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北静王 > 第48章 鹡鸰香念珠

红楼北静王 第48章 鹡鸰香念珠

作者:撑死的瘦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46

第48章 鹡鸰香念珠

第48章 鹡鸰香念珠

皇家御花园,奇花异草、亭台楼阁、嶙峋山石应有尽有。

挺拔的树上传出小鸟叽叽喳喳的声音,端是热闹,其山石之间,溪水哗啦啦的流动,有仙鹤在松树下挺胸昂首,引颈高鸣,整个场景如梦如幻,宛若仙境,

水溶与永康帝漫步在石子画的小道上,观赏着御花园的美景。

片刻后,永康帝笑着说道:“说起来你也有几年光景没来御花园了,可觉得有什么不同。”

水溶可是在皇宫长大,自然见识过御花园,只是从过继以后,就未曾进过宫。

此时听得永康帝的询问,水溶环顾四周,回道:“要说不同的话,御花园里倒是添了许多生机,便是那仙鹤也显的精神许多,看来内务府那边打理的不错。”

皇家御花园,这是属于内务府管辖范围,由其所属奉宸院打理。

永康帝闻言目光看向正在剔翎的仙鹤,似乎想起了什么,笑言道:“朕记得你小时候甚是顽劣,还想骑仙鹤,冒冒失失的,险些把仙鹤弄死,要不是二哥护着,少不得被父皇训斥一番。”

“二哥.”,水溶听后眉头挑起,心下也是紧张起来,需知他们的“二哥”可是义忠亲王。

说起这位义忠亲王,水溶觉得颇为可惜,义忠亲王原是嫡子,其自幼聪慧好学,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弓马娴熟,堪称文武兼备。

皇位归属无外乎立长立贤,义忠亲王两者皆占,乃是皇位首选,只是最终坏了事,为太上皇所厌弃,最后郁郁而终,乘鹤西去。

虽说水溶当时年幼,对其中内情知晓的并不多,但也不是一无所知,义忠亲王坏的事之所以如此忌讳,皆因其所犯之事乃是造反。

儿子造老子的反,这等事情哪个坏了脑壳的人会主动提及,这不是触太上皇的霉头。

然而义忠亲王作为皇位首选,只要不出意外,登临大宝十拿九稳,为何会选择造反?

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下来,水溶觉得其中猫腻甚深,估摸着还是夺嫡之争,即便义忠亲王如日中天,可没登上大宝,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把义忠亲王拉下马来,那大家又都是同一起跑线了。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不知详情的水溶都猜测其中有猫腻,太上皇焉能不心生疑惑?估摸着义忠亲王呼声太高,受到太上皇的忌惮,太上皇便借坡下驴,顺势将义忠亲王处置了。

若不是如此,那一切发生的怎么会如此突然,炙手可热的义忠亲王瞬间就被打上造反的名头,搁谁也迷惑。

这就是皇家,在至尊宝座的诱惑下,所谓的亲情就显的可笑了。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水溶的猜测,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太上皇在位时期实在是太久了,作为皇位首选的义忠亲王熬不住了,在权力的诱惑下兵行险招。

事已成定局,再多想也无益,谁又会在乎真相。

此时水溶心中谨慎,别看永康帝似乎是在拉家常回忆往事,可谁知道提及义忠亲王到底是意欲何为。

念及此处,水溶同样叙家常道:“皇兄,都是年幼的事情了,臣弟都要忘了。”

那时候是穿开裆裤的年岁,可不就是年幼。

永康帝笑着摇了摇头,转而轻叹道:“哎,说起来,当初咱们兄弟间也是其乐融融,可现在,三哥被夺爵,五弟和九弟被圈禁在宗人府.”

水溶听着永康帝一一将他那些哥哥的下场如数家珍,心里愈发沉重下来。

他们其中有些人是太上皇在位期间处置的,可也有在永康帝登基后,其心不服,私下里发牢骚而被削爵圈禁。

此时提及这些事,是缅怀过去,还是隐晦的敲打?怕是敲打为多吧!

不过水溶已经是非常本份了,不光是不理朝堂之事,而且还做起了下流买卖,还要他如何?从永康帝以往的态度来看不也是挺满意他的本份,怎么今儿个忽然敲打他了?

思来想去,唯一的变数似乎就是今日与贾元春戏剧性的碰面,毕竟贾元春出身荣国公府,事关京营。

需知北静王府虽然在军中有不小的影响力,但京营关乎京城安全,故而北静王府并未与京营有所联系,此时忽然与荣国公府的女儿接触,难免让人浮想联翩,尤其是身为孤家寡人的天子,其生性本就多疑。

越是身居高位,其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猜疑,这也是水溶不愿选择与勋贵结亲的缘由,所谓如履薄冰,莫不如是。

想明白的水溶当即也不多言,他本来就没想着和贾家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可担心的,于是顺着永康帝叙家常的话,叹气道:“自古以来权力迷人心,三哥他们糊涂啊!”

