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初唐当神仙 > 第684章 太子啊,咱们姓李,道士才是自己人

第684章 太子啊,咱们姓李,道士才是自己人啊

第684章 太子啊,咱们姓李,道士才是自己人啊

朔望之日,又到了大朝会之时!诸位文武官员在太子李建成与尚书令李世民的带领下,在太极殿内对着李渊陛下扬尘舞蹈,行礼如仪之后。面色苍白,甚至头发末端都出现了灰白色的李建成殿下举步而出,在大殿中间双膝跪地,拜倒在了李渊陛下的面前,一脸恭敬的说道。

“孩儿建成有事启奏!”

“呵啊……”

丹陛上的熏炉中袅袅的冒着青烟,从青烟的后面传来了李渊陛下刻意压低的打哈欠的声音。

“太子有事,尽管奏来!”

“是!”

李建成恭敬的答应了一声,接着从自己的袖子里取出了一封文牍,双手捧起。

“孩儿弹劾秦王李世民行为不端,纵兵抢掠长安的寺院,随意收捕无辜的僧人,巧取豪夺,残民已逞,欺上瞒下,损公肥私,还请阿耶详查!”

“呵啊……”

坐在龙椅上的李渊又打了一个哈欠,接着伸手指了指,一旁的内侍立刻上前接过李建成手中的文牍,转身恭敬的递到了李渊的面前。

李渊一边伸手接过内侍手中的文牍,一边十分随意的对着站在一侧的李世民说道。

“二郎,对于大郎所说的事情,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是!阿耶容禀……”

最近越来越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就连脸也变得越来越年轻的李世民从一边出列,恭敬的对着李渊低头弯腰,一脸认真的回答道。

“孩儿所作所为全都是出于公心,完全没有纵兵抢掠,巧取豪夺的事情,至于说欺上瞒下,损公肥私的事情更是无稽之谈,还请阿耶明察!”

“二郎你胡说!”

李建成抬起头,冷冷的注视着李世民,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你和伱的手下起码抢劫查封了三四十座长安的寺院,大门上的封条都还在呢,岂容你狡辩!”

“孤没有狡辩……”

面对李建成的指控,李世民立刻反唇相讥。

“至于你说的那些被查封的寺院,孤承认确有其事,不过那些都是跟刺杀孤的普应和尚一起谋逆的同党!”

“二郎你说的这些话自己信不信?”

李建成依然逼视着李世民,义正辞严的说道。

“寺庙乃是佛门僧人清修之地,哪里来的刺客,而且普应大和尚早就已经坐化了,你这分明是栽赃陷害之举。”

“本来孤是不想说公开这个事情的,但既然大郎你把话说到这里了,那孤也不得不说了!”

对于李建成的这句话,李世民似乎早有准备。在他的话音一落之际,立刻从自己的怀中取出了厚厚的一叠文牍,转身对着李渊陛下鞠躬行礼,高高举起。

“启禀阿耶,经过孩儿的查证,普应和尚坐化一事纯属无稽之谈。他并没有死,而是一直潜藏在青龙坊的日严寺内,直到孩儿打算抓捕他的时候才离开,这几天来,他一直辗转在长安各个寺庙之间躲藏……这就是日严寺僧人以及其他寺院见过普应和尚的僧人对他行踪的供状。”

李渊又无精打采的打了一个哈欠,摆了摆手。

等内侍从李世民的手中接走了文牍之后,李世民这才直起腰,对着李建成说道。

“大郎,现在孤就想问你一句,当初阿耶将法雅谋逆的案子交给你的时候,你说普应和尚等一干嫌犯因为自感说错了话,于是纷纷坐化,那为什么普应和尚现在又活蹦乱跳的跳出来了,还当众刺杀了宿国公程咬金与孤,难道他会死而复生之术不成吗?”

“这个……”

李建成犹豫了一下,接着反问道。

“那二郎你说程咬金和你都是被普应大和尚行刺的,你有什么证据吗?”

“当然有!”

李世民再次伸手,从自己的另一只袖子里取出了一叠文牍。

“这是日严寺僧人供称听到普应和尚与寺院主持法泰和尚之间密谋要行刺天策府孤僚属的供状,而且普应和尚当时用来刺杀孤的凶器短剑也在日严寺内找到了,可谓人证物证俱全。”

看到秦王李世民准备的证据居然如此全面,就算是在场的这些信奉佛教的朝廷官员们都不禁心下有些打鼓。

如此充足的证据,莫非普应和尚真的搞了刺杀的事情?很有可能!

毕竟大家都知道佛门跟太子走的近,而为了帮助太子上位刺杀秦王的僚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说秦王为什么会遇刺?

大家都通过小道消息知道了……

白龙鱼服,自己撞到对方的刀尖上了呀!

“你……”

李建成看着李世民手中的这一叠文牍,默默的咬了咬牙。

“这些都是伪造的!”

“证据是不是伪造的很容易查明……”

李建成的话音刚落,李世民就直接逼了上来。

“毕竟这些招供的僧人都还活着,阿耶可以随意派人去讯问,倒是大郎你,为什么一没看过这些供状,二没有打算去讯问人证,就直接说孤的这些证据是伪造的呢?”

“……”

听到李世民的话之后,李建成顿时就有些语塞。

废话!

孤自然知道不管是程咬金还是你李世民都不是被什么普应给刺杀的,因为前者是武士让干的,而后者很可能子虚乌有,是你李二凤自己编出来的事情。

不过这些话很显然不能在这里说!

“好了!”

就在这个时候,坐在龙椅上的李渊陛下则是开声说话了。

“你们两个不要吵了!”

