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无限之开荒者 > 第十二卷 第五十七章 封神大劫与原剧情截然不

第十二卷 第五十七章 封神大劫与原剧情截然不同的爆发缘由

半年之后,随后羿姮娥平定东夷的张桂芳等人凯旋而归,并带回消息,东夷已完全被后羿姮娥所掌控。

纣王大喜,立刻下旨,立东夷为齐国,册封后羿为齐王,并派遣了一名身为儒教门下的大臣,带着一干发展东夷的政令前往东夷辅佐后羿。

唯一让纣王略感可惜的是,也不知道在这半年发生了什么,那原本对后羿不假辞色的姮娥竟成了后羿的王后,这让原本想将姮娥收入后宫的纣王大失所望。

不过他毕竟不是原剧情中的纣王,干不出强夺的事来,当下也只得按捺下心中的失望,好在还有胡仙儿姜王后等善解人意,贤良淑德的女人,能带给他无尽的慰藉。

此时的胡仙儿与原剧情中附身苏妲已的九尾狐可不一样,她虽有魅惑之天赋,却只在闺房之乐中用以增添情趣,从不主动魅惑纣王,令他只对自己痴迷。

她与两个姐妹只尽好身为妻子的本份,为自己的男人排解压力,舒缓精神,维护好后宫和谐,令纣王丝毫不用为后宫费神,可谓难得的贤妃。

齐国建立后,后羿任纣王派去之人为相,完全按照纣王旨意发展建设,不仅大力发展渔盐之业,还施行土地改革政策,释奴隶为农民,授以田地劳作。

短短两年时间,东夷各族便从难足温饱的窘境,变得有了富庶之状,齐国上下对纣王无不感恩戴德。

就连那些桀骜不驯,只是慑于武力不得不臣服的各族首领们都心悦诚服,在心下暗自庆幸当初投降了后羿。

奴隶制社会有太多地弊端,尤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桎梏,非人的生活和残酷的剥削、虐待使奴隶非常憎恨强制的劳动。

他们只得采取消极怠工、破坏生产工具、虐待牲畜等办法表示反抗,也有不少大胆的直接选择了逃亡,许多破产的平民和小生产者们更是宁愿靠施舍过活,也不愿为奴隶主劳动。

大商虽然已经废除奴隶制,可也仅限大商而已,东夷诸国与各方诸侯却依然还是旧制,而纣王在齐国推行的新政使苦熬多年的奴隶们终于看到了曙光。

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将东夷土地划分,大部分收归国有,小部分归各小诸侯领主所有,同时解除各族奴隶地奴籍,变奴隶为农民,并赐予土地。

条件是奴隶们必须在一年内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只要能完成,立即还他们自由之身,如无法完成或不愿意完成的,可成为领主们私有的家奴。

为了进一步提高领主和奴隶们的积极性,在纣王的措施中,获得自由的农民,可利用所赐予的土地耕作劳动,劳动所得的两成上缴原有领主。

两成上缴国家税收,剩余六成归自己所有,农民对土地的占有并非永久性地,暂时为三十年,只要能完成规定的年收成任务,这个占有期限可每年递增,惠及子孙后代。

如因消极怠工或懒惰无法完成,则要削减占有年限甚至收回土地,若因天灾**造成歉收的另行计算。

各族领主除自身私田的收成外,还享有农民两成的收成,他们对土地和待遇的享有年限同样有时间限制,为五十年。

如果这些身为奴隶主的领主们能安分守己、遵守国家颁布的政令,尤其是不得私自盘剥农民、侵占农民土地,那么这个权限也可以每年递增,国家每年还有一笔额外的奖励。

如果有特殊功劳或战勋,在额外增加年限的同时还可以封赏更多的土地面积。

相反,犯错则要扣除享受额外收成年限和土地面积,如果是重罪,在治罪的同时会没收全部土地。

简而言之,就是只要你老老实实听话,基本可以永久享有这些特权,如果不听,什么都没有。

新政对奴役族人多年的奴隶主们来说,无疑是没收了他们的最大私有财产,奴隶和土地。

在两年前刚开始实施时自然受到了极大的抵触,但齐国算是个战败国,加上后羿和姮娥用大商驻军牢牢控制住国内局面,还设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若有违犯,治以重罪。

在灭掉几个反抗最大地典型后,为保全性命的领主们只得屈服,但这一屈服,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却是惊人的。

有了自由和土地的动力,奴隶们生产的热情空前高涨,就连老弱病残都不例外,加上纣王采用“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之策,使齐国发展迅猛,渐有了富庶之国的雏形。

