宫当太监,然后因为有些身手就混了出来。”

大家脸色都有点尴尬。

指挥佥事继续讲:“或许是这件事不光彩,所以为了给自己脸上增光,这位前辈利用自己的身份把不少同门给捞了出来,渐渐地在江湖上也有了一定的名气,江湖人士都给他取了个外号——及时雨!”

大家愣了一下。

都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水浒传现在虽然没有后世那么的传奇,但是在舞台喜剧上面已经有了宋江这号人的名声。

施耐庵和罗贯中很可能是师徒,他们两个都曾经在军中当幕僚,那时候也是类似三国争霸的局面,所以罗贯中才能写出三国演义,施耐庵写出了水浒传。

其实他们两个人的小说,很大程度上是接见了戏曲,然后杂揉了民间传说而成。

蓝玉和王弼他们都听过这个及时雨宋江的名号。

没想到在三弗齐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太监,因为经常打捞同门,所以得到了这个外号。

看到夏元吉和蓝玉笑话,指挥佥事也忍不住笑了一声:“这个及时雨在宫中经常看到国王一肚子的委屈,就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国王,国王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交给他一项任务,组建江湖人士的大军,江湖人士一来讲义气,二来本身还有些身手和本事,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说不定有用。

于是及时雨就去组建军队,只是中间被太后的人察觉,及时雨在一次被捕的行动当中为掩护大部队,英勇就义。

江湖大军经过这一次的挫折,只能遁迹江湖。”

夏元吉和蓝玉只能叹了一口气。

虽然立场不同,但是对于这样的爱国人士,大家还是给出了足够的尊重。

蓝玉于是问道:“既然他们如此的忠心自己的国家,他们还愿意跟我们合作?”

这也是夏元吉很奇怪的事情。

既然有这份忠诚,和这些人合作简直就是自找欺辱。

可是指挥佥事却说道:“其实不然,自从江湖大军被朝廷剿灭之后,不少江湖人士就遁迹天涯,也有不少人最后想明白了,其实只要能让天下的百姓好过,他们这些江湖人士根本阻挡不了历史洪流。

这个盗贼之所以留在京城,没有遁迹天涯,其实也是在看看咱们大明如今是不是信守承诺,要帮助他们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句话一出,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真是没想到这些人居然还有这样的心思。

本来有这份觉悟的人应该是吃朝廷俸禄的官员才是,可是那些官员只想着要如何从百姓身上吸出血来。

而这些江湖儿郎们却在一心一意地为百姓着想。

从他们想要阻止义军帮助国王改革,就可看出这帮热血汉子是真正的想要百姓好。

夏元吉也是有点动容。

这些江湖人士或许是看惯了朝廷的尔虞我诈,所以早就已经没有了那些破旧的观念,在他们的心中只要这个朝廷是为了百姓着想,能让百姓过上点好日子,他们就愿意帮忙。

就像当时的国王要实施改革,难道当时的江湖人士不知道帮助国王,那是非常危险的吗?

这些江湖人士的消息也很灵通,应该知道当时的朝廷大军,都掌握在了太后手上。

而当时太后他们代表的是家族的利益。

一旦和这样的家族对抗上了,那就是和死神对抗上没有区别。

但是这些江湖人士哪个退缩了?

从这些细节上就可看出,这群江湖好汉们的觉悟。

啪!!

夏元吉一拍桌子。

“听了你的陈述,本督决定了,如果这些人真的愿意和大明合作,我们愿意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其实这也是大明的想法。

不管是在哪里,百姓们的日子好了,大家的日子才能好。

如果只想着剥削百姓,那离亡国就不远。

这不是虚伪的历史主义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百姓们在官员的口中那是贱民一般的存在,可以肆无忌惮地剥削,但是反过头来想想,哪一次的起义不是从百姓开始的。

陈寒知道这些所以他的根本目的是让,百姓们的日子好一点。

这既是他的政治主张,同时也是他的信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