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 第512章 轧钢厂造汽车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第512章 轧钢厂造汽车

作者:老狼爱牛羊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58

第512章 轧钢厂造汽车

大年初二,各行各业都恢复正常,工厂开始上班,京城仍然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到处一片喜气洋洋。

可朱雪峰的心头却很沉重,刚才参加了焦学敏的追悼会,追悼会会场布置在单位附近的一个小礼堂。

看着努力显得坚强的同事父母,朱雪峰心里很不是滋味,按孔叔说的,这条战线每年都会牺牲不少,绝大多数连骨灰都没有,焦学敏这算是好的了。

追悼会很低调,除了沉痛悼念焦学敏同志的横幅,什么也没有,花圈上也没有单位和署名,所有悼念的同事也未与逝者家属交流,排着队瞻仰后默默离去。

“不用担心,后续会有相关部门跟进,烈士的家属会享受相应的待遇,只是不能宣传。”

孔叔看出朱雪峰情绪低落,知道两人有过一段交流,小声安慰。

“孔叔,我知道,他们走上这条路,一切都交给了国家,他们死得其所,我没有什么想不开的。”

“对了,过几天领导可能要接见你,别到处乱跑,没事就在家呆着。”

出了小礼堂,朱雪峰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灵堂的气氛太过于压抑和肃穆,看到焦学敏一脸微笑的遗像,想起两人接触的点点滴滴,总让人忍不住想流泪。

“我可能会去轧钢厂,这个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你这次立了大功,听说会有个特别的奖章,自己准备一身干净利落的衣服,这次要见的可能不是郝领导,心里有个数。”

“比郝领导还大的领导?”

朱雪峰心里有点打鼓,郝领导直接对谁负责他还是知道的,那是伟人,自己一辈子都敬仰的伟人。

“知道就行,别瞎猜,可能也不会见你,有个准备总是好的。”

离开了极不起眼的院子,回到大街上,朱雪峰还有些恍惚,真有可能见伟人?自己该说些什么?浑浑噩噩的回到大院外才清醒过来,自己就是一个学生,执行了一次任务,需要说啥,真是个笑话,可能就是远远见一下而已,就和后世在大会堂一眼。

想明白了才发现自己稀里糊涂的骑到了大院外,一扭头,转身骑车直奔轧钢厂,轧钢厂的汽车项目跑车实验听说进展不错,许教授几次托人带话让自己去看看,索性跑一趟。

沿着大路向东直门骑行,大马路的积雪清理得很干净,沿街的电线杆和大树上还挂着彩灯和灯笼,马路上全是三五成群逛街的中小学生,感觉离自己挺远,自己不知不觉的都走到了另一个纬度,记得前年的春节还和他们一样,带着弟弟妹妹逛庙会。

出了东直门,到了工厂密集区,气氛就又不一样了,街道和胡同行人都很少,在马路上都依稀能听见各个单位轰鸣的机器声。

轧钢厂的门卫一如既往的认真执勤,似乎由双岗改成三岗了,朱雪峰打了个招呼就进了门,他准备先去老杨的办公室转一圈,再去新厂区看看新车的实验进展。

一路上总觉得气氛有些不一样,“马哥,厂长在吗?”

“哟,小朱同志,厂长刚从各车间转了一圈回来,应该在的。”

才想起今天是上班第一天,领导是要到各部门慰问,朱雪峰笑笑,扔下一盒大前门,直奔杨厂长办公室。

“领导,过年好啊。”

杨厂长正掩着门看着报表,朱雪峰也没敲门,直接推门进去,杨厂长抬起头来,隔着老花镜,笑了。

“你小子,今年怎么这么积极,上班第一天就过来,去年可是初十才来看看。”

没想到老杨记性这么好,去年春节自己初九才回京城。

“没啥事当然就来的早,给您拜个年,报个到,一会去看看许教授的新车,听说进展不错。”

“来来来,先坐会,我才走完老厂区,新厂区还没来得及,一会咱们一起去。”

老杨热情的招呼,细心的朱雪峰突然发现,老杨似乎老了不少,本来不多的白发,突然染白了他的双鬓。

“领导,您这很忙吧,我看您这半年,白头发可是变多了。”

朱雪峰也不客气,自己找出茶杯,给两人沏上茶,坐了下来。

“可不是,没了书记把关,压力大,好在同志们工作一如既往的认真负责,去年咱们厂各项成绩都不错…”

朱雪峰都想提醒他,这话传出去会得罪新书记的。

老杨还是有些得意,自己压力是大了不少,可去年的成绩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材料研究所又拿了科技进步一等奖,外汇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其它各项任务都圆满完成,还拿回了多项奖励和表彰,当然,因为保密事件,也丢了一些奖项,文明单位连续两年没拿到,个人也没有获得任何奖励。

“领导真是领导有方,这么大一个厂子,让您管的井井有条,佩服佩服。”

