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从1983开始 > 第1043章第一次落在船上的测试

第1043章第一次落在船上的测试

第1043章 第一次落在船上的测试

挖穿秦岭有多难。

非常难!付强也是点了点头。

九厂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在秦岭中开个洞,打穿秦岭,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于,会有人付出生命。

邬青道轻轻一扶桌子站了起来:“今年,生肖上是龙年。今年,是夏国复兴之始,我们九厂上下,自厂长再到最普通的后勤员工,已经作好了准备,选择在这个时候,把没有完善的盾构机拿出来,就是下定决心,往前冲,没有回头的余地。”

没错,往前冲。

要拼上性命的。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句实际的行动。

洪城飞造,这一次带队的是吴安明,话说登州这边的海港管理人很不想让他进来。

因为,名字有点不吉利。

港口内,有大地的人,天空的人,大海的人。

新朋友的编号,直姬-7改FQ型。

除了驾驶员戴的帽子和原先的直姬-7还有点像之外,其余的部分没有半点一样的。

这是一款洪城在九厂提供了许多资料之后,完全独立仿制的,后来又有了一架更高级的完整毛熊直姬,把上面的一些技术搬到这架上。

那完整的直姬仿制工作才刚刚开展不久,连图纸都没画完呢。

这一款,更象Mil Mi-14,因为就是根据这一款的残图,加上毛熊国的科学家帮助,进行仿制的。

这一款有两个变种。

其中一款面目全非的变种,就是白昊意外得到了Mi直姬-24。

十名驾驶员,分为五组站成一排。

“黄根长出例!”

“是!”

“你父母身体不好,你是家中独子,你站在后面吧。”

“不!”黄根长非常坚决的一声吼。

“这是命令!”说话的男人背过身去。

另一人上前:“让黄哥一起吧,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他爸就是我爸,他妈就是我妈。”

“是我们所有人的。”

一名记者低声问身旁的人:“这个,直姬不是能够悬停吗?怎么感觉非常危险的样子。”

“伱回去要多读你,你再问这种的问题,以后没机会再来这采访这种新闻了。”回答她的人说完后,讲解道:“第一个危险是共振。还有,海面上只有很小的一个平台,船在海上会不断的摇晃、起伏。”

一位年龄大的接过话题:“不止这些,就象我们看到这条船来说,船体狭长、上层建筑多、障碍多。起降的位置面积很小,会有大量的涡流、气流紊乱,危险系数非常非常大,而且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

很危险。

这名记者赶紧拿小本记下。

旁边有人又说了一句,惊的她出了一身冷汗。

只听那人说道:“我们大海看来需要自己的新闻人员了,夏视派来的这些人不靠谱。”

这话要传回夏视,饭碗不砸掉,也要被处分的。

那边,抽签已经开始了。

黄根长没有被抽上。

是赵文亮那一组给抽中了,那怕在地面上已经演练过几十次,此时的赵文亮都不由的深吸一口气,与其余四组一一握手之后,戴上头盔走向直姬。

没有反黑鱼的直姬,新船是不完整的。

所以,必须要上。

无论有多困难。

几分钟后,船就在港口外不到一公里的海面上,也没什么风浪,只有微微的晃动。

可即便是这样,第一次靠近赵文亮还是紧张了。

位置不对。

“拉升,拉升。文亮拉升。”

三次,足足三次。

第三次,赵文亮还是紧张的很,因为他感觉他面前就是船体,似乎再往前一点就能撞到船,但就要这种距离。

突然,卡的一声,直姬稳了。

不是停稳了,而是平台有一只形状很奇怪的铁家伙已经对准了前轮,滑过来卡就给咬往,然后夹紧,稳住。

“请问,那是什么?我知道,我没读过专业书籍,我回去一定认真学习。”记者赶紧冲到吴安明面前。

这条船距离就只有几十米,是看得清楚的。

吴安明摇了摇头:“我不知道,那是船上用的。”

旁边一位工程师说道:“这是特别研制的,至于是那里研制少打听,这个装置可以在船体横摇二十度左右、纵摇六度、起伏每秒四米的强度下,受红外与光电感应,快速的对准前轮,用于固定。”

九厂出品!

船上观看第一次降落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个装置出自何处。

但,记者是外人。

不是大地的,也不是大海的,更不是天空的。

就是外人。

这套系统,叫姬咬。

此时,京兆。

李大强正在给白昊讲三个好消息。

姬咬就是第一个。

“小白,姬咬改进型已经实验成功,我们用电脑作控制,加装了一套全新的软件,以及新的咬合装置,可以比现在强百分之二十。”

白昊问:“校长,强百分之二十是什么概念,肯定不是咬的更狠,哈哈哈。”

李大强没笑:“极限,横摇三十度。”

了不起。

可以说,在大风大浪之下,都能咬得住,这确实是变强了。

“但是,因为材料强度的问题,横摇三十度会出现偶尔断裂的问题,所以我们备了双咬,材料问题再慢慢想办法了。材料,材料,材料这个坑,有多少钱也填不满。”

李大强无奈的来了一句感慨。

白昊差开了材料的问题,放在他重生前,这一项还是有多少钱都填不满,材料永远达不到使用者想要的水平,一直在提升,一直不够用。

又想轻,又想硬,还想强度好,还想韧性好,还想……

反正,想吧。

这玩意没个头!

白昊问:“第二个好消息是什么?”

“是真的好消息,我们摸到一微米的边了,秦科电那边正在尝试造机器,眼下还差几道难关,军电的光学几位教授已经在到处找外援,希望能够突破最后和几道难关,一但突破,咱们就可以尝试新的结构,CPU这一项,咱们已经真正敢和英特在技术上叫板了。”

“好消息。”白昊有那么一点小兴奋。

这怎么能不让人兴奋呢。

重生前的那个时代,芯片这一块被人欺负成什么样的。

现在,终于站在了世界芯片水平的第一等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