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133章 纳了

汉世祖 第133章 纳了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133章 纳了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以冯卿之见,折家女适合入宫?”刘承祐态度仍旧不明。

下边,冯道则心中嘀咕起来了,他如此主动提折家说项,态度如何,已然明了,皇帝没道理看不出来。

注意着刘承祐那意味难明的表情,以为他有什么顾虑,冯道老眼珠子轱辘一转,恭声道:“陛下纳折氏,非止于充盈后宫,延嗣血脉,亦可安抚藩臣之心。”

见刘承祐露出感兴趣的模样,冯道继续说:“折太尉温恭长者,在府州多年,德高望重,向为人所称道。藩镇之中,御备功勋,无出其右者,而今更乃大汉西北边防柱石......”

刘承祐道:“这些朕都清楚!”

冯道仍旧不疾不徐地:“而今,折公亲自进京,主动献女,更显其对朝廷亲近之意,效顺之心。有此美意,于情于理,于家于国,陛下都应接纳!”

点着头,刘承祐也不刻意再端着了,扭头对张德钧吩咐道:“你亲自去趟折府,诏令折氏进宫,去仁明殿,给太后看看!”

“是!”

冯道在下听刘承祐如此安排,老眉一松,起身含笑道:“臣于此,先行向陛下贺喜了。”

刘承祐却兴致依旧,扫着老狐狸,问:“不知冯卿家中,可有适龄适婚女子?”

冯道闻问一惊,脑筋只稍微一转,反应过来,似乎明白了什么,发白的眉梢上几乎都带着喜意,利索地拱手应道:“回陛下。臣长子平早亡,留有一女曰菁,年方十七,经臣教导,也算知书识礼,婉婉有仪......”

老狐狸这也是有些卖力地向刘承祐推销起冯家女来了,见他这副积极的模样,刘承祐反倒感一讷,洒然一笑:“冯家的女郎,自然是贤淑明理的!”

略顿,迎着冯道稍显期待的目光,刘承祐温声说道:“冯卿,朕给你家孙女,做个媒如何?”

老眉微锁,这老朽心思机巧地很,听刘承祐之意,立刻就意识到,自己貌似意会错了。保持着恭谨,应道:“若得陛下金口,是小女的荣幸,只是不知......”

刘承祐直接道明想法:“铁骑左厢都虞侯杨业,忠勇善战,冯卿可满意?”

听皇帝这么说,冯道彻底明了,稍微想了想,眉宇间又露出点中意的色彩:“杨都虞侯青年俊杰,臣自然满意。”

杨业,冯道当然是有所耳闻,从天子于龙潜的将校之一,年轻有为,战功不俗,二十出头,已然是禁军高级将校了。智勇双全,人品也不错,最重要的是,深受皇帝信任,这不,刘承祐都亲自说其婚事!

见状,刘承祐语调也更加轻松了:“朕稍后,便下诏赐婚!”

“谢陛下!”冯道当即拜谢。

“朕乏了,冯卿且退下吧!”朝老狐狸挥了挥手,刘承祐吩咐道。

“臣告退!”

关于纳折家女为妃,别看刘承祐表现得似有迟疑,但在冯道提出此议之后,心里便已有所决定。如冯道所言,娶折赛花,好处太多了,再者人家折太尉,不避风寒,千山万水送女来京,这番诚意,他这个天子怎么可能拒绝。

刘承祐并没有那么多的恶趣味,也没有拆散“杨令公”与“佘老太君”的愧疚感。

不说其他,就冲折、杨两家在府、麟二州的势力,刘承祐又怎么会再让那一大一小两条地头蛇联合在一起,更遑论,亲自给二者赐婚了。

时势当下,折家在府州的情况,刘承祐能容其一时,又岂能容其一世,迟早还是要收归朝廷治下的。娶折家女,可是一个不错的招抚解决策略。

至于杨业,夺了你一个“良妻”,再还你一个。冯道的孙女,怎么都配得上他,且对其仕途军旅,都有好处,左右都是政治联姻。

前番在西征之时,刘承祐还答应给杨业选个良配,一直没顾得上,此番冯道提议,正好趁机给办了......

退出垂拱殿,冯道迈着老腿,走在湿冷的廊道间,冯道心情着实不错,步履都轻快不少。此番进见目的也算达成了,虽然搭出去了一个悉心培养的孙女,但得一良配。

至政事堂,脚刚跨入,便闻得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是杨邠与李涛两个宰臣,又有异议了,争执还挺激烈。对此等情况,已是见怪不怪,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朝堂房中望了望,不进去,别走一屋。

当值的陶谷正在提笔写着一道发往州府的制书,见到冯道,赶忙起身,十分殷勤地扶着冯道坐下,亲自奉茶:“老相公来了。”

虽然一直有心替代冯道这些人,尝试一下做宰相的滋味,不过面上,陶谷仍旧恭顺地很。

冯道老于世故,哪儿能被其表现出的假象所迷惑,心中虽不屑,也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朽样:“秀实不必如此拘礼。”

随口问道:“杨、李二公,又在争执什么?”

闻问,陶谷眉飞色舞的,语气中带着点幸灾乐祸:“杨相欲发令,自京师至诸州府,行人往来,并须给公凭,否则不与同行。李相反对,说杨相操之过急,此举必致民情大扰,商路禁绝。二者争执不下,恐怕,又要闹到官家那里去了......”

听其言,冯道面露沉思。

陶谷则继续说着,语带嘲弄:“中书门下,秉执国政,掌天下机务要事,身为宰臣,屡生争端,互为肘腋,如此,何谈为陛下尽忠,为国家做事......”

陶谷善于钻营,以前是讨好逢迎权贵,如今,自诩股肱,一行迎合刘承祐,对于这些宰臣实则也就不怎么放在眼里了。

而诸宰,对陶谷,多心存恶感,毕竟有这么个“小人”时刻盯着自己屁股底下位置,哪儿能有什好感。

从陶谷的语气中,冯道感受到了些许酸意,亦似意有所指,不动声色,不接那茬,问道:“秀实觉得,二相公所议如何?陛下又会是什么态度?”

陶谷拎了下自己的小胡子,颇为自信地道:“行旅公凭,有利于朝廷对士民黔首的管理,这是必然之事。只是,如今诸境稍安,天下户籍不清,大汉有多少户民都不清楚,突施此策,岂能奏效。如李相公所言,想当然耳......”

“官家早有清查州县户籍、核定丁口之意,若不出意料,民岁就当着手此事了。若得梳理完毕,再行此事,方才妥当,况且,还得地方节镇配合!”

听完陶谷的分析,冯道点着头,夸奖道:“秀实大才,目光如炬,难怪如此得陛下信任啊!”

陶谷这人,缺点不少,品格也为人所不耻,但除了那手好文章,看问题分析时务的眼光,着实不错。

闻其恭维,陶谷表面矜持,但眉目之间不免得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