朱雪峰笑着开起了玩笑,老杨和朱雪峰聊天也很轻松,什么也不避讳,刚才连没有书记帮衬都敢说,这会也是乐和和的开口。

“啥井井有条,你呀,老不来厂子,不知道啊,去年大事小事也不少,好多地方都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差点没把我忙死,得,这些话就不该跟你说,走吧,咱们去你老丈人那里瞧瞧。”

“能者多劳嘛,哈哈,谁让您在这位子上。”

两人起身,杨厂长打开柜子,扔过来一条华子。

“拿着,你好长时间不来报道,我这烟都藏不住,被老张顺走了两条,这玩意,我说是给你留的,他还更是理直气壮,说更要拿,就是当着你面也要拿,哈哈。”

“您说的是后勤张处长吧。”

“除了他还有谁,这小子,不是个玩意,管着后勤,却老跑我办公室来。”

按说张处长的主管领导李怀德去了香江,他应该有事向新来兼管的副厂长汇报,朱雪峰似乎听懂了一些。

他和张处长关系不错,时不时就有交往,隔段时间就会去拜访一下,没别的,二叔和小姑家的渔业还靠着张处长呢。

“那您就把这条也收起来,我基本不抽烟,扔我这浪费,张叔再要,给他就得。”

老杨一瞪眼,“合着你这是拿我的烟送人情,好你个小子,你叫他啥,叫叔?”

“嗯,叫叔没毛病吧,他和我爸熟,从我爸那里论的,来的匆忙,没啥好玩意,给您点茶叶。”

朱雪峰从背包掏出两个茶饼,递给杨厂长,老杨信手接过,摸在手硬邦邦的。

“这啥玩意,怎么硬邦邦的一块,不会是普洱吧。”

朱雪峰把书包带系上,“就是普洱,以前可是贡茶,现在才春节,没啥好茶,这个也不错,您尝尝。”

老杨哪能不知道普洱,只是这玩意根本就弄不到,估计朱雪峰也是在展销会上弄的,也不多问,倒是对朱雪峰叫张处长为叔表示耿耿于怀。

“你小子,叫他都能叫叔,也没见你叫我一声叔。”

朱雪峰一乐,“杨叔,这样成吗,不过我还是喜欢叫您领导、厂长和老杨,哈哈”

老杨也知道,在单位这么叫自己不合适,朱雪峰能这么顺口叫出来,有这心就行。“得,知道你小子心里想啥,走吧,有点远,咱们得骑车过去。”

新厂房是新规划的,离着老厂区有三公里多,不在一个大院子,倒是离轧钢厂新修的宿舍区不远。

两人骑着车出了大院,老杨可能是有顾虑,还是自行车,也没换个电瓶车或者是踏板摩托,朱雪峰只能慢慢的陪着。

“厂长,听说宿舍都分完了?”

“才那么点,年前都分完了,以后有空多去看看,我们几个都搬到新宿舍区了,也就你老丈人没舍得,不过房子给他留着,今年怎么也得搬。”

“他也有?”

朱雪峰很意外,没听夏雨虹提过,轧钢厂的厂领导都搬过来他倒是听说过,只是总是潜意识的认为没老夏啥事。

“房子多大?有水电气?”

“那当然,差不多快八十平,烧液化气,干净利落,咱们厂利用自己的优势,弄了个集中供暖,挺方便,冬季省不少事,比住大杂院强不少,我就纳了闷了,怎么还有人不愿过来。”

“人家嫌不方便呗,又没副食品商店,又没集市,买点啥都没城里方便。”

杨厂长点点头,“你说的也是,我们后面的宿舍区,就设置了副食品商店和集市,以后还有小学和医务所,一步步的完善,上次开会,还有人提议,就依着现有的小湖,弄一个大一点的湖心公园。”

“这不是挺好的吗,那个湖我看过,不可能填起来盖房子,地基也不行,弄个小湖,大家肯定喜欢。”

朱雪峰当时找水域试水上摩托倒是去看过,湖不算太大,也不小。

“以后再说吧,现在后续的方案还没批下来,要是能成,这次能盖好几千套,有个几年,我们厂的职工都能搬过来,以后上班就方便多了,什么小学、医院、招待所、电影院、澡堂子都会来一套,比现在的条件要好。”

轧钢厂这几年根本不缺钱,各种政策也很关照,市里更是大力支持,城外的地皮也是大开绿灯,一切为了轧钢厂快速发展。

“对了,不是说你得提前毕业吗,到时候给你也留一套,毕业了踏踏实实滚回来,哈哈。”

老杨似乎看到了不远的将来,朱雪峰滚到自己手底下再也不在外面瞎跑,老老实实干活的样子,嘴角就咧开了。

“您可别,到时候再说,我这没上班,别给您找麻烦,我也不是没地方住,您还是先紧着需要的职工吧。”

老杨也知道朱雪峰这是避嫌,毕竟人还没进厂,说出去不好听,不过后面几千套要是能建成,轧钢厂职工基本都能解决,毕竟轧钢厂有大量的双职工,给朱雪峰留下一套还是轻松的事,到时候这小子进了厂再说,按他的贡献分套房子理所当然,资历可以从他前年进厂算起嘛,老杨有自己的想法。

