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移风易俗

靖安侯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移风易俗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移风易俗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移风易俗许复这个人,自从按照沈毅的吩咐南下做生意之后,似乎就越来越有冒险精神了。

可能是因为在南方行商的过程中到处走到处看,慢慢发现了自己的这种爱好。

也可能是小时候缩在江都,过得太辛苦,长大之后,便老想着到处走走看看。

不管怎么说,许大官人现在,的的确确已经往西洋去了,甚至他到底去了哪里,沈毅也不清楚。

告别皇帝离开甘露殿之后,沈毅从殿门口的小太监手里,接过自己的油纸伞,撑着伞行走在皇城里。

此时,雪依旧在下,只不过已经没有特别大了。

沈老爷撑着伞,漫步在皇城里,颇有一番别样的氛围。

走到皇城门口的时候,早有一个小吏等在门口,说是小吏,但是看起来二十多岁,应该比沈毅还要稍稍年长一些。

他见了沈毅之后,立刻收了伞,毕恭毕敬的弯着腰走了过来,低头行礼道:“是沈爵爷吗?”

沈毅看了看他一眼,问道:“阁下是?”

“小人是在议事堂跑腿的吏员,奉陈相之命,请您去一趟议事堂。”

朝廷里的几乎所有衙门,都有跑腿办事的小吏,相当于办事员,毕竟那些公卿老爷,不太可能自己去干一些杂活。

这些人,看起来不太起眼,但却是万万不能瞧不起的。

比如说沈毅当年考科考的时候,很多环节都是礼部的吏员在做,明里暗里的权力不小,举人老爷们见了他们,都得点头哈腰的,不然一个不小心,前程可能就丢了。

六部的吏员,大多如此。

而议事堂的吏员,就更加厉害了,能在中枢做事情,有时候哪怕只是不小心瞥到了宰相写的某一行字,放到外面去都价值千金。

不管是六部还是中书的吏员,都不是普通人能够当上的,有些是朝廷的大人物直接安排,有的干脆就是世袭,比外地的县老爷过的还要滋润。

等闲小官,见了他们,都得陪着点小心。

但是沈毅现在,已经不用如此了。

他虽然依旧是三品,但是实际的地位以及权柄,比起六部尚书,几乎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沈老爷闻言,只是略微思索了一番,便伸手道:“带路罢。”

这小吏连忙点头,转身微微弯着腰走在沈毅前面,没过多久就把沈毅领进了议事堂,在议事堂里转了几个弯之后,把沈毅带到了一处公房门口,他上前弯着腰,叩了叩门环,开口道:“相爷,沈爵爷到了。”

沈毅清了清嗓子,微微欠身道:“兵部沈毅,奉命来见。”

房门很快打开。

一身官服,却没有戴官帽的当朝首相陈靖,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抬头看了沈毅一眼之后,开口道:“子恒来的这么快,快快进来。”

听到他这个称呼,沈毅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心中微动。

因为他跟陈靖,并不是特别熟,二人之间,也没有太多渊源。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但是上一次见面的时候,这位宰相公,还是称呼他职位的。

不过这是朝堂文官之首,沈毅也不能不给面子,拱手说了一声见过陈相之后,他才进了这处陈靖的公房。

议事堂的宰相,都有自己的“私人办公室”,但是这个私人办公室,主要是用休息的,房间不大,有个床铺,一张书桌,还有几把椅子。

大多数时间,宰相们都是坐在一起办公,碰到事情了,也正好一起商议。

陈靖先坐了下来,然后示意沈毅落座,开口笑道:“子恒刚从甘露殿出来?”

沈毅点头:“是,下官刚才才面圣出来。”

“辛苦辛苦。”

陈相极其自然的伸手给沈毅倒了杯茶水,微笑道:“咱们这位圣上,精力旺盛,有时候议事,一聊就是大半个时辰乃至于一个时辰,我们这些老家伙,常常吃不消。”

他看着沈毅,如同一个长辈看着晚辈,满脸温和:“这朝廷里的事情,还是得子恒你们这种年轻人去做。”

听到陈靖这番话,沈毅依旧面色平静,但是心里却觉得好笑。

因为皇帝陛下不止一次的跟他说过,“熬老头”战术。

大概就是有些事情,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皇帝就会开始熬老头,这几个老头都熬不过他,最后便只能同意。

皇帝也跟沈毅吐槽过,几个老头,有时候让他颇为伤神。

看起来,皇帝的这个战术颇为好用,让陈相记忆深刻。

“不敢。”

