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 第144章 筹划建个家俱厂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第144章 筹划建个家俱厂

作者:老狼爱牛羊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58

第144章 筹划建个家俱厂

第144章 筹划建个家俱厂

现场全是手工操作,原材料的炒干、粉碎,搅拌全过程都是手工。

关键挺多工序还都是拿刀在剁,连个铡刀也没有,这也太原始了,连个手工作坊都算不上,这真是想快也快不了。

想想街道办,旁边都是各种工厂,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干妈这是让原材料乱了心境,还没顾得上,要不然早就找工厂支援了。

“干妈,这要加个粉碎机和搅拌机就快多了,机器有困难?”

“这我也知道,饲料厂就有机械的,可他们的机器也不多,好多还是人工的。”

“干妈,您看这样行不行,我给您画几张图纸,您拿着图纸去找附近的工厂化缘。”

“行啊,这附近就你们轧钢厂最大了,你给我图纸,我就找你们杨厂长去,晾他也不敢不给我做!”

困扰几天的麻烦都有了解决的办法,王主任心情有些急切,有些迫不及待的就想开始行动了。

“小峰,伱可真是干妈的福星,一下子两个问题都有办法了,我得先回去了,你的事我回家就说,不陪你了,下次得带你回家吃饭,今天是来不及了。”

看干妈急匆匆的走了,这是着急去找饲料厂去了,按刚才的思路,应该没啥问题。

远远看着秦淮茹一直偷偷看着这边,朱雪峰大大方方的点头打了个招呼,秦淮茹倒是低头装着干活了。

今天还要回家给干妈画图,上午这事情办的太快了,现在时间还早,正好去找薛大爷聊聊。

和薛大爷一起去了东直门的院子,和几人聊了聊,把头的木匠居然是薛大爷的弟弟,薛三爷,薛大爷中间应该还有个弟弟,看薛大爷吞吞吐吐的样子也就没问,谁家没有点秘密。

“东家,这位是我们家老三,刚才说了,他这木匠的活,手艺还算不错,是我们这老哥几个最好的。”

薛三爷欠了个身,朱雪峰也还了个礼,三爷也很瘦,花白的头发显得有点老,按道理岁数不应该太大,可能是老和工具打交道,左手的茧很厚,右手又显得很结实,这岁数中可是少有。

“这位是易老六,以前管盖房子,现在跟着我弟一起做木匠活,手艺也不错,最拿手的就是看看堪舆,再就是翻修老物件、老家俱。”

朱雪峰也客气的打了个招呼,这位六爷看起来倒是和委托商店的负责掌眼的六爷有些神似,有点老京城社会人的影,但薛大爷既然能带过来,应该还是能信任。

这段时间的接触,薛大爷的秉信朱雪峰还是有些底了,这俗话说相由心生,这薛大爷还应该是个忠厚的主,要不然也带不了这些人。

朱雪峰同意他们的要求,表示还可以提供一些样式,最好是把所有样式的都打造一套样品,再约人来看,这样活应该更多一点。

至于加工地点,朱雪峰表示,短期内还是可以借用四合院,啥时候有变化再搬,朱雪峰估计再运海产品就得小火车了,能直接开进厂转运,估计一时半会的用不着这个院子。

再说等大院子收拾好了,可以直接搬过去,大院子的倒座房可不少,完全没问题,这下外院有了木匠干活,院子对外面来说多了一层名目,应该更安全了,朱雪峰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外院的小房子也不少,住人都没问题,这主意不错。

至于木匠干活安排什么的,朱雪峰表示一概不管,真要有啥事再找自己就行,现在真是没空。

“东家,要不按昨天说好的,咱们找个小馆子,一起坐一下,也谢谢您给我们谋了条活计。”

几人都还饿着肚子,朱雪峰也没拒绝,几人来到东直门外,随便找了一个合营的小饭馆,坐了下来。

今天来酒馆的人不多,薛大爷也就带了俩,薛三爷和易老六,看来他们仨是拿主意的。

小馆里没有几张桌子,就餐的人也不多,可选的菜也没几个,墙上还贴着标语,挂着海报。

后面一桌坐着仨人,应该也是干散活的,只要了几个包子、两盅白酒,还有一盘花生米,用包子和醋就酒。

大热的天,喝点白酒,倒是解乏,满头是汗,这越是出力气活的人,越爱喝点便宜的白酒。

薛大爷看看墙上的菜谱,对着朱雪峰说。

“东家,还是您按照您的胃口来点吧。”