齐国上下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领主们在过着以前做梦才有的奢华生活的同时,也明白了新政的好处。

他们只需安分守己,就能继续过上这种幸福的生活,少数人在武力的控制下,也不得不将野心和恨意收敛起来。

土地改革的新政在齐国大获成功,纣王便下定决定要在大商全境推广,包括所有诸侯国,而这一来,却是为诸侯叛乱埋下了祸根。

天地大势不可更改,封神大劫必然爆发,只是这爆发的因由却完全不同。

原剧情中,乃是因纣王荒淫暴虐,又被妖邪迷惑,以至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最终被诸侯举正义之师讨伐,拉开了封神大劫的序幕。

而如今,则是因为纣王新政,利国利民,却动摇了诸侯的利益。

历史上的变法革新,哪一次不是伴随着战乱呢?但是纣王新政一旦成功推行,那对天下万民来说,可谓莫大的福祉。

龙德殿。

纣王端坐王位之上,静静看着大殿之下的文武群臣,淡淡问道:“众卿可有异议?若无异议,从明日起,大商境内全面施行新政。”

上大夫赵启素以直谏闻名,思前想后,终于咬牙出列奏道:“大王,臣有本奏,大王大赦苦奴,授予土地,本是大慈之举。”

“但近至朝中肱股大臣,远至边关大将,莫不因此根本动摇,损失惨重,大王因下贱苦奴而寒了一干臣子的心,岂非舍本逐末?请大王三思。”

赵启这一当出头鸟,许多大臣顿时跳出来附议,当然,反对者也立刻冒出头来。

“上大夫此言差矣!”

第一个出来反对的却是费仲,原剧情中,费仲尤浑二人实乃奸佞小人,媚上欺下,为纣王出了许多导致社稷动荡的馊主意,与申公豹妲己之流沆瀣一气,为葬送大商基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如今,费仲尤浑二人乃是根正苗红的儒教门生,与商容比干等忠贞之臣乃是师兄弟的关系。

他们虽因资质问题仅学得儒家学说,治国之道,并未习修行之法,但也是身怀正气的大商肱股之臣。

只听费仲神情凛然的喝道:“君不见齐国昔年还是不毛之地,施行新政方才两年,所获成功有目共睹,如今齐国已经一跃成为富庶之国。”

“就连东伯侯经营多年的东鲁也要为之逊色,许多东鲁人更是不顾严令,举家迁往齐国。”

“若我大商全境推行新政,不仅能拯救天下苦奴于水深火热,还可使我大商国力再强数倍,天下富庶,实乃圣明之举。”

费仲这一出列,立刻得到了尤浑等人的附议。

玄光镜前的肖鹏看着此情此景,忽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原历史中臭名昭著的奸臣们竟然在拥立利国利民的新政,而反对的却是那些忠臣,这还真是……很扯淡的感觉啊!

费仲等人声势不弱,赵启一方势力也不小,梅伯也是个胆大的家伙,更是大声责斥费仲:“虽齐国以新政治国略有小成,但毕竟是治理夷人之法,怎可照搬于我大商之用?”

“尔等休要在此迷惑大王,误国误民,届时天下大乱,悔之莫及。”

??对于梅伯的高调,同为费仲阵营的尤浑毫不示弱,回击道:“梅伯危言耸听,好生大胆。”

“大王昔日曾说过,东夷已更名为齐,为大商管辖的诸侯国之一,永服大商,从此再无商人夷人之别,你此言究竟是何居心?请大王治他一个危言耸听,分裂国家之罪。”

梅伯一时语塞,纣王倒也不急于治罪,而是对闻太师和首相商容、亚相比干问道:“三卿乃我臂膀之臣,有何见解?”

“大王乃人王之尊,老臣与诸位将军深受君恩,不敢忘怀,我大商将士都是铁血男儿,忠心耿耿,自当唯大王圣意是从。”

闻太师的话表达了军方的意思,商容也表示同意,众臣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比干更是言道:“此事非同小可,若是普及天下,亦有不小难度,何况各国情况不一,宜因地制宜为好。”

“大王可先在辖地内实施新政,视其进展再行修正,并召四大诸侯来朝,议定各地实施之法。”

比干所说的已经不再是“同不同意”的问题,而是怎么开展和实施新政的细则了。

诸臣见这三位重臣都表示了同意,知道大势已去,只得附议,只有赵启和梅伯等几个食古不化的老顽固还是以“祖宗之法不可废”或“不可动摇社稷根本”来坚持己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