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520章 什么?免掉六成的赋税?

第520章 什么?免掉六成的赋税?

盗贼的这番话可以说是一下子让在场的众人眼前发亮,这可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

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试探出,明朝是不是真心想要为三弗齐百姓着想。

另外一方面如果明朝做不到,也会激怒老百姓,那时候老百姓就会跟自己等人站在一块。

一旦老百姓跟自己等人走在一块了,那自己等人的力量就会更加的强,就不会单枪匹马,更不会脱离了百姓而没有力量。

所以想到这里,大家这才理解了此时盗贼的良苦用心,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下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甚至有个中年人,更是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总把头,你应该早点这么说,你要是早点这么说,大家都理解了你的苦心。

也就不会觉得你是单纯的,站在明朝那方面来说话了。

是我们错怪你了,不过还请您说说明朝要我们怎么做?”

其他人的时候也纷纷说道,“原来总把头是想到了如此远,也怪我们这些个草莽没有您这样的脑子。

您要是这么说的话,我们倒觉得的确该是如此。

单枪匹马凭借江湖绿林的实力,想要跟明朝对抗,的确有些不自量力。

但要是明朝本身不修德行,本身没想过要为了咱们三弗齐的百姓做点什么事,只想着占领咱们三弗齐,从而盘剥咱们三弗齐的百姓的话。

百姓也不是傻子,必然会奋起反抗,那时候咱们再来与百姓合在一块,才能拧成一股绳。”

虽然他们都是一些江湖草莽,自己也说可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更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惦记的,也没有什么好的头脑。

但听了盗贼的这番话之后也觉得有道理,毕竟凭借自己的那点力量,是不足以做一番真正的大事业。

但是如果能够让百姓们跟自己站在一块的话,力量就更加强了,这样自己也能在这乱世当中成就一番事业。

当然不打仗是最好的,百姓能安居乐业才是他们所愿看到的。

因为他们这些江湖人,靠的就是和平年代有人赏碗饭吃,打仗谁还欣赏他们的手艺?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们现在在面对盗贼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盗贼就是一味的站在明朝这边说话,而灭自家的威风。

其实盗贼想得很远,很明白如今的江湖势力,即便大家都一条心,也很难对抗的明朝那几千海军。

更何况绿林上面所谓的江湖好汉,不过是个美称,其实不过就是一群散兵游泳而已。

要凭借一群散兵游勇,去跟明朝正规军对抗,这是痴人说梦。

就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盗贼才想着不能一味的想要去跟明朝打仗。

能合作的话,最好还是合作。

这样对百姓也好,对江湖人也好,那都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他在看到大家伙,终于是把情绪都给调整下来了之后,这才缓缓说道:“明朝现在要咱们做的也很简单,他们是想凭借咱们在天下散布的人手,帮他们宣传改革的内容。”

在场的江湖人听到盗贼这么说之后,倒是有些动心,这一来可以让他们这些江湖人发光发热。

如果明朝的国策真的对百姓有利,那自己的这一场类似于作秀的事业,就相当于在百姓心中宣传了一下自己的形象。

这对自己的形象提升来讲可是有巨大的好处,所以这些江湖人在听到盗贼这么说之后,觉得非常感兴趣。

再一个,如果明朝真能够按照他们所要实行的国策来做的话,说不定老百姓们的日子会过得稍微的好那么一些。

这才是大家所感兴趣的。

盗贼也没有隐瞒侃侃而谈;“明朝的国策也很简单,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要趴在百姓身上吸血,反倒是想给咱们百姓减税。”

提到减税在场的人眼睛都亮了起来,要是老百姓们被减税,那估计白亲们会欢天喜地。

他们自己本身也是从种地的百姓过来的,大家都知道其实种地为生的普通百姓,最大的阻碍,不是天灾就是**,甚至**得伤害还更大一些。

而所谓的人或更多的就是不少当官的,借着收税的权利刁难百姓,甚至无缘无故的额外增加赋税,让百姓们活不下去。

而现在明朝统治第一件事,就是要给百姓们减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所有百姓都会愿意站在明朝这边。

这是不用想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来统治三弗齐,只要统治者祭出这张王牌来,那都是无解的。

老百姓才不会管,到底是谁统治他们,只要减税,让他们的日子能过得下去,他们就绝对会拥戴这样的统治者。

难怪盗贼刚才说,明朝的统治者可以做的,比当朝的朝廷统治者做得更好。

因为三弗齐本来的朝廷,没有把老百姓当做人来看待,可是人家明朝的统治者第一件事,却是要让百姓们减税。

就光这一条就能够俘获老百姓们的心,就这一条就能让老百姓跟明朝统治者站在一块。

听完了盗贼的这一番话之后,他们在场的众位都知道,只要祭出了这么一张王牌来,老百姓一定会跟明朝站在一块。

自己等人想要做的那些事,一定会遭到老百姓的激烈反对,那时候自己等人就相当于站在老百姓们的对立面。

自己等人不过是普通江湖人,想要在江湖上立足,原本就要靠老百姓们赏饭吃。

下面的人顿时议论纷纷。

“没想到啊,明朝居然打算这么做!”