永康帝闻言回身看着水溶,目光透着审视,仿佛要直入人心,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半晌之后,永康帝惆怅道:“你说的对啊,权力迷人心,让兄弟阋墙,如今朕身边也就只有八弟与小十六伱了,希望咱们兄弟其心,帮朕一同治理好大乾江山。”

水溶闻言心中一顿,敲打加拉拢,这不就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

啧啧啧.这永康帝,还真是捉摸不透,好在水溶此时已经过继,如若不然,按照永康帝表现出来的猜疑心,怕是他的日子不好过,说不得会步他几位便宜哥哥的后尘了。

不得不说,知子莫若父,太上皇将水溶过继看似是降了水溶的地位,实则是极大的降低了永康帝的猜疑心,从忌惮演变成拉拢,实在是高明。

思索片刻,水溶恭敬道:“八哥能力卓绝,足以帮衬皇兄,臣弟学疏才浅,就不给皇兄添乱了,不过若是有需要臣弟的,皇兄尽管言语,臣弟定当竭尽全力。”

敲打的话,水溶明白,但是拉拢的话还是算了,他可不想与虎为伴,还是老实做自己的闲散王爷去,只是水溶也没有把话说死,还是留有余地,这样对大家都好。

永康帝闻言目光打量着水溶,片刻后,笑着摇了摇头,敲打是敲打到了,可是拉拢却失败了,不过永康帝也不打算细究。

毕竟那些兄弟仅剩不多,早年便已有传言,说他寡恩刻薄,若是连过继了的小十六都不放过,岂不是凉了人心,到时士子们岂会用命。

故而永康帝是真不想水溶被权力迷了心智,以至于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对于水溶,永康帝是提前敲打一番,仅此而已。

目前看来,水溶很是安分守己,是他多想了。

瞧见前方的小亭,永康帝笑着邀道:“不谈这些了,前面有个亭子,去那里歇歇。”

水溶闻言轻轻颌首,随着永康帝朝亭子走去。

进入亭子,两人分宾而坐,宫女们便适当的奉上茶水果品。

落座在石凳之上,永康帝端起香茗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旋即看向水溶,夸赞道:“你主动缴纳户部欠银的事朕听八弟说了,明事理,朕心甚慰。”

水溶端着香茗的手顿了下来,也不急着润嗓子,语气略显委屈道:“皇兄,说起这事,臣弟就心里不得劲,原本臣弟是想着销了账一了百了,谁知堂兄还要折腾人。”

别以为永康帝只是单纯的夸赞,其一言一行都是有深意的,以水溶估计,应当是想着提点水溶帮衬,故而水溶先把话堵死来。

我都委屈的和忠顺王达成协议了,你总不好再要求什么了吧!

永康帝自是听明白了水溶之意,轻笑一声,骂道:“八弟竭心国事,让你帮衬一二,你还推三阻四的,真是备懒的不像话。”

小十六这家伙,还真是滑溜,确是奸商无疑。

水溶闻言心中嗤之以鼻,从别人口袋掏银子,这是简单的帮衬一二?也就是因为这是欠银,要不然水溶才懒得理会。

不过既然说出此事,水溶心中倒是有些想法,思索片刻,拱手道:“皇兄,按理来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大臣们从国库借了银子,理当全数归还,只是怕即便有心缴纳,那也无力偿还。”

永康帝闻言蹙了蹙眉,小十六这是何意?劝他不要催缴国库?

不过永康帝并未发怒,他知晓水溶素来不爱理这些朝堂上的事情,此时提及应当是话外有话,若不是如此,水溶犯不着主动缴纳户部欠银。

沉吟片刻,永康帝询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水溶见永康帝并未发怒,也不顾忌了,直言道:“皇兄,据臣所知,如今欠着国库银子的大抵都是京中的王公贵邸,他们一个个都过惯了奢靡的生活,府邸早就成了一副空架子,如若不然,也不至于向国库借银子,旁的不说,就说臣弟的王府,如今都是入不敷出,要不是臣弟生意尚可,怕是这帐都还不起。”

以北静王府这等家底雄厚的都是入不敷出,其他的王公贵邸怕是更难以为继,俨然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时候催他们缴纳欠银,心中抵触更甚,促使他们抱团取暖。

永康帝闻言眉头轻挑,鬼个生意,不就是开青楼吗。

不过此时重点不在于此,听着水溶哭穷的话语,永康帝神色难看道:“朝廷对他们并未亏待,何至于此,朕看他们就是纵欲过度,丝毫不知节俭,活该如此。”

对于京中的王公贵胄,除却俸禄以外,每年都会有赏银,已然是极为优渥了,可即便如此,各府邸仍是入不敷出,可见是花销过重,怪不得旁人。

水溶闻言沉默不语,毕竟永康帝所言不错,若不是不知节俭,岂能入不敷出,只是这话顺带把水溶的北静王府也骂了进去,心里滋味莫名呢!