沈毅轻声道:“年轻人经验不足,朝廷里的事情,还得是陈相以及诸位相公们拿主意。”

陈相笑呵呵的看着沈毅。

“别的事情不太好说,要说北伐,朝廷上下,无一人有子恒你经验丰富。”

“陛下已经找我等五人,议了许多次了。”

陈相难得的颇为热情。

“他们四人什么想法,老夫看不透,也不好说,但是老夫绝对全力支持子恒北上伐齐。”

这位朝堂首相,终于表态了。

不过沈毅并不奇怪,因为从刚开始一见面的称呼,沈毅就已经察觉出了一些风向。

而陈靖的突然倒向,细想一下也并不奇怪。

因为,身位议事堂首相,陈靖是天生不站队的。

遇到朝堂大事,他可能会按照自己的看法劝谏皇帝,但是当他发现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并且北伐大势已经不可逆的时候,他这个首相,自然是要跟皇帝一条心的。

不然,他也就不用继续干下去了。

此时此刻,这位大陈的宰辅,对待沈老爷颇为热情,他喝了口茶水之后,开口说道:“趁现在子恒还在建康,朝廷也还没有休沐,淮安军明年北伐,需要朝廷做什么,不妨这就当面说出来。”

他放下茶杯,轻声道:“老夫能应下的,现在就可以应下。”

沈毅想了想,开口道:“陈相既然这么说,那下官也就不客气了,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对,或者是犯了忌讳的地方,陈相见谅。”

陈靖微笑道:“不碍事,你说就是。”

沈毅低着头,整理了一番措辞,然后不疾不徐的说道:“下官以为,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大陈王师推过淮河以北的同时,朝廷的行政要铺过去。”

他看着陈靖,低声道:“不能像前几个月那样,朝廷派了个徐州知府过去之后,便没有后续了。”

“我师兄张简,至今还是个光杆知府,手底下不要说知府衙门的一应官员,连知州知县都没有一个。”

“下官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很清楚每年朝廷里都有不少在六部观政的进士,都在嗷嗷待哺等着补缺,怎么北边就能缺官缺成这样?”

陈靖一愣,苦笑道:“子恒误会了,非是朝廷不想派人过去,是大多数人都觉得淮北凶险,不愿意过去。”

沈毅眯了眯眼睛:“一不让他们上战场,二不让他们守城,凶险什么?”

说白了,那些人之所以害怕,还是觉得沈毅守不住已经拿下来的土地,觉得齐人迟早会夺回去,到时候他们身为地方官,守土不力,也是大罪过。

所以,才没有人愿意去。

“话是这么说…”

陈相摇头,叹了口气:“只是六七十年了,那些人想法一时半会转变不过来,都觉得淮河以北,还是齐人的地界。”

沈毅微微低头,开口道:“陈相,如果开了年还是没人过去,您给下官开个条子,许下官自行任命临时官员,打理当地的政事。”

“如何?”

陈靖咳嗽了一声,没有接话。

真要是那样,沈毅不仅军政一把抓,还把人事权也拿到了手里,真就是权力没有边际了。

“这件事情,老夫这两天就拿出来商议,尽快给子恒一个说法。”

沈毅微微点头,也没有继续要求人事权,而是开口道:“再有就是,徐州府地界,现在缺一些种粮的农户,还缺大量的大夫,以及药材……”

“已经收复的诸州府,朝廷要派读书人过去,在当地开设学堂,教化当地的百姓,尤其是汉人百姓。”

“教会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不再是齐人了。”

沈老爷如同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不等陈靖说话,他就继续开口。

“朝廷还要鼓励一些商贩,到徐州等州府去,尽快恢复当地的商业…”

“盐铁铜之类的,都要开始官营。”

“再有就是,最重要的一点。”

沈毅吐出一口气,开口道:“大陈的铜钱,要尽快推行过去,不能让他们,再用北齐的铜钱,当地北齐的铜钱,按照一比一兑换给他们大陈的通宝,收回来的北齐铜钱,重新烧融铸钱,或者是与齐人交易…”

“还有朝廷的邸报司,下官也会尽快开过去…”

沈老爷一口气说了差不多一柱香时间,才把这些东西说了个大概。

陈靖静静的看着他,等到他说完之后,这位陈相爷默默叹了口气,问道:“所有东西都铺过去,子恒一定守得住么?”

“守不住,便枉费辛苦。”

沈毅看着陈靖,声音平静:“陈相,这些东西铺过去,才能把那里变成大陈的土地。”

“大陈的土地…”

沈老爷声音低沉,铿锵有力。

“下官当然守得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