又有一个人说话了,“只不过就是打算这样做,还没有这样做,如果真能给百姓减税,我就佩服他们。

如果仅仅只是打着这么个旗号,其实是想要笼络民心,那我们就绝对得鄙夷这样的朝廷。”

“这话说的对,其实还是得看他们能不能做得到。”

说到这里在场的人,其实心里边还是有一点期待的,一旦减税的话,对老百姓来讲就是一个致命的武器。

谁要是掌握住了这个武器,就能收获百姓的民心民意。

如果明朝真能做到这一点,江湖人也得佩服。

然后又有人问了,“明朝所推行的国策应该不止这一点吧,当然我也听说过,其实咱们的国王曾经也想要这样干。

他甚至还想过要将老百姓们的税都给免掉,转过头来去收那些有钱人的税。

只不过他这么一干,有钱人就反对他。”

一说到他们的国王在场的江湖人都不免唏嘘。其实他们的国王并没有当国王多久,可是一上来就想着要跟那些有钱有权的大家族们对着干,想要将权力从他们的手上给收回来。

只不过那时候的国王腰杆还没有硬,不仅做不到,反而最后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当时不少百姓之所以愿意跟着国王,一起去抵抗满者伯夷国的大军。

就是期待着国王真正掌权的那一刻,能够实行新的国策,能将百姓的税都给免了,能去收那些有钱人的税。

按照大家的想法来看,那些有钱人赚了这么多钱,他们垄断着那么多的行业,就应该从他们身上多收税。

百姓没有多少钱,没有多少势力,就应该少收一些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那些有钱的有权的,不可能轻而易举的让出自己手中的权利和利益,于是国王就倒霉了。

听说国王最后被逼的自杀了,这让不少江湖人都恨透了那些个大家族。

恨不得到大家族家中去转悠两圈,把那些个掌权的人的脑袋给切下来。

只不过他们这些江湖人有心无力,不是每个江湖人都有那种高来高走的本事的。

所以也只能在这破庙当中不胜唏嘘。

甚至他们为什么要佩服盗贼,就因为盗贼敢履行自己的诺言,敢到那些掌权者的家里去偷出东西,变卖的钱财接济普通百姓。

甚至盗贼,甚至还杀过一个家族的族长。

这些事才是让大家佩服他的原因。

盗贼继续说道:“明朝这次要免掉百姓的六成赋税,以后只需要交四成赋税。

而那些有钱人,则需要交五十到一百倍的赋税。”

听完了盗贼的话之后,在场的人都非常兴奋,当然他们主要兴奋的是,明朝居然收那些有钱人这么高的赋税。

五十到一百倍的赋税呀,这一听就是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但在场的人都觉得应该这样。

谁让那些个有钱人赚的盆满钵满,从来也没有想过要给老百姓们分一点。

更为可恶的是,赚了这么多他们还逃税。

甚至这些江湖人要比百姓们的消息更灵通,得知这些家族不仅逃税那么简单,还跟海面上那些海盗勾勾搭搭,跟海盗做走私生意。

做走私生意根本就不需要交税,更加可恶。

可怜的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没休息,苦哈哈的在田里面刨食吃。

种出来的那一点粮食自家落不得几颗,却都被那些蛀虫一样的官员借着收税的名义给收走。

老百姓辛辛苦苦种田种地,一年到头吃糠咽菜。

那些不做事的官员,吃的肥头大耳,甚至奢侈浪费,连他们家的狗都比百姓吃的好。

这样一想,顿时是觉得有一股无穷无尽的愤怒从心底涌起。

那些为富不仁的大家族大财阀们,得到了这么多便宜却依旧不满足。

一旦有人提出新的改革方案,对他们不利,他们就会倾其而攻之,不管对方是谁,破坏他们的利益就得死。

别说只是个普通官员,提出一些新的改革方案,可能会面临被暗杀的风险。

就算是国王提出来改革的方案,依旧会有人将国王都给弄死。

借着满者伯夷国的手来铲除国王的威胁,最后把国王逼的是自杀。

他们以为把国王给弄死之后,就没有人敢提出什么所谓的改革。

可没有想到算盘珠子打错了,国王虽然死了,来的却是明朝的海军。

明朝的海军更加厉害,最终将他们赖以为依仗的三万大军都被打的屁滚尿流。

明朝海军几乎不费,一兵一力就将三弗齐给拿在了手上。

曾经的那些有钱有势的大家族,如今一个个沦为了案板上的肉,明朝想怎么切就怎么切。

就如那高高在上的太后家族,以前掌控着半壁江山,现在还不就是被抄家就抄家吗。

不过很快也有人提出来一点不同的意见,“都收了富人五十到一百倍的赋税了,为什么还要让百姓们再交四成的赋税?

完全让那些有钱人去交税不就可以吗?何必如此脱裤子放屁?”

他这么一说大家才注意到,的确是如此。

让那些有钱人一股脑全交完,老百姓岂不是又都给解放。

少收这么一点赋税,也不至于让明朝败落下去吧?

所以说有时候人心都是贪婪的,虽然给百姓减少了六成赋税,但还是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完全减掉?干嘛要交那四成?

盗贼看到在场的,这所谓的有觉悟的江湖人都是这样想的,更别说整个三弗齐数百万百姓,他们估计更会这样想。

一下就理解了当初夏元吉跟他讲话知识的语气,他那时候也问过夏元吉为什么不就直接免掉百姓的赋税。

反正那四成交与不交对,大明来讲都不算什么。

但如果减掉的话,百姓们就会更加高兴。

他当时听完夏元吉的话,觉得不是的。

他也不想去跟在场的人讲什么太绕口的大道理,于是就缓缓地问了在场的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一出来,顿时让在场不少人都哑口无言。

他们听完之后,顿时觉得,好像明朝这样收税才是真正最正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