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史书上的一笔

靖安侯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史书上的一笔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史书上的一笔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史书上的一笔这天晚上,沈毅一夜都没有合眼。

给皇帝的密信,被他数次丢进火盆里,然后重新措辞撰写,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这封信才送了出去。

送出去这封信之后,沈毅才吃了早饭,正准备补觉的时候,邸报司骆勇,匆匆进了巡抚衙门。

沈老爷整个人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开口道:“你怎么来了…”

骆勇站在沈毅面前,满脸错愕,随即微微皱眉:“不是司正让属下过来的么?”

这个时候,骆勇心里已经有些怀疑,是不是邸报司内部出了什么问题,竟然有人敢假传司正的命令了。

沈毅忽然睁开眼睛,然后想了起来,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是,想起来了,我让人请你过来的。”

他指了指书房里的椅子。

“坐着说。”

骆勇小心翼翼落座,然后问道:“司正有什么吩咐?”

“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想跟你聊聊济南府的事。”

沈毅问道:“咱们邸报司在济南府,有多少人手?”

骆勇认真想了想,回答道:“差不多有二十余人。”

“其中多半是林司务当年在北边的时候埋下的线头,林司务协助司正取徐州之后,北齐的清净司警惕了不少,再加上现在济南府也是风声鹤唳,很难再埋人进去了。”

骆勇低头道:“而且这个时候,不管派什么人进济南府,通过什么方式进济南府。都会引起北齐清净司的注意,所以属下接手北边清净司以来,没有刻意再往济南城里送人。”

沈老爷哑然一笑:“没有质疑你的意思,就是问一问情况。”

“二十多个人…”

沈毅轻轻敲了敲桌子。

“情况我知道了。”

他缓缓闭上眼睛。

整个山东的地图,以及兵力布置,在沈老爷脑海中一一闪现。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轻声道:“以后一段时间,我都在兖州府,三路战线的战报,要以最快的速度送过来。”

“再有。”

沈毅睁开眼睛,缓缓说道:“派人通知薛威,登州收复之后,留一部分人驻守登州,剩下的人,可以往济南府慢慢靠拢了。”

骆勇立刻站了起来,低头道:“司正的吩咐,属下记下了!”

“对了司正。”

骆勇微微低头:“属下正有一件消息,要报告司正。”

沈毅给他倒了杯茶。

“你说就是。”

骆勇低着头,轻声道:“济南城里,似乎又到了一个北齐的钦差,而且身份很高。”

“一连几天时间,不管是图远还是周元朗,都在这位钦差面前伺候着,图远为了讨好这个钦差,正在不遗余力的搜罗济南城里的漂亮姑娘。”

沈毅摸了摸下巴,问道:“知道是谁么?”

“还不能确定,但是应该是北齐的皇室。”

骆勇微微低头道:“属下根据其他一些零散的消息猜测,有两个可能,其一是睿亲王赵良虎,其二是齐帝的长兄赵统。”

沈毅面色平静。

“那应该就是前者了。”

他轻声道:“根据我对赵楷的了解,这种时候,他不可能把自己的大哥派出来。”

“哪怕是赵统上一次站对了队,也不可能。”

骆勇闻言,有些诧异。

老实说,他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自家司正,会说自己对昭武帝有了解。

毕竟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

骆勇不知道的是,一年多以来,内卫从没有断过给沈毅送信。

而内卫这么多年经营的根基,大多在燕都。

说句夸张一些的话,赵楷每天穿什么颜色的底…

咳。

赵楷每天都衣食住行,沈毅这里可能都会有所体现。

二人密谈了很久,直到沈老爷困得支撑不住了的时候,骆勇才起身告辞。

沈毅闭着眼睛,吩咐道:“去找薛威的时候告诉他,他领兵回来的时候,让他先来兖州见一见我。”

骆勇低头应是。

“属下遵命…”

……………………

建康。

一封六百里加急的书信,在两天时间里,被人从兖州送到了建康城,并且成功送到了皇帝陛下的桌案上。

而且是直达。

连高明,都没有提前看过信里的内容。

皇帝陛下拆开这封信之后,先是扫了一遍,然后微微皱眉。

过了许久,他才舒缓了一下眉头,无奈摇头:“胆大包天。”

“高明。”

高太监立刻低头:“奴婢在。”

“去把赵相公喊来,朕有事情跟他商议。”

高太监连忙低头,亲自去了一趟中书,在中书没有找到赵昌平,便又去了一趟户部,这才把这位赵相公,请到了甘露殿里。

甘露殿中,皇帝把沈毅的密信交给赵昌平看了一遍,然后静静的看着赵昌平的表情,笑着说道:“不管是均田还是免赋,都是户部的事情,户部如今还是赵相在兼着,对于沈毅的意见,赵相怎么看?”

“断不可行!”

他面色严肃至极,甚至有些生气。

“陛下,淮河以北被齐人强占了三世,所有的土地,都是北齐朝廷划分的,如今我王师恢复故土,钧田并没有什么问题。”

“七十年来,朝廷第一回收复故土,陛下加恩山东,免赋三年,也是陛下天恩下降,同样没有问题。”

“但是,张贴皇榜布恩,是决计不成的。”

赵昌平低头道。

“陛下是天子,应当天下一心,九州一体才对。”

“绝不能厚此薄彼。”

皇帝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赵相的意思是,这些事情沈七可以去做,却不能挂朕的名义去做。”

赵昌平低头道:“陛下,不患寡而患不均。”

皇帝想了想,随即低头笑了笑:“赵相的话,朕明白了。”

他看向赵昌平,开口道:“赵相就先回去罢,也不必回急着户部去,可以先在中书待着,朕稍晚一些,可能还有事情请教赵相。”

赵昌平起身,低头行礼,转身离开。

皇帝看着赵昌平离开的背影,用手捋着下颌的胡须,轻声道:“这沈毅,多半也能想得到,这件事朕不宜出面。”

“但是如果是他出面,朝廷里那些文官,又饶他不得。”

“于是乎,只好让朕,来替他处理这件事。”

皇帝说到这里,自嘲一笑:“这厮,既胆大又胆小。”

“高明。”

高太监低头:“陛下吩咐。”

“给沈七写回信,跟他说,让他放手去做。”

“朝廷这里的风浪,朕会替他抹平。”

高太监低头应是,转身正准备离开,忽然又被皇帝叫住。

皇帝凝眉想了想。

“高明,你说沈七是不是早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所以给朕写信,让朕再把事情踢回到他手里。”

高太监想了想,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奴婢以为,是因为沈大人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做成这件事了。”

“因此,才想让陛下出手…”

皇帝伸了个懒腰,打折呵欠说道:“罢了罢了,想这些没有用处。”

“反正,他即便是动了心思也是替朕办差。”

“给他回信罢。”

“另外…”

皇帝眯了眯眼睛,轻声道:“多注意注意建康这里,要是之后有人真的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

“好好处理处理。”

高太监低头。

“奴婢明白。”

……

两日之后,皇帝的回信到了沈毅手里。

在那之后,又过了半个月时间,时间来到了洪德十五年的九月,兖州的秋收正式开始。

也是在这个时候,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山东均田令》,由山东巡抚衙门正式公布张贴。

而且传播速度很快,三天时间,贴满了山东除济南东昌府两府之外的,几乎所有地方。都张贴了这份均田免赋令。

数日时间之内,庞大的舆论席卷整个山东,包括了济南府城里。

此时,山东秋意正浓,庄稼到了收获的季节。

而沈毅今年年初的布置,也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一场人心与人性碰撞在一起的济南之战,也随之正式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