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从1983开始 > 第1385章 村里的变化

大时代从1983开始 第1385章 村里的变化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16

第1385章 村里的变化

第1385章 村里的变化

套路,一切都有套路可寻。

当有一只手扶过来,分清这只手是谁之后,依然还有不同的变化。

这一扶,扶在什么位置。

扶过之后,产生的剧情应该如何变化呢?一切,都是套路。

准备好套路,等演员到位,咱们顺着往下编就行了,随时都可以调整,应对一切。

这套理论,无人不服。

就是对娱乐公司倍感兴趣的郑神姬,都服气,因为这个套路变化无穷,可以衍生出至少五十部不重样的南棒泡沫剧来。

现在,这个套路就针对小犬纯一郎。

冼琀薇来了,送了一份文件给李仙璞,理由是:李仙璞是白昊的秘书,所以文件的内容由李仙璞负责为白昊解读。

李仙璞打开文件袋,快速的阅读了重要的部分。

没说话,将文件袋又装好了。

白昊问:“不要紧的事?”

“是,我的厂长。”

“啊,那无所谓了。”白昊只当文件袋不存在。

既然是套路,那就一定要的剧情的发展。几分钟后,白昊要喝茶,李仙璞起身去取茶的时候,非常非常不小心的将文化袋撞到了地上,非常巧合的是,系文件袋的那个绳了,就断了。

而后,文件从袋子里滑了出来,更巧合的落在小犬纯一郎的坐椅旁边。

小犬纯一郎只有机会看一眼。

但这一眼,就够了。

在李仙璞收起文件袋的时候,小犬纯一郎看到的内容是,印加国将进会大讨论,修改原有的印加国核心规则,允许夏国人移民至印加,人限放宽至百分之十七。

就这么一句话,就是白昊要传递的消息。

百分之十七是什么概念。

小犬纯一郎给吓懵了。

这应该不包括混血儿,以及拥有夏国血统的人,纯夏国人移民,百分之十七。

也就是说,印加国将允许不低于四百万夏国人,成为他们的居民。

那么,这份内容,是指居住权,还是换护照。

要知道,倭岛从一百年前就开始往足球王国渗,渗了这么多年,人口都没有过百万,现在许多人还不得不离开。

因为足球王国现在混乱,让倭人生活不下去。

农场的损失,更是逼疯了多少倭人投资者。

印加国,用当地人的语言,这个国家的名字意思可以理解为,玉米之仓,有人说这里是玉米的发源地,也有人说这里是粮仓之国。

当下,印加这边的可耕种土地潜力,就倭人的统计,除永久性草场、牧场之外,至少还能翻一倍至两倍。

也就是说,从现有的不足百万公顷,增加了三百万公顷。

因为农业基础非常差,所以大量的土地是荒地。

那荒地之下,是非常肥沃的土地。

但这里,比足球王国更贫穷,更混乱,也是倭人不敢来投资的一个主原因,基本上来了,就能被抢光。

苍狼公司安排了专业测算的,是四百万公顷。

在白昊重生的前一年,夏国的人口比例是一百零六点三比一百。这些年没统计过,但就白昊知道的数字,大概是光棍数量随便超过两千万。

不说别的,脱了制服这一百多万人,结婚的不足百分之五。

其余全是光棍。

先不说没有四大件会怎么样,光是没有一个好工作,娶媳妇就是一件有点困难的事。

白昊重生前有个段子,丈母娘拉高了房子的价格。

其实,就拿当下来说,是丈母娘逼的奔小康工厂彩电生产严重不足,没有彩电别想娶媳妇。

夏国人愿到这里来工作、生活吗?

其实,白昊也不知道。

话说,就在白昊可劲的忽悠小犬纯一郎的时候,就在距离京兆不远的地方,属于北五县的一个村子。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

过完年,就是春耕的时候。

许多年轻人却聚集在一起,大家商量着过完年结伴去京兆,最次也要去凤翔市。

有人说了:“我去车站扛大包,管吃管住,一天最少给发十块钱,这是最少,差不多我一天能挣十三块,每个月休息四天也同样管吃管住,一个月下来,能存三百块。衣服就穿发的工作服。”

另一个人说了:“手巧一点的,去当个学徒工,那家伙厉害了,等出师之后,一个月能挣五百块,我现在还是学徒期,一个月也能挣三百多。”

“要手巧干什么,一把子力气,我去搬砖,一个月也挣三百多呢。”

大伙在商量着。

娃子们想的就是靠一把力气。

女娃娃们却想着,可以去纺织厂,制衣厂,甚至是电子厂。不光挣的多,说不定将来可以嫁一个城里人。

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商量。

然后门给推开了。

村里年龄大的几个管事的人进来了,村长拉了一把椅子把门一堵:“听说,你们过完年就要走,那春耕的活谁来干,你们不管家里的田了?”

瞬间,小辈们给气势镇住了。

啪,重重的一拍桌子,几个村里的长辈很严厉的说道:“捣乱,你们捣什么乱,是谁在起哄的,有胆子起哄,没胆子站出来是不是。”

坐在里面的一个年轻人跳了出来:“京兆那边厂子在招工,工资是月月结,老叔别挡我们去挣钱。”

“就是,就是。”好几个人在后面跟着附和。

“我打伱个……”

长辈要打,另一个人给拉住了,然后语重心长的说:“你们这都要走,这田怎么办,会荒了的。”

一个年轻人说道:“我出去作工,半年挣的钱能顶田里辛苦几年的,我们不偷不抢,挣也是卖力气的活,有什么不对的?谁不想过好日子,我们也想过好日子。”

“没有人拦着你们过好日子,可田不能荒呀。”

“老叔,八叔,九叔……,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八叔的家的幺妹子在京兆读大学,八叔还常说你以后要当城的老头的。九叔,你儿子现在到铁路上跑车,你也说你将来要过好日子的,现在到我们了,你们拦着?”

这话一出口,哗的一下,满屋子的年轻人不乐意了。

说话的人又扔下一句:“你们想留我们,把你们自家娃先叫回来,我第一个也留下。”

几个长辈老脸瞬间没地方摆了,灰溜溜的离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