两人很快到了新厂区,轧钢厂红星车辆厂的招牌醒目的挂在新厂区大院的门口。

“哟,哪阵风把你小子刮来了。”

“呵呵,马叔过年好,过来看看汽车项目。”

门卫室后面,马处长正和这边负责的保卫人员谈话,意外的见到杨厂长和朱雪峰两人骑车过来,亲热的捶了朱雪峰一下,才转向老杨。

“您也过来了,也不通知一声,夏副厂长刚带大家看完所有的车间和处室。”

“他看他的,我和小朱是去看看汽车项目,其它车间我就不去了,老夏这一亩三分地,呵呵,我不抢他的风头。”

车辆厂集体搬迁过来不久,严格来说算是分厂,所有部门全都和总厂一样,由老夏全权负责,一般情况,总厂的领导很少过来,有事都是老夏去总厂汇报。

“我带您去…”,马处长二话不说,亲自带路,新厂区的规划要科学一些,虽然是新厂区,看得出,还是花了不少心思,厂区的路都是新的,也种了不少树,虽然没几棵是常青,但厂办大楼前的小花园边倒是常青树不少,在一片雪白中显得生机勃勃。

宽大的厂房门口,闻讯而来的老夏和许教授都在,和老杨打着招呼,介绍着车间的运转情况,马处长跟着,朱雪峰和许教授跟在后面。

看得出来,车间进了不少新设备,按照工厂的计划,不少床子上的零件都换成了铝合金,为了增加对扶桑产品的竞争力,轧钢厂在提高精度的同时,也在进行产品升级,再一次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主动。

“听说您这边进展不错?”

“嗯,咱们提出的几个设想,做的初步产品都通过了验证,的确对车辆的动力、操纵和安全极有帮助,当然,也有一些小毛病,问题都找到了,有几个有点麻烦,技术人员没想到好办法,正想着找你商量,如何改进。”

许教授对这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青年极为欣赏,两人多次讨论让他大为受益,极大程度的开拓了思路。

“转向助力真是太有意义,司机们普遍反应,反常好使,很喜欢,就是转向助力泵,还需要继续改进,我们设计的时候,对极限压力计算过于乐观,盈余不够,出现过助力泵压力过大失效的故障,可再次计算才发现,有些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只要到极限,这种压力就会急剧增大,现有的材质和密封条件克服不了。”

作为后世人,对这个故障很了解,朱雪峰提议,“既然如此,咱们就从限制极限压力出现入手,可以通过限制方向盘的最大转幅,避免产生对助力泵的极限压力,这个应该比较容易吧。”

许教授想了想,点点头,“这样不失为一个最省事的法子,不增加成本,嗯,我让他们研究一下,至于极限压力可以先放一放,有时间再钻研。”

许教授觉得来了工厂受益匪浅,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死钻某项技术,一切以服务生产和推动项目整体顺利进行为主,要搁以前在学校,肯定是要花几年来死磕极限压力的最佳解决方案。

“电子点火没有问题,废气再利用效果很好,但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个已经有了方案,总的来说,这几项技术都可以迅速推广,用在卡车上。”

“那就预祝您马到成功哈哈,我说的那个防抱死系统,您实验进展如何?”

朱雪峰当时还提出了防抱死系统,并提供了初步的设计原理和解决方案,但考虑到卡车的载重和多轮胎,并没有建议在卡车上实验,而是建议先在三蹦子上实验。

“你说的防抱死系统实验效果不错,不过目前还达不到你说的那种效果。”

许教授说着就掏出一份实验报告,得知朱雪峰过来,他也是准备充分。

后世开车的都知道,就是ABS,很普通,但对于这个时代,还是有些要求过高,电子行业的发展没有跟上。

朱雪峰查看了一下实验数据,“已经很好了,紧急情况下仍然能够控制车辆的转向,避开障碍物,已经很不错了。”

许教授对于科研很是严格和认真,拿着实验报告,指了指,“点刹的频次达不到我们理论计算的要求,这个项目还得继续开展研究。”

“只要达不到我们理论数据水准,就可能存在还无法预判的隐患,我们有必要继续提高精度,成熟后在投入实际应用。”

朱雪峰皱了皱眉,许教授说的当然没错,可现实就是这样,现在阶段能提升的空间很小。

“咱们现在这个ABS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车速传感器和轮速传感器,国内的传感器也就一些特殊行业的能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个可以和他们协商,应该有机会提升性能。”

“嗯,我也这样想的,本来打算报到厂里,让领导去协商。”

“还有就是,这些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轮的转速,并将数据传输给电子控制单元,现在这个单元的精度受元器件的限制,很难完成我们提出的每秒最高一百次的点刹(后世要求一般都是一百二十次),这个就比较困难。”

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几人,朱雪峰压低声音,小声说道。

“我考察过海外的电子市场,也没发现符合要求的元器件,因此我建议还是和其它项目一样,既然有帮助,就先用起来,只有经过实际应用才会发现更多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