沉吟片刻,水溶悠悠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好日子,谁愿意节俭,做差了,旁人就得说府邸落寞,被人闲话了去,只能硬挺着了。”

这句话水溶没有说错,过惯了好日子的确难以节俭,更何况一旦节俭,旁人还不得说闲话,到时候生活没了,名声又没了,所以即便入不敷出,仍旧会硬挺着,即便是借银子也要维持。

古人重体面,没办法的事。

永康帝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并不认同,这不是他们拖欠国库银子的理由。

念及此处,永康帝略微有些不满道:“小十六,那可都是国库的银子,你总不能让朕一笔勾销了。”

国库的银子是用来维持民生社稷的,若是国库没有盈余,难以面对天灾**,恐伤到朝廷根基,故而即便是九五之尊,也不能随意支取国库的银子。

永康帝愿意听水溶说下去,那是因为器重于他,可是逆耳的话,那也是会发脾气的。

水溶见状了然,继续说道:“臣弟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臣弟觉着让他们一次性缴纳欠银有些强人所难,故而臣弟觉着要不然先缴纳一部分,剩下的等来年再补齐,这样一来,既能给与他们周转的时间,也能彰显皇兄的恩德。”

永康帝闻言顿时明了,敢情水溶的意思是分期缴纳欠银,早先永康帝便是有此意,只是众人一听催缴便哭穷起来,搅得人头疼。

不由多想,永康帝应允道:“可,先让他们缴纳五成,剩余的待来年缴齐。”

既然水溶提了谏言,永康帝就顺坡下驴,应允此事,

只是疑惑的是,水溶素来不爱理这些朝堂的事情,怎么忽然谏言起来?虽然心中疑惑水溶的反常,但并未多想,毕竟这也是在替他办差。

水溶闻言心中不由一松,先缴纳一半,倒是可行,于是水溶拱手应道:“多谢皇兄体谅,只是臣弟心中也没把握,若是达不到皇兄的要求,还望皇兄切莫怪罪。”

此番主动提出催缴欠银一事,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毕竟永康帝待自己确实宽善,故而他也应适当表现出善意,这叫礼尚往来。

只是水溶并不会牵扯过深,难以确保差事圆满,故而先行打一针预防针,以免永康帝失望过多,反而适得其反。

永康帝闻言心中恍然,水溶还是那个水溶,对朝堂的事情并不感兴趣,此番能表态估摸着是他的拉拢起了些作用,但是他也不想过多理会。

念及此处,永康帝和气道:“无妨,朕不会怪罪你的。”

态度有所改变已然不错,永康帝也不好强求,只要有这个态度即可。

沉吟片刻,永康帝从手中摘下一串念珠,递于水溶道:“小十六,这是“鹡鸰香念珠”,由天然香木制成,闻起来令人感觉神清气爽,便是血脉也通畅起来,朕甚是喜爱,此番就送于你了了,且收下吧。”

水溶闻言一愣,“鹡鸰香念珠”,这是原著中出现的那一串念珠?

记得原著中,水溶将此念珠赠与贾宝玉,只是按时间线而言,显然早了许多,怎么这时把念珠赏赐给他了,莫不是表彰他?

且不由多想,面对天子恩赏,水溶不好拒绝,于是谢恩道:“臣弟谢皇兄赏赐。”

接过念珠,触之微凉,入手质感细腻,环形圆润的珠子共有十二颗,念珠上刻着鸟型图案,应当是“鹡鸰”。

所谓“鹡鸰”是一种小鸟,通常一鸟走失,群鸟鸣叫,《诗经·常棣》云:“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古诗用“鹡鸰”比兴,来歌唱兄弟之间的感情,说明在危难关头只有兄弟最可信赖。

此番永康帝赏赐“鹡鸰香念珠”给他,也是在表明兄弟之情。

水溶提着嗅了嗅,诧异道:“闻之果真是神清气爽,这可是好东西,皇兄当真是大气。”

永康帝见水溶拿着赏赐的念珠把玩起来,并不感觉到有失礼之处,反而显得亲近,于是笑骂道:“这话说的,朕还能小气了不曾,不过你喜欢就好,朕还怕拿不出手呢!”

水溶闻言倒也没说什么,将其佩戴在右手手腕上,其大小正合适,一时间,兄弟闲谈,倒显得和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