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书生而已

靖安侯 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书生而已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书生而已

靖安侯正文卷第八百九十五章一书生而已北伐,对于现在的大陈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幻梦。

当然了,这个结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没有沈毅的到来。

如果没有沈毅,大陈不可能有任何北伐成功的机会,哪怕洪德皇帝雄心壮志,也会被时间把梦想给湮灭干净,最终成为一个老老实实的守成之主。

南陈最后的结局,大抵也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南宋那般。

但是这个世界有了沈毅,陈国就多了一分希望。

并不是因为沈毅的到来,会让陈国科技爆炸,从而迅速一统天下,毕竟一个人想要引领一个时代,实在是太难太难。

哪怕是另一个世界的赤色中国,无数先贤,再加上已有的技术,也用了好几代人,才慢慢发展起来,对于沈毅一个文科生来说,他最多只能给这个世界提供科技的概念,指引未来的方向,帮助这个世界快一点前进,却绝难带着它迅速发展。

沈毅真正直接带到这个世界的,是不一样的理念,以及思维方式。

比如说,他在洪德八年九年思考北伐问题的时候,就曾经考虑过北伐的一个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然就是先立心。

让整个大陈朝廷,或者起码大半个朝廷认可北伐,并且支持北伐,敢于北伐。

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

第二个阶段是强大自己的同时,试探敌方战斗力。

然后就是现在沈毅正在做的阶段。

先尝试性的在北境内部,插进去一支永久存在的军队。

如果这一步成功,那么下一步就是在北境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占据城市,真正开始一点一点恢复故土!

不过让万钟领五百人秘密北上这件事,不能着急,现下还需要慢慢琢磨,五百精锐也还没有开始遴选。

现在摆在面前的是沈老爷的第三次北进。

按照邸报司递交的情报,海州沿淮的敌人,在明确收到凌肃等人北上的消息之后,几乎没有动弹,依旧固守着淮河。

也就是说,他们多次吃亏之后,已经很防备沈毅的双线操作了。

一边吸引仇恨,另一边猛打。

再加上东线这边的将士,已经积极备战了好几天,齐人又不是没有探子的瞎子,自然看得分明,因此沿淮的守军几乎没有动弹。

他们没有动弹,东线这边却不能不动弹了。

因为既然已经被“看穿”了计谋,就不能不“气急败坏”,现在沈毅点兵北进,就是要装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去派战船袭扰海州沿淮的防线。

当然了,这种袭扰只是做做样子,不可能真的去打登陆战。

在眼下这种兵力状况之下,去打登陆战,即便薛威所部真的爆种,把整个海州的一万多近两万敌人统统打掉,那么整个东线的一万五千人,能剩下来的也就不多了。

现在的沈毅,还处于力量发展阶段,这种七伤拳,是万万不能打的。

沈老爷下达了命令之后,薛威立刻命令东线剩下的十几艘战船和一众中小船北上,带着火炮,去轰击北岸的齐人防线。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要让齐人坚定不移的相信他们的判断,从而拖住海州的敌人,让凌肃那边可以打的顺手,不至于被齐人东西包夹。

因为只是战船炮击,并不会实质性的打起来,因此不管是薛威还是苏定,都没有参与到其中,两个人就站在沈毅的身后,时不时掏出望远镜,看向北岸。

薛威看了一会之后,便放下了手里的镜子,叹了口气:“沈公,上一次便是西线主攻,这一次又是西线主攻,我们给他们压阵。”

“下一次再打齐人,您可千万不能忘了咱们东线了…”

沈老爷扭头瞥了这厮一眼,闷哼了一声:“什么东线西线?打起仗来,整个淮安军便是一体的,如同人的左右手一般,敌人明明左边空虚,难道非要用右手去打敌之坚牢处,那才叫公平?”

沈老爷面色严肃,教训道:“你领军几年,也跟着他们学坏了,有了立山头的念头!只是不知你薛大将军这座山头上,爬了几只猢狲了?”

团队大了,有人立山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比如说凌肃那边,一些临海卫出身的人,常常以“老人”自居,紧紧的围在凌肃这个临海卫千户身边。

不过沈毅身为这个团队的核心,在他的立场看来,整个团队最好的情况自然是上下一心,浑然一体。

哪怕立山头的现象不可阻拦,沈毅也要尽可能让这种情况慢一些发生。

当然了,后续团队再壮大一些,这种情况就必然发生,沈毅本人也没有办法阻拦。

到了团队后期,沈毅这个核心的主要任务,就会从引领团队壮大,慢慢转变为协调团队中诸多山头的矛盾,平衡他们的势力。

事实上,在德庆宫里坐朝的那位天子,扮演的也就是这么个角色,只不过他家那个团队是祖传下来的,沈老爷这个是自己一点点带起来的。

薛威嘴笨,挠了挠头,开口道:“沈公,末将…我……”

一旁的苏定连忙出来解围,笑着说道:“沈公,薛将军只是一时口快,主要是多想为沈公,为朝廷立功,没有旁的意思。”

沈毅眯了眯眼睛,闷声道:“说起立功,先前我带着东线北进,事后凌肃手底下那些千户们,没有哪个不在背地里埋怨我,说我偏心。”

“人家凌肃,也没见到我面前诉苦。”

听到沈毅这句话,薛威没有什么心眼,只是微微有些得意,不过苏定却是心里一惊。

他看了一眼沈毅,心中感慨连连。

自家的这位“老板”,大部分时间人在淮安,平日里听说还常睡懒觉,但是凌肃军中千户的言论,他却是清清楚楚!

