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

汉世祖 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

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

立冬这一日,刘皇帝出宫私访,游览西京,想要就此换换心情。对刘皇帝而言,十一年未见,洛阳多了不少陌生感,比繁华俗丽,开封确实要胜过洛阳不少,然而论格局与气势,却不是开封城所能比拟的了,毕竟千年古都的底蕴摆在那儿。

而长久沉浸在东京浮华的刘皇帝,再见洛阳,也产生了一种耳目一新之感,时隔多年,他仿佛重新找回了当年执意迁都的忧国情怀。

冬季,本是万物休养,生民享受收获的季节,然而大概是国丧的原因,洛阳城整体显得格外安静,市井间的喧闹都好似梦呓低语,士民脸上也少见笑颜。

刘皇帝想要沾染一下民间生气的目的,终归没能达到,他也无法真正做到像过去那般体察民情,连询问民生情况都显得有些敷衍,心中的阴霾随着冬日的到来反而加重了几分。

因此,回宫之际,刘皇帝脸色生冷,眼神漠然,然随身伺候的喦脱心惊肉跳的。不过,随着东平王赵匡赞的辞爵奏章呈上,他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很微弱,但终究是笑了。

垂拱殿内,灯火阑珊,微冷的风不断侵入,刘皇帝的面色却柔和了许多。审阅完赵匡赞的奏章,刘皇帝将之传示刘旸、赵匡义、王著以及吕端。

在李昉、王祐未及入京之前,朝廷中的主要事务,基本都由这四人处置,当然,近来刘皇帝对国事的关注直线上升,隔三差五就要在垂拱殿听政,遇事也多与四人商议。

刘旸几人依次阅览,对于内容,反应不一,不过,一时都不敢贸然作话。他们不说,刘皇帝却主动问道:“对于东平王所请,你们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有些难回答,难就难在,摸不清刘皇帝的想法,因而,殿中的沉默持续着。

见状,刘皇帝也不恼,将喦脱收回的奏章随手丢在御案上,又道:“都不作话?那朕换个问法,你们说,赵匡赞此请的目的是什么?无缘无故,连朕赐的王爵都不要了,内中必有隐情!赵卿素来敏捷,你说说看!”

被刘皇帝点到,赵匡义略感为难,心中暗思,其中有什么隐情,陛下难道不知?左右不过,引退自保罢了。

当然,内心真实想法是不好道出的,刘皇帝的注视下,赵匡义也不敢多想,稍加思索,便从容道来:“臣以为,东平王此奏,必有缘由,陛下不若召之垂询,一探究竟?”

赵匡义似乎也深谙废话,这话说了跟没说一般。刘皇帝闻之,嘴角咧了下,道:“朕现在是在问伱!你就拿此话来敷衍朕?”

“臣不敢!”赵匡义心头一凛,赶忙道。

心惊之下,脑生急智,赵匡义道:“臣以为,东平王怕是遇到了难言之事,方有此辞章!”

“哦?”刘皇帝一副来了兴趣的样子,问道:“什么难言之事啊?”

赵匡义垂下头,应道:“臣不知!”

还是废话!

不过,刘皇帝也没再为难赵匡义,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样的事情,他们这些勋贵大臣,也是不好贸然开言的,一切全凭他意志。

大汉的功爵,赏赐抑或收回,主动权永远掌握在刘皇帝手里。不过,在此事上,刘皇帝虽然对赵匡赞的用意有所猜想,但并不是太关心,他更重视的,还是这些功臣勋贵们是什么态度与感想。

稍作沉吟,刘皇帝环视一圈,再问道:“换个问题,你们再说说,东平王所请,朕是准与不准?吕端,你说说看?”

吕端自拜相之后,依旧保持着过去持重的风格,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刘皇帝面前,尤其如此。此时,被刘皇帝问道,老眉也不禁高高蹙起,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思虑几许,吕端沉声道:“臣以为,陛下当准?”

“为何?”见他说得坚定,刘皇帝追问。

吕端答道:“东平王劳苦功高,陛下恩深遇厚,准其所请,听其所愿,亦属恩泽!”

听吕端这么说,刘皇帝稍微诧异地瞥了他一眼,这个一脸老实的吕尚书,竟也能说出如此厚颜无耻的话来。不过,倒是动听。

没有再就此事询问宰臣们意见了,刘皇帝要乾纲独断了,暗自思吟片刻,抬眼便吩咐道:“传诏,封赵匡赞为卢国公!”

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也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但在场众人都是心中凛然,一个开国郡王爵位,就如此轻易地被剥夺了。

而可以想见的是,赵匡赞做出了表率,其他几位异姓王,又当如何自处?符、钱二王暂且不提,至少襄阳王安守忠,恐怕是坐不住的,毕他才是最先提出辞去王爵的,只是当初刘皇帝没有同意罢了。如今,赵匡赞再请,却不加犹豫地同意了,甚至丝毫不注意吃相,刘皇帝心思之深沉,也越发难以揣摩了。

“太子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是!”

自当日那番谈话后,王著还是没有多少改变,也越来越像个透明人,此番,未发一言,便同赵、吕二相离开。

待三人退下,刘皇帝看着仍旧面露思索的刘旸,淡淡一笑:“你觉得此事处置得怎么样?”

刘旸看了刘皇帝一眼,凝眉道:“虽是赵匡赞主动请辞,但难免为人非议!”

“朕被人非议的事情多得是,也不差这一桩!”刘皇帝语气平淡,悠悠道:“与之相比,朕更感慨的是,这些个功臣勋贵,似乎是越来越会揣摩朕的心思了。这赵匡赞居家养病多年,却好像把朕的心思看透了一般.”

“不过,如此也好!”刘皇帝表情很快变得冷峻,语气也越发漠然:“赵匡赞还是个聪明人啊,不论是经商自污,还是请辞王爵,都显其恭顺!他想求个心安,朕就给他!”

从刘皇帝的话里不难看出,他确实对早年封的那几名异姓王有想法。而刘旸听了,沉吟片刻,有些犹豫地问道:“不知符、钱、安三王,陛下将如何对待?”

“你觉得呢?”刘皇帝反问了句,然后轻声道:“既然赵匡赞做了表率,就看他们是否如他一般聪明了”

“大汉,也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了!”刘皇帝又说了句,声音很轻,但却极其抓耳,刘旸听得真真的。

想了想,刘旸似在提醒刘皇帝一般:“符昭愿尚在安东!”

“一封诏书的事情,又何需在意他人在哪里?”刘皇帝当即道,不过注意到刘旸的表情,还是多说了句:“朕知道你与符家的感情,如何做,自己斟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