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自此天高海阔

靖安侯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自此天高海阔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自此天高海阔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自此天高海阔已经苦恼了很多天,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战略是不是出了问题的沈侯爷,此时终于振奋了起来。

夺取太原对于目前左右两路军的战况来说,或许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对于整个北伐的全局,会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到了沈毅这个层次,局部战场吃亏,或者是整体战场短时间内吃亏,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能够换来长久的战略利益,他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了太原这么一座北边的大城在,沈毅腾挪的空间,就要大上太多太多了!

哪怕让薛威缩在太原不动,也可以凭借太原,辐射整个山西省,让北齐的行动处处受限。

而如今,大陈北伐的声势浩大,民间那些乡绅地主,以及既得利益者本来就在观望之中,其中一部分已经倒向了南朝。

譬如说到现在,沈毅就收到过许多次民间“义士”的资助,主动给钱给粮,想要协助汉家王师,征伐齐人。

甚至可以说,沈毅的三伯沈铭,也是这些“投机分子”当中的一员,只是沈铭与沈毅之间的关系太亲,这种投机行为带了点亲情的成分而已。

如今太原收复,北边的很多骑墙派,也会随之“人往高处走”,甚至有可能,一些北齐的文官武将,都会私下里开始跟沈毅这里联系。

这才是战略层面上的大胜利!

除了这些方面之外,还有一件对于沈毅来说极其重要的好处。

那就是…

山西的最北边,其实就是北齐的北疆边界了!

鞑靼人,就在山西的北边。

一旦薛威凭借太原城,慢慢辐射到整个山西,甚至可以顺势接手一部分北疆的防务,最起码在鞑靼人南下的时候,薛威可以稍微拦一拦。

至少,可以盯住鞑靼人的位置。

这就让原本极其被动的沈毅,一下子走了很多施展的空间!

沈老爷极为高兴,他拉着苏定,下了这处高坡,爽快一笑:“苏将军,前线的将士,不用再这么一味跟敌人死斗了,在必要后退的时候,可以往后退一退。”

“保存战力。”

苏定闻言大喜,他抬头看着沈毅,开口道:“沈公,您刚才还…”

“此一时彼一时也。”

沈侯爷微笑道:“我把薛威放在山西,本意是为了让他替前线分担一些压力,前段时间知道他要去打太原,而齐人全无动作,这一层用意就要暂时反过来用了。”

“所以,咱们这里才不能退。”

苏定顿时明白过来,低声道:“沈公的意思是,让我们这里,反过来吸引齐军,为薛将军那里担去压力。”

“不错。”

沈老爷点头道:“薛威攻陷太原的速度,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如今太原既然已经光复,那么今后哪怕薛威缩在太原不动,不再打山西一州一县,单单一个太原城,就能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燕都的西边。”

“甚至,能够看住一部分鞑靼人。”

“到现在,咱们这里就不用打辛苦仗了。”

沈老爷抬头北望,眯了眯眼睛,淡淡的说道:“如今,我们想进就进,想退就退,了不起撤出景县,退到山东境内,我倒要看一看,齐人敢不敢南下,追到山东境内来!”

太原城虽然距离燕都足有一千里远,但是却足够北边,一旦北齐的主力南下的太远,薛威很有可能从后面,给他们狠狠来上一下!

甚至可以,派骑兵去燕都附近打打秋风。

齐人可以狠到置山西于不顾,但是总不能连燕都也不管不顾了!太原一占!如今北齐的这三十万的主力,立时就像是被关进了笼子里,不能肆意动作了!

当然了,这些齐军主力里,还有一部分是周家父子的征南军,征南军是不是跟边军一条心,现在还是两说。

苏定早就想稍稍往后退一退了,毕竟他进淮安军以来,淮安军一直以游斗为主,听到了沈毅的话之后,他立刻低头抱拳:“末将这就去主持战场!”

沈毅看了他一眼,微笑道:“好,我还有不少事情要去处理,等稍晚一些,咱们兄弟好好喝一顿。”

“庆祝淮安军夺取太原。”

苏定低头应是。

他转身离开之后,沈毅叫来了邸报司的一个队长,略微思考了一番之后,吩咐道。

“去给凌将军也打声招呼,让他不必再死守阵地,必要时,我许他退回河南的彰德府。”

说到这里,沈老爷眯了眯眼睛,轻声道:“跟他说,军中的事情可以临机决断,但是战场不一定非要在广平府或者真定府,也不一定非要在河南,让他思路放宽一些,如果条件允许,战场可以落在山西境内。”

“当然了,具体指挥要看具体情况,我不干涉他指挥右路军。”

这队长低头低头,开口道:“司正,这种将令,是不是…”

沈毅从腰间,摘下自己的腰牌,丢给了这队长,沉声道:“事情紧急,晚去半个时辰,可能就要多死上百个兄弟,来不及写信用印了,你飞马前去,带我的腰牌去见凌将军,他自然不会疑你。”

这队长这才低头,把腰牌放进怀里,低头道:“属下这就动身!”

说罢,他站了起来,转身离开。

这队长离开之后,沈老爷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提笔一连写了两封信,用了印之后,叫来两个邸报司的人,将信依次递到二人手里。

“你去见周怀,告诉他不必再往北冒进了,让他固守盐山附近,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

“你去登州府,去寻骆勇,告诉他,让他转告刘明远,练兵的事情不能太慢,但是也不用太急了,要保证水师战斗力为先。”

二人低头接过书信,不敢耽搁,都转身离开,立刻去送信去了。

而沈老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提笔,给建康的皇帝陛下去了一封信,跟他说明了一番战场上的情况。

在信的末尾,沈毅想了想,加上了这么一段话。

“今岁以来,战事不顺,臣亦想过,要不要暂时罢兵休战,占据山东河南两省,休养生息,以待将来。”

“今薛威出奇兵占据太原,臣以为,北伐大事,已成了六七分。”

“在此当口,无论军队有何难处,朝廷有何难处…都应当披荆斩棘,奋勇笃行。”

“请陛下圣鉴。”

写完这封信之后,沈毅叫来内卫的人,让内卫火速送往建康。

然后他又给薛威去了一封信,教导薛威,在太原城里尽量多囤积一些粮食,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山西征募青壮,补充兵力。

一连几封信送出去之后,沈老爷走出自己的书房,举目北望,双目之中,又重新恢复了自信。

“薛大薛大,真是给了我好大一个惊喜…”

…………

几天之后,建康坤德宫里,皇帝陛下收到了沈侯爷的书信。

他看了看正在与皇长子李望下连珠棋的孙太后,站了起来,难掩目光之中的激动。

“母后,孩儿有要紧事,先行告退了。”

孙太后落子,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一眼,有些埋怨的说道:“你每天都忙,今天难得有空到哀家这里来陪一陪哀家,怎么刚坐下就要走?”

洪德帝起身,深呼吸了一口气。

“母后,孩儿忙完了这阵,以后定能常来陪您了。”

孙太后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大孙子李望的脑袋,开口道:“哀家累了,你跟你父皇,一起去罢。”

李望立刻点头,起身给孙太后磕了个头。

“孙儿告退。”

说罢,他站到了洪德帝身后。

父子二人一前一后,走出坤德宫。

“父皇有要紧事。”

洪德帝回头,也摸了摸儿子的脑袋,笑着说道:“今天许你去你母亲那里,但是不能太久,日落之前,要回住处去。”

李望大喜过望,连忙低头:“孩儿遵命!”

他一蹦一跳的,往惠妃娘娘那里去了。

而洪德帝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孙谨,终于按捺不住目光之中的兴奋。

“召议事堂以及六部尚书…”

“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