西线千户说的话他知道,可以推想,东线那些将领私底下说话,他未必就不知道!

再细想想,恐怕不止是千户,百户们…

想到这里,苏定微微摇了摇头,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不过他突然心里一动,看向沈毅,恍然明白过来。

就是刚才那句话,未必不是他故意说给自己两个人听的,为的是给自己二人一些警醒!

想明白了之后,苏定咳嗽了一声,低头道:“沈公,东线拖住沿淮的齐人不是什么问题,前两天您说要遴选精锐,不知道怎么个遴选法,是东线西线各二百五十人,还是由东线自出五百人。”

“凌肃他们在打仗。”

沈毅想了想,开口道:“就从东线遴选五百精锐,择机送到北岸去,不过这件事情不急,等寻到好机会之后,再去办。”

沈老爷看着北方,缓缓说道:“跟齐人打了这么久了,始终不能久留淮北,没有立足之地,这北伐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薛威爽朗一笑,开口道:“沈公,属下研究了您给的兵书,兵书里说,北伐第一步,就是要取徐州。”

“等明年,属下就为您取下徐州城!”

沈毅回头看了薛威一眼。

他给薛威的兵法,是来自于赵崇大将军的水师总要,水师总要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宫里的那一套,只是练水师守淮的法子。

而第二个版本,是赵禄给沈毅的那个版本,那个版本里,有赵崇大将军晚年,研究了十几年的北伐法门。

赵大将军,北伐之心从未止歇。

只可惜他未逢英主,郁郁而终。

在赵大将军的北伐方略之中,第一步就是攻下徐州,再以徐州为据点,徐徐北进,最终把朱里真人赶出关外,恢复神州!

只是这第一步,即便落到现在,也是千难万难。

沈老爷两只手背在身后,缓缓叹了口气:“真要取下了徐州,便是本朝第一武功,你薛大也是洪德朝第一武将了。”

薛威微微低头。

“属下哪里当得,沈公您才是本朝第一。”

沈毅回头瞥了一眼这厮,然后转身离开,开口道:“好了,别在这里傻站着了,传我将令,自今日起,各千户营轮流上船袭击北岸,不要吝啬火药,若北岸有变故,随时准备登陆。”

苏定跟在沈毅身后,走了几步,有些担心的说道:“沈公,凌将军在泗州,距离周世忠的怀远大营太近了,属下担心周世忠会不会分出兵力…”

沈毅皱眉:“赵禄人在涂山,他若是这都拖不住齐人,淮河水师干脆找块豆腐一头撞死,还活着做什么?”

苏定摇头,叹息道:“怕是赵大将军不肯尽力。”

沈毅揉了揉眉心,吐出一口闷气。

“那我给凌肃去一封急信,让他小心西面怀远的敌人。”

沈老爷背着手离开。

“好在东边被我们拖住,他们即便不能建功,撤回来总是无碍。”

苏定点头:“理是这么个理,不过如果周世忠命令海州守军围剿凌将军…”

“那就让他们从洪泽湖撤。”

沈毅说完这句话之后,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太合适,他停下脚步,看了苏定一眼,缓缓开口。

“传我军令,让将士们袭扰北岸的同时,找机会小规模登陆,但是不得恋战,一旦有齐人围过来,立刻上船回撤!”

如果东线有将士真的登陆了,那么海州的守军,就会被牢牢的拖死在这里,动弹不得!

听到沈毅这句话,还不等苏定回话,薛威便兴奋的抱拳低头:“末将得令!”

说完这句话,他便转身一溜烟跑开。

很显然,手痒了很久的薛将军,准备亲自去“小规模登陆”了。

沈毅望着他跑开的背影,摇了摇头:“这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窍。”

苏定站在沈毅身后,笑了笑:“薛将军赤子之心,这种性格,历来最讨英主喜欢。”

所谓赤子之心,说的有点委婉了。

大概就是说薛威这个人,没心眼子。

没心眼子,就会很“忠心”,用起来也放心,哪怕不太聪明也没有什么关系。

太聪明的人,用起来容易扎到自己的手,这种莽汉子用起来,那真是说一不二。

比如说沈老爷现在让薛威去砍人,薛威问都不会问那人的出身来历,直接拔刀就会砍。

但是苏定就会问。

这就是沈毅,为什么有些“偏爱”薛威的原因,因为一把纯粹的刀子。

用着放心。

不过“英主”这两个字,还是有些不太合适。

沈老爷微微摇头。

“我非英主,只是一书生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