朱雪峰点了一个醋溜土豆丝、一个地三鲜、一个木须菜,也要了一个花生米、一个猪油渣炒青菜,要了两盅酒、十二个包子,四个人应该够了。

朱雪峰当场就结了账,还是挺便宜,才一块五毛八,一斤二两票。

“使不得!使不得!说好了,我们来的,哪能让东家掏钱?”

薛大爷连忙阻拦,想要付钱。

“薛大爷,您给我们家帮了这么大的忙,一直没机会谢谢您,这顿就算我的了,以后咱们的日子还长。”

菜很快就好了,两人端着菜入了座,薛大爷灿灿的笑了笑,才坐了下来。

“您看这事儿闹的,说好了,我们请您坐一下,结果让您做了东,这多不好意思。”

朱雪峰笑了笑,拿起酒盅给大家倒酒,又是一番推让,没辙,让薛大爷倒吧,不能啥事都抢了。

“得嘞,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就开始吧。”

几人就着酒菜慢慢聊了起来,这几人这些年可是吃够了苦头,以前都是盖老房子的,祖上也在宫里当过差,手艺也都是家传的。

解放前这城里有个修修补补的,起个什么院子,活也不少,虽然谈不上富裕,但也没后顾之忧。

但这些年一下就成了下九流一样的存在,除了极少数被留在老建筑服务,绝大多数都在胡同挣扎,工厂是不可能进去,临时工都轮不到他们,也就靠着手艺时不时的接点胡同的活,混点嚼头。

这新社会,就是有工程,也都是国营或集体的把活包了,根本就没他们什么事,也就街坊邻里的小活他们能插个手,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这不看中了朱雪峰的设计图纸,认为找到了一条长久的活路,都求上门来了。

这算不算最早的个体户啊,只是没有营业执照,这些人的手艺几十年后都是财富啊。

现在的京城是没有仿古建筑的需求,可有地方有需求啊,只是现在去不了,这东南亚一带多大的市场,是个华裔就想把家修成仿古的模样。

后面国内的古建筑翻修的活也不少,很多人在这上面起了势的,看看后世的傻根就知道,修修庙宇,就攒了六万,只是最近的十几年可不好熬。

转头先做做老百姓的家俱,这条路子还是不错的,至少能解决温饱,现在就没老百姓能用的家俱厂。

前几年京城的几十个作坊被合并,成立了京城木材厂,又分出个硬木家俱厂,这些主要是为外贸加工工艺品进出口,也生产了不少硬木家俱,也是供出口创汇的。

城里大机关、团体的办公家俱也是他们在做,不过民用的就没人管了。

这倒是个机会,所以朱雪峰才接受了他们的邀约,这事要是办成了,干妈的担子到底是因为街坊都有了活计变轻了,还是因为多了个家俱厂而变重了呢。

朱雪峰倒是没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现在自己也不缺钱,只是大院需要合理掩饰,同时被几个木匠开拓了思路,朱雪峰才决定试一试。

几人聊了会家俱样品的事,这主意虽然是朱雪峰出的,但怎样生产朱雪峰就不懂了,现在都是手工作业,这手艺都是代代相传。

朱雪峰只是和他们介绍了一下京城现在家俱厂的现状和老百姓的需求,表示现在完全没有竞争对手,市场潜力很大。

几人只是想混个长久点的温饱,被朱雪峰描绘的前景惊呆了,良久,薛大爷才带头开了口。

“东家,您看,这事要真做起来,这么大的话,我们这草台子可上不了台面,要不您找个人来管管吧,要不这账本吧……。”

“这活肯定是一点点的干起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大家都来找咱们做家俱,这个几位回去也可以想一想。”

“以后可能就不是一套一套的打家俱了,是不是可以分着做,提高效率,再琢磨找点合适的小子,真要活多了,也得有人不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