事实上就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争辩的时候,李渊陛下并没有闲着,而是趁机将李建成送上去的那个文牍草草的看了一遍,随后默默的跟李世民交上来的那一堆文牍中的清单对比了一下。发现大郎描述的那些寺院损失的金银器皿,房牒地契之类的财物基本都能跟二郎给自己的清单对的上。

很好,看来二郎这次没有藏私!嗯!二郎现在做事真的是越来越符合朕的期望了。

“当初普应跟法雅私下串联,打算谋逆的事情乃是远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亲自给朕做出的提醒,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李渊陛下一开口,就直接将这个事情给定了调子。

“朕当时把这个案子交给太子你的时候,本来是指望你能一查到底的,结果你迁延日久,导致普应假死脱身。大郎,在这个事情上的确是你失察了!”

“是!”

听到李渊陛下的话之后,李建成虽然有些错愕,但他还是咬了咬牙,默默的承担了下来。

“孩儿知错!”

“人孰无过,你起来吧!”

看着自己这个苍老了十来岁的孩子,李渊陛下有些不忍心的摆了摆手,示意他站起来。

“朕知道你也是被骗了,觉得这些佛门的和尚既然嘴里喊着慈悲,那心地想必也是好的,殊不知这些和尚们却私底下包藏祸心,乃是一等一的坏人。

若是大郎你当初以雷霆手段扫灭普应他们这些谋逆的家伙,现在二郎和宿国公程咬金又怎么可能被人行刺呢?这是一个教训啊……”

说到这里,李渊陛下看着李建成,语重心长的说道。

“大郎!以后你千万不要觉得某些人跟你一样读过几天佛经,他就是你的自己人了。咱们毕竟姓李,乃是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的后裔,只有那些信奉远祖的道士才是咱们的自己人啊!”

听到李渊陛下的话之后,李建成有默默的咬了咬牙,才算忍住反唇相讥的打算,低头回答道。

“是!孩儿知道了……”

看到自己的这个信佛信的有些痴傻的孩子这次居然没有跟自己犟嘴,说什么佛祖乃是大圣之类的鬼话,李渊陛下感觉到心里十分舒畅。

“总之呢,秦王这次遇刺,说明佛门之中想要谋逆的那些坏人并没有因为法雅的畏罪自尽就变得畏首畏尾,所以秦王还要继续的查下去,必须把普应抓住,查出到底有多少人跟他勾结……”

“是!”

李世民双手抱拳,对着李渊躬身行礼。

“孩儿遵命!”

解决了这个事情之后,李渊陛下信手将手中捏着的这些文牍递给一边的内侍,接着问道。

“那这个事情就暂时这样吧,诸卿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吗?”

“启禀圣人!”

一个穿着紫袍,面色俊秀的中年人从队列了走了出来,在大殿的中央对着李渊陛下深施一礼,高声的说道。

“驸马都尉,霍国公柴绍平定吐谷浑的战功兵部已经勘验完毕,情况属实,请圣人酌定封赏!”

“哦!”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渊陛下默默的挑了挑眉毛。

话说要是陈叔达不提的话,他都快要忘记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女婿了,毕竟现在一提起三娘子的夫婿,他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某个白衣飘飘,英俊潇洒的小道士。

“呈上来!”

等到内侍将陈叔达手中的这份勘验战功的报告以及柴绍自己写的战功报告都拿上来之后,李渊陛下草草的看了一遍,接着默默的沉吟了一下。

“其他也就罢了,只是让柴绍回长安入门下省似乎有些不合适,像嗣昌这样的人才还是应该出掌一方才对,这样吧……”

李渊陛下用手敲了敲龙椅的扶手,接着说道。

“杨文干谋反之后,庆州方向现在缺乏一个方面之才,不若就让嗣昌去吧!”

“启禀阿耶!”

还没有等陈叔达答应,一边的李建成忽然站了出来。

“嗣昌已经出征的时间太长了,他与平阳之间总是聚少离多也不合适,所以孩儿觉得还是应该让他先回长安,至于庆州都督的位置,孩儿觉得……”

“太子你还是不要觉得了……”

李建成的话音未落,一边的李世民就站出来刺了一句。

“你之前举荐的杨文干可是还珠玉在前呢!”

听到李世民的话之后,李建成顿时大怒,但一时间却又无话可说。

“二郎你……”

李世民也没有理他,而是自顾自的对着李渊拱手下拜。

“孩儿赞同阿耶的意思,庆州等地直面突厥,非嗣昌这样的方面之才不能统御,至于大郎说的嗣昌与平阳公主聚少离多的事情,孩儿觉得这个给假就是了,不必特意将他调回长安!”

“对!”

听到李世民的话之后,李渊顿时就高兴的点了点头。

“二郎所言极是,朕也是这么想的,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

看着他们两个父子相得的这一幕,站在一边的李建成轻轻的眯了眯眼睛,接着低下头去,遮掩住自己眼中按捺不住的凶光。

上一章说起了武则天出家的时候,萌新提到了灵宝寺和崇圣宫。

后来这两座寺庙在凤仪二年的时候,被李治合并成了一座寺院,叫做崇圣寺,从此以后,这座寺院就一直稳坐长安第一寺的交椅,甚至后来唐朝的新进士的‘樱桃宴’都是在这里举行。

当然,树大招风,崇圣寺在武宗灭佛的时候被摧毁了! 后来到了明代天顺年间,因为在崇圣寺的遗址挖出了药师佛的玉像,于是秦王朱公锡重建了崇圣寺,改名叫大崇仁寺,据记载说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寺内还有等身罗汉像五百多座,这也让它再次超过拥有大、小雁塔的慈恩、荐福之类的名寺古刹,又成为了西安第一寺! 后来到了清咸同年间的时候,大崇仁寺又一次的毁于战火!

对了,那块讲述了唐代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教士在华传教的著名《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曾经有很长时间就放在大崇仁寺内,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