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神级驸马 > 第959章 ?收税

大唐神级驸马 第959章 ?收税

作者:西周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9:57:46

第959章 ?收税

第959章 收税

听到魏叔瑜的解释,杜荷也愣住了。

“魏兄,这是怎么回事?”他急忙问道。

魏叔瑜挠挠头,有些尴尬地说道:“杜兄,不瞒你说,去岁结余的赋税,一共是三万多贯, 原本,一个县衙,每年的开支,其实几千贯就足矣了,可是,我在担任县令期间, 一是为了安抚百姓,为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修建了一批房屋, 又将鄠县县城内的两条路进行改造,一来二去,三万多贯便花费一空,现在,县衙是一文钱都没了,可修路还差至少两万贯钱呢,是以,我想能不能以县衙的名义,向你借钱,等今岁的赋税收上来之后,除了上缴朝廷和还无敌钱庄的贷款,其余的先全部还给你……”

这个时代的赋税,通常情况下,都是一年一收。

县衙如今濒临破产。

魏叔瑜没有办法,才能拿一头自杀的黄牛来送杜荷,目的却是为了找杜荷借钱。

杜荷哭笑不得。

魏叔瑜这家伙,明明没有挣钱的本事, 可长期与杜荷打交道,花钱的时候一点都不心疼。

三万贯, 要是给其他地方的县令,估计那些人笑的都睡不着觉,随便贪污,都能用十年。

魏叔瑜倒好,直接给百姓修建房屋,而且还改造两条城内的道路,标准与长安的人民大道一模一样。

怪不得会破产呢。

杜荷想了想,扭头看向魏叔瑜,取笑道:“魏兄,你这是守着金山不自知啊,你如今就很有钱,何必要找我借钱呢?”

魏叔瑜半天没回过神来:“杜兄,你的意思是,县衙还有钱?那不可能,我已经带人去县衙的仓库中里里外外看了,确实还有几个开元通宝,可这还不够县衙一天的开支呢。”

这家伙,脑子就是缺根筋。

杜荷笑道:“魏兄,如今,县城内来了大量的人,各家的酒楼、粮铺、布行全都开张了,咱们何不如,将原来一年一收的赋税,改为每月一收呢,以前,商户们只需要每年缴纳赋税,而商户们大多是本地的士族,每年缴纳的赋税都一样,县衙到手的赋税,少得可怜……如今,咱们何不如改变以往的方式,赚钱多的多收税,赚钱少的少收税甚至不收税,每月从各家商户那里收取他们所赚的钱的二十之一,而赚钱低于十贯的,可以不必缴纳赋税……如此一来,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以前商户们缴纳赋税,每年都一样,有按照商户面积大小的,有根据所从事的生意的,很复杂,也没有一个标准。

杜荷要做的,就是改变以往的传统,直接改成营业额的比例来缴纳赋税。

魏叔瑜疑惑道:“可是,当初你担任县令时,施行三大政策,不是要免除鄠县百姓的两年的赋税吗?”

杜荷笑道:“没错啊,白纸黑字写着的,针对的是鄠县百姓,可如今整个县城内所有的商户都换了一拨人,这些人大多来自长安或者其他地方,他们并未在鄠县的黄册上,并不算鄠县百姓,收他们的赋税,这不是理所应当吗?”

魏叔瑜又问道:“可是,商户们若是反对又如何?杜兄此举,能让一部分小商户开心,却也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啊!”

这句话,他倒是一点都没说错。

话音未落,就听一直在旁边未开口的李恪大笑道:“你何须操心什么,有管城大队在此,本王倒要看看哪个不怕死的敢反对!”

杜荷语重心长地说道:“魏兄,不如,咱们成立一个赋税局,专门管这收缴赋税之事,倒也不必担心商户们在这上面做手脚,赋税局每月抽查,一旦查出有人弄虚作假,最低罚五千贯,最高可罚十万贯……咱们再培养一批专业查账的人,而且鼓励百姓上告,不出几个月,便可以将局面稳定下来。”

这个时代,想要做到后世的透明透亮,因为没有科技手段,所以很难,而且刚起步,太复杂了反而不利于推广。

所以杜荷给魏叔瑜说的,都是最容易操作的。

魏叔瑜杜荷杜荷的话,深信不疑,无条件信服杜荷。次日,县衙发布告示,招聘一批账房先生,人数多达五十人。

不到几日,招聘结束。

县衙便成立了一个赋税局,同时,告示也张贴了出去。

从此后,鄠县县衙内经商的,不管是商铺还是集市上的交易,每月赚钱超过十贯的,都需要缴纳赋税,比例为二十之一。

所有事宜,都由赋税局来操作。

赋税局每月会进行抽查,根据商户们的经营情况,进行核对,但凡有人敢做假账躲避缴税的,一经查实,视情况严重程度,最低惩罚五千贯,最高惩罚十万贯。

起初,人们还不以为然,可当得知消息,管城大队派了一支五十人的队伍驻扎在赋税局的时候,大家就知道,县衙这才是玩真的了。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各自的反应也不一样。

鄠县的百姓们欢天喜地,因为按照当初杜驸马的承诺,鄠县百姓们今年内都不需要缴纳赋税,那是外地人的事。

那些每个月赚不了一两贯钱的商户,也不担心,他们不必担心赋税。

大商户们,便开始忧心忡忡起来。

当然,有人跳出来反对,可惜,还不成气候就被管城大队抓走了,进了一趟管城大队的大营之后出来,别管是龙是虎,都老老实实的,甚至还带头缴纳赋税呢。

……

消息传到长安。

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这可以说是大唐赋税制度改革的开端。

司空府。

不少人都齐聚于此。

“长孙大人,想当初,杜荷为了拉拢我等,自愿将鄠县县城内的商铺,宅子全部低价卖给我等,我等派了家中的人买了商铺,买了土地,在那开始经商,的确,一开始就挣了不少的钱……哪知道,这还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怂恿魏叔瑜弄了一个赋税局,竟然要每月开始收缴赋税,真是岂有此理,这不是断人财路吗?”

“是啊,杜荷此举,真是令人所不齿!”

“长孙大人,这件事你可不能不管,据我所知,长孙家在鄠县的生意也不少吧,若是真的让那赋税局开始每月收缴赋税,长孙家可要损失惨重啊!”

众人都哭诉不已,纷纷要长孙无忌站